走近養老行業丨90後朱玲:用親情陪伴老人們變老

2021-01-07 紅網

編者按:養老服務是一項巨大的民生工程。近日,民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推動更好地滿足廣大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記者探訪養老服務行業,記錄養老服務人員的故事。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通訊員 吳德祥 長沙報導

從長沙驅車到達湘潭頤樂康老年公寓,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身黑色職業裝,扎著小辮,笑容溫婉,90後朱玲站在老年公寓門前迎接我們。

朱玲帶著我們沿著頤樂康養老院綠茵茵的通道走進院內,「我們都很喜歡朱玲。」院內散步的老人們滿臉歡笑異口同聲地說道。

2010年,朱玲的哥哥遭遇了一場事故,頭顱受到重創。醫生下了診斷書:即使甦醒也只能成為一名植物人。流著眼淚的朱玲從福建趕回湘潭,日夜照顧哥哥。一個多月後,朱玲的哥哥不僅沒有成為植物人,經過康復還成為正常人。

此後,朱玲便留在湘潭參加民政組織的護理員培訓學習,取得了養老護理資質。

朱玲說,「在哥哥遭遇事故住院期間,她求助過一位李昆芳大姐。了解了情況的李大姐二話不說將兩萬元人民幣連夜送到了醫院。」 從此,李昆芳大姐的善舉就像一粒種子,深埋在朱玲心裡。

李昆芳也成了朱玲生命中的引路人。2013年,李昆芳因考慮自己的媽媽和婆婆沒人照顧,聯想到社會上有更多的老人需要照顧,李昆芳決定將自家酒店改名為湘潭市頤樂康老年公寓。隨後,李昆芳找到朱玲,邀她出任院長。

李昆芳告訴朱玲,辦養老院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盡一份責任,做一份有益於社會的事情。

老年公寓成立之初,整座公寓只有二十多名老人入住,院內經費緊張。朱玲既當院長又當護理員,勤雜工,她像護理自己的哥哥一樣呵護公寓裡的老人。她和母親每天研究菜譜,變著花樣改變公寓的夥食。自成為院長以來,朱玲換燈炮,刷漆、修剪樹枝、種植花草。深夜,朱玲還要查房、幫老人蓋被子,在老人床頭倒上一杯水,提醒老人上完廁所一定要喝水。這些都是朱玲的日常工作。

一年後,入住公寓的老人越來越多,朱玲開始學習各種護理知識,參加各類養老機構的培訓和進修,也開始制定公寓的管理制度。

公寓四樓是頤樂康老年公寓的特護區,住著十多位失智失能的老人。朱玲與他們相處,已經與親人無異。 朱玲說,「這份工作需要耐力、愛心和責任心,我曾答應爺爺奶奶們,要會為他們建一個花園式養老院。」

相關焦點

  • TOP人物誌│朱玲:用不俗的成績演繹「實力人生」
    讓我們走近碧桂園含城世家年度銷售冠軍、皖東區域年度銷售前10名——朱玲,聆聽她的成功經驗,了解銷冠的誕生記。銷冠精神:堅守初心、一鼓作氣、勇往直前含城世家高級銷售顧問朱玲在2019年用實力收穫了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 朱玲:俯首甘為孺子牛
    同時,為提高護理隊伍素質,在全院範圍進行 「護士禮儀知識講座」,從一顰一笑、一言一行規範護士行為,使護理隊伍的精神面貌大為改觀,真正讓患者感受到親情和溫暖。尤其是在參加了河南省及信陽市「十大指標」、管理年質量考評的督導檢查工作後,朱玲主任以提高為目的,有心的把檢查期間各個醫院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歸納,對照自己醫院以及信陽市整個護理行業的現狀,每年組織2到3次「信陽市護理管理人員培訓班」,結合實際,抓住主題,分課題進行培訓。
  • 90後獨生子女的養老壓力到底有多大?
    如今,不少80後已經被父母養老問題壓得喘不過氣,而多數90後們,還不曾感受到這份壓力的襲來。這些時間是否可以給父母足夠的陪伴?而如果離開這份工作,你有了時間,可失去經濟能力的你又拿什麼養老去的父母呢? 和同齡人父母養老的問題時,幾乎每個90後都會說差不多的話: 「我努力賺錢,用錢讓他們過得好。」 這更像是一句美好的願望,而不是實際的解決方法。
  • 民生匯丨蘭州「硬核」養老措施看看都有些啥?
    養老一直是重要的民生問題。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蘭州的「硬核」養老措施讓老人們有越來越多的養老選擇,幸福感也與日俱增。目前,蘭州市共有各類養老機構32家,其中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的機構29家,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覆蓋率達90.6%。
  • 京津冀協同發展養老試點,300多位「90後」老人共慶雙節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河北三河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內,320餘位超過90歲的高齡老人齊聚一堂,共慶佳節,共話長壽秘訣。作為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養老工作試點單位,目前已有4000餘位老人入住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
  • 居家、住院、線上……養老服務用真心換來真心,我來伴你老
    做好養老工作,是保障改善民生攻堅行動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日前,記者探訪居家養老的老年人、走訪多個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在老人們數不清的「感謝」聲中,我們仿佛聽到了養老服務工作者「我來伴你老」的心聲。  拍攝時間:12月14日  拍攝地點:歷下區各街道  拍攝內容:探訪養老服務現狀
  • 愛國情·奮鬥者丨紮根養老業第一線18年,她把養老院裡的老人當親人
    梁佩玲就這樣進入了養老行業,一幹就是18年。梁佩玲剛入行三個月的一天下午,正和老人們聊天。突然,一位老人突發性心肌梗塞,直接倒在了梁佩玲面前。學過急救知識的梁佩玲,馬上呼叫護理員疏散圍觀老人,松解老人衣領,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同時不間斷地做了10多分鐘的心肺復甦,直到醫護人員趕到現場。「不幸的是,這位老人還是因為搶救無效離開了我們。」
  • 《丹程》走進泰國養老院,朱丹聚焦養老問題引發網友熱議
    每個人終有一天會變老,當我們變老了之後,該何去何從?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並且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對父母的思考,時刻也都在影響著我們的人生。《丹程》是由朱丹擔任出品人的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主要聚焦綜合社會問題,每一期都將給我們呈現一個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 90後頭禿了算什麼?80後已經準備養老了!
    最近,90後正在考慮禿頭問題,而80後,已經在考慮養老問題了。畢竟,再過18年,最早的一批80後就該進入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了。18年,彈指一瞬間。80後對於養老院的印象,是否還停留在你當紅領巾去慰問孤寡老人的時候?是否還止步於爭議事件的新聞畫面中?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老了以後,該怎麼度過餘生?
  • 「同居式」養老火了,7個閨蜜組團買房一起住,看完再也不怕老了
    最近,朋友圈被7個70後閨蜜同居式養老的故事刷屏了。7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的姑娘,租下廣州郊區的一棟三層小樓,打算抱團生活、同居養老。她們花費400萬改造這棟農民房,把原本位于田地間的破舊屋子,改造成了別有情趣的鄉間別墅。
  • 「廢物式」養老讓老人們深受打擊,網友:別讓父母覺得自己是廢物
    於是相較於讓老人們過得熱氣騰騰,成年的子女們更希望老人們能夠過得相安無事。女兒把父母照顧得很「體貼」,可老人卻不開心,年輕的子女們需警惕「廢物式養老」王女士今年35歲了,有一個兒子正在上小學,平日裡老公的工作忙,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是由王女士一個人來操持。
  • 養老行業監管趨嚴,魅力花園用品質全新定義養老社區
    在城市居民養老需求升級、數量升級的背景下,公立養老院、高端養老機構、個性化養老服務等養老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目前養老產業尚處發展初期,養老地產「重售房輕服務」仍然較為普遍,由於當前養老地產項目面臨資金回籠周期長,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等問題,因而儘管試水者眾多,但都尚未形成規模,且仍沒有公認的行業標杆和成功樣本,其中的服務水準、生活質量、醫療狀況又何如監管?
  • 濟南歷下區:「親情E聯」讓愛永不失聯
    一鍵呼小方盒是連接獨居老人家的終端,另一端連接著歷下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 智慧助力養老 親情關懷獨居老人「別看這個按鈕小,關鍵時刻可是能救命的。」同時發揮「歷下助老」志願服務隊作用,積極開展親友自助和鄰裡互助養老服務,讓智慧助力養老服務,用人性化服務關懷獨居老人。截至目前,歷下區已為13個街道近500戶老人安裝了設備,計劃年底前完成全區約3000戶獨居老年人設備安裝工作。同時,加強對社區網格員的技能培訓,全面掌握獨居老年人救助相關專業技能,充分發揮網格員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優勢,開展日常不定時走訪。
  • 央視新聞調查:誰幫我們養老?|光大百齡幫1名90後小姑娘用2年時間...
    近日,央視新聞調查發布了一則《誰幫我們養老》主題報導,視頻中揭示的「養老行業因工作強度大、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等問題留不住年輕人」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光大百齡幫也有很多90後,她們有的奮鬥在一線的社工、護理員、前臺,但也有很多憑藉自己的努力,走到了管理層,打破了待遇低和社會地位不高的難題。
  • 當陪伴童年的動漫角色變老後,哆啦A夢滿臉皺紋,小新戳中淚點!
    光陰飛逝,即便多年後已長成大人的我們,回想起童年時期的動漫主角,它們熟悉的形象依舊無比親切。而當陪伴我們長大的童年動漫角色都紛紛變老後,看到它們老態龍鐘的模樣,你還能夠接受嗎?01哆啦A夢「如果我有一頭藍胖子,我就將它取名為哆啦A夢!」
  • 老有所依暖意濃 宿遷沭陽創新農村養老模式託起幸福「夕陽紅」
    今年是姚小平創建「日間照料幸福小院」的第三年,三年來,從院內的環境營造到老人的生活照料、餐食搭配、生日陪伴、病號照顧等服務,他都親力親為,讓老人們真正感受到家的溫暖。「以前我一個人住,每天將就吃點,還是住在這裡好,熱菜熱湯,跟大夥一起還能拉拉呱。」今年90歲的劉桂英有4個孩子,都在外務工,之前獨居在家,起居多有不便。今年,她住進了幸福小院,覺得日子滋潤了許多。
  • 鄧州市立源養老中心:詮釋靈魂養老實質 引領全新養老理念
    在鄧州市立源養老中心院內,張琳(立源養老中心負責人)輕輕趴在76歲的李爺爺肩上,開心講解鄧州市發生翻天覆地的新變化及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地可喜成果,老人聽得眉開眼笑。在立源養老中心,有這麼一群人,雖與老人無血緣關係,卻常年替老人們的子女在床前盡孝,他們是養老中心的護工,老人們晚年的精神「攙扶者」。他們打理著老人們的日常起居,守護著老人們的身體健康,更是老人們心靈情感的傾聽者。
  • 書香呼中丨走近小鎮四季 走近美麗的你
    書香呼中丨走近小鎮四季 走近美麗的你 2020-05-29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新聞調查:誰幫我們養老?|光大百齡幫1名90後小姑娘用2年時間告訴大家答案
    近日,央視新聞調查發布了一則《誰幫我們養老》主題報導,視頻中揭示的「養老行業因工作強度大、待遇和社會地位不高等問題留不住年輕人」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光大百齡幫也有很多90後,她們有的奮鬥在一線的社工、護理員、前臺,但也有很多憑藉自己的努力,走到了管理層,打破了待遇低和社會地位不高的難題。
  • 北京金手杖養老公寓 深耕布局京城高品質養老公寓
    老人們在金手杖養老公寓延續年輕時的夢想,活出自己的精彩,正是金手杖始終不變的願景所在。「金手杖養老公寓總經理張會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為了給老人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金手杖養老公寓根據會員興趣愛好共開設了多門精品課程,平均每天都不不同內容的興趣課程,組建多隻具有影響力的老年俱樂部。在每年的多個節假日都會舉行各種主題文藝活動,日常還有美食節、生日會、化妝舞會、趣味運動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