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春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於列強環伺之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徹底變革、崇尚法制、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偉大的帝國革命,掃六合而一統天下,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
《大秦帝國》是一部描述秦興亡生滅過程的長卷歷史小說,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際,建立了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但她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巨大的興亡之謎,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閃,轟鳴而逝。這巨大的歷史落差與戲劇性的帝國命運中,隱藏了難以計數的神奇故事以及偉人名士的悲歡離合。他們以或纖細、或壯美、或正氣、或邪惡、或英雄、或平庸的個人命運奏成了這部歷史交響樂。帝國所編織的社會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傳統,今天仍然規範著我們的生活,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
秦帝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包容裹挾了那個時代的剛健質樸、創新求實精神。她崇尚法制、徹底變革、努力建設、統一政令,歷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場最偉大的帝國革命,建立起一個強大統一的帝國,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鐵器文明時代,使中國農業文明完成了偉大的歷史轉型。
大秦帝國所處的時代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時代,是一個最為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大黃金時代,用那時的話說,是一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劇烈變化、大轉型的時代。
長期以來的歷史遮蔽,讓秦帝國特殊的歷史價值遭到嚴重程度的錯誤解讀,種種戲說泛濫,更使得秦帝國乃至春秋戰國的歷史風貌面目全非。要廓清歷史消除誤讀,孫皓暉以為,第一要務便是史觀視角。也就是說,站在什麼高度以什麼樣的眼光審視這段歷史?
出生於陝西三原的孫皓暉,非但有著「老秦人」的情懷,有著這片帝國故土後裔的驕傲,更深切感受到深度發掘秦帝國歷史精神,重現那段遙遠而輝煌的歷史對於當今時代的精神價值。用孫皓暉的話說,秦帝國是中國走向全面法制社會的歷史鏡子。雖然,這已經夠重要了。但是,孫皓暉以為,這還不是《大秦帝國》最佳最高的切入點。這個最高最佳點是什麼?孫皓暉的回答,是文明史,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中國文明史,是這一時代的文明意義與文明價值;如果春秋戰國秦帝國對中國不具有開創文明正源的價值和意義,《大秦帝國》便沒有這麼重要,對當今中國的精神價值也沒有這麼大;某種意義上,也不值得我傾注最有價值的全部盛年時光去表現
作者在作品扉頁的題記是: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和夢想。在《大秦帝國》自序中,作者以敢為天下先的藝術勇氣和人文學者的歷史眼光,充滿激情地說:「大秦帝國是中華文明的正源」,「我對大秦帝國有著一種神聖的崇拜」。這是《大秦帝國》的根本立意,是作者的創作目的。作者在序言中強調的「原生文明」、「強勢生存」以及秦文明對2000多年來中國歷史進程和中國民族精神的影響,時時可見前人所不敢發之言。
戰國時代的精神可以用兩句話概括,一句是韓非子的話:「多事之時,大爭之世」;一句是晏子的話:「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秦帝國時代是一個以衝突與競爭為主流的時代,創新者存,保守者亡,湧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變法高潮,催生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不斷變革,使得中國文明的涓涓細流全面匯聚、重新融合、強力鍛造而開創出波瀾壯闊的文明正源,使中國文明達到了此後兩千年無法企及的高峰。《大秦帝國》的可貴,根本點便在於作者對戰國精神把握得非常準確,有著旗幟鮮明的歷史觀。此歷史精神貫穿全書,形成了《大秦帝國》激情澎湃昂揚向上的作品風格。作者的智慧、胸襟、才華、見識在此體現的非常充分。而滲透作品的濃鬱厚重的戰國精神與戰國性格,戰國特有的大爭精神和陽謀風格,更在於作品對中國文明正源的新視角和對秦帝國千秋功罪的新評說。歷史地看,中國原生文明的高原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是這個文明高原上的最高峰。它們衍生了中華文明,並且蓬勃發展。
如果說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的「虎狼之國」,那麼《大秦帝國》就表現了這種虎狼精神,我們民族曾經擁有的虎虎霸氣和改天換地的創造力!
作者孫皓暉與共和國同齡,他先後有過幾種身份,曾在西北大學擔任大學法律教師,撰寫過不少法學著作,而後南下海南蟄伏十六年,完成了六部500萬字的鴻篇巨製《大秦帝國》。孫皓暉的出身地—陝西三原縣西陽鎮,是「老秦」之地,離秦國最早的國都櫟陽只有數十公裡。在孫皓暉的少年時代,就經常聽到許多關於秦朝的故事。《大秦帝國》全景式展現了秦帝國興衰,這部小說讓孫皓暉名揚海內,但他偏不願以小說家自稱,不斷表示自己不過是小說的「票友」「門外漢」。
他積30年文史沉澱,歷16年寫作之功,為我們一朝奉獻出這部洋洋503萬言,共6部11卷的《大秦帝國》。
近十年最暢銷長篇歷史小說。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國興亡錄,讓當代中國人為之振奮並受益的戰國版《大國崛起》。第一次以「大爭精神」和「陽謀」風格架構歷史小說,著眼於國家文明的全面競爭,而非重複宮闈密事官場陰謀的老套路。
第一次正確釐清國家文明的基本方面:將戰國時代的萬千氣象理成一串環環相扣的興亡故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再現了大秦帝國生滅興亡的歷史過程,藉此回答了關於中國文明史的若干基本問題。
從政必備,從商必讀。《大秦》細緻地整理了諸位精英們的做事方略,充滿了奮發惕勵的進取精神與曠達瀟灑的人生態度,無論領袖或普通人都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