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勒裡·奎因「悲劇」系列全閱讀指南 邏輯流之巔:《X的悲劇》

2021-02-09 推理文學狂熱者

「《X的悲劇》是人類推理文學中至高無上的珍寶。它的地位至高無上,被很多推理迷譽為『邏輯推理之巔』。多少年來,只有一部作品可以和它相提並論,那就是埃勒裡·奎因的另一部超級神作:《希臘棺材之謎》。《X的悲劇》邏輯演繹華麗非凡,邏輯切入點極為巧妙,程序一般的縝密推演思路,和令人乍舌的思維起點讓人嘆為觀止,而在這些之上,本書還有著古典詭計、法庭推理、死亡訊息構造等眾多題材的綜合,可以說是一部幾乎接近完美的邏輯流推理小說。」

流派:本格

綜合評定:神作

詭計:7/10(即全書案件詭計謎面及謎底的華麗與精巧程度,如果是敘述性詭計,則要評定其線索的鋪陳、心理暗示的效果及最終的反轉強度)

邏輯:/10(即全書案件偵破過程中,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所展現的邏輯推演及思路的縝密與意外程度)

動機:8/10(即書中案件的因果業與矛盾心理的扭曲與震撼程度)

文筆:7/10(即全書通過筆墨所描繪的場景、人物及氛圍的優秀程度)

劇情:7/10(全書劇本的感染力,以及人文與哲學思想的深刻程度)

《X的悲劇》誕生於1932年,這一年堪稱埃勒裡·奎因的巔峰一年,奎因的三部最高神作:《X的悲劇》《Y的悲劇》《希臘棺材之謎》都在這年寫出,這簡直就是奇蹟降臨的一年。

有如神助,說的就是這種

本書由薩姆巡管來到哲瑞·雷恩的哈姆雷特山莊開啟,這個山莊是一切的起始之地,也是一切的終結之所。

青山剛昌的哲瑞·雷恩圖鑑

雷恩其人失聰多年,只靠讀唇語與人交流,當他閉上眼時,通常就是集中全力思考的時候,書中這幅樣子出現過多次,但每次持續時間都不是很長

薩姆巡管詳細敘述了一場發生在公交車內的,目擊證人頗多的神奇兇殺案。這位人品敗壞的證券商在車上打算掏襯衫口袋裡的眼鏡的時候,被一個「插滿細針的軟木塞」扎破了手指,木塞上沾滿了高濃度的尼古丁,僅僅3,4分鐘之後,這位惡貫滿盈的富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一命嗚呼。

兇器就是這麼個玩意,上面插滿了針,針尖上是高濃度的尼古丁

警方封鎖了現場,調查了證人,這個神奇而又極端危險的兇器被薩姆巡管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它到底是什麼時候放進被害者口袋的?兇手又是通過什麼方式放入的呢?

無論如何,與死者有嫌隙的生意夥伴,善良的德威特先生被當成了頭號嫌疑人。

這就是《X的悲劇》的第一起案件。

雷恩默默聽完了薩姆巡管的敘述,心裡已有輪廓,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封信被送到了檢察官府邸,這是一封告密信,信中所言寫信者對車中謎案的兇手「略知一二」,並要求在碼頭的候船室碰面。

眾人來到碼頭,卻只觀賞到了一場騷動,那位告密者被不明人員從船上推落下水一命嗚呼,而這名告密者居然是當時車上的列車員!他是怎麼知道兇手是誰的?他到底想要告訴眾人些什麼?

這些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而善良的德威特居然也出現在了那艘船上。而從死者的屍體上,發現了這位德威特先生的隨身特製籤名雪茄。

這是第二起案件。

之後,隨著雷恩正式行動,故事開始變得精彩起來。雷恩在法庭上用無可辯駁的邏輯證明了德威特先生的無辜,這一段法庭推理非常精彩,也是全書的轉折點。

本書還有著一小段法庭推理段落,算是意外之喜

德威特終於放下了心魔,決定開始新的生活。眾人興高採烈地進行了慶祝,然後乘坐列車準備回家。

然後,德威特先生被槍殺在列車的座位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交叉,形成了一個X的形狀。

沒錯,就是這樣

這是第三起案件。

至此,全書正式進入正題,實際上,德威特之死代表了全書詭計構造的完成,雷恩也終於徹底明晰事件的全部脈絡。三起案件表面來看沒有多大的連續性,很像是兇手為了對抗調查團隊的臨時起意,然而最終解答篇揭曉真相之後,讀者才會發現其中的隱秘和規律居然是如此規整,兇手的行動是如此得一絲不苟。《X的悲劇》中的詭計是典型的計劃性詭計,而破解這種環環嵌套的詭計,必須要從細微的現象與矛盾入手,而雷恩正是這樣做的。

第一起案件,雷恩的思路切入點為一個極為明顯的常識性判斷,因為這個常識實在是太過於淺顯,筆者第一次讀到這裡的時候甚至有一些恍惚。

就...就...就這麼簡單?

第二起案件,切入點變為一個矛盾,在這裡,奎因展現了自己鋪陳線索的驚人才能。這個矛盾是明擺著放在書裡相隔不遠的章節之間的,只要把兩段話寫在一起,是個人就能看出來這個巨大的矛盾,並推出一個驚天的真相,從而讓整個案件全部翻轉。然而就是這樣明擺著事情,因為本書線索的繁雜和毫無規律性,幾乎讓人無法察覺。

最厲害的就是明擺著告訴你,你也反應不過來

第三起案件,隨著前兩起案件的邏輯推導,真相已經呼之欲出。然而,雷恩卻依然決定從邏輯層面徹底坐實自己的推斷。這次的切入點更加令人無語:回數票。這幾張破車票居然能說明那麼多事,筆者真是驚呆了,但它確實就是能說明,因為一個又一個稀鬆平常的現象綜合在一起,一個大矛盾就這樣出現了。左口袋,右口袋,車票,左手,右手,站起來,坐下,槍口,這一切亂七八糟的東西被雷恩有機地整合在了一起,並輔助前兩起案件的結論,終於,一切拼圖的碎片,都歸位了。

薩姆巡管:車票...又能說明什麼呢?

然後雷恩就說了幾十頁

不對,還有那個X的手勢呢?

必須要說,這個X的謎底其實比較明顯,只要全書閱讀過程認真,大部分讀者應該都能夠隱約感覺到這個手勢的意義,所以,筆者要開始說說這本作品的缺點。

邏輯流作品的評判

沒錯,《X的悲劇》並不是完美的,它也有缺點,也有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就是用這個X來當結局的爆點,未免有些沒勁,因為和上述的那些邏輯演繹比起來,這個X的謎底,終歸是差了一些。

並且,不但這個死亡訊息的構造比較單純,本書的詭計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存在感,不但詭計核心比較老套(即使放在1932年,它依然是老套的),██████的計劃也怎麼想怎麼感覺很玄幻,甚至有些蠻不講理。

本書的兇手也並不難猜,如果在閱讀本書之前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量,本書的底在二分之一左右就可以看破

但實際上,邏輯流作品並不以非常華麗的詭計謎底作為主要的側重,邏輯流作品主要演繹的,是邏輯的精彩程度和意外程度,也就是筆者在評分一欄中所主要評價的標準。在這裡,筆者想說說個人對邏輯流作品的一些淺見。

邏輯流的推理小說,實在是非常像做一道數學題,而區分邏輯流作品的標準,也可以很輕易地通過解答數學題這個比喻來闡釋出來:

這道數學題根據作者能力的高低,會有難易之分,而這道數學題的解答也因為作者能力的不同層次,而呈現出不同的樣貌,主要組合有以下兩列模板拼接而成:

以上左右兩列相互拼接,可以得到一共九種邏輯流小說的模板。其實,對於邏輯流作品來說,要製造一道「難題」其實非常非常簡單:隱藏線索或者設置誤導線索。

所謂隱藏線索,就是將關鍵線索隱含在線索叢中,藏木於林,加大該題的難度。當然,線索叢的其他線索不能是刻意為了隱藏關鍵線索而做的「無意義叢林」,這些線索最終還是要具備本身的邏輯意義,否則就成了灌水。

不但要藏好關鍵樹木,其他每一顆樹也都要有自己的意義才行

然後就是誤導,《希臘棺材之謎》就是這樣做的,兇手設置了一系列假線索,引誘偵探走向歧路,偵探在探查真相的道路上不但前方迷霧重重,腳底下還有陷阱,眼前的指路牌也不是真的,如此胡搞一氣,題目的難度自然就上去了,這一點,其實也不難做到。

難的,就是解答。

如何解答?邏輯流的作品絕不可能刻意不告知線索,因為歸根結底,邏輯流就是奎因流,在邏輯流作品中隱藏線索,會造成本就劣勢的詭計構造缺陷被無限放大,畢竟,你詭計不怎麼樣也就算了,邏輯也要在最後才開始「強行掰」,這就有點耍賴皮了。

於是,線索全部鋪陳於讀者和偵探的面前,讀者絕不會是傻子,推理讀者更不是,如何能讓對面這個花了幾十塊大洋的傢伙心服口服,給自己的書打上個五星好評呢?

各位,只能靠切入點。

邏輯切入點的精妙與意外與否,決定了一部邏輯流作品的全部成敗,這就是筆者對邏輯流作品的評判。

《X的悲劇》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三起案子,三次邏輯的切入點都非常巧妙:███的人,███,回數票。這才是一部邏輯流小說能夠成功的最關鍵素質。本書的詭計雖然老套,但完全不影響這本書成為一部神作,歸根結底,原因就在這裡。

筆者的《X的悲劇》

以上就是筆者對這部超級神作的簡單介紹,這是一本純粹的,幾近完美的推理小說,幾乎不含任何雜質:沒有情感糾葛,沒有歷史背景,沒有社會探討,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但這無疑就是古典邏輯流本格的本質。

當然,說到情感糾葛,說到社會探討,說到人性,那就請諸位期待:

下一期 埃勒裡·奎因「悲劇」系列全閱讀指南 推理小說完全體:《Y的悲劇》

相關焦點

  • 推理小說史上最偉大的作品《X的悲劇》
    秋雨悽涼的下,正如埃勒裡•奎因「悲劇系列」一樣。  如果說在埃勒裡·奎因的作品中,還有哪部能與推理精緻的四重解答佳作《希臘棺材之謎》分庭伉禮,可能就只有以老紳士哲瑞·雷恩為主角,歸屬於「悲劇系列」中的《X的悲劇》了。
  • 顏荻評《閱讀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悲劇為何要被閱讀?
    他不僅是劍橋擁有百年歷史的古希臘戲劇節的首席顧問,而且還曾把荷馬史詩搬上表演舞臺:在2015年,他親自發起,與六十多位英國的名演員合作(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本·衛肖[Ben Whishaw]、約翰·西姆 [John Simm]),在大英博物館當眾閱讀演繹了長達十六個小時的《伊利亞特》,這場活動陣仗之大可謂名噪一時。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也極具表演稟賦。
  • 周末閱讀——《悲劇的誕生》
    楊春時 弗裡德裡希 尼採(Friedrich Nietzsche)於1844年10月15日出生在德國萊比錫附近一個鄉村牧師之家。尼採少年得志,於1869年在巴塞爾大學獲得古典語文學副教授的教職,但他第一本正式發表的著作《悲劇的誕生》(1872),在當時的學界卻飽受非議,被認為是一本「不學術」、滿紙荒唐言的狂人之書,尼採也因此在古典學界惡名昭著。然而這本書作為尼採哲學思想的奠基之作,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尼採於1889年精神崩潰,死於1900年,但他的形象和思想貫穿20世紀。
  • 年度閱讀No.1——《X的悲劇》
    問題在於,我們只是渴望閱讀快感的通俗讀物的讀者,不是跋涉故紙堆中的學者,我們還是該把大好時光用於符合口味的作品中。讀完這本小說,更加加深了我那「形式決定內容」的觀念。小說等文藝作品絕對不是某些故作聖母狀的人所宣稱的:各種類別沒有高低之分(這種言論更多地,會從一些音樂評論中聽到),恰恰相反,包括推理、武俠、玄幻等題材在內的特定類型的小說,仿佛先天不足、又被囚禁在狹小的密室,即便有再大的能量、再猛的突破,最多也只能做出《鹿鼎記》。題材的限制導致作者必須沿循既定的套路和準則,比如案件發生前後的繁縟敘述,比如偵破期間的「抽絲剝繭」。
  • X的悲劇
    所以,我決定憤而補缺,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我的「補缺讀物」就是奎因的「悲劇系列」,先從這本X的悲劇開始,文有輕微劇透,未讀者慎入喲! 毫無疑問,這是公認的推理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有幸周圍無同好,免去了這麼久以來可能被劇透的風險,從而讓我好好享受到了作品的邏輯之美。
  • 《X戰警》系列,一場絢麗無比的悲劇
    小編一直覺得X戰警是個悲劇,如今完結篇《X戰警黑鳳凰》口碑又成這樣,還真是悲劇中的悲劇。X戰警是超級英雄電影其實是一個誤會,X戰警和復聯之類的英雄有本質的區別。復聯的英雄就像蜘蛛俠,「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們被大眾接受,傳頌,膜拜。
  • 埃勒裡·奎因國名系列全閱讀指南:荷蘭鞋之謎——最好玩的國名
    「荷蘭鞋之謎是艾勒裡·奎因國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文筆稍顯成熟,場景和人物矛盾展現可圈可點,兩起案件的邏輯切入點和詭計設計都非常不錯。
  • 喜劇之王周星馳:我其實是一個悲劇
    然而,著名的喜劇演員陳佩斯曾經說過:「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話看似有些矛盾,卻是道出了喜劇人歡笑面龐下潛藏的孤獨靈魂。但是無論你是通過哪部電影愛上他,你最終一定都會迷戀上他的一部作品,《喜劇之王》。《喜劇之王》劇照因為這是一部真真切切的悲劇。
  • 《奧瑞斯提亞》:古希臘悲劇的奠基之作 | 薦書
    [英]西蒙·戈德希爾 著 顏荻 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2ISBN: 9787108060471 定價:42.00元埃斯庫羅斯的三連劇《奧瑞斯提亞》是古希臘悲劇的奠基之作但埃斯庫羅斯晦澀困難的希臘語使得對此劇的閱讀解釋相當不易。著名古典學家戈德希爾教授在這本篇幅極小的著作中,圍繞《奧瑞斯提亞》誕生時的社會背景與思想狀況,通過古典語文學的方法細緻闡釋劇中關鍵語詞的複雜性和含混性,抓住「我們如何理解正義、復仇、暴力以及人們對社會、對彼此的責任」這樣一個核心問題,深入挖掘了作品本身蘊含的能量。
  • 解讀張愛玲《傾城之戀》的悲劇色彩
    《傾城之戀》摘要:張愛玲筆下的女性形象具有濃重的悲劇色彩,筆下的人物悲苦悲涼,作者越是冷靜的描寫越讓人不寒而慄。閱讀張愛玲的小說總會讓人感到一些壓抑。她小說中的女性角色太累太苦了。他們為生活和愛情而受苦,一生就是一個悲劇。從始至終,張愛玲的小說都揭示了一個蒼涼的舊社會的複雜和世態炎涼。張愛玲用悲劇的寫作手法來表現她對女性觀念的冷酷和冷峻。
  • 二次元10大悲劇女主角 各有各的悲劇
    這次就來為大家介紹10位悲劇女主角,有主角光環籠罩的男主角都是相似的,但悲劇的女主角卻各有各的悲劇。  #01 宮園薰《四月是你的謊言》  幼時原本學習彈奏鋼琴,後因有馬公生影響成為小提琴手。原本性格缺乏自信,一直體弱多病,某天得知自己時日無多之時,開始轉變其性格去生活自己的每一天;外表開朗堅強,實際只是在掩飾內心的害怕與寂寞。
  • 《天乩之白蛇傳說》大結局篇:「殺破狼」悲劇系列
    為了任嘉倫,終於完整的再刷了一次《天乩之白蛇傳說》,感受也頗有不同,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九奚山上溫潤如玉的紫萱,凡間傲嬌毒舌又腹黑的許宣,三觀太正了,不負眾生,更不負白夭夭。所以也有一大部分人選擇第一種結局,雖然是悲劇,但合乎情理。小青與法海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同樣是被命運害慘了 ,法海是破軍命格,與許宣是難兄難弟,他愛的人註定成為他要殺的人。
  • 實驗察哈爾高中閱讀經典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木心《文學回憶錄》「宿命式」的悲劇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內容包括《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世稱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人類文學史乃至文明史上著名的篇章。     「伊莉莎白時代的偉大貢獻不僅是一個從此強大的英國,還有天才的莎士比亞。
  • 王開嶺《對悲劇的深沉紀念》閱讀練習及答案
    對悲劇的深沉紀念王開嶺在對「悲劇」的日常感受上,除了重大輕小的不良嗜好,人們總慣於以整體印象代替個體的不幸——以集體的名義遮蔽最真實的生命單位。過多過久地停留在數字上,往往使我們養成一種粗魯的記憶方式,一種遙遠的旁觀者態度,一種徘徊在悲劇之外的「客人」立場,不幸僅僅被視為他者的不幸,被視為一種隔岸的「彼在」。如此,我們並非在關懷生命、體驗悲劇,相反,是在疏離和排斥它。說到底,這是對生命的一種粗糙化、淡漠化的打量,我們把悲劇中的生命推得遠遠的,踢出了自己的生活視野和情感領地。
  • 「一起來聽書」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一起來聽書」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浙江圖書館、浙江民生資訊廣播聯合推出2020年4月29日21:00 FM996播出我們聯合浙江圖書館文瀾讀書島推出的線上閱讀分享會,本期的分享主題就是享譽世界的文學經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我們剛才說,今天的分享主題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為什麼要選擇這樣一個主題?因為我們本期的分享嘉賓文瀾讀書島的創始人勞月老師,在1981年撰寫的大學畢業論文就是這個題目。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就是莎士比亞誕辰456周年、逝世404周年的紀念日。
  • 九月,《江湖悲劇》……
    金正影院電視為您推薦備受期待的幾部: 《江湖悲劇》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是港劇盛行的年代,而眾多炙手可熱的港片中,《古惑仔》系列更是不得不提的經典。《古惑仔》系列為《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古惑仔之隻手遮天》、《古惑仔之猛龍過江》、《古惑仔之戰無不勝》等。
  • 推薦0217日kindle鎮店之寶(下)
    B站正版超500萬次播放,30萬彈幕,6萬人評價,9.2分制霸全網!附番外《虛幻的自動販賣機》!然而,修子卻在此時提出了分手……9《埃勒裡·奎因知名偵探小說全集》鎮店之寶價格 ¥49.99偵探小說黃金時代的巔峰之作魔術般的犯罪手法,一氣呵成的推理過程,盡顯邏輯之美只有上帝和埃勒裡·奎因
  • 悲劇——身而為人
    「悲劇這種戲劇形式和術語都起源於希臘,這種文學體裁幾乎世界其他各大民族都沒有,無論中國人、印度人,或者希伯來人,都沒有產生過一部嚴格意義的悲劇。」中國所謂的傳統悲劇和悲劇的標準也有區別。王國維先生在《宋元戲曲史》裡大力發掘了中國的傳統悲劇,認為像《竇娥冤》一類的戲劇可以屹立在世界悲劇之林而毫不卻步。
  • 悲劇並不是「悲劇」:藝術明珠古希臘悲劇到底想表達什麼?
    在悲劇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盡磨難,甚至失敗喪命,但其合理的意願、動機、理想、激情預示著勝利、成功的到來。悲劇撼人心魄的力量來自悲劇主人公人格的深化。為什麼會有酒神節呢?在這一點上,我們中西古老的文化還是有相同之處的。
  • 悲劇人偶:悲劇的不是人偶,是人心
    人們稱我為悲劇人偶,說我會給每個擁有我的人帶去不幸。這是我在這裡看到的事。這是東野圭吾《悲劇人偶》中人偶以一個看客的身份講述。東野圭吾說:「《悲劇人偶》讓我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從各種意義上說,這部作品可能都是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