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為何?有道理嗎?
農村素來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這些流傳多年的俗語,也是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所以有的俗語確實含有很多的道理存在。在農村有句關於兄弟姐妹之間的俗語,叫做:「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這句老話說的雖然說並不一定全對,但在現實生活之中,這樣的情況也確實出現的不少,由於佔據的比例較大,所以這句俗語也被大家津津樂道。
過去的農村,子女較多,跟現如今的獨生子女較多正好相反,弟兄好幾個的家庭是非常多見的。一般來說,作為家中的老大,大都是性格比較耿直也比較的憨厚一些。對於家庭的一些事情,自己是知曉本人作為老大,要親力親為的多做一些。也被稱之為憨老大。老大並非是真的憨,真的傻,而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從小到大都是讓著自己的兄弟姐們,已經成為一種墨守成規的習慣,直到長大了之後,還時不時的保留著這種習慣。
老二作為家裡排名第二的子女。跟老大相比,多了一些聰慧,多了一些人情世故。變得更加的圓通一些,所以也就被稱之為精明。也被叫做老二精,其實農村還有句俗語,叫做疼老大,愛老小,最受氣的是老二。老二反而是家庭之中最不受待見的一個,平時好事輪不上,但只要有事的時候,都是老二往前上。反而吃虧最多的是老二,老大是第一個孩子,肯定是會比較的疼愛,老小作為最後一個,溺愛程度也是不用言表的,唯獨在中間的老二,才是爹不疼娘不愛。
作為家裡的最老小,上面有父母的寵愛,下面有哥哥姐姐的讓著,從小都是嬌生慣養,在家裡眾星捧月一般。我們村裡的老韓有三個兒子,老韓在臨街有四間店面,到分家的時候,老大因為過去給家裡出過不少力,理所當然的要了兩間,另外兩間按道理應該是老二和老三分,但老三卻說如果這兩間店面不給自己,丈母娘已經放話,沒有房子就讓閨女跟自己離婚,大家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老三離婚,另外兩間最後還是給了老三。據後來老韓說,老三媳婦根本就沒有說過離婚這句話,這些都是老三自己想出來的鬼主意。可見老三還是相當的有心眼。
對於農村過去子女較多的情況,是非常的多見的,雖然都是一奶同胞,但對待子女上面,真的像伸出去的五根手指頭,是不一般的長短,有的父母天生就對於某一個子女特別的溺愛。哪怕這個孩子才有錯,也依然不能阻擋對於父母的寵愛,這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一件事,對於這樣的情況你怎麼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