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此浮生」浮世繪展覽在南京「明社·璞齋」茶社舉行

2020-12-26 新華網江蘇頻道

  近日,一場名為「享此浮生」的浮世繪展覽在毗鄰鳳凰書城的「明社·璞齋」茶社中舉行。

  浮世繪: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據策展人肖徵宇介紹,該展覽展出了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作品近40幅。浮世繪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版畫,題材涉及社會時事、美人風華、民間傳說、歷史掌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記錄戰爭事件或抒寫山川景物。

  三百餘年來,大名鼎鼎的「浮世繪三傑」葛飾北齋、安藤廣重、喜多川歌麿對東西方藝術產生深遠影響。本次展覽的作品中,大多出自歌川派名家的手筆。

  歌川派:德川幕府的「官方代言」

  歌川派的祖師名為歌川豐春。他的首位弟子歌川豐國以「役者繪」(歌舞伎演員肖像畫)而聞名。歌川豐國的師弟歌川豐廣與歌川豐國一起,開創了歌川派的盛世。安藤廣重入歌川豐廣門下學藝時,依照當時浮世繪界師徒藝名的傳承傳統,歌川豐廣分別用自己畫號中的「廣」字與安藤廣重本名「重右衛門」中的「重」字,將他命名為廣重,因其源於歌川派,所以也稱歌川廣重。

  除廣重外,其他歌川派的名家也各擅勝場:師從歌川豐國一代的歌川國芳,身為貓奴卻極具反差萌地鍾情於水滸英雄,以「武者繪」而名世;與國芳師從同門的歌川國貞,擅長「豬首貓肩」千姿百態風採各異的「美人繪」。此外還有史稱歌川豐國二代的歌川豐重,被歌川國芳欽定為「武者繪」繼承者、畫風誇張大膽極富衝擊力的月岡芳年等等。

  17世紀初,日本橋一帶空前繁華,並成為日本全國公路網的起點。歌川派也乘勢而起,其作品也成為18~19世紀日本風物的再現。

  掛在明社一樓展廳中間位置一幅尺寸頗大的《東海道大井川》,是安藤廣重晚年涉足三聯美人畫的傑作,但在大井川這條寬闊的河流上,所顯現的卻是人世百態。

  安藤廣重早年的《東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漸成一家,晚年的作品《名所江戶百景》《江戶名所四十八景》,更是將他推向了浮世繪者的巔峰。其中,《名所江戶百景》更被稱為「一世一代」,意為一生中最輝煌的作品。

  風月同天:東西方大師的心靈相契

  浮世繪上溯淵源,借鑑了中國明代晚期江南一帶的木版畫工藝,流入日本後,被時人學習研究,成為了自己的一種民間藝術。當代風靡全球的日本動漫事業,很多素材和靈感都取於浮世繪,宮崎駿的動漫電影中就可以看出古老的江戶氣息。

  天才梵谷曾說過,「浮世繪就是我的信仰」。他曾多次臨摹廣重的作品,如《江戶百景》系列的《大橋驟雨》《龜戶梅屋》等,不僅色彩明麗,構圖更是靈動變幻、手眼非凡。

  歌川廣重的「物哀」,在清麗的畫面外,往往有種意在言外的感傷和悲涼,令觀者其意也消。

  《享此浮生》的海報主圖,取自安藤廣重的《夕涼》,與《江戶百景》「秋之部」系列的《兩國花火》,角度、構圖、取景都有相近之處,可以看做畫家對自己的致敬和回應。風景依稀似去年」。秋夜的月,一樣能夠清涼夏日的風,「風月同天」,不妨來此一觀。(江宣)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歌川派名作金陵展出,還原江戶時代民俗風貌
    澎湃新聞獲悉,「享此浮生——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5月1日起在南京明社·璞齋開幕,共展出浮世繪作品近40幅,其中大多來自歌川派。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來自初代歌川豐國的《忠臣藏》,也有為世人所熟知的「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安藤廣重的江戶百景與東海道系列作品,還有同為江戶時代名畫家的歌川國芳和歌川國貞的多幅作品。
  • 展覽 | 12月全球浮世繪展訊
    展館精選了以風格怪異,放蕩不羈著稱的浮世繪畫師群:歌川國芳、歌川芳豔、葛飾為齋、歌川國貞、河鍋曉齋、月岡芳年、落合芳幾、河鍋曉翠、楊洲周延……時間:2019.12.28-2020.2.25展館:浮世美術館地點: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389號華盛大廈12F本次展覽由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舉辦,將展出超過200件歷史文物和當代藝術作品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這是什麼神仙展覽!穿越300餘年,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
    圖片出處見水印 如果僅憑這點出彩的小細節是無法匹配「神仙展覽」這個稱號的,更加重要的是這個來自東方的畫展「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展會 | 這是什麼神仙展覽!穿越300餘年,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
    7月伊始,這個連展廳內的巨幅掛簾都能刷屏社交網絡的神仙展覽,在外灘新地標Bund One Art Museum呈現!如果僅憑這點出彩的小細節是無法匹配「神仙展覽」這個稱號的,更加重要的是這個來自東方的畫展「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打破次元壁,跨越300餘年歷史,將百餘幅浮世繪名家原作空降魔都,締造一場絕妙的浮世繪美學盛宴。
  • 【首發】浮世繪的巔峰:葛飾的北齋,越洋的巨浪
    眾所周知,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的體裁種類眾多,從人物畫、風景畫、歷史畫,到漫畫、春畫,妖怪畫等。但葛飾北齋作為藝號,當與此無關。北齋門徒中,也有襲北齋姓者,如葛飾北岱、葛飾北雲等。北齋生於江戶平民之家,本姓川村,幼時名時太郎,後改稱鐵藏。明和元年(1764),過繼給叔父中島伊勢做養子,中島是幕府的御用磨鏡師。北齋幼少期的資料匱乏,後人只能根據畫家本人的一些自傳性材料和後人的研究(如浮世繪研究的先驅飯島虛心的《北齋傳》等)來勾勒其生平的大致輪廓。
  • 看展覽|從浮世繪到寫真,日本視覺文明的開化
    正在日本江戶東京博物館舉行的「從浮世繪到照片——視覺的文明開化」(浮世絵から寫真へ視覚の文明開化)特展中以浮世繪繪畫和幕末(德川幕府統治末期)作為舶來品的照片為載體,介紹了幕末到明治時期多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和日本文化近代化的變革。 展覽海報在江戶這一新興都市建立初期,繪有隅田川或寺廟風景的大幅屏風畫是主流。
  • 天才是會遺傳的:浮世繪女繪師葛飾應為
    另一說更正經一些,北齋眾多畫號之一是「為一」,阿榮被「休」回娘家後任父親助手幾十年,一呼一應毫釐不差就是「應為」啊。 關於應為的晚年,有說她皈依佛門,1855-1856年前後接受加賀前田家周濟,67歲死於金澤;也有說北齋晚年應招待前往的小布施作畫,應為隨父前往,後死於當地。飯島虛心在1893年出版的《浮世繪師便覽》中說,應為有可能活到了慶應年間(1865-1868)。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震撼了法國印象派的浮世繪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令世界嘆為觀止的《富嶽三十六景》是如何誕生的?
  • @北京 |【橋舍·浮世繪】日本最大浮世繪流派——歌川派
    歌川豐國(1769-1825)  歌川豐國出生於江戶神明前三島町的製作「人性」之家,號一陽齋。1782年(天明二年)拜歌川豐春為師,時年13歲。他通過接觸「人形淨瑠璃」的製作過程培養了對「役者」的認識,並掌握了表現其特徵的寫實繪畫基礎,頗有「戲子(役者)之似顏人形製作之妙得」。他的早期製作也基本上是以繪歷、狂歌繪本、役者繪等為中心展開的。
  • 【福利】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
    參與方式:轉發此條推送至朋友圈並截圖,關注東方網日文版,向公眾號發送【夢回江戶+姓名+手機號碼】就有機會獲得呦~想了解更多精彩福利和獲獎信息,請持續關注東方網日文版~!(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可以說應展盡展,觀眾將能夠徹底地了解浮世繪藝術。)
  • 一周觀展指南|這一次的浮世繪名作與明版明畫,遠多過此前
    七月初,在上海,除了上海博物館的英國風景畫與悄然換上一些新品的歷代書畫館,最大的看點或許是兩大版畫展,其中既可見明清版畫,也可見出日本浮世繪與歐洲知名畫家的銅版畫作品。;日本浮世繪140餘幅,包括鈴木春信、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歌川國芳等等諸位浮世繪大師的經典原作,展品數量和名家名作之多超過任何一次浮世繪;歐洲銅版、木版畫70餘幅,遴選了丟勒、倫勃朗、戈雅等諸位藝術大師的版畫臻品。
  • | 浮世繪傳奇
    繁世浮雲錦繪成。浮世繪,你,知多少?傳奇浮世繪,且聽《浮世繪流派史》,娓娓道來。。。▲西川祐信《美人觀花圖》葛飾派葛飾北齋北齋繪畫北齋真可謂浮世繪界一大偉人。不僅人物,凡山水、花鳥,森羅萬象,無不成其刻畫對象。
  • 梵谷為什麼痴迷浮世繪?天皇的歷史老師揭曉答案——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如果要問梵谷那個時代的「網紅」是什麼,其中必定有浮世繪。日本浮世繪藝術曾掀起一場「世界風潮」,印象派畫家馬奈、羅特列克都在談論和臨摹浮世繪,梵谷也迅速加入了浮世繪粉絲群。仔細觀察梵谷的畫作,我們不難發現梵谷與日本的浮世繪藝術之間聯繫緊密。梵谷到底有多喜愛浮世繪呢?
  • | 浮世繪傳奇
    這就是傳統分類法不將此類畫作歸為浮世繪的原因,因此本書對此類畫作亦不予收錄。▲西川祐信《美人觀花圖》此外,狩野畫派中的英一蝶、橘守國等人由於好描寫時俗,因此像山東京傳等考察過浮世繪的沿革並撰寫過作者傳記的人,往往也將他們的作品歸類為浮世繪,本書也會對這些作品略作收錄。但是其各自的風格技巧均有顯著差別,從流派上而言,將其歸為浮世繪亦有許多不妥之處。那麼,本書中收錄的浮世繪主要是什麼呢?本書遵照的就是最一般的定義:進入德川時代以來興起的、作為風俗畫類別之一的浮世繪。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在這400多年裡,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歌川廣重、鈴木春信、東洲齋寫樂等大師們也留下了眾多江戶時代的日本夢。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
  • 日本人曾經嫌棄的浮世繪,是怎麼火起來的?
    今年的B站跨年晚會,滿屏都是「爺青回」,而去年成功讓B站走進更多人視線的年度熱詞「後浪」也沒被落下,何冰作為主持人一上場,就cue到了自己在演講中的那句:「奔湧吧,後浪!」北齋在音樂界收割的「頭號迷弟」是作曲家德彪西,在看到《神奈川沖浪裏》後,他表示靈魂受到了強烈衝擊,於是以此為靈感創作了印象樂派最具代表的交響樂之一——《大海》
  • 浮世繪的巔峰之作,來省博看這最著名的「巨浪」
    15日,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綜合館大廳開幕,觀眾可欣賞《神奈川沖浪裏》的拓印版本。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