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世錦繪知多少?| 浮世繪傳奇

2021-02-08 澎湃新聞
繁世錦繪知多少?| 浮世繪傳奇

2021-01-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編輯:目刻時光

來源:《浮世繪流派史》,已獲授權

狩野、土佐、巖佐、菱川、宮川、勝川、懷月堂、鳥居、西村、鳥山、奧村、北尾、歌川、葛飾、喜多川、細田、菊川、西川、月岡、雛屋立圃、英一蝶.

沒聽說過這些詞?

那一定聽過葛飾北齋的大名,聽說過他著名的《神奈川沖浪裏》,看過那幅獨具魅力的大「浪」。。。

繁世浮雲錦繪成。

浮世繪,你,知多少?

傳奇浮世繪,且聽《浮世繪流派史》,娓娓道來。。。

內容背景

視覺特徵

浮世繪是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特有的一種風俗畫,其內容多為表現貴族、市民、優娼的日常生活與勞動場景,體現當時社會流行的世俗風尚。浮世繪的產生源於日本社會政治與文化觀念的轉變。鎌倉時期,日本的繪畫深受中國南宋繪畫影響,表現題材也以皇親國戚的生活以及歌詠山水為主;至德川幕府時期,貴族階層的審美喜好開始由描繪宮廷貴族生活的畫像轉向描繪世俗社會生活場景的風俗性繪畫。這使得服務於貴族階層的畫師在繪畫表現上開始探尋一種精巧而又符合日本風俗畫的藝術語言。狩野內膳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代表,而緊隨其後的巖佐又兵衛則完成了日本古典繪畫從中國繪畫風格到浮世繪樣式的創立,終成浮世繪開山之祖。

浮世繪作品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空間等精細有趣的描繪,表現了豐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場景,豔姿美人,紋飾華服,坐談賞櫻,載歌舞姬,春山出遊,如此等等,皆充滿濃鬱的生活情趣。獨特的構圖,鮮亮的色彩,平面裝飾性畫面,生動的繪畫表現,構成了浮世繪主視覺特徵。

——陳琦

▲狩野內膳《豐國大明神臨時祭圖》(六曲屏風之一)

▲巖佐勝以《中務畫像》

浮世繪的

定義與分類

「浮世繪」一詞指的是描繪某一特定時期的風俗習慣的風俗畫,與描繪「有職人物」或中國人物的畫作相對而言。「浮世」即俗世之義,由於佛教觀念厭惡俗世,因而稱其「憂世」,但與俗世意義相混淆,恰好日語中「浮」字與「憂」字發音相同,於是很自然地,「浮世」逐漸成為慣用表述。而「俗世」的概念更是為之一變,轉為指當世之風俗。由此可見,浮世繪本為風俗畫中的一種。風俗畫一般分為歷史風俗畫與普通風俗畫,後者又可分為上流風俗畫與鄉村風俗畫。一直以來,除去肖像畫及歷史畫,所謂「有職人物」包括歷史風俗畫與上流風俗畫,而浮世繪則指鄉村風俗畫。然而,浮世繪又並不刻意局限於描寫優娼及一般風俗,上流社會的風俗也往往包括在其描寫對象之中,此外為歷史小說製作插畫的畫家亦有很多。因此,廣義而言,浮世繪幾乎足以涵蓋風俗畫全體。如果按照這種定義來對傳統的日本肖像畫分類的話,那麼在鎌倉時代興盛一時的繪卷物等,除去其歷史畫的性質,也可以算作浮世繪。特別是那些描畫市民聚集圍觀之景象的繪卷物,是在描繪當時的時俗,就這個意義上說完全可算作浮世繪。不過,這些繪卷物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描述鎌倉之前時代的歷史事件,或是將與該時代有關的重要史實以圖畫的形式傳於後世,描繪時俗並非其目的,只是作為畫面背景偶爾為之。因此,還是將其歸類為歷史畫的傳統分類較為妥當,而不應斷章取義地將其中的一部分歸為浮世繪。這就是傳統分類法不將此類畫作歸為浮世繪的原因,因此本書對此類畫作亦不予收錄。

▲西川祐信《美人觀花圖》

▲《美人習字圖》,勝川春章

浮世繪的流派

浮世繪不僅有上述分類上的特點,且隨著浮世繪的興盛,其自身也發展出獨立的流派,具有自己的特有樣式,因此確實不應與其他畫派混為一談。在繪卷物中,不描繪重大歷史或社會事實的物語繪、年中慶典畫、匠人畫及福富草子等,由於其自身性質並不被歸為歷史畫,只是往往略帶一些歷史風俗畫的性質,故而在廣義上可以算是各自時代的浮世繪;然而即便如此,一般而言,人們依然不承認它們屬於浮世繪的流派,而認為其應屬於土佐畫派的範疇。此外,狩野畫派中的英一蝶、橘守國等人由於好描寫時俗,因此像山東京傳等考察過浮世繪的沿革並撰寫過作者傳記的人,往往也將他們的作品歸類為浮世繪,本書也會對這些作品略作收錄。但是其各自的風格技巧均有顯著差別,從流派上而言,將其歸為浮世繪亦有許多不妥之處。那麼,本書中收錄的浮世繪主要是什麼呢?本書遵照的就是最一般的定義:進入德川時代以來興起的、作為風俗畫類別之一的浮世繪。

▲《高尾觀楓圖》(六曲屏風之一),狩野秀賴。

▲《草子洗小町圖》,古山師繼。

浮世繪的性質

如上所述,浮世繪本為風俗畫中的一個類別、一個流派,從審美的角度而言,與有職人物畫不分伯仲;然而其作品內容一般以描寫優娼市俗之樣態為主,而後逐漸變為以所謂錦繪的色彩博得婦幼歡心之物。由於這些畫的定位僅是一時玩物,故採取簡陋的木版畫形式,自難登大雅之堂,就如今天的繪畫書一般。加之以往時代的封建思想有「尊有職而輕時俗」的傾向,導致浮世繪最終未能受到與正統繪畫平等的待遇,其作者也不被社會所重視,基本只是在工匠的低層次上徘徊,品行不高者自然也就為數甚多。到了近古時期,隨著時間推移,浮世繪不僅逐漸變得古色古香,存留作品也逐漸減少,開始帶有珍奇古玩的性質。由此,年代久遠的作品在藝術界被奉為珍寶,記錄其變遷過程、編著畫家傳記的人也開始出現,使得收集、鑑賞浮世繪的人日益增加。再加上美術評論的突然興起,浮世繪作為風俗畫的一種類別、一種流派得以得到藝術界平等的尊重,浮世繪作品及作者也終於開始獲得應有的承認。如果我們拋開作品的時代與所畫內容的高下之別,而將古代的繪卷物與近古的浮世繪相比較的話,二者雖同為描畫時下風俗的美術形式,但刻畫人物姿態的技巧,又不可同日而語。在兩種畫作中,我們均可以找到時代思潮與社會風尚的豐富反映,但浮世繪以更具美感的線條配色,真正成為了反映世間百態的一面鏡子,並足以為後世藝術垂範。況且,大部分繪卷物中的人物均畫得十分小,僅有寸餘,幾乎淪為背景中的點綴;而與之不同的,浮世繪中的人物則經常有超出盈尺之幅,刻畫水平也勝過前者。浮世繪畫家中,巖佐又兵衛、菱川師宣、宮川長春、奧村政信、鳥居清長、西村重長、石川豐信、鈴木春信、勝川春章、北尾重政、湖龍齋、勝川春潮、歌川豐國、細田榮之、喜多川歌麿、窪俊滿、葛飾北齋、安藤廣重等人,其風俗畫技巧已如臻化境,實為日本繪畫界一大盛景。可見,浮世繪理當成為藝術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無須多言。然而,與其餘諸畫派的畫譜畫集之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浮世繪的作品集卻近乎於無,這不能不說是美術界的一大缺憾。

▲《美人戲貓圖》,奧村政信。

▲《擬大津繪圖》,北尾政演。

葛飾派

葛飾北齋

北齋繪畫

北齋真可謂浮世繪界一大偉人。不僅人物,凡山水、花鳥,森羅萬象,無不成其刻畫對象。在此我們收錄水墨《山水圖》(圖百三十八,1846年87歲畫)一幅,作為其景色畫之範例。觀此畫,不僅一樹一石皆可見北齋之風,且足可見其從南宗山水畫中所學甚為不少。其筆下禽鳥多喙眼過大,羽翼短勁,與野獸類似,盡顯兇惡之相,鶯雀等小鳥則缺乏優美可愛之姿態。其所畫人物亦多有此特點。看來北齋心中之理想形象不在優美而在勇猛,且略帶兇奸之趣。此外,當時幼稚的金平武者黑本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三國、水滸等合卷、讀本,通俗讀物界之此種變化可能亦對北齋有所影響,而北齋畫風中之中國畫特點亦當與此有關。

北齋亦擅長細膩小畫。《奧州壚竉松島》之畫(小圖百三十三)作於其71 歲(1830)之時,無人不驚嘆其細膩精巧。《菸草入前金物圖案四點》(小圖百三十四)亦然。此四幅畫為菸具製造商川口興兵衛之先人數次將北齋召至家中令其描畫的作品中之一部分。北齋頗為擅長刻畫工藝圖案,出版繪本中此類作品不少,皆廣為流傳,對工藝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在此以此數畫為例以示其一斑。

▲《明鏡嬌面圖》,畫狂老人卍(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之凱風快晴

喜多川派

喜多川歌麿

歌麿畫作

歌麿曾為不少灑落本及黃表紙等作插畫,此外又多畫繪本及狂歌書。如前所述,歌麿之美人畫可謂海內獨步。且其筆下美人不僅為同時代諸畫家之冠,其婀娜嬌態之麗質、宛如海棠帶露之細腰長裙、不言之中自傳情之眉目口唇所表現出之意趣,即便縱觀古往今來之浮世繪,亦幾乎無有能及者。將之與春章筆下人物相比較,不得不承認歌麿之人物於高潔品性上多少有不及之處,然而若論婉柔之美,則是歌麿更勝一籌,此實為歌麿獨門絕技。不過,歌麿之所以能成就如此風格,與早年深受鳥居清長的薰陶是分不開的。通觀歌麿草雙紙插畫及錦繪,其壯年時之作品確實受清長風格影響甚深。後來歌麿將一種新意融於其中,風格一變,最後終於以此為基礎漸成自己流派的格調。我們在此展示錦繪《美人行旅途》(小圖百三十七),以為其早期作品之代表。將其與之後各作品相比,便可把握其風格變化之起點。錦繪《兩國橋上橋下圖》(六幅連續繪,圖百四十四及百四十五)及手繪《雙嬌漫步圖》(圖百四十六)應為歌麿開創獨立風格前的過渡產物,從中不難看出其風格推移演變之過程。及至手繪《美人讀章圖》(圖百四十七)及《曲中年中行事》插畫《狎客座鋪圖》(圖百四十八)等作品,則歌麿個人之獨特樣式已經形成,婉美嬌態已達極致。僅憑此數部作品,足可見歌麿絕非浪得虛名。

▲《雙嬌漫步圖》,喜多川歌麿

《浮世繪流派史》

以18個篇章詳盡介紹了日本浮世繪的源流與發展脈絡,以21個風格流派興起的時間順序排列,同時在各流派內,按名家生年降序逐一介紹其師承關係以及各自的藝術風格,為我們勾畫了一個龐大而又清晰的浮世繪譜系,修正了我們以往「浮世繪等同於錦繪」的片面認識。本書收錄了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及各名家藏品,以340餘幅浮世繪大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幅手繪、木版畫作品,生動展現了浮世繪由手繪本到木版畫的過渡發展,由最初上流社會賞玩轉向社會大眾審美消費的過程,從而使我們更加深入地體會到日本浮世繪獨有的藝術魅力。

《浮世繪流派史》

[日] 大村西崖 田島志一 編著

定價:138.00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12

內頁範例:

原標題:《繁世錦繪知多少?| 浮世繪傳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葛飾北齋,浮世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繁世錦繪知多少?| 浮世繪傳奇
    狩野內膳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代表,而緊隨其後的巖佐又兵衛則完成了日本古典繪畫從中國繪畫風格到浮世繪樣式的創立,終成浮世繪開山之祖。浮世繪作品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空間等精細有趣的描繪,表現了豐富多彩的世俗生活場景,豔姿美人,紋飾華服,坐談賞櫻,載歌舞姬,春山出遊,如此等等,皆充滿濃鬱的生活情趣。獨特的構圖,鮮亮的色彩,平面裝飾性畫面,生動的繪畫表現,構成了浮世繪主視覺特徵。
  • 魯迅收藏過的浮世繪的故事
    《魯迅藏浮世繪》   北京魯迅博物館 編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刊行   2016年10月     北京魯迅博物館保存著魯迅所收藏的第一書房版的《浮世繪版畫名作集》並於近日結集出版。圍繞這些浮世繪,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技藝超群的浮世繪修復大師高見澤遠治   在魯迅生前所藏的十餘種浮世繪版畫及書籍中,可以說,第一書房版《浮世繪版畫名作集》(第二期)最有價值。
  • @北京 |【橋舍·浮世繪】日本最大浮世繪流派——歌川派
    (圖為歌川豐國浮世繪作品)進入1790年代中期(寬政年間)之後,歌川豐國的「大首繪」成為役者繪的主流。歌川國貞(1786-1864)歌川國貞是主導幕末晚期浮世繪界的歌川派最主要畫師,他出生江戶本所的經營渡船場之家,十多歲時就拜歌川豐國為師,成為其入門弟子,二十餘歲始發表美人畫、小說插圖及演員畫像等浮世繪版畫。他一生製作量極為龐大,據統計,大約留下了逾萬幅作品,且多為單幅美人畫和歌舞伎演員像。今天的日本浮世繪學界一般將其稱為「三代豐國」。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 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線上展(一)
    8月31日下午,「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 梵谷為什麼痴迷浮世繪?天皇的歷史老師揭曉答案——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如果要問梵谷那個時代的「網紅」是什麼,其中必定有浮世繪。日本浮世繪藝術曾掀起一場「世界風潮」,印象派畫家馬奈、羅特列克都在談論和臨摹浮世繪,梵谷也迅速加入了浮世繪粉絲群。仔細觀察梵谷的畫作,我們不難發現梵谷與日本的浮世繪藝術之間聯繫緊密。梵谷到底有多喜愛浮世繪呢?
  • 何為浮世繪?從代表性作品到代表性畫家為您詳盡解讀 【入門必讀篇】
    鈴木春信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於是,使用各種豔麗的重彩印製而成的【錦繪】便應運而生了。鈴木春信【百次參拜】明和2(1765)年 中判錦繪 Lee E.Dirks Collection成為了浮世繪改革者的春信在美人畫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
  • 看過一場經典的浮世繪展覽,再吃一鍋辣子雞才算圓滿
    最近,鄙人工作的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舉辦了一場頗有意思的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取名「浮華塵世」,展品一百二十件,皆來自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的趙堂偉、趙堂慧兄弟所藏。半個多月的展期內,上萬人慕名而來,有的觀眾甚至一看再看,讚嘆不已。且邇來秋雨不絕,依然觀者如堵,著實叫主辦各方感動不已。
  • 19世紀日本浮世繪藝術
    鬼冢丸和巨鯉,1861年 Utagawa Kuniyoshi Japanese, 1797–1861 歌川國義Biography —— 絲綢染技師的兒子對浮世繪藝術家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浮世繪·拍賣專場 | 歌川豐國、歌川國芳、歌川國貞等
    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歌川是什麼?歌川派歌川派是江戶時代浮世繪界中最大派系。日本浮世繪界自1700年代直至今日,均深受歌川派的影向。始祖是歌川豐春(1735-1814),生於神奈川縣伊勢原市歌川村,故取名為歌川。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作為浮世繪中的春宮,春畫有枕繪、勝繪、濡繪、笑繪、秘畫、秘戲畫、偃息圖、豔畫、豔本等形形色色的別稱,以枕繪最為通俗(本文權且以此作為浮世繪春畫的通稱)。一代繪師喜多川歌麿(Utamaro Kitagawa,1753~1806年)一生創作了大量枕繪,被看成此類繪畫中的「絕品」,其中最有名的系列作品,名為《歌枕》,意為「歌麿版枕繪」。浮世繪中到底有多少春畫?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當大衛·鮑伊遇上日本浮世繪
    ▲紅色閃電狀油彩妝容▲ 傳奇超模▲ 在Bowie離世後的第二天Burberry AW2016向其致敬當鮑伊遇上浮世繪不過,最富有日本特色的絕對是那兩幅由石川正美(Masumi Ishikawa)創作的當代浮世繪
  • 日本詭異醴豔浮世繪,看賣藥郎帶你降妖除魔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不是賣藥郎是人非人的問題而是《怪化貓》這部精彩的作品《怪化貓》是由東映動畫製作、富士電視臺播出的怪談動畫作品,為動畫《怪ayakashi》中的最後一個單元《化貓》的續作,製作人員也是原班人馬整部作品由「座敷童子」「海坊主」「無顏怪(のっぺらぼう)」「鵺」「化貓」五個小故事組成,由於其特有的浮世繪畫風和華麗的視覺效果而倍受好評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馬奈、莫奈、德加、勞特雷克這些印象派大師的作品都深受浮世繪的影響。其中,凡·高尤為鍾情於浮世繪,並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接受了浮世繪的精神。凡·高畫像凡·高出生於荷蘭一個小鎮新教牧師的家庭,作品充滿激情。他的實際作畫時期並不長,但對西方現代繪畫卻產生了深遠影響。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動畫《百日紅》曝預告 聚焦江戶浮世繪師杏獻聲
    《百日紅》中文預告片 江戶浮世繪女畫師傳奇人生 時長:01:30 來源: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