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些蒸包子技巧,你也能做出美味的鮮肉包
導語:包子的歷史來源悠久,我想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它的來歷。有一種說法,說是包子的發明者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是以饅頭為主食的,諸葛亮為了增加一些口味就在一面放了一些配菜,就這樣包子就做成了,後來人們繼續再包子裡加一些配料才有了現在這麼多花樣的包子。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包子的存在,而且還鼎鼎大名。北方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而南方則是有遍地的小籠包和湯包等。
現在吃包子是很多上班族都會選擇的一個早餐,可以即食和攜帶方便很受歡迎。我自己就很喜歡吃肉包子,俗話說"肉包子打狗一去無回"這肉包子有多好吃就不用多說了。很多家庭主婦在學習做包子的時候,都不是很好。在做包子的過程中會發現,做出來的包子往往都是蒸出來的包子皮很硬,而且包子的外形也不好看都是凹凹凸凸的不美觀,口感自然也是不很好。想知道怎麼做的跟我一起學一學,學會這些蒸包子技巧,你也能做出美味的鮮肉包。
【今日美食】鮮肉包
【準備食材】鮮肉、麵粉、酵母、白砂糖、老抽、生抽、食鹽等等。
其實做包子不複雜,只要你知道了這幾個步驟就不難了;要注意到和出來的麵團軟硬和蒸包子的技巧,做出來的麵包就沒問題。因為是做肉包子,我先把食材都給大家說一遍。我們需要:豬肉餡、中筋麵粉、酵母、白胡椒粉、玉米澱粉、食鹽、料酒、生抽、老抽和必不可少的白砂糖。
【烹飪步驟】
1、我們先來準備豬肉餡,最好選擇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這在很多的包子店裡都是用五花肉的。在家裡做豬肉餡,需要用到絞肉機,省時間。如果家裡沒有的建議就自己花時間用刀剁碎,要麼就直接去買豬肉肉糜。再把豬肉餡準備好了後就放在一旁。
2、 不管是做西方的甜點還是東方的,都會用到一個叫做酵母粉的工具。要把酵母粉用溫水給化開,在酵母粉化開之後慢慢的倒入到我們準備的中筋麵粉裡面去。
3、 很多人會問,麵粉和酵母的用量比例是什麼,我這裡大概說一下基本的情況。這比例是和天氣有點關係的,一般一斤的麵粉在冬天大概加8-10克的酵母;在春秋季節裡加6-8克;而夏季則是4-6克。在冬天酵母需要用溫水給化開,其他季節用涼水就可以了。
4、 酵母和麵粉攪拌好了後,放置大概十分多鐘左右,讓它們兩個充分的融合,醒一醒麵團。現在開始對豬肉餡進行調製了。在絞好的豬肉餡裡面加入食用鹽少許、幹胡椒粉少許、適量的白砂糖、生抽和老抽一起放、澱粉和料酒淋在豬肉餡裡再加上蔥花和薑末一起攪拌均勻,最後倒入適量的食用油繼續攪拌好。
5、剩下的就是來搓麵團了。我們東方的做飯一般都是用手來將麵粉搓揉成麵團的。把剛才醒好了的麵團拿出來,先用手搓揉,根據麵團的軟硬程度適當的在裡面加入一些和減少麵粉。用手部最厚實的那一個地方用力搓揉,適當的加一些水和麵粉,別讓麵團變得太幹。揉成麵團了之後蓋上一層紗布或者保鮮膜讓它發酵就行了,發酵的過程非常的漫長,需要一個多小時。
6、發酵完成的麵團會膨脹變大,想要知道麵團是否發酵完成,我會用手去戳一戳麵團;如果麵團戳下去後不會塌陷鬆散,那就是發酵完成了。發酵完的麵團會非常的有黏性,一般我會撒一些麵粉搓揉幾下,這樣才不會黏住案板。
7、現在開始做包子皮了,我們可以用手抓出一團麵團,把它做成一個劑子。用擀麵杖來擠壓劑子,擀成圓形的麵皮。在擀包子皮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麵團把包子皮做的厚實一些;如果包子皮太薄了的話,包子在蒸出來的時候就很容易變形塌陷。
8、接著就把擀好的包子皮裡面塞進做好的豬肉餡,做成包子的樣子就可以放到蒸籠裡面去了。家裡有蒸鍋的也行,我這就是放到蒸鍋裡,先開小火把鍋裡的水給蒸熟之後,再開大火蒸煮十分鐘。大概蒸煮了有二十分鐘後,就可以關火了。很多人在做到這一步的時候,就很著急地想要把鍋蓋打開,這樣子做容易讓包子突然遇冷回縮,這樣子包子就做得不好看了。
說在最後:建議關火之後,等個大概五分鐘之後就可以出鍋了。這蒸肉包子和做包子皮需要的時間很多,大家要有耐心。這樣子做包子的做法大家可以先熟悉一遍,之後就可以在包子餡裡做文章,用不同的餡料來做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