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視這類書,再多的繪本都是讀個寂寞

2021-01-08 米粒媽福利社

文 | 米粒媽

文章開始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米粒媽摩拳擦掌準備了好久的新書,1月11號就要跟大家見面啦!米粒媽還給你們爭取了一份超級大大大大福利快跟我一塊倒計時吧。

每次看到米粒沉醉在書本中的身影,米粒媽都覺得特別欣慰,和米粒親子閱讀這些年,最大成就的就是幫他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旅行中仍然手不釋卷的米粒

當別的家長還在追著孩子屁股後面讀書的時候,米粒已經能夠自主閱讀了,而且一年級就讀原版《哈利波特》,從小到大,讀過的書少說也有上千本了……這些都曾是讓米粒媽十分自豪。

但要說遺憾,也是有的。就是非虛構閱讀做得還不夠到位。

米粒媽之前一直相信開卷有益,認為只要孩子喜歡讀書就好。但是對於閱讀比重——虛構與非虛構類圖書如何均衡這件事,確實不夠重視。

米粒的非虛構閱讀開始的比較晚,給他引入的科普書種類也不太豐富(忘了投其所好),所以他剛接觸非虛構圖書的時候,還是有一點不習慣甚至是抗拒的。

上小學之前,我還沒當回事兒。上學之後,常年「飽讀」故事書的米粒,差點就被「淺閱讀」給坑了。

前幾天,米粒媽寫了一篇《小學家長的肺腑之言:三年級數學差是語文惹的禍》。

起因是我的那個朝陽老閨蜜找我訴苦,說:孩子數學成績不好,遇到應用題,提筆就懵圈,讀題都要讀半天。

米粒媽聽完都恍惚了,這不就是米粒曾經踩過的坑嗎?!閱讀理解不及格,直接影響了各科的學習成績!

結果,當天后臺收到好多留言說米粒媽在他們家裝了攝像頭。

我就知道,被「淺閱讀」耽誤的孩子不止一個。

其實,這種現象在國內很普遍。大部分家長都是根據榜單來給孩子買書,而各種暢銷榜單上的書,大部分都是虛構類作品。

很多媽媽跟我一樣,興衝衝的花下重金,給孩子買了上千本書,孩子也都讀的津津有味。結果,閱讀水平還是停留在「看了個熱鬧」、「讀了個寂寞」的階段。

所以,米粒媽這些年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非虛構閱讀!

Tips:

1. 這篇文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釋了為何要給孩子讀非虛構類圖書,第二部分分享了非虛構類圖書的挑選法則,第三部分是米粒媽私藏書單。

2. 書單適合0-6歲的孩子,如果大家想要看更多書單,歡迎給我留言。

3. 這篇是純乾貨、純分享,沒有團購!需要買書的媽媽們可以根據米粒媽提供的書名和出版社等信息去D當、亞M遜、J東等渠道購買。

4. 文章比較長,可是米粒媽精心整理,敲鍵盤到手麻才整理出來的,大家點個收藏,存下這份誠意滿滿的乾貨~

什麼是非虛構類圖書

「虛構」和「非虛構」是歐美國家一種對書籍分類方法。

虛構類fiction:就是依靠編造或想像創造出來的內容,具體到童書領域,主要指童話、寓言故事、繪本故事等。

非虛構Non-fiction:虛構類作品之外的,都算是非虛構,這類書籍大多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比如新聞、論文、地圖、數據、百科、文獻、使用手冊等等。

童圖中的非虛構類主要指科普圖畫書。

這一類書籍融合了科普書和圖畫書的特點。畫風上以寫實為主,有的直接使用真實照片作為插圖;文字風格上,偏向說明文,語言使用規範,還包含不少專業詞彙。

不過,考慮到孩子的認知特點,雖然是科普書,但是會把知識點包裝成生動有趣的內容。用軟萌的故事包裹硬核的知識。

米粒之前很喜歡的科普書《肚子裡有個火車站》,把腸胃消化吸收的過程,用辛勤勞作的小精靈故事來呈現。不僅萌趣可愛,還讓孩子一直處於興奮和好奇狀態。

為什麼要讀非虛構類圖書

虛構類圖書通過豐富的故事,對孩子的審美情感體驗、文學語言的學習和想像力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而非虛構類圖書以說明性的語言,提供了認識和解釋世界的方法,和科學探究的方式,對孩子來說,跟看故事書是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

深層次閱讀的基礎閱讀科普書籍,不僅能為孩子以後的數學、物理、生物、地理等學科提前打好基礎,還能幫助孩子適應甚至掌握了說明性的文本結構,對日後語文和英語相關的閱讀上遊刃有餘。

小到生病吃藥看說明書,大到科學研究做實驗統計,甚至是語文和英語學習的重頭戲——閱讀理解和寫作,都離不開非虛構的閱讀基礎。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天生喜歡問為什麼。很多問題,我們第一輪還能勉強應對,能堅持到三、四輪的家長舉手示意一下,請接受米粒媽的瑞思拜。

閱讀科普類圖書,就像是給孩子搭建起一把主動認識世界的梯子。

通過向孩子解釋事物或者現象產生的原因,不僅能準確無誤的滿足孩子們天生的好奇心,還能沿著一個知識點順勢拓展一下,激發他們對周遭生活的探究欲望。

拓展孩子的知識體系科普書中經常出現的科學詞彙或專業術語,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詞彙。書中的場景有很多也是孩子日常很難接觸到的。

大家都知道,豐富的語言環境,能夠刺激大腦神經元之間建立更多的聯結,而有效的「神經元網絡」越多,對孩子的智力發育越有益。

當孩子接觸科普圖書時,他們不僅建立了對於自然和社會的認知,還能鍛鍊諸如如,引用證據和評價論點等關鍵技能。

所以,非虛構閱讀對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縝密的邏輯判斷和精準的科學專業術語的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依託。

歐美等國家的教育很重視非虛構類閱讀。

米粒媽在國外學習工作這些年,發現歐美的教育體系裡特別強調非虛構閱讀。

以美國為例,教學大綱(common core)中甚至明確規定了非虛構類閱讀在總閱讀中的佔比:小學四年級就要佔到一半,而高中畢業生,科普類閱讀要達到75%。

所以,在他們的圖書館裡非虛構的圖書非常多,無論是蹣跚學步的嬰兒,還是高中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科普讀物。

米粒媽認為,孩子應該儘早接觸非虛構閱讀。

如果說虛構類讀物是水果的話,那非虛構類就是蔬菜。

水果酸甜可口,孩子們都愛吃,但是光吃水果、不吃蔬菜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的飲食講究營養全面,均衡。

閱讀也是一樣。

孩子天生愛聽故事,所以習慣了虛構類的書籍中那些跌宕起伏、充滿奇思妙想的情節的孩子在接觸非虛構類書籍的時候,會因為枯燥而抗拒。

這其實就是閱讀上的「營養不良」。非虛構閱讀雖然不那麼甜嫩多汁,有時甚至還很「難嚼」,但是這部分「營養」對於孩子日後的學業成績非常關鍵。

非虛構閱讀能夠培養孩子科學的思維、縝密的邏輯和判斷力,而這些就是孩子日後進行學科學習的知識儲備。

有研究就表明,兒童能否很好的理解和使用非虛構語言和他們在學校的成績密切相關。

所以,快看看看你家孩子的書架,是不是這兩類書都兼備?如果全是故事書,那趕緊按照米粒媽今天的書單,把非虛構類圖書給孩子配齊了。

非虛構類圖書怎麼選?

看出版社說到非虛構類(科普)圖書,米粒媽首先給大家推薦的就是DK,尤斯伯恩(USBORNE)等王牌出版社。

好的出版社能把枯燥、晦澀的科普知識做得引人入勝,連孩子都愛不釋手。

DK

作為一家以「圖片百科」著稱的出版社,DK出版的書中的圖片全是大片,不是頂級攝影師的大作就是博物館的珍貴館藏。

除了圖片好看,DK 總是能把晦澀的科學概念講得生動有趣,就像故事一樣;而且知識體系也都很完整和科學,至於內容的準確性,就更不用擔心了,DK有專家委員會,專門負責對內容的準確性進行核實、把關。

尤斯伯恩USBORNE

大名鼎鼎的尤斯伯恩可是號稱「童書中的勞斯萊斯」,是英國第一大兒童出版品牌。

尤斯伯恩擅長用機關設計和互動內容提升童書的趣味性,最出名的就是翻翻書系列。

這些書從策劃到內容製作全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連顧問都是劍橋教授,科學性毋庸置疑。

顏值高、創意多是尤斯伯恩的特色,這個彩色的小氣球標誌可是童書質量的保證。

學樂scholastic

來自美國的學樂出版社是全球最大的兒童出版社,在美國,大部分的幼兒園和中小學都在用學樂的教材和書籍。

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和《神奇校車》都是學樂的明星圖書。這家出版界的百年老店就是一塊金字招牌,被譽為「教育界最值得信賴的品牌」。

國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Kids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針對學齡兒童推出的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科學探索叢書。

《美國國家地理》是世界各國科普愛好者的心頭好,超高水準的攝影作品哪怕是少兒版,圖片質量也沒有縮水,竭力為孩子們呈現自然之美,真實之美。

另外,牛津,collins,國內的樂樂趣,接力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也做了大量的科普類圖書引進工作。

除了看出版社,米粒媽在選書的時候還會看版權頁。

印刷次數就特別能說明問題,一本書要是不暢銷,怎麼會加印這麼多次呢?

適齡家長們在選擇非虛構類圖書時一定要堅持「適合」原則。故事類圖書對於年齡的限制沒有特別嚴格,只要故事有吸引力,篇幅稍微長一點,有個別難懂的詞彙並不會對孩子的整體閱讀體驗造成多大影響。

但在非虛構類閱讀方面,家長一定要循序漸進,一下就給孩子讀太超綱的內容,孩子不感興趣不說,可能還會破壞對科普讀物的好感,產生厭惡牴觸情緒就得不償失了。

米粒媽建議大家選書的時候,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選擇符合孩子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和閱讀能力的書籍。

0-3歲以認知類繪本為主

0-2歲,以介紹事物名稱的圖畫書、觸摸書為主《DK baby touch and feel》

這套書主打觸摸書概念,書內有專門的觸摸區,由不同的仿真材料製作,通過用手去觸摸書中的各種動物,帶領寶寶用手去感受「光滑」、「柔軟」、「粗糙」等抽象概念,感知周圍世界。

多元靈敏的觸覺探索有利於腦部發育,再配以逼真的繪圖,有效的促進寶寶視覺和觸覺聯合行動,使寶寶體驗更加立體、真實,加強認知效果。

《0-4幼兒認知小百科》

作者:[日]吉田純子 繪;徐超 譯; 出版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這套書是日本幼兒認知書的明星產品,內容包羅萬象,36類600多種認知事物,幾乎涵蓋了寶寶在生活會接觸的所有東西。

整套共三冊:第一冊以生活百科為主,包括服飾、食物、生活用品、顏色、形狀、樂器等;第二冊以社會百科為主,包括家族、職業、街道、醫院、餐廳等;第三冊以自然百科為主,有花卉、鳥類、水果、交通工具、動物等;

每冊都按物品屬性或場景劃分,充分體現了情景式認知,把認知的內容放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比如在街道上,有醫院、便利店、公園還有圖書館;在餐廳有各種餐具,食物,還有廚師和服務員,讓孩子能把書中看得到的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聯繫在一起。

《DK幼兒認知百科》

這套書12冊,每冊一個主題,提供了200多個情境,有超過1000個知識點。

作為一家以「圖片百科」著稱的出版社,DK幼兒認知百科中的圖片全部都是真實照片,而且,內容設計也非常的科學,這套書不是孤立的教給孩子:這個是什麼,而是處採用細節認知、環境認知、聯想認知的方式,讓孩子在情境中去認識事物。

2-3歲,認知互動書認知書以簡單描述事物現象特徵特點的為主,選擇具體呈現居多、抽象說明較少的類型。

洞洞書

隨著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半歲以上的寶寶會對摳洞洞非常感興趣,這說明他們已經進入了細小事物敏感期。

這時候,可以給他們選一些洞洞科普書,比如:《猜猜我是誰系列》和《好餓的毛毛蟲》。

《猜猜我是誰系列》

作者:(美)尼娜蘭登 著,張芳 譯,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這套紙板書,可以讓孩子一邊體會動手探索的樂趣,一邊認識動物,別具一格的設計,讓孩子有一種跟書中的動物玩躲貓貓遊戲的感覺。

卡爾爺爺的經典之作《好餓的毛毛蟲》,雖然文字不多,但一直是米粒小時候的最愛,米粒喜歡用手跟著毛毛蟲在小洞洞裡鑽來鑽去,別看寥寥幾頁,孩子就能了解數的概念,星期的概念,還能認識各種食物,甚至連毛毛蟲進化成蝴蝶的過程也一併學到了。

《你好,世界》

作者:吉爾·麥克唐納,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一共8冊,每冊一個主題,從太陽系、天氣到身體,還有植物主題的蘋果和花園,主題非常豐富。配色明亮,畫風萌趣,藝術感十足,看是寫給低齡小寶寶的,但是在科學性上一點不含糊。

比如《蘋果》這一冊,整本書還原了蘋果的生長過程,從種子開始,介紹了小小的種子是怎麼長成大樹的,蘋果花又是怎麼長成蘋果的。對蘋果花的這一段科普,估計不少家長看到也覺得新鮮。

生物課上完,還給大家順道介紹了一下,那些掛在樹上的蘋果是怎麼送到我們的嘴邊的。整個科普體系非常的完整系統。

完美兼顧了科學性和藝術性,是一套會讓小寶寶們愛不釋手的低幼科普書。

3-6歲 百科類,主題類科普和故事類科普

百科類DK的大名早已被眾多家長們熟知,其內容豐富,製作精美。但這個系列的書非常多,選起來也是一項工程,為大家推薦以下這些:

《DK幼兒百科全書:那些重要的事》

適合年齡:5+

它是英國DK出版社第一本從幼兒視角出發的百科全書。裡面關於地球、世界各地的地理風情、動物、人類的起源發展、人體知識、數學、藝術等等,全都有涉獵,涵蓋面特別廣,而且語言和圖片都特別符合幼兒的喜好。

整本書都是用孩子的口吻講述科學常識,還暗藏了不少生活哲理,孩子看書就像聽故事一樣。裡面還有很多連大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識。

比如你知道藍鯨的心臟有一輛小汽車那麼大嗎?

它的胃口也不錯,一頓飯能吃4000萬隻磷蝦!

而體型最小的燈籠鯊卻和一根香蕉差不多大!

米粒小時候,我還經常被這些知識考倒。

此外《DK博物大百科》、《DK地球大百科》、《DK宇宙大百科》、《DK萬物運轉的秘密》等都是百科類書籍中的精品。

關於DK的各種科普書米粒媽之前寫過太多了,《DK買到破產的我,吐血整理了一份獨家書單》。

《親親科學圖書館》

作者:史黛芬妮·勒迪,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適合年齡:3+

這一套書真是無數孩子的心頭好。70本書,70個主題,涵蓋自然科學,人文歷史、天文地理、生活百科,還有關於電影,音樂,建築等知識。

如此大的體量,不知道給孩子準備什麼科普書的家長,可以先從這一套下手,因為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全了,70個主題,總會有孩子喜歡的。再根據孩子的興趣點選擇不同主題的書籍。

這套書以故事為載體,先是通過插圖構建出一個完整的場景,再把知識穿插進故事和場景中。

這一系列還有《親親歷史圖書館》《親親自然圖書館》,《我的小問題》等套系,跟DK比起來,這個系列有更多適合學齡前孩子看的內容。

《你好,科學》

作者:文/金世實(韓)等,圖/仇寶蘭等,譯/王瑗瑗等,出版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合年齡:5+

這是一套韓國權威兒童教育產品研發機構出版的兒童科學普及讀物。

一共18冊,主要是包括物理、化學兩大領域。全書利用充滿想像和趣味的童話故事給孩子講述日常生活的科學知識。

米粒媽覺得比較有意思是,書中還會有一些拓展小實驗,學完了原理,做做遊戲鞏固一下知識。

《國家地理少兒分級讀物》

作者: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適合年齡:5+

國家地理選用的圖片質量是出了名的高,一百多年來,國家地理的科學家、攝影師時刻想著鼓舞人關注地球,冒著危險和困難,跑遍世界各地, 拍攝了種種世界奇觀。

這些圖片的「精彩」程度甚至超出大部分人的認知和想像,配合能讓許多大人都打開大開眼界的知識,完成高質量的科普過程。

作為專門為孩子設計的科普讀物,《國家地理少兒分級讀物》還精確劃分了語言難度,不同階段之間的難度是逐漸遞增的,並且將科普內容與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建立聯繫,讓孩子一下子就能理解陌生的科普知識,還有助於養成對比認知的邏輯思維習慣。

互動遊戲類《Baby all 數科學》

作者:Olivia Kim,出版社:RED LION BOOKS

適合年齡:3+

《Baby All數學、科學》繪本一整套有40本,分為數學和科學兩大類目。從認識數字,圖形,空間方位到認識動植物、自然、工具、機械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最關鍵的是這套書特別好玩!翻翻書、洞洞書、拼圖書、貼紙書、人偶數、電話書……甚至書中直接就有一個可以呼呼轉的風扇。

孩子可以直接用手操作,通過看、聽、摸等方式,更加自然直接地熟悉數學和科學的原理!

除了科普啟蒙,孩子能從書中學會一些實用的句子。因為這些詞句都是結合情境輸入到孩子腦中的,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類似情況時,大腦就可以直接反應出英文。

《偷偷看裡面》

作者:英國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適合年齡:3+

說起科普書,尤斯伯恩絕對不容錯過,比如這套《偷偷看裡面》系列,精選了恐龍,農場,太空等自然和生活主題,帶領寶寶初步認知世界的真相。

這一套立體書設計十分的巧妙,書中精心設置了許多洞洞,翻頁上也有很多鏤空的小孔。

透過這些洞洞,孩子們可以隱約看到隱藏在折頁背後的事物,也正符合這套書的主題「偷偷看裡面(peep inside)」。而書中隨處可見的折頁等不僅滿足孩子們探索和動手的欲望,打開折頁,有又是另一故事。

總之就是能讓孩子在看科普書的時候也會覺得驚喜不斷。

《揭秘系列》

作者:[英]阿妮塔·蓋恩瑞 [英]克裡斯·奧克雷德 文,[以]加利亞·伯恩斯坦 圖,王旭華 譯,樂樂趣出版,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適合年齡:5+

尤斯伯恩的經典系列,國內由樂樂趣引進版權。被稱作世界上最好的翻翻書,中文全套25冊,從地球、宇宙到建築、恐龍、海洋、人體……簡直就是一套《十萬個為什麼》。

每個內頁裡都有N多折頁,米粒小時候很喜歡不停的去翻翻翻,就像揭秘一樣。每一個折頁的後面都藏著一個科學道理或者知識點,折頁就像一扇扇小門,吸引著孩子不停的去發掘。

主題科普類《汽車嘟嘟嘟》系列

作者:(日)竹下文子 著,(日)鈴木守 繪,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適合年齡:3+

這系列繪本共有8本,包括快遞車、公交車、挖掘機、警車等等,集合了多種車輛,用貼近孩子們日常觀察的場景,引導孩子去認識現代生活中多種的工作體驗,是一套幫助孩子進行職業和社會認知的人文科普讀物。

比如《快來!一起蓋房子》這本,甚將房屋從無到有的完整過程都呈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在了解工程機械車的用途和原理之餘,認識到原來建造一座房子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開車出發》系列

作者:間瀨直方 著,彭懿 周龍梅 譯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適合年齡:3+

畫面細膩優美,每次打開,米粒都會忍不住讚嘆。別看文字都很簡短,但是細節超級豐富的。關於自然和四季的故事,既可以讓孩子仔細看,也能讓爸媽慢慢講。

坐車旅行和親子閱讀一樣,都是無比幸福的回憶。

《忙忙碌碌鎮》

作者:斯凱瑞,李曉平 譯,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適合年齡:3+

斯凱瑞金色童年系列的忙忙碌碌鎮是米粒小時候非常喜歡的一套書,從三歲開始講,每天都念得米粒媽口乾舌燥,書都翻爛了。

這套書的場景細節極其豐富。每個畫面都能延展出很多趣味,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和專注力,還包含大量的科普知識,比如房屋是怎麼建造的,莊稼的生長過程等等,

《永田達爺爺的自然科學課》

作者:蒂埃裡·德迪厄,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適合年齡:3+

對於喜歡自然和小動物的小朋友,米粒媽推薦這一套小書作為自然科學啟蒙。

每本書講一個動物,包括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成長規律等,還有一些動物們的小怪癖。比如你知道蜘蛛其實是有8隻眼睛的,對於細小事物敏感期愛觀察動物的孩子來說,是投其所好的科普書。

《生命的故事》系列

作者:(日)小杉美野裡,出版社: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適合年齡:3+

來自日本的自然科普圖畫書,每一張圖片都超級震撼!

平時觀察不到到昆蟲產卵、孵化、生長的過程全都被鏡頭記錄了下來,當如此微小的生物被放大到如此清晰直觀時,除了目瞪口呆,米粒媽真的想不出別的詞彙。

非常適合用來培養孩子對於自然和生物的興趣,對於細小事物敏感期,喜歡觀察蟲子的小朋友來說,引導他們結合書本的內容觀察和認識自然簡直是絕配!

《可愛的身體》系列

(日)七尾純、小林雅子著,(日)今井弓子等繪,南海出版社

適合年齡:3+

有一陣子,米粒總是摳肚臍眼兒,害怕打預防針,一見到戴口罩,穿白大褂的醫生就大哭……後來,我「別用有心」的給他買了《可愛的身體》系列。

它並不提倡用直接粗暴的方法制止孩子的行為,而是一邊講故事一邊科普。在肚臍那一本,還順便讓孩子了解了:我是從哪兒來的?

《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

(日)山本直英 佐藤真紀子 相野谷由起 連環畫出版社

適合年齡:3+

作為經典的性教育啟蒙繪本。日式繪本,畫風清新、雋永。包含了男女生理構造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保護自己不受侵害等等。內容比較全面,講述的內容也都是粑粑媽媽們比較關心的,在日本和中國銷量都不錯。

你是男孩還是女孩?男孩和女孩到底哪裡不一樣呢?面對好奇寶寶的問題:為什麼媽媽沒有小雞雞?為什么爸爸沒有咪咪?不好意思開口解釋,完全可以藉助繪本啊。在兒童性侵案頻發的當下,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是保護好自己的第一步。

《牙齒大街的新鮮事》+《肚子裡有個火車站》

(德)安娜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適合年齡:3+

用孩子的語言和視角跟孩子解釋:為什麼會牙疼?為什麼會不消化?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習慣和飲食習慣。自從讀了《肚子裡有個火車站》,我家米粒吃飯就開始細嚼慢咽,據他說是怕把肚子裡的小精靈砸暈,哈哈~太可愛了!

《希利爾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世界地理和藝術史》

作者:[美] V.M.希利爾 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適合年齡:5+

可以說,這是市面上最硬核的一版兒童科普讀物了:內容歷經時間驗證,是幾代歐美小讀者的啟蒙讀物,版式靈活多變,又乾淨舒服,不像有些童書以亂七八糟的顏色和玩法取勝。所以,這是一套真有乾貨能讓孩子學到東西的歷史科普圖書。

故事類科普《神奇的校車》系列

作者:喬安娜柯爾 著,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適合年齡:橋梁版3+;圖畫冊版本5+

兒童科普書的經典之作,它是一套將奇特想像與抽象的科學知識完美結合的科普繪本。

一輛黃色校車,自帶魔法,能上天入地,隨時變形,在捲毛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用最炫酷的方式開始了探索世界的神奇之旅。

神奇的校車版本眾多,米粒媽推薦3-4歲的孩子看橋梁書版。字不多,以圖為主的初級入門版,對話簡單畫面不複雜。

給5歲以上的孩子選擇圖畫冊版,也是最經典的版本,雖然字數較多,但場景細節豐富,知識性更強,絕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神奇校車系列還有動畫版,猛戳《這幾部科教動畫片,看得老母親都上頭!》獲取更多科普動畫片資源。

《爸爸媽媽請回答》

作者:蘇茜·霍奇(藝術篇)、安娜·克萊伯恩(動物篇)、詹姆斯·多伊爾(科學篇)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適合年齡:5+

怎麼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米粒媽貢獻出我的私藏好書。全套書一共3冊。

為什麼感覺不到地球在旋轉?

為什麼藝術作品上的人不穿衣服?

為什麼魚兒不會淹死?

別看問題稀奇古怪,三本書分別從科學、藝術、動物的角度,對孩子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藝術修養進行全方位啟蒙和培育,對每個問題的講解都力圖突破學科界限,體現了學科融合的特色,與現在國內外倡導的STEAM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別看非虛構類內容有「專業」、「客觀」這樣的特點,聽著對孩子有點難接受。但其實,如果閱讀材料選得合適,絕對可以避開「嚴肅、枯燥、閱讀難度大」這些坑。

雖然給大家介紹了不少科普書,但非虛構類圖書的殿堂裡其實還有著無數有趣又有料的書,大家給孩子選書的時候,需要把握幾個原則:

科普書的選擇原則:

科學性:確保知識正確;

可讀性:語言簡潔有趣;

互動性:引發思考;

趣味性:符合兒童認知和心理特點。

0-3歲繪本

《DK baby touch and feel》

《0-4幼兒認知小百科》

《DK幼兒認知百科》

《猜猜我是誰系列》

《你好,世界》

3-6歲繪本

【百科類】

《DK幼兒百科全書:那些重要的事》

《你好,科學》

《親親科學圖書館》

《國家地理少兒分級讀物》

【互動遊戲類】

《Baby all 數科學》

《偷偷看裡面》

《揭秘系列》

【主題類科普】

《汽車嘟嘟嘟》

《開車出發》

《忙忙碌碌鎮》

《永田達爺爺的自然科學課》

《生命的故事》

《可愛的身體》

《希利爾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世界地理和藝術史》

【故事類科普】

《神奇的校車》

《爸爸媽媽請回答》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歡迎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5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5-12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相關焦點

  • 市場上的繪本浩如煙海,應該怎麼選?選得不對別怪孩子不讀
    從「利益」出發,家長挑選繪本時就容易走入各種誤區,選得不對,可別怪孩子不讀了。家長這種選擇也顯示了他們本身對繪本不了解的現實,熟悉繪本市場的都知道,現在以文字為主的繪本越來越少,像《神奇動物在哪裡》,整本書只有100個單詞,可故事卻非常吸引人。為了獲取最大「利益」,特意選購文字多的書,反而讓繪本本身失去了意味。
  • 北京高考文科狀元曹婧怡:能考713分,離不開從小被逼著讀這類書
    其實近些年歷史對於中高考的影響力度越來越大,可以說掌握了歷史,語文也不差。在2018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曹靜怡,考出來713分的驚人成績,據她坦言:從小就是一枚「歷史迷」,她說:「這份興趣對我而言不只是開闊了事業,對我的學習幫助也很大,能考出713的好成績,離不開從小被父母逼著這類歷史書。
  • 認知類兒童繪本,看這一本就夠了!
    菜單欄看更多育兒妙招 在社群的小夥伴,想必都知道小貝老師最近在做「麻麻們心愛的繪本」徵集活動(想看媽媽推薦的繪本點這裡)。 其中印象最深並且特別想推薦大家的一套是:《0-4歲幼兒認知小百科》。
  • 不一樣的閱讀分享:樂高搭建、節日裝扮、製作自己的繪本書
    這隻小象魔力無窮,大人小孩都愛,而且是綿遠又持久的愛,愛到不捨得一次就把它看完,要留著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慢慢讀,孩子也在跟著波米諾的腳步一點一點在長大。孩子今年三歲,從兩歲開始看波米諾,總是會在一個特別安靜的時刻從書架上拿來其中一本讓我讀給他聽,那個時候最喜歡《波米諾戀愛了》,而我也很願意讀,因為文字真的每個字都恰到好處,好像你就是那隻小象一般,它所存在的那個美好世界,也帶給了讀者同樣的美妙感覺。
  • 為什麼有些繪本一定要讀原版
    目前在給女兒選書的時候,基本英文繪本都會儘量買原版,儘量不選擇中文版的英文繪本,就像也不會選擇英文版的中國傳統故事一樣。因為很多語言、文化上的精華之處,都在翻譯的過程中被大大剝離。很多人覺得兒童讀物簡單,好翻譯,但其實恰恰相反,兒童讀物比其他作品的翻譯難度更高,韻律節奏稍有不對,讀起來就會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
  • 英語啟蒙:孩子不願意讀英文繪本怎麼辦?
    接著,這位寶媽話鋒一轉,說到:「現在的問題是,我家的孩子死活不喜歡讀英文繪本。我要給他讀,他還把書推一邊,要我讀中文繪本故事。你說我該怎麼辦?」鑑於有類似煩惱的父母不在少數,苗爸今天分享一篇文章,權作是對這一問題的統一回復。01動畫導入如今,不愛看書的小孩很多,不愛看動畫片的寶貝卻不多見。
  • 市面繪本千千萬,下面這5類,才真的適合寶寶看!
    這虛擬購物車還能滿?滿不滿的再說,總之,清理購物車勢在必行。前幾天看給自己看中的棉襖——刪除;寶寶的紙尿褲——付款;給孩兒他爹看中的鞋子——刪除;寶寶的兒童麵條——付款;準備換新的手機——刪除;寶寶的繪本——付款,等等,寶寶的繪本先別忙著付款!給寶寶挑選的繪本的學問可大了,寶媽們真的會選嗎?
  • 這一年我們都讀了哪些恐龍書
    恐龍書真是老母親的大救星。但是其實也有一點擔心,這個恐龍期不僅持續時間長,還特別排他。除了恐龍,看啥書都索然無味,不管多有趣多好笑,都是一遍讀完就算了,打入冷宮再也不會「翻牌子」。對比一下,我們家的恐龍書,尤其是翻得最勤的那幾本,通通折頁、破邊、散架。這樣讀書會不會有點太偏了?怎麼才能讓他兼容並收呢?老母親試了挺多方法,但是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 這三套「肉麻」的繪本,推薦讀給孩子聽
    今天爬上來,和大家分享下最近陪娃讀的,特別有感觸的幾套繪本。都說「為母則剛」,但對於我來說,當媽以後,變「剛」的一面有,變「柔」的部分似乎更多。比如我比以前更加感性了,從前看連續劇會跟著主角鼻涕一把淚一把,現在更甚,看一些繪本就快忍不住淚流滿面了,比如下面推薦的這幾套。
  • 預告 繪本常青樹 Curious George 來了,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會讀的「好奇心」書
    這方面的書,必須要推薦的就是非常經典,非常有名的繪本 Curious George 《好奇的喬治猴》,這套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全世界小孩人人愛讀,特別符合兒童心性,趣味性很強。這套書是國外繪本中的常青樹,既然大家提到了這個話題,那就再來介紹一次吧。於是我趕忙臨時組織了一小批貨源,加入到本期花生團中。節日裡帶給大家這套3冊精裝合輯版,一共有24個經典故事,相當於24個單行本。
  • 補團 繪本常青樹 Curious George,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會讀的「好奇心」書
    這方面的書,必須要推薦的就是非常經典,非常有名的繪本 Curious George 《好奇的喬治猴》,最大的特點就是全世界小孩人人愛讀,特別符合兒童心性,趣味性很強。這套書是國外繪本中的常青樹,既然大家提到了這個話題,那就再來介紹一次吧。於是我趕忙臨時組織了一小批貨源,加入到本期花生團中。
  • 如何輕鬆給娃讀一噸繪本
    是的,這是最簡單的辦法,這是最笨的辦法,但這也是最好的辦法。也許你像我一樣普通話不標準,也許你讀的不夠生動,你的聲線不夠優美,但對娃來說,媽媽講的故事絕對是世界上最好聽的。因為只有你最了解娃的興趣點,最熟悉娃的步調,而且只有你才是他最愛的媽媽呀!把孩子抱在懷裡,找個舒服的姿勢,打開繪本一邊看一邊講,這是我家娃最喜歡的閱讀時光。
  • 兒童繪本為何多是洋面孔?中國繪本不適合中國孩子?
    原標題:兒童繪本為何多是洋面孔? 本期策劃 王琪鵬 近日有讀者向北京晚報熱線反映,給孩子講故事的繪本,多是從國外引進的,講中國故事的中國繪本少得可憐。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是指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在前不久落幕的北京書市上,一本與電影《瘋狂動物城》同步的外國繪本搶盡了風頭。
  • 孩子不愛讀繪本?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在諮詢中,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問我相同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對閱讀越重視,孩子越沒興趣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聊聊,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孩子不愛看繪本?或許閱讀角色錯位了工作室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位叫煜煜的小男孩,他媽媽對我說:「在家每次一準備給他講繪本,他就跑開了。就算能坐下來,也不到兩分鐘就要去玩別的。」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
  • 小牛頓趣味動物館| 這才是好童書該有的樣子!讓娃在爆笑中被科普,反覆讀都不膩
    這套書引進自加拿大,在那裡被譽為「國家級」童書,出版以來榮獲10餘項大獎,在全球暢銷超過1000萬冊,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歡。科學是一件正經又嚴肅的事,所以科普類繪本總是不免有點枯燥,沒有故事類的繪本那麼好磕。所以很多小朋友看故事繪本看得飛起,一到科普類繪本就有門檻了。
  • 書單|雙十一必買繪本推薦:科普類+情境認知類+動物類
    如何講物理是他的強項,現在他用自己的專業和特長給小朋友寫了這套書。剛看到這些書名時,有點擔心孩子不愛看、看不懂,但今天翻開書才發現原先的憂慮是杞人憂天了。繪本設計得科學合理,物理學科知識講解得深入淺出,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繪本從身邊事物、日常現象出發,引出這些經典物理的概念,小朋友也很容易理解。
  • 寶寶0-3歲六類繪本推薦,培養娃的閱讀興趣原來這麼簡單
    我家寶寶快3歲了,是一個愛閱讀的寶寶,每天讀書總時長超過3個小時,如今我們根本不需要要求她去看書,而是她主動拿著書自己看或者讓我們給她讀(話說這也是一個甜蜜的負擔啊)。從6個月開始到現在,她讀過的書應該有三四百本的樣子。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後臺不少媽媽留言,讓我推薦一些寶寶不同年齡段的繪本。從牛牛4個月開始,我就給他買了人生第一套經典繪本《小熊寶寶繪本》,堅持用書餵了孩子四年多,目前家裡有5個繪本架,圖書超過700多本。公號成立四年半,我也做了四年多的童書繪本團購,看得多懂得多,也有一些經驗分享給你們:①國外的繪本不一定都是好的,要看翻譯,還要看拿到版權的出版社,是否用心去做這本書。
  • 繪本你讀對了嗎?看看這本書,了解這幾點很重要
    文|七彩彩的童話繪本是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我相信家長都會給孩子讀過繪本,你是如何給孩子讀的呢?我最初給孩子讀繪本,是用手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我指的字上,覺得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聽故事,又可以讓孩子提前認字。直到我讀了松居直先生的《如何給孩子讀繪本》一書後,才覺得,原來這麼久,我都讀錯了繪本。
  • 親子閱讀四五年,100本讀爛的英語繪本摞起來!
    遭到了大家無情的嘲笑.哈哈,當然也有更多媽媽讓我再來推薦一下「這些年讀爛的好繪本」。中文繪本我都是跟風買的,帖子也多,今天主要講英文繪本。        什麼叫「讀爛」?上海經常去的書店,比如蒲蒲蘭繪本館,還有現代書店童書區(以嘉裡中心那家舉例,繪本選擇很全,還有彩色沙發為中心的閱讀挑選區,還有繪本配套動畫片可以看!)        曾經有個出版社的朋友說過一個疑問:「一模一樣的書,一模一樣的價格,放在外文書店一年都沒人問經,到了書展就一個個都搶!」呵呵,還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