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華人以自身移民經歷鼓勵亞裔從事創意產業

2020-12-27 網易

2020-12-23 16:10:58 來源: 海外網

舉報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23日電據澳洲網編譯報導,澳大利亞電視節目《廚藝大師》中的華人明星楊寶玲21日接受採訪,分享自己作為移民的經歷,並以此鼓勵亞裔青年參與創意工作。

  《赫芬頓郵報》報導稱,楊寶玲今年47歲,對自己的馬來西亞和中國背景感到驕傲。她9歲時從馬來西亞來到澳大利亞,以「移民孩子」的身份成長。

  楊寶玲說:「我從未將自己定義為女性或亞裔,我只是想做有趣的事情。」

  今年7月時,楊寶玲講述自己的職業經歷,並希望以此鼓勵年輕的澳大利亞亞裔去從事創意事業。她說:「我希望能夠成為新一代亞裔父母的例子,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孩子能夠自主選擇從事多元化、有回報的事業。許多亞裔孩子放棄了藝術或創意事業,因為他們承受了很多的文化壓力。」(孫詩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澳亞裔呼籲中國遊客別來!華人:排華事件或在澳上演!大家要小心
    中新社·華輿訊據微雪梨報導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針對亞裔、特別是華人的歧視事件陡增,上周五晚間,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甚至發布了一則赴澳旅遊的出行提示:「近期,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
  • PBS視頻《亞裔中國人》,回顧亞裔在美國150的歷史,海外華人必看
    》,回顧亞裔在美國150的歷史,每個在美華人都應該看。美國公共電視臺(PBS)在2020年5月播出大型歷史紀錄片《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s》,據PBS臺介紹,該片以獨特的視角系統講述亞裔美國人對社會各方面的貢獻以及他們所面臨的挑戰。這部五集的紀錄片將聚焦當年的排華法案、日裔集中營等涉及亞裔群體的多個重要歷史事件,並通過具體的家庭和個人的經歷來呈現給觀眾。
  • 從華人被亂棍打死到李安吳珊卓好萊塢出彩,40年裡美國亞裔經歷了啥
    這部全部由亞裔美國影視團隊製作,展現19世紀以來亞裔生存情況的5集紀錄片,其中既有中國勞工也有社會名流,還有歷史上迫害亞裔的醜聞。聯繫當下疫情期間亞裔受到的歧視,這部紀錄片讓美國人更關注亞裔在各個領域的現狀和困境,其中也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影視產業及其從業人員。
  • 雪梨亞裔男:「家族100多年前就移民來澳,但仍不知如何回答」...
    一位出生在雪梨的亞裔男子稱,雖然他的家族100多年前就移民來到了澳洲,但是當被問到「你來自哪裡」這個問題時,他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 為「反歧視」勇敢發聲 澳第5代華裔講述移民故事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第5代華裔移民、脫口秀演員及主持人麥克·興(Michael Hing,音譯),也通過一檔節目《你從哪裡來?》(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展現移民社區視角,呼籲他們也是澳大利亞社會的一部分。
  • 澳成人移民英語項目 華人可獲得1對1免費課程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9月25日電據澳洲網編譯報導,澳大利亞通過成人移民英語項目(AMEP)為新移民提供免費的英語課程,在澳華人移民可在志願者導師輔導下「1對1」學習英語。據悉,聯邦政府針對成人移民英語項目進行了一些重大改革,聯邦移民部長塔奇(Alan Tudge)此前宣布取消510小時的課程時間上限,以及必須在抵澳或籤證開始後5年內完成的限制。這意味著,新移民在掌握「實用英語」(政府定義為具有參與社會的語言技能)之前,將能夠免費上英語課。塔奇表示,擴大成人移民英語項目是政府增強社會凝聚力而採取的措施之一。
  • 臺籍林珊如競選澳議員言論引爭議 叫囂:亞裔分兩種 好的支持我
    林珊如(右)與波林·漢森(左)【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衍龍 姚麗娟】澳洲排斥外來移民的極右派政黨「一族黨」,竟有外來移民加入表示支持,而這位外來移民就是來自臺灣的林珊如,連澳洲媒體對此都感到驚訝。近日,其再發表言論,引發巨大爭議。
  • 孩子是亞裔美國人的煩惱
    在臉書上,一名加拿大裔的華人女孩發問:還有誰跟我一樣在自己的種群內部遭受歧視的嗎?作為第一代移民的她從小被教育當白人更好,不要做一個「剛下船 」 的外來人。但幾名創始人顯然沒有預料到,隱藏在笑話和表情包之下的身份焦慮和移民家庭內部兩代人的文化衝突,是被如此分散在全世界的年輕亞裔們所共享的。共鳴帶來了擴張。經過一兩個月互相 @ 和轉發之後,SAT 小組很快在 2018 年快結束時突破了一百萬人,成員包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亞裔年輕人,美、澳、加、英甚至是香港和新加坡。
  • 第二波疫情或使亞裔歧視劇增,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
    在加拿大多倫多、美國舊金山等地,掀起了一陣反亞裔歧視的運動浪潮,勇敢地與歧視華裔、亞裔的行為作鬥爭。比如,近日在多倫多市舉行的「One Step Among Many」反亞裔歧視遊行,在紐約、舊金山舉行的「他們不能燒死我們所有人」遊行。北美華人,不再對種族主義沉默。他們開始發聲、抗議,甚或坐而起行。
  • 美國兩代華人間的種族抗爭論戰
    他們認同大多數美國人尊重人權,積極爭取種族正義,但是由於近年來選舉政治使得美國的族群問題變得空前緊張,他們開始親身感受到了自身的身份認同受到威脅,在心痛父母一代的漠視與偏見之餘,他們呼籲所有的美國華人觀看紀錄片《亞裔美國人》,並倡議為非裔社會活動組織捐款。PBS的最新紀錄片《亞裔美國人》播出後,有人約黃艾琳就美國華裔歷史寫一篇觀後感或一首詩。「可是,我發現在這個時候很難作詩。
  • 林珊如不懂澳大利亞政治形勢 頻發反亞裔言論遭拋棄
    華人最初赴澳是在澳大利亞開發的「淘金時代」,以廣東人為主,墨爾本成為「新金山」,與美國「舊金山」相呼應。那時華人最多時候超過4萬,而當時澳大利亞人口不過百萬。但澳大利亞之後採取的「白澳政策」使一些華人被迫離開。上世紀70年代中期,澳大利亞修改憲法,廢止「白澳政策」,此後出現幾次華人移民澳大利亞浪潮,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主要轉向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
  • HBO拍了一部華人劇,不止是大尺度……
    當時,華人們組建了一個個黑幫組織來保護同鄉和自身利益。隨著中國城的不斷擴大,這些黑幫開始從事鴉片貿易,開妓院和賭場。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武術高手阿善,因尋找妹妹,捲入了幫派鬥爭。阿善在舊金山經歷了白人的各種歧視與打壓。被警察冤枉入獄,強行殺菌消毒;
  • 美國紀錄片講述「亞裔的抗爭」
    這部全部由亞裔美國影視團隊製作,展現19世紀以來亞裔生存情況的5集紀錄片,其中既有中國勞工也有社會名流,還有歷史上迫害亞裔的醜聞。聯繫當下疫情期間亞裔受到的歧視,這部紀錄片讓美國人更關注亞裔在各個領域的現狀和困境,其中也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影視產業及其從業人員。
  • 臺籍移民林珊如競選澳議員 叫囂:亞裔分兩種 好的支持我
    【觀察者網 綜合】澳大利亞有個叫「一族黨」(One Nation Party)的極右派政黨,以排斥亞裔移民出名。據臺媒21日報導,這樣的黨派竟有亞裔移民支持:來自臺灣的林珊如。「一族黨」對她的反共立場表示支持,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則發表聯合聲明指責稱,其言論不僅是對自己的族裔背景的背叛,是對政治人物應有操守的背叛,也是對澳大利亞民主制度的無知、藐視與玷汙。
  • 美國亞裔戲劇劇名帶歧視字眼「清蟲」「中國佬」,編劇還是華人
    據Nextshark網站12月15日報導,即將上映的美國亞裔戲劇《Ching Chong Chinaman》在社交媒體上被指存在種族歧視。
  • PBS大片《亞裔美國人》講述了怎樣的故事?(視頻)
    5月11開始東部時間晚8點,PBS將隆重播出講述亞裔移民歷史的五集系列記錄片「Asian Americans"——《亞裔美國人》,聽亞裔移民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美國華人》公眾號歡迎讀者投稿分享觀後感和您自己的故事。
  • 澳華人家庭指責疫期父母移民規定:拆散一家五口
    對此,墨爾本一戶華人家庭發聲指責,如此的規定正在「拆散」全家五口。澳洲聯邦政府11月27日證實,境外申請的配偶(Partner)、未婚(prospective marriage)、子女(child)、收養子女(adoption)、受撫養子女(dependent child)籤證等,將適用一項臨時性特許條款。
  • 加拿大:華人佔比超20%,溫哥華為什麼有這麼多華人?
    法案規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員,留學生和特別個案以外,禁止華人進入加拿大境內,到後來適用範圍擴大到所有亞裔。這是一部明顯針對特定族群而設定的法案,旨在以強硬的法條去控制亞洲人進入加拿大。一經出臺,就受到了加拿大少數族裔尤其是亞裔的強烈不滿。▲20世紀初加拿大排華成風,這樣的歧視性標語隨處可見民怨的激怒,就勢必會倒逼加拿大政府的轉變。而他們的轉變,始於二戰時期。
  • 新加坡華人從事花藝創意18年 以南洋舊屋為靈感
    出生於香港的李國雄(53歲)從事花藝創意長達18年之久,他分析:「花藝家有別於插花師,後者泛指從事插花行業的人。花藝家則專門以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去營建藝術,從藝術的高臺去審視世界,去遠眺追求那未悉的領域。花藝作品和雕塑、繪畫、攝影等視覺藝術同一位置。」
  • 澳大利亞擬出臺計劃鼓勵高中生去農場幹活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根據國會兩黨調查提出的一項計劃:願意花一年時間採摘水果的高中畢業生可以獲得大學貸款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