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碗惦記好久的「豚王」終於來廣州了!
「豚王」二字代表了香港拉麵界的神話。
7年前,豚王在香港中環一條寂寂無名的小巷開業,是一家只有十多個座位的小店,並只以4款口味+每月1款順應時節特製的「限定王」拉麵闖天下。
開業不久,這碗博德豚骨拉麵就馬上變成當時的美食「爆款」,一度在香港掀起狂熱的「日本拉麵風潮」。很多粉絲不惜排隊幾小時就為了一碗拉麵,創下了5小時賣出200碗拉麵的記錄,熱烈程度甚至引發美國CNN和東京電視臺爭相採訪。
▲豚王創辦人鄧振豪
截至目前為止,豚王在香港已有5家門店,2015年開始進軍上海和澳門,隨即成為熱門排隊餐廳。如今,豚王華南地區首店也在6月強勢進駐廣州珠江新城。在廣州店開業期間,新店商研習社採訪到豚王創辦人鄧振豪,一同分享創辦豚王拉麵七年的點點滴滴。
每口湯都是精華
豚王的社長及創辦人鄧振豪對日本拉麵一直非常熱衷,所以每次到日本,都會四出尋找出色的拉麵,希望將最正宗的拉麵帶到香港,也成就了第一間豚王的出現。
有別於一般的拉麵店,豚王主打招牌「四王」拉麵,分別是豚王、翠王、赤王和黑王。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來選擇味道的濃淡和麵條的軟硬。
▲翠王
但隨著餐飲消費升級,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問及拉麵選擇只有四款,產品種類選擇是否太少,鄧振豪卻認為,只要重視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對顧客服務有保證。即使只有一款口味的拉麵,顧客也會買單。「一直以來,豚王都是堅持做好拉麵,希望消費者也能品嘗到正宗日本拉麵的味道,就是因為這種堅持,品牌才會有這麼好的口碑。」
在開業初期,豚王拉麵也曾遇上各種突發事情,甚至曾因為日籍職人覺得湯底質量未達水平而暫停營業,重新造湯,目的就是希望將最好的出品帶給一眾拉麵迷。由於對質量及服務的執著,為豚王拉麵嬴取不少口碑,並開始引來連鎖效應,吸引大批拉麵迷等待。
秉承了「真心入魂」的宗旨,豚王所出品的豚骨湯底,是用65公斤豬骨每日新鮮煮熬十多小時而成,每一口湯都是精華。
由於產品品質為先,豚王2015年才開始進駐中國內地。「豚王的湯是按照古法製作的,需要一定製作程序及全人工打理,而且我們只做直營店,快速拓店這只會讓產品質量減分。因此,我覺得先在香港市場建立一定的基礎,再往其他地方拓展,這樣豚王的路才能越走越遠。」 鄧振豪補充道。
在開業初期,豚王拉麵也曾遇上各種突發事情,甚至曾因為日籍職人覺得湯底質量未達水平而暫停營業,重新造湯,目的就是希望將最好的出品帶給一眾拉麵迷。由於對質量及服務的執著,為豚王拉麵嬴取不少口碑,並開始引來連鎖效應,吸引大批拉麵迷等待。
繼2015年上海開店之後,2017年6月豚王在廣州珠江新城僑鑫國際mall開設其中國內地第二間門店。
裝橫依舊是日式的風格,半開放式的廚房,讓整個烹調的過程全透明。不同的是,這次豚王改變了一貫香港小店的模式,廣州的門店是至今為止開設最大的門店,營業面積達150平方米,增設至98個座位。
另外,店內的裝修全部採用原木的桌椅及擺放多處綠植,廣州的消費者不僅不需要在擠逼的空間享用拉麵,而且就餐環境氛圍體驗更優於香港。鄧振豪表示,未來,豚王會根據廣州本地特色以及日籍拉麵師傅的創新理念推出廣州的限定王。
談及到未來門店拓展,鄧振豪認為,目前要先把現有的門店經營好,並不急於拓店。如果華南地區市場穩定,未來會繼續在華南地區設店。「只要做好自己,產品和服務到位了,這樣對門店的口碑和品牌傳播才會產生積極影響。」
在門店選址方面,他表示,豚王在內地的選址跟香港一樣,把門店設在CBD區域內或寫字樓區附近。但不同的是,豚王的內地店未來的拓展主要選址人流量較大的購物中心內。「購物中心的人流量大,也是讓店鋪聚焦人氣的一種方式」
餐廳的排隊現象常常被看做是否受顧客青睞的重要「顯性指標」,還間接反映了餐廳的實際經營狀況。
但目前,在北上廣一線城市以及很多省市級城市(尤其省市級城市更嚴重),排隊餐廳的排隊熱情在降溫,吸引力在放緩。甚至有業界人士說,排隊,從商業現象上來說,不是常態。
▲黑王
但對於一眾拉麵愛好者不惜排隊數小時只為一碗拉麵的豚王,鄧振豪表示,廣州店的門店相對較大,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排隊現象的發生。但他並不覺得排隊是一件壞事。「一般來說,餐飲店排隊是一個好現象,這說明這家店很受歡迎,人們願意花時間去排隊等候;再者,如今餐廳多如牛毛,消費者的選擇更加的隨意和多元的今天,出現排隊現象更能證明餐廳的經營得當。」
不過,他還強調如果餐館沒有很好地管理或控制排隊狀況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客人的流失,從而損失部分利益。
日本老齡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而且出生率也不斷降低。總人口都在減少,這也意味著吃拉麵的人數在減少。拉麵店也將隨著國民消費力一併受到衝擊。《日經新聞》專欄作家北角裕樹認為日本國內的10萬多家拉麵店到了2022年將只剩下20%的拉麵店,2032年只有3%的拉麵店能夠生存下來。
與日本拉麵發展遇困相反的是,隨著新中產的崛起,國內大眾餐飲市場迅速擴大,這使日本拉麵這一品類的整體產值不斷擴大。
但在國內,日本拉麵發展似乎總讓人停留在外賣、快餐的印象。因此,鄧振豪認為進駐國內的日本拉麵品牌寥寥無幾,即便是有品牌進駐,都是給予顧客低端形象的品牌,這很難佔領迅速崛起的新中產消費群體。「有些拉麵品牌根本沒有做好自己的味道,有些餐館是可以外賣拉麵。但在日本,幾乎是沒有一家可以外帶的拉麵店。」
可以說,對於新中產群體來說, 「物美價廉」大批量生產的產品已經無法討好他們,他們不僅需要高品質的產品,還要求體驗環境、服務。鄧振豪表示,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國內的日本拉麵品牌比較少,未來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完-
品質是護城河,在餐飲領域的競爭,最終都是產品品質的競爭。成功沒有捷徑。無論是湯底、麵條,還是叉燒、溏心蛋等小菜,豚王的出品都經過一番考究。一碗拉麵呈現的是原始的日本風味,沒有任何花巧之處。或許,這就是為什麼Ta會締造排隊神話的原因。
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 | Panda 圖片 | 豚王
添加小編微信:xdskefu 加入實名品牌交流群
「 每日熱文推薦 」
點擊下方圖片,可直接閱讀
▲新零售風口下,巨頭紛紛布局線下生鮮領域……Why?
▲5萬億市場規模,資本為何只青睞這些餐飲品牌!
▲無人便利店、無人咖啡店……「無人」將成商業「新常態」?
關注實體商業創新
新的一切都將在這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