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姐如母,長兄如父?我不!!!

2021-02-22 溫德先生教育

溫德先生有話說:


如果你家有兩寶,

或許會從這篇文章中收穫點什麼。

畢竟,當大寶的哥哥姐姐們,

沒有義務當「第二家長」。

我從小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作為姐姐,你要讓著弟弟一點。

我一生中唯一沒有讓著弟弟的事,就是我比他先出生了一年。

這一年是神奇的一年,它似乎可以讓我一下子變得足夠堅強、勇敢、智慧。以便在弟弟出生後,我就有餘力可以全方位地讓著他一點。

昨天弟弟給我打電話,問我可不可以借他一點錢,他想辦一個健身卡。

毫無疑問,他的間歇性頭腦發熱病又犯了。前不久他想出國,就火速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買了一大堆英語資料,結果沒過幾天,就再沒聽他提學英語的事了。後來他又想學音樂,練吉它,找我借了五千塊錢,作為贊助資金。沒兩個星期,我就在朋友圈看到他轉賣吉它的信息。如今他又想要運動了。

我問他最近一次運動是什麼時候。他說:上一次不知道,不過辦了卡,那就是馬上。

我問:那需要多少錢?他說:一年一萬二,你先借我,等我畢業賺了錢,就馬上還你。

我說:你馬上就要畢業了,上班的位置還沒定,辦個年卡有點浪費吧。他說:我這次是認真的,我覺得我一定能堅持到底的,而且投入大一點,才比較有動力。姐你不是工作了嘛,借我一點應該沒問題吧。

我問:你不是賣了吉它嘛,應該還剩下一點錢,可以先辦個月卡體驗一下。他說:那個,那個我給女朋友買禮物了。你先借我,我又不是不還你,大不了我給你寫個借條。

我一下子情緒上來了,說:我是上班了,可我現在才上班幾個月你不知道嗎?我在外面生活吃飯都是要花錢的,房租都是要求壓一付三的,為了付這些我還欠著債呢!而你呢?今年已經找我要過多少次錢了?我是真沒了。你可不可以先嘗試一下其它運動,不一定非得去健身房吧。

弟弟聽了也不爽了,說:別人姐姐都知道疼弟弟,你怎麼就這樣呢,把一點錢看得比命還貴。你就是自私!不借就算了!還扯這麼多藉口。說完他就直接掛了電話。

他雖然放棄了向我借錢,可我卻並沒有因此感覺到輕鬆。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只要他因為我不爽了,我就不會有輕鬆的日子過。

果然不到半個小時,媽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她問我怎麼回事,姐弟兩個有什麼好吵的。出門在外,你作為姐姐的,就不知道照顧弟弟一下嗎?你弟弟從小就不愛活動,身子弱,這次難得想要健身一回。支持一下就不行嗎,非要一個勁地潑冷水。難道你就巴不得你弟弟身體弱一點。我知道你總覺得爸媽偏愛弟弟,可也不能動這心眼啊。我說你也是的,上班這麼久,也不知道攢點錢,有多少花多少……

媽媽的話像機關槍一樣,一直突突突地講個不停。她完全沒有要聽我講話的意思。這麼多年我也已經習慣了,沒有讓弟弟滿意就是原罪。我說出的任何現實的原因都將是藉口。這麼多年,我深深懂得這層邏輯。可是我還是控制不住流下了眼淚。

盛夏的武漢,蟬叫得讓人心煩。我待在租的房間裡,汗水濡溼了衣服。剛剛停了一會電,提醒電卡裡只剩最後的50度電。空調已經不敢開了,可日子還是要過下去,不是嗎。

從小到大,無論是吃的還是玩的,都會弟弟優先。有一次弟弟生病了,醫生說要禁吃生冷。奶奶依然把最大的一塊西瓜留給了他。雖然長輩也會疼我,但那是在弟弟優先得到滿足之後。

為了方便照顧弟弟,我到了上學的年齡,依然被留在家裡。要等一年和弟弟一起上學。上學我幫他背書包,值日替他打掃衛生。可是我被男生欺負的時候,他從不會站出來。他習慣了被愛,卻不知道自己也需要愛別人。

因為有人讓著,許多事都有人代勞,所以他從來不知道自立,認為很多事情其實都不費吹灰之力,沒必要下太多功夫。他靠著自身的聰明,小學前幾年學習還不錯,更是成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心頭寶。

但是只要不上心,靠機靈在學業上堅持不了多久。從初中開始他的學習就一落千丈。那個時候爸媽還讓我監督他功課,可他哪裡聽得進我的話。稍微話多了一點,就向爸媽訴苦說我欺負他。

他懶散地過完了初中,中考考完連我們市最差的高中都沒考上,不得不選擇復讀。而我則上了最好的重點。那一年暑假爸媽也為我高興,但更多地是勸我不要驕傲。意思無非是不要在弟弟面前「炫耀」,怕打擊他的自信心。

我當然能識趣地看懂這一點,我收斂了自己所有的光芒。我低調地埋頭苦學,高考我考上了985名校。而他卻只夠專科線。

由於習慣了別人都讓著他一點,他在人際交往上總是顯得很吃力。在外面沒有人會慣著他,他總是覺得別人不友好。由於性格驕縱,別人也不愛跟他玩。唯一喜歡的活動就是宅在家裡玩遊戲。

我以為當我遠遠地強於他的時候,就不會在意別人要我讓他一下。因為擁有了那麼多,就不會在乎讓掉一些。可是如果從小沒有一個人把你放在中心過,未曾感受到厚愛,長大後擁有什麼都已經補不回來了。

有的獨生子女羨慕我有個弟弟。而我羨慕他們可以擁有自己喜歡東西,不用無條件地把它讓出來。不用在擁有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的時候,還要承擔一個「自私」的罵名。

作為姐姐,你要讓著弟弟一點;

你個子高一些,讓弟弟多吃一點;

你都上班了,要多照顧弟弟一點;

……

我從小聽慣了一萬個謙讓的理由,漸漸已經找不到一點爭取的衝動。人一直讓著讓著,就會讓掉了自己所有脾氣和想法。

大學的時候,一個男生追求我。他各方麵條件都好,我也很心動。可是我還是拒絕了他,因為閨蜜不止一次告訴我,她的心裡只有他。我總是很敏感地分清誰屬於誰,不敢接受似乎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且我從小已經學會隱藏自己的欲望,不敢去爭取。

大學畢業我終於拿到了期待已久的offer,家裡嫌公司太遠,一個女孩子在家附近工作比較好。我很厭惡父母幹預我的人生,但又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我已經習慣了不去製造衝突,順從已經成為了本能。

當一個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謙讓,她就很容易讓掉自己的個性和活力。似乎只有透支自己的一切給別人,才能換來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機會。

我發現自從我讓出那些美好之後,許多的軟弱和自卑就趁虛而入,它們溶解在我的血液裡,伴隨我一生。我本以為我只要努力一點,做得好一點,就可以走出樊籠。可是滲入心底的負面的東西,關鍵時候總會讓你不敢去爭取機會,把所有努力都打了折扣。

這些年,我見過很多從小就學會當「第二家長」的大孩子。他們都顯得很大方、成熟,即使遭遇了困擾,也會裝作雲淡風清。可是當我看到他們獨自一人的時候,我依然能讀懂他們背影裡的落寞。

編輯丨小懂

音頻丨飄飄

來源丨韓大茄(ID xiaoban88)

你會喜歡:

「媽媽,我想買這個汽車」 「不買,我們沒錢」

「你要記住,我打你是因為愛你?」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不買學區房的理由.

這個話題,在中國家庭,是不準被提起的。

相關焦點

  • 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不是簡單地把小叔子當兒子養
    我們今天要講的需要與時俱進的是一種道德層面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長兄如父,長嫂如母」。01「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在舊時的理解有失偏頗,因為舊時很多人條件都差不多,並不富裕,所以總是主觀認為做哥哥嫂子的,在照顧小叔子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 雷曉琴 || 長姐如母
    (圖片選自網絡)長姐如母 我家姐弟四個,姐姐最大,其次是大哥歲哥,然後是我。姐姐長我十一歲,我喜歡喊她「長姐」。歲月的風雨在長姐的臉上刻出了半生辛勞的年輪。她為人厚道、勤勞、愛操心,天生一張刀子嘴、一顆豆腐心,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都愛她。
  • 霍思燕示範長姐如母 《追婚記》劇情過山車
    《追婚記》自首播起就以超強的節奏和超現實的手法將「過山車」式的劇情玩出花樣,前一秒還在被親朋好友津津樂道的漂亮懂事三姐妹,頃刻間紛紛被打上「神經不正常」、「被棄單親媽媽」、「整得爹都不認識」的標籤,三條主線並行非常考驗編劇和導演的功底,但從觀眾反饋來看,《追婚記》無疑受到了認可,有網友表示:「開拍的時候就開始關注,等了好久終於等到啊,激動地守著開播,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同步跟隨首播,今天補完了一二集。
  • 周代申:長姐如母
    我無法感受母愛的滋味,卻飽嘗了人間最珍貴的父愛,更使我刻骨銘心的是,我有一個永遠值得驕傲和尊重的姐姐,對我而言,長姐如母。 那時村子裡就我一人在長臨河讀書,每個周六下午放學後,我都要步行二十多裡路回家,通常都是到晚上七點多鐘才能到達村子。姐姐不放心我,她每個周六下午總是接到七八裡開外的地方,無論颳風下雨,一次也沒落下。每個周日下午離家時,她總是把早就給我精心準備好的,我最喜歡吃的萊給我帶上。
  • 「小叔子就該你養」,寶媽解釋完「長嫂如母」涵義,婆婆立刻閉嘴
    可是隨著二胎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父母的年齡也漸長,關於二胎的撫養,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問題,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是這麼回事兒嗎? 如今孩子能上幼兒園了,芳芳和老公決定盤個小店,就向雙方老人借點錢,誰知婆婆一口拒絕,「長兄如父,這錢還得給我老兒子買房呢!」 芳芳覺得幫忙是本分,不幫是情分,也就不再說什麼。可是過了幾個月,她卻發現自家的存款莫名消失了。
  • 親自送妹妹上學,網友:長姐如母
    今年37歲的孫儷與妹妹相差19歲,俗話說「長姐如母」,這些年孫儷有時間就帶妹妹走南闖北,教她學習,可以看出她非常的疼自己的妹妹。
  • 《如父如母》不如《如父如子》,豆瓣評分差太遠,細微之處見真情
    兩部家庭劇從標題到劇情都幾乎一樣,最後的評分卻不在一個檔次,巴西劇情電影《如父如母》兩代人之間恆久的愛恨交織,所有人都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越是想逃開越是否認越是不停被裹挾著走上老一輩曾走過的路。日本家庭劇情電影《如父如子》,一部教你如何為人父親的電影。
  • 知否:大娘子為何不能將如蘭養成淑女,同樣一母所生,華蘭如蘭怎麼差...
    導讀:華蘭和如蘭,雖然是一母同胞的姐妹,但是性格確是差的非常大。一個是舉止有禮的名門千金,另一個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姑娘。兩人之間,可是同父同母,為什麼差距如此的大呢?
  • 「長嫂如母,你該給小叔子出彩禮錢」「你還在呢!」
    有的時候,婆婆是一個講理的人,兒子卻娶了個不講理的媳婦;有的時候,兒媳婦是一個好女人,卻遇到了一個不講道理的婆婆。無論是哪種情況,婆媳雙方只要有一方不講道理,再加上有個不會處理婆媳關係的男人,肯定容易發生摩擦。前段時間,我的堂妹跟自己的婆婆吵了一架,幸好她老公不是個愚孝男,及時站在妻子這邊,才化解了這場婆媳紛爭。
  • 「心酸」的阿雲嘎,3歲喪父,7歲喪母,長兄病逝,今靠實力走紅
    3歲喪父,7歲喪母正是因為他出生在這個地方,才可以讓他有著不一樣的歌聲,是那樣的嘹亮。比如他的眼睛裡就如內蒙一樣遼闊清澈,是那樣的有光芒。每當父親和母親出去工作,哥哥就如長母一樣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上大學的時候,阿雲嘎希望能夠不辜負哥哥對自己的期望。
  • 長兄如父!德雲社楊九郎評價欒雲平,稱他對自己來說就像父親一樣
    欒雲平掌握著德雲社演員的演出安排的權力,他讓誰演誰就演,他讓誰停演誰就停演,而德雲社演員算是計件工資,演得越多賺錢越多,不演出就沒錢賺,所以欒雲平幾乎是掌握了演員的生殺大權。楊九郎直接用四個字來形容欒雲平,說欒雲平對自己來說,就是長兄如父
  • 長姐如母!泰國國王擁抱烏汶叻公主,67歲君主在大姐懷裡像孩子
    詩麗吉王太后一直在生病,在2019年已經住了好幾次醫院,她身體抱恙,無法再給子女們細膩的母愛。可一個人無論到了多大年紀,都會眷戀母親的溫暖,瑪哈·哇集拉隆功國王在姐姐烏汶叻公主身上找到了「長姐如母」的呵護感。在蒲美蓬國王去世三周年的紀念活動中,瑪哈國王見到妹妹詩琳通公主,輕輕地扶了她的手臂。身體接觸代表了家人之間的親近,國王能向曾經的王位競爭者做出這麼友好的動作,看來已經把當年的王儲之事放下了。
  • 同父同母所生,為何老大比老二聰明?4點原因戳中現實,無法反駁
    1、二寶「生命力」更強:父母在懷老大的時候,從孕期開始就會各種講究,不敢亂吃東西、不隨意亂走,總的來說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到二寶這就不一樣了,寶媽有了一定經驗,所以孕期想吃啥吃啥,想幹嘛就幹嘛。二寶為了在媽媽肚子裡生存下來,就要努力變強,所以二寶自然就比老大更靈活,更機靈。
  • 張子楓《我的姐姐》開機,妹妹升級當姐姐,還有肖央特別主演
    張子楓主演電影《我的姐姐》近日於成都開機,片方首次曝光海報,妹妹張子楓這次當上了姐姐。《我的姐姐》由殷若昕執導,都說長兄如父,長姐似母,張子楓剪了個娃娃頭,自己看上去還是女孩的模樣,站在鏡頭前面卻有如千鈞,仿佛能抵擋萬千傷害,撐住一方小小的天地。
  • 《如父如子》:先為人子,再為人父
    從三年前我女兒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母親。初為人母,我一直很難適應這個身份。我看了很多文章,買了很多書,像在學校念書時一樣,對著書本一點一點摸索。三年過去了,我從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樂在其中,不知不覺中竟然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對此我不禁有了一個疑惑:從孕育了小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們開始被稱為父母,但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才真的成為了父母呢?
  • 推薦一部家長裡短的種田文《長姐》,重生的女主只想養大弟弟妹妹
    有句老話說得好,叫做:「長姐如母」。這是因為古代女人生產死亡率很高,所以那麼多繼室後媽。如果年長的是姐姐,就要像母親一樣,負起養育和教導的責任。今天我推薦的書名就是《長姐》,作者是糖伴飯,全書總計93萬字,已完結!
  • 娓娓道來的真實生活——《如父如子》
    最近看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先看了小說,又補了電影。是枝裕和的作品,是一種娓娓道來又觸動人心的感覺,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溫情底下那道暗湧擊中內心的感覺。《如父如子》,初見這個名字,我只能淺薄的直譯,「既像父親又像兒子」?暗自猜想應該講述的是某位父親成長的故事吧。
  • 母親45歲才生于和偉,他3歲就喪父,被大24歲姐姐餵奶長大
    而作為長兄長姐,自然也會像父母一樣,擔負起一些養育的責任來。3歲那年,于和偉就遭遇了喪父之痛,母親則靠著賣烤地瓜養活一家人。因為母親年齡過大,于和偉還是喝著大24歲姐姐的奶長大的,所以讓他與家人關係也很好。如今的于和偉,已經在演藝圈有了不小的名氣,事業發展的也非常順利。
  • 清朝皇族的宗女和媳婦:前者如天之驕女,後者處境可憐
    女孩長大後,很少看到她們就學的紀錄,宗人府所設的左右翼宗學不讓宗女子就讀;家裡設私塾的家庭,只在溥傑回憶錄中提到和妹妹念書的經驗。滿族風俗女子不讀書識字是普遍現象,如《紅樓夢》裡的王熙鳳也識不了幾個大字。又如薛寶釵勸戒林黛玉說:「咱們女孩家不認字的倒好,只該做些針線紡織的事才是。」電視劇《還珠格格》劇照滿族的姑娘在家庭中地位特別高。
  • 是枝裕和必然的《如父如子》
    ▲ 《如父如子》海報電影《如父如子》【劇情簡介】普通上班族野野宮良多(福山雅治飾)和妻子野野宮綠(尾野真千子飾)結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過去人們經常以為是枝受到小津影響很深,但是,不但是枝本人強調受到成瀨巳喜男的影響更大,而且我們也確實在他作品中(特別在形式面)看到更多成瀨的影子;所以把小津冠在是枝的頭上總是不免尷尬。但從他近期的作品來說,特別是電視劇《回我家》以及最新的電影作品《如父如子》,這種「小津感」更強烈。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個方向來解釋這個現象。首先是他的影片趨向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