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援疆:精心擘劃提升「和田夜市」品牌效應 立足產業幫扶促就業...

2020-12-25 人民網

一直以來,天津援疆認真貫徹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對口支援新疆系列工作部署,以產業援疆為主攻方向,為和田發展擴容挖潛賦能,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堅持當前和長遠相結合,以挖掘民族美食和文化為著眼點,以推動就業促進民族團結為目標,積極圍繞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提升「和田夜市」品牌效應,推動在津和兩地復制推廣,逐步實現「和田夜市」走出和田、走進內地、走向全國。「和田夜市」項目產業模式得到了兩地幹部群眾的充分認可,在產業援疆幫扶探索方面走出了一條互交、互融、互通的天津新路子。截至目前,在疆內外建設7座和田夜市,解決1500人就業,帶動6000人脫貧增收。

打造提升「和田夜市」品牌效應並復制推廣,來實現產業幫扶,進而促就業、惠民生,助力團結穩疆,主要基於以下五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帶動作用大。打造和田地區的夜市經濟,構築靚麗風景線,使其成為當地群眾的休閑生活場所和外來遊客了解和田、感受和田的文化窗口,對於繁榮本地的旅遊市場,帶動本地生活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展示、宣傳和促進南疆各民族大團結具有重要意義。二是發展有基礎。和田地區有種類繁多的特色美食和傳統文化,這些為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增收見效快。夜市可以有效地吸納大批城鄉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尤其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困難群眾參與積極性高、受益面大,成為群眾脫貧增收的重要平臺。四是未來有潛力。和田夜市對於外地來和的商務客、旅遊觀光客等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日客流量5000多人次,日銷售額20萬元以上。展望未來,和田夜市的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五是模式可復制。和田夜市的建設、經營模式不斷得到總結和提升。天津援疆在縣、鄉兩級的「和田夜市」體系基礎上探索「早市、集市、夜市」模式創新,圍繞「食、遊、購、娛、文、體」等夜間經濟要素,打造了系統化、標準化的建設規範和運營管理模式,為後續在天津和全國其他地區復制推廣提供了良好基礎和條件。

一、堅持文化特色引領,「食購娛」一體化推進

和田夜市秉承文化特色鮮明、環境衛生整潔、管理科學合理、助力脫貧攻堅的經營理念,集餐飲、觀光、休閑娛樂為一體進行管理。持續營造特色文化氛圍,以特色美食為切入點,大力進行特色宣傳,多措並舉,叫響「和田夜市」特色品牌。一是努力營造特色文化氛圍。和田夜市整體布置以和田人文和自然風光為基本要素,裝飾方面突出中華元素與民族特色的有機結合。二是全面鋪設特色美食攤點。主要有烤全羊、紅柳羊肉串、烤羊腱子、羊肚包肉等近百種本地特色美味小吃,同時引進了網紅冷飲、水果沙拉、奶茶等食品,進一步豐富了群眾和遊客的餐飲需求。以和田夜市(於田店)為例,夜市客流量穩定在5000餘人/天,商戶平均營業額達900多元,最多達8000人/天,攤點日銷售額最高達4500元。三是精準開展特色宣傳活動。多渠道進行精準宣傳,聘請專業表演團隊參與夜市文藝演出活動,增強與消費者的互動,將夜市演出舞臺打造成居民夜生活的百姓大舞臺﹔通過實體網點、外賣快遞等營銷增加宣傳推廣點,不斷提高和田夜市知名度﹔藉助微信、抖音、短視頻等傳播方式,近距離、多方位展示夜市風貌,打造網紅文化地標。

二、迅速形成規模體系,挖掘新形態新內涵

天津援疆不斷總結經驗,因地制宜,深入拓展和田夜市的新業態,持續挖掘和田夜市的新內涵,不斷優化和田夜市的新模式,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和田夜市」市縣鎮三級運營和發展體系。目前已在於田縣和策勒縣城區各建設一座和田夜市,同時將「和田夜市」名片引入於田縣和策勒縣所轄鄉鎮,在於田縣蘭幹鄉、託格日尕孜鄉、阿熱勒鄉、斯也克鄉和策勒縣固拉哈瑪鄉等5個鄉鎮援建了夜市,助力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和田夜市」打造了完整、系統的建設標準和運營模式,對於推動當地貧困人口就近就地就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擴大「和田夜市」的品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三、大力提升品牌效應,復制推廣發展模式

天津援疆持續提升「和田夜市」的品牌效應,復制推廣其發展模式,推動其走入天津(寧河區和西青區),展示和田地區特色餐飲和文化,有效助力和田地區脫貧攻堅、鞏固民族團結、促進和田富餘勞動力輸出就業,滿足了兩地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項目成為天津當地夜間經濟的引爆點,成為推動津和兩地交流交往交融的新典範。

2019年5月31日,「和田夜市」在天津寧河區橋北夜市一條街試運營,引入和田特色的美食。橋北夜市一條街設置的對口支援廳由新疆「和田夜市」負責運營。試運營期間,一周內,有幾十萬人次到此品嘗美食、欣賞歌舞,給予了高度評價。

2020年4月,天津援疆策劃推動在天津西青區精武鎮姚村、李七莊街凌奧產業園等地復制推廣打造「和田夜市」。西青區政府就夜市的建設選址、建築設計規劃、業態功能布局、從業就業崗位設置、運營規劃及政策制度機制等方面展開籌劃。以「和田夜市」為品牌依託,挖掘地域特色、打造展銷平臺,著力推進「和田夜市」在天津市、在西青區落地的規範化、標準化。

天津援疆不斷擴大「和田夜市」的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從而帶動和田地區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和輸出就業,促進和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加速和田地區產業協調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民生改善和鄉村振興,真正讓「和田夜市」成為造福和田人民的好項目、促進津和兩地交流交往交融的新載體。(劉巒)

(責編:李龍、韓婷)

相關焦點

  • 「造血」式幫扶如何真見效——廣東創新產業援疆方式調查
    在對東西部對口幫扶的採訪中,記者觀察到,產業幫扶始終是一劑最有效的扶貧藥方,也是各地最花力氣的幫扶措施之一。在廣東產業援疆過程中,「造血」式產業幫扶是重要抓手,也頗具特色。2020年12月底,經濟日報記者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採訪調查廣東創新性產業援疆的獨到之處。美麗而貧困,是上世紀80年代末記者到南疆遊歷時留下的深刻印象。
  • 天津「繡花式」扶貧繡出西部富裕畫卷
    新疆的「烤饢」熟了天津的扶貧團隊在新疆的對口支援地區將產業扶貧作為減貧脫貧的治本之策,牢固樹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以產業帶就業,促脫貧、保穩定。一是大力實施「百社萬家、百企萬戶、百廠萬人、百店萬噸、百村萬畝」產業援疆工程,積極構建扶貧羊產業發展體系,積極培育發展支柱產業,推進產業援疆升級加力。
  • 踏沙追夢 援疆情深 18位天津援疆幹部下沉到和田地區東三縣鄉鎮...
    倆人相視一笑,在離家萬裡的新疆,見到天津產的自行車,這也算是一種緣分。楊一捨不得天津家裡的自行車,於是通過物流公司把自行車從天津託運到和田,輾轉多日,車子才到達阿熱勒鄉的駐地。自此以後,他們倆多數時候選擇騎單車出行,與單車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當前,第十批天津援疆幹部有18人下沉到和田地區東三縣(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的鄉鎮。
  • ...日報、天津日報2019年援疆記者 「本報記者」帶貨「新疆味道」
    天津日報馬健龍:我比你們都有口福,因為和田夜市進天津了!去年,寧河區運河碼頭美食街引入和田夜市美食,有烤蛋、薄皮包子、面肺子、椒麻雞、饢等,天津人讚譽這是「絕不容錯過的深夜食堂」。以後,我請你們到天津衛逛和田夜市!
  •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調研組赴新疆和田地區考察調研對口...
    一直以來,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堅持「科學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高位推動援疆工作,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實施了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項目,讓老鄉的生活節節高。10月20日-21日,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調研組一行赴對口幫扶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的和田市、和田縣、洛浦縣、墨玉縣走訪調研,了解村民生活狀況和產業扶貧項目落地情況。
  • 「網媒暖津」天津奧群牧業搭建和田地區肉羊產業「致富橋」
    像他一樣,靠養殖肉羊脫貧的在和田地區有超過17萬人。這正是得益於來自天津市的對口幫扶戰略——百萬隻肉羊產業,打造飼料生產、種羊繁育、生產育肥、屠宰加工、冷鏈銷售的肉羊全產業鏈。預計到今年可再帶動2萬多名貧困戶脫貧。
  • 從「輸血」到「造血」,東莞援疆交一份滿意答卷
    多年來,廣東援疆資金一直有力地支撐著師市的產業配套建設,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和聚集。2020年,「工作隊」共安排援疆資金22958.6萬元用於扶持受援地產業發展和促進就業(佔年度計劃援疆資金28.67%)。截至12月底,援疆資金已100%撥付,計劃項目已100%完成。
  • 立足產業扶貧 錦江區幫扶16噸簡陽「鎮金香米」走上成都市民餐桌
    今年以來,錦江區扶貧幹部的腳印踏遍了對口幫扶簡陽市的2鎮10村,在對口幫扶簡陽市脫貧攻堅工作中,立足產業扶貧,促進當地百姓增收,幫助貧困戶銷售綠色蔬菜、雞蛋、番茄等農副產品產品6千餘斤,為貧困戶增收3萬餘元……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助推貧困村向新農村改變加強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對於發展貧困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改變貧困村落後面貌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 天山腳下,來自泰州的「援疆老闆」丁餘華將數千畝荒地變成良田
    這裡,幾年前曾是貧瘠的荒地,現在荒地變良田,如此改變主要得益於泰興援疆老闆丁餘華的努力。2011年,丁餘華響應援疆號召,到新疆昭蘇喀拉蘇投資發展高效農業,一待就是九年,從畜牧養殖到甜菜規模種植,累計帶動當地農戶就業4000餘人次,成為昭蘇致富領頭人。近日,記者連線採訪丁餘華,聆聽他的援疆故事。
  • 方春明:抓項目興產業強實體保生態促就業 全力以赴實現一季度經濟...
    方春明到我市調研指導穩增長工作時強調 抓項目興產業強實體保生態促就業 全力以赴實現一季度經濟發展「開門紅」   1月12日至13日,自治區副主席方春明深入我市實地調研指導穩增長工作。
  • 破解「師資荒」 北京「園丁」來到和田
    原標題:破解「師資荒」,北京「園丁」來到和田   10月16日、17日,隨著第十批第一期北京援疆教師陸續抵達和田,新一輪的「組團式」教育援疆工作即將展開。多年來,北京立足和田教育實際,發揮首都教育優勢,積極推進「組團式」教育援疆,增強當地教育「造血」能力,引領受援地教育提質增效。
  • 山西援疆故事:牢記援疆使命 不負眾望所託_十九大時光_山西新聞網...
    ——程銀鎖     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和援疆部署,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全面實施了「就業與產業、教育與人才、基層與基礎」三位一體,援助方總動員、受援地全覆蓋的大援疆戰略,開啟了以項目實施為基礎、民生改善為根本、產業發展為重點、交流交往為主線、智力人才為支撐的全方位援疆模式,經過一批又一批援疆幹部人才接續奮鬥
  • 全國工商聯第一聯繫調研組赴新疆和田調研
    國慶剛過不久,和田地區玉龍喀什鎮克熱格艾日克村村民布再納普·阿塔吾拉家門口還飄揚著一面五星紅旗,出門就是柏油路,院裡院外整潔乾淨。"養了105隻雞、15隻羊、2頭牛,家裡有兩個人實現了穩定就業,現在人均年收入1萬3千多元。"布再納普·阿塔吾拉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阿塔吾拉一家幸福的生活得益於特變電工集團的對口幫扶。
  • 醫療援疆 情系和田——北大腫瘤醫院卓明磊醫生援疆之行
    2019年,卓明磊參加北京市第九批第三期援疆醫療隊,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評為第九批省市優秀援疆幹部人才並立功一次,同時榮獲「北京大學優秀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被評為和田地區人民醫院「優秀共產黨員」「民族團結優秀個人」和北京援疆指揮部「優秀共產黨員」。讓我們走近卓明磊,聽他講述援疆的經歷和感悟。
  • 為了和田的孩子 他14年裡4次到新疆支教
    「援疆的工作沒做完,所以得加加班。」康柏利笑著說。其實,他已經是四次援疆。在前後六年的援疆徵途中,他走遍了和田的七縣一市。   如果說選擇援疆是一種情懷,那麼四次援疆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傳奇。不過,低調做事的康柏利並不願意成為什麼傳奇人物。面對別人的好奇,他有自己的理由:「和田需要我這樣的人。」
  • 【交通扶貧】交通打頭陣 產業強支撐 就業促增收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黑水縣堅持交通打頭陣、產業強支撐、就業促增收,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黑水縣平均海拔3544米,面積4356平方公裡,轄3個鎮14個鄉123個村5個居委會,共6.2萬人。
  • 【華夏的美好答卷】系列策劃之二:心向大漠助攻堅,情滿天山促脫貧
    實踐中,華夏銀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1+6」精準扶貧幫扶模式: 「1」是指以總分行後盾幫扶為基礎,落實思想指導、領導責任、機制保障、人員保障、資金保障及關心關愛。通過發揮分行後盾職能,解決駐村一線的後顧之憂,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正常運轉;「6」指的是開展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公益扶貧,通過多元化幫扶舉措全面推進駐村脫貧工作。
  • 天津:「智慧夜市」推進復商復市
    上圖為,2019年夏日中天津意式風情街。4月25日晚,天津市地標景點之一「天津眼」摩天輪夜市恢復營業。截至目前,天津紅橋區運河新天地夜市、摩天輪夜市、新五愛道夜市都已陸續恢復開業納客。與此同時,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天津各區也將積極組織企業策劃一批夜間促消費活動,充分利用夏秋兩季夜間消費黃金季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啤酒節、美食節、小吃節、海鮮節、豐收節、購物節等活動;加強與文旅部門協調,在夜市舉辦一批相聲、歌曲、電影、音樂、讀書等主題鮮明的「夜津城」文化休閒活動;指導企業加強與支付寶、口碑、美團、大眾點評、微信、快手、抖音等平臺合作,創新採取直播帶貨
  • 第二屆「庫爾班大叔杯」和田禮物文創大賽雲直播正式啟動
    7月31日上午,「美好生活  和田有禮」第二屆「庫爾班大叔杯」和田禮物文創大賽舉行線上啟動儀式。本次大賽由和田地委宣傳部主辦,和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天津援疆指揮部宣傳交流部承辦,新疆德威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程策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