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聯通用戶「被籤」40年靚號協議 攜號轉網要繳違約金

2020-12-2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日訊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推行,運營商也公布了實施辦法和轉網細則。儘管細則已經出臺,而用戶在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問題。

近日,東營的尚先生通過閃電新聞問記者平臺向記者求助,表示他想攜號轉網,卻被中國聯通東營分公司(以下簡稱東營聯通公司)以有靚號協議為由拒絕。事情到底如何,閃電新聞記者進行了採訪。

2019年12月30日,記者見到了尚先生。尚先生告訴記者,2019年11月底,他從朋友手中過戶了一個東營聯通公司「四連號」手機號。攜號轉網政策推出之後,尚先生經過上網查詢,發現自己卻沒有攜號轉網的資格。

為此,尚先生向東營聯通公司進行了電話諮詢。東營聯通公司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告訴尚先生,因為他與聯通公司籤訂了「靚號」協議,按照「靚號」協議規定,聯通公司拒絕為尚先生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尚先生這下就有了不少疑惑,自己與朋友過戶號碼時,和朋友一起在東營聯通公司營業廳內只是籤訂了過戶協議,這靚號協議又是從哪來的呢?之後,尚先生又到東營聯通公司營業廳去查詢,他發現,竟然有四份帶有自己籤名的協議出現在了自己的名下。出現在尚先生名下的四份協議分別是《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東營市分公司綜合業務受理單》、《中國聯通用戶隱私政策》、《防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溫馨提示》以及《中國聯通客戶移動業務靚號協議》。看到這四份協議,尚先生有些生氣:有的協議自己甚至都沒見過,籤名哪來的?

為了弄清這些疑問,閃電新聞記者跟隨尚先生來到了東營西城濟南路聯通營業廳,進行了現場諮詢。尚先生稱,自己當時只辦理了號碼過戶業務,雙方的籤字也只是落在了過戶協議上,他並沒有見過其它的三份協議,為何會有自己的名字?

隨後,尚先生仔細查看了籤字,他發現,四份協議上的籤字完全一模一樣,於是提出質疑:「我感覺這是被複製上去的。」

面對質疑,聯通公司的業務員卻回答尚先生說,「因為是無紙化辦公,所以籤一個字就等去籤了其它的,我們聯通公司就是這樣辦業務的。」

此外,根據尚先生提供的這份《靚號協議》顯示,協議的起止時間是2010年到2050年,長達40年之久,並且協議規定:只要籤訂了該協議,用戶若再選擇攜號轉網,就必須繳納違約金,違約金為三個月的套餐費。根據協議上的月套餐286元計算,尚先生如果想攜號轉網,就必須繳納858元的所謂的違約金。

對於這個結果和答覆,尚先生非常難以接受。他認為,自己自始至終,只是籤訂了一份過戶協議,其他三份都是「被籤」的。

「無論我的號碼是什麼號,聯通公司起碼應該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和規定」,杜先生表示,不能因為自己的套餐費用和號碼,就讓自己接受這些「看不見的規定」。

記者和尚先生離開聯通營業廳後,聯通客服還曾給尚先生打來電話,針對尚先生提出的違約金問題和自己能否攜號轉網的問題,工作人員未能給出明確答覆,只是一再地勸阻尚先生不要進行攜號轉網。同時,這位客服工作人員也表示可以將尚先生的問題向上級反映,但截至記者發稿前,聯通方還沒任何人聯繫尚先生。

尚先生告訴記者,他還曾在國家工信部網站上,向國家工信部反映該問題,諮詢自己是否可以攜號轉網,國家工信部給尚先生發來了簡訊,表示此事只能由用戶和運營商進行協調,建議走法律和仲裁程序。

既然「靚號」遭遇轉網難,那究竟啥是「靚號」?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預料,我們每個人的手機號碼,其實並不屬於我們自己,我們只是手機號碼的租用者。根據2003年頒布、2014年修訂的《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碼號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國家對碼號資源實行有償使用制度。

也就是說運營商是從國家那裡「租用」了號碼,然後有分包給了各位用戶。用戶與運營商籤訂的協議,本質上是租賃協議,作為主管部門的工信部也是明令禁止運營商買賣號碼的。

但在一部分人眼裡,不同的數字組合代表不同的運勢,這種想法,造成人們執著地追求特殊的號碼組合和數字排列方式。比如,尾號四連號,三連號,或者是帶有諧音的數字號碼。這種現象,催生了所謂「靚號」。

比如說,尾號6668的數字組合,就被一部分人認為是好的數字組合。由於政策限制,為了迎合這部分的消費者,運營商就推出了新的辦法,就是以每月最低消費數額的方式,代替收取一次性的買賣費用。而各地出現的靚號糾紛,也基本都是由三大運營商與用戶籤訂的靚號協議引起的。

有業內人士表示,《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第十八條已經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不得向用戶收取選號費或佔用費,運營商要求「靚號」用戶承諾低消的做法,是打了上述規定的擦邊球。

閃電新聞記者 柳宇 王蒙 東營報導

相關焦點

  • 「攜號轉網」要交3000元違約金!聊城聯通公司:「靚號」協議未到期...
    據張先生講述,他於2015年在城區一家聯通營業廳辦理了一張尾號為「5000」的手機卡。因對聯通公司提供的服務不滿意,張先生準備辦理攜號轉網業務,但被聊城聯通公司告知,如需轉網需要交納3000多元違約金。
  • 轉網交違約金、黑市賣天價 誰製造了靚號交易亂象?
    中新經緯記者採訪發現,之所以靚號頻繁「引雷」,關鍵在於靚號市場缺少規範,各運營商間缺乏統一標準。與此同時,在運營商之外,還存在一個更龐大的靚號灰色交易市場。  靚號頻「引雷」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用戶可自由選擇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而不用變更原有電話號碼。
  • 「攜號轉網」一年了,還是困難重重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
  • 聯通靚號改套餐,臨沂市民等了半年沒辦成!
    王先生說:「我現在就是要求攜號轉網,同時要求把我之前多交納的費用退回,同時需要聯通領導出面給我一個解釋。」不滿聯通服務 機主要求攜號轉網王先生說:「3月份提出攜號轉網後,聯通公司多次給我打電話討價還價,不給轉,降套餐來誘惑我,讓我籤一個99元的套餐,9年的協議,9年以後才能到期。」
  • 電信回應攜號轉網交5萬賠償金:要麼續約要麼交錢!行業內標準
    延伸閱讀:攜號轉網需交5000多元違約金2019年12月28日,市民吳先生反映,他的手機號是聯通的,在辦理攜號轉網業務時,營業廳提出需要交違約金5000多元。「我的手機號尾號是888,工作人員說我的號碼是聯通的靚號,有一個必須用滿10年的合同,我想看看合同是怎麼寫的,可營業廳又拿不出合同,我也根本沒籤過這樣的合同。」
  • 消費者反映辦理「攜號轉網」遭「絆腳石」 三大運營商回應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梁爽)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對各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表示不滿。
  • 移動攜號轉網要等50年?提前解約賠付標準高!回應:最多20年
    作者 | 市界 何珊珊編輯 | 老拿11月27日,剛宣布正式啟動的全國攜號轉網服務,遭遇不少用戶投訴,一些靚號用戶反映要到2050年才能辦理轉網,對此,移動回應稱對合約期超過20年的老客戶,合約期全部調整為不超過20年;對新辦理合約的客戶,合約期統一按新協議執行。
  • 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啟動,隱形門檻如何邁過去?
    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聯通、移動、電信營業廳發現,這些營業廳都在醒目位置設立了攜號轉網宣傳區,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向用戶解答攜號轉網事宜。工信部數據顯示,此前試運行期間,已經有超過323萬名用戶完成攜轉。
  • 用了2年後才知有1.3萬元卡費 一個聯通靚號背後的「糊塗帳」
    同時,在辦理該靚號業務時沒有籤署過任何靚號協議,我們不清楚該協議從何而來。」該聯通用戶說。  一個看似「體面」的手機靚號,背後為何會存在一本「糊塗帳」?用戶的權益該如何得到保障?日前,魯中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王女士辦理靚號業務的營業廳。△聯通用戶王女士在申請攜號轉網過程中,被告知曾籤署了為期10年的靚號協議。
  • 三大運營商回應攜號轉網熱點:破題解約難 無意價格戰
    三大運營商全面回應攜號轉網熱點:破題解約難,無意價格戰11月27日,全國範圍的攜號轉網正式拉開序幕。在當天工信部召開的攜號轉網啟動儀式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目前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工作的進展情況。
  • 調查:超7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遇到困難及阻礙
    根據《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用戶可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其所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規定施行已滿一年,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70.39%的人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
  • 攜號轉網落地半年,轉網率僅為0.59%,是什麼成了用戶的絆腳石?
    截至目前,全國攜號轉網已經正式實施了半年多的時間,據工信部最新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940萬人次成功轉網,但相比起近16億總的手機用戶來看,攜號轉網率只有0.59%左右,遠低於此前調研機構的預測。攜號轉網,在許多用戶在看來,就是不換手機號就能轉移到自己滿意的運營商旗下,但攜號轉網起初目的並不是為了鼓勵用戶更換運營商,而是促進運營商提升服務質量。而在攜號轉網這幾個月的實施過程中,三大運營商為了爭奪用戶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卻有不少用戶高呼攜號轉網「難於上天」,運營商們也委屈的表示「我們更難」!
  • 聯通:足不出戶,辦理攜號轉網
    攜號轉網政策推行半年來,已有不少用戶更換了運營商。攜號轉網一般需要去運營商網點諮詢辦理,相對工作忙、時間不充足、怕麻煩的朋友,確實不方便。聯通在官方網站推出攜號轉網上操作窗口,喜歡的朋友可去試試。1、發送簡訊指令「CXXZ#姓名#證件號碼」至當前歸屬運營商熱線(移動發送到10086,聯通發送到10010,電信發送到10001),查詢是否具有攜轉資格。如不具備資格,可到運營商網點諮詢轉網條件。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98.3%用戶辦理後沒有再次轉網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辦理「攜號轉網」,用戶需先發送簡訊查詢「攜號轉網」資格,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後前往擬轉入運營商辦理。
  • 評論:攜號轉網一年了 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攜號轉網一年了,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無獨有偶,陝西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發布通報稱,西安移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間調整為20年,造成用戶攜號轉網受阻。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西安移動警告、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中國移動阻止攜號轉網又現新「套路」,查詢完的資格也會變
    此前被用戶廣為質疑的人為設置轉網限制條件,以及靚號轉網補償等問題,按理說也應該有了比較成熟的合理解決方案。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並不令人樂觀,高額的補償仍然是阻止所謂靚號用戶轉網的最大障礙,各種來路不明的限制條件,照樣能迫使用戶知難而退。尤其是最近中國移動阻止攜號轉網又出現新「套路」,查詢完的資格也會變。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僅有不到2%後悔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據悉,自2019年11月27日正式提供服務當日,全國就有2萬多用戶進行了「攜號轉網」;2019年12月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用戶近90萬;2020年前兩月受疫情影響,辦理這項服務的用戶量減少;從3月開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用戶量呈現快速上升態勢;6月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用戶超過120萬;7月17日,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累計用戶量超過1000萬,用戶規模達到新高度
  • 千萬人「攜號轉網」 重慶用戶辦理五六分鐘就能搞定
    7月18日,工信部發布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攜號轉網」情況。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17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已經突破1000萬。那麼,現在的攜號轉網的具體辦理情況到底怎麼樣呢?記者進行了體驗後發現,現在只要符合「攜號轉網」申請要求,耗時只需五六分鐘,就可以成功轉換運營商。
  • 攜號轉網難在何處?
    文 方正宇攜號轉網,曾被認為是推動國內電信業務充分競爭的重要舉措,無數用戶期待此舉能帶來「提速降費」的實惠。不過北京消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有七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簡單一點說,用戶想跟原來的電信運營商「離婚」還真不容易,遇到的麻煩往往比「冷靜期」還要複雜。
  • 首發「攜號轉網」11月報告:移動穩了,電信贏了,聯通哭了
    攜號轉網這一政策已經開始正式的運行,相信已經有不少的用戶在就等著這一天了。很多人因為套餐收費的問題很早就想要換套餐和電話,但是很無奈,已經用了很多年了,如果換電話的話,就會有很多的客戶和朋友聯繫不上。現在有了攜號轉網後,移動的攜號轉網淨入是6248戶;中國電信的攜號轉網淨入是6179戶,中國聯通的攜號轉網淨流出是12427戶。由此可見聯通是最慘的一家運營商,所有的轉出用戶都被移動和電信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