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渣庫布裡克在拍了3萬多張照片,終成一代大師級導演

2021-02-15 愛拍電影上海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去世,庫布裡克在紐約街頭抓拍了一位黯然神傷的報攤老闆。《LOOK》雜誌出價$25買下了這張照片。


和大多數雞湯文裡那些「低分高能」的天才們一樣,庫布裡克是個學渣。高中畢業後,他沒讀大學,也找不到工作,好在《LOOK》雜誌敞開了懷抱,他就此開始了為期5年的攝影記者生涯。


當年,《LOOK》與《LIFE》並駕齊驅,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攝影雜誌,以發布獨家照片聞名。70年代後,雜誌勢微,庫布裡克早年發表的眾多攝影作品也就此塵封,僅存在於少數收藏者手中。


庫布裡克是雜誌當時聘請的最年輕的攝影師,也是最高產的一位。5年間,他參與了300多篇報導,拍攝了將近3萬張照片。除了工作,庫布裡克用他的相機記錄下了40年代的美國紐約街頭。近日,這批照片在美國被拍賣,庫布裡克作為攝影師的一面展現於世人之前。



庫布裡克是一位多面手,除導演外,他還常常擔任電影的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也許,庫布裡克對電影的特殊處理技巧,就隱藏在他的相機後面。在當上導演之前,庫布裡克用來表現自己、認識世界的工具就是相機。庫布裡克對攝影的興趣始於13歲。那年父親送給他一部相機,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成為了攝影發燒友。為了拍下好照片,庫布裡克走遍了紐約大街小巷,並借用朋友的暗房加工照片。





庫布裡克的早期攝影作品就顯示出他對畫面的掌控能力,從中能窺視到他後來電影作品的影像風格:集創作、劇情、燈光和懸疑於一體。和他的電影一樣,這些照片十分富有戲劇張力。庫布裡克的鏡頭下,有抱著一堆書顫抖著走下陡峭樓梯的年輕女子,那些書已經十分傾斜,仿佛下一秒就會坍塌;也有對著鏡子濃妝豔抹的舞女,只穿一件花朵裝飾的抹胸,卻神態自若,與身後神情緊張的鏡中人形成鮮明對比。




在電影中,庫布裡克喜歡展望未來。在照片裡,他更喜歡記錄當下。那1000多張照片濃縮了上個世紀40年代的紐約最華彩的篇章。在他眼中,紐約是變幻多端的、千姿百態的:既有認真研讀臺詞的百老匯女演員,也有比賽間隙、滿臉青腫的職業拳擊手;既有街頭嬉鬧玩耍的小孩,也有刺激的馬戲團表演。








拳擊手Walter Cartier的比賽間隙的照片是庫布裡克那個時期的著名作品之一。庫布裡克捕捉到的這個格外緊張的瞬間就像一幅油畫,人體姿態扭曲呈S形。畫面上有著鮮明的光線明暗變化,營造的緊張戲劇感不輸於任何一部電影。在拍完這張照片的三年後,庫布裡克邀請Walter Cartier出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搏擊之日》(1951年)。此後,拳擊題材在好萊塢長盛不衰,從《洛奇》到《百萬美元寶貝》,導演們爭相表現拳擊場的殘酷和在這樣極端衝突情況下的人性,也許這一切,就是源自這一張照片。












從這些照片中也能看出庫布裡克對電影題材的敏感。1947年,電視劇《囚車》在紐約街頭拍攝時,被恰好經過的庫布裡克碰上了。他抓拍了電視劇場景中有關擦鞋兒童的作品。遊走在大街小巷的兒童,有時會露出與他們年齡不符的世故和狡黠,有時也會仰望天空,顯得不知所措。




庫布裡克工作照▼











斯坦利•庫布裡克作為毋庸置疑的大師級導演,其一生並不算高產,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幾乎每一部都是絕對的經典。他像是被上帝選中的幸運兒,無與倫比的天賦加上勤於思考和探索,他的成就已不需要任何人來認可,其他人只要抬頭仰望他就可以了。


1968年,當史丹利‧庫伯力克被問到拍攝《2001太空漫遊》的真實意義為何時,他回答:「電影中想傳達的真實意義無法用言語表述,我想透過《2001太空漫遊》帶給觀眾一場超凡的體驗,透過視覺的影響力,去滲透人們的淺意識,每個人都可以對這部片創造自己的專屬定義,接受自我真實的想法和理論。」這也是為何史丹利‧庫伯力克的電影總是深植人心。




英國出版社 TASCHEN 推出的這套圖像圖書館系列叢書,內容包括《殺戮》到最後一部電影《大開眼戒》,超過800張珍貴電影劇照、800件電影相關道具及作品介紹,揭露史丹利‧庫伯力克的創作靈感來源,場景設計草圖、與演員及導演來往的書信、原創劇本、筆記及拍攝時程表等,全面深入電影天才獨特的電影哲學。 


·本文資料來自網絡整理及庫布裡克官方網站

           

❤ 往期精選 • 你可能還會喜歡 ❤

(點擊下面這些標題試試)


超值資源大放送 | 全球最權威電影排行榜IMDb TOP250

修廁所or離婚,你選一個吧!這件事竟然改變了六億女性的命運!

講真,北京部隊大院撐起了中國半個娛樂圈


相關焦點

  • 庫布裡克 | 大師級導演與他的電影檔案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去世,庫布裡克在紐約街頭抓拍了一位黯然神傷的報攤老闆。《LOOK》雜誌出價$25買下了這張照片。庫布裡克是雜誌當時聘請的最年輕的攝影師,也是最高產的一位。5年間,他參與了300多篇報導,拍攝了將近3萬張照片。
  • 庫布裡克
    正在這時,庫布裡克騎著自行車從旁邊通過並徑直上了天堂。「那他為什麼可以過去呢?」 「因為他是上帝本人,只不過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庫布裡克」。 笑話只是一個笑話,庫布裡克離開我們十六年了。如果他不離開,前天他就87歲了;如果他不離開,我們起碼還能在看兩三部讓我們讚嘆的電影,教後輩們幾種類型片的新玩法;我們也可以進影院還那張欠下的電影票。
  • 斯坦利-庫布裡克:1946年的紐約地鐵站
    在電影中,庫布裡克喜歡展望未來;在照片裡,他更喜歡記錄當下。17歲的他因為另外一個身份而聞名——紐約地鐵站攝影師。當時他為《LOOK》雜誌工作,拍攝記錄地鐵站每天的生活以及人們之間的親密瞬間,在此期間他共完成了129個任務,拍攝了15000張照片。他的照片捕捉那些平凡而又充滿浪漫氣息的美國,讓我們可以更加近距離的認識當時人們的生活:他們像我們一樣,每天往返於兩地之間。
  • 在電影神殿最高處,坐著導演庫布裡克|紀念逝世20周年
    斯坦利·庫布裡克,獲得過12次奧斯卡獎提名,被電影界公認為成就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導演之一。關於他,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句案語:在電影神殿的最高處,在上帝的下面,坐著——庫布裡克。20年前的今天,1999年3月7日,庫布裡克逝世。
  • 在今天,還有多少導演像他那樣在真正閱讀?| 庫布裡克逝世20周年
    斯坦利·庫布裡克,獲得過12次奧斯卡的提名,被電影界公認為成就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導演之一。關於他,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句案語:在電影神殿的最高處,在上帝的下面,坐著——庫布裡克。20年前的今天,1999年3月7日,庫布裡克逝世。
  • 史匹柏將拍《拿破崙》 再接手庫布裡克作品
    史匹柏將拍《拿破崙》 再接手庫布裡克作品 時間:2013.03.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何小沁 分享到:
  • 為Look雜誌拍照時期的庫布裡克
    如果看一眼這位導演的工作方式,便可以立即心領神會,這位靠著十幾部部電影就被寫進世界電影史的導演,為何受到的讚揚幾乎和招致的咒罵一樣多。那些在公開場合透露過的信息有:「他對攝影、音樂、美術了如指掌,很多工作人員都覺得自己是去執行任務的,而不是去創作。」「他經常在開拍之前,和工作人員下棋。
  • 莫迪恩解析《全金屬外殼》:庫布裡克的導演風格與諾蘭有相似之處
    蝙蝠俠系列演員之一馬修·莫迪恩,就藉此機會解析了老電影《全金屬外殼》,他認為該片導演庫布裡克的風格與諾蘭有相似之處,儘管兩部影片所屬的類別不同,不過從拍攝手段以及一些影片的敘事手法來看,兩人的導演風格真的很像。
  • 莫迪恩解析《全金屬外殼》:庫布裡克的導演風格與諾蘭有相似之處
    後者的導演風格與諾蘭有相似支出,就像庫布裡克的幾部電影經典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欣賞度也在不斷提高——說得通俗一些就是這兩位導演都是屬於意識超前的流派,只不過諾蘭生對了時代。事實上,每當莫迪恩丁與其他導演如羅伯特·奧特曼、克里斯多福·諾蘭和奧利弗·斯通合作時,他都不可避免被問到關於的庫布裡克問題。北京時間9月27日上午,好萊塢記者Brian Davids公布了莫迪恩的解析內容。
  • 天才導演庫布裡克和他的13部電影長片
    一 生平概況13歲時,庫布裡克收到了一份來自父親的禮物:相機,這份禮物成為了庫布裡克的啟蒙,自此他愛上了攝影,17歲的庫布裡克,在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的當天,拍下了一位報攤主黯然神傷的照片後,憑藉這張照片,庫布裡克成為了美國《LOOK》雜誌的專職攝影師,開啟了他的專職攝影之路,直到1953年,25歲的庫布裡克,辭去攝影師的工作,正式走上了導演之路。
  • 他是香港風月片「一代宗師」,也是一張照片拍出37萬的攝影大師
    那年11月,他拍攝於1954年的作品《靠近陰影》以37.5萬港幣的拍賣價成交,才知曉這位一生只憑一部雙反Rolleiflex3.5相機便獨步天下的國際攝影大師。何藩攝影作品:靠近陰影 (Approaching Shadow)何藩,1931年出生於上海,14歲第一次拿起相機;自27歲開始,連續8年當選美國攝影學會評定的「世界攝影十傑」;28歲時,獲得近300個地區和國際性攝影大獎;29歲之前,已經拍完了一生中的絕大部分照片
  • 冷門 [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裡克的小心機
    影片中,庫布裡克一共只用了205個鏡頭是特效鏡頭,他究竟是如何偽造這些鏡頭的?Exopolitics的網站早在2009年就已進行過揭秘。好萊塢的把戲沒人知道庫布裡克嘗試了多少種技術,但最終他決定使用一種叫前幕投影的技術來完成所有的拍攝。這種電影技術的指紋遍布了庫布裡克導演的整個NASA阿波羅任務的圖片和視頻。
  • 冷門| [2001太空漫遊]中,庫布裡克的小心機
    影片中,庫布裡克一共只用了205個鏡頭是特效鏡頭,他究竟是如何偽造這些鏡頭的?Exopolitics的網站早在2009年就已進行過揭秘。好萊塢的把戲沒人知道庫布裡克嘗試了多少種技術,但最終他決定使用一種叫前幕投影的技術來完成所有的拍攝。這種電影技術的指紋遍布了庫布裡克導演的整個NASA阿波羅任務的圖片和視頻。
  • 天才導演庫布裡克作品盤點
    特此重新拾起導演作品盤點這個荒廢很久的板塊,還記得最後一次是希區柯克作品盤點,原本打算接著發庫布裡克的,但由於各種原因停更了。今天翻了翻以前準備的素材,重新寫完這篇文章,以此紀念這位天才導演。歷史慣例,先是導演介紹。
  • 從低成本到獨立拍片,看靈感大師庫布裡克「太空漫遊」
    謝莉·杜瓦爾因無法承受扮演角色的精神壓力而脫髮,與庫布裡克常因劇本中的對白和演技批評而爭吵。作為一代靈感大師和世界頂尖導演中的集大成者,庫布裡克拒絕順從一般大眾期待的規則,創作了不少高度創新的傑作。不過我們這些擁躉者,還是應該以審慎、思辨和敬畏的態度,解讀和解構他一部部高度風格化的電影作品。
  • 庫布裡克的奴隸
    ▲《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導演託尼·齊鐵拉作為庫布裡克鐵粉,早就開始著手為偶像遺作《大開眼戒》拍一部紀錄片,名為《SK13》,就是庫布裡克第13部電影的意思。苦尋資料時,他得知了利昂·維塔利的故事,這才半路拍了這部。
  •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電影大師庫布裡克回顧展
    ~~~~~~-=延展閱讀=-~~~~~~自學成才的電影大師:庫布裡克文字提供:上海藝術電影聯盟撰稿:黃淵「學習電影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拍一部,任何有志做導演的人都應該自己動手拍一部,3分鐘的短片就能教會你很多東西。」
  • 比《閃靈》更恐怖的,是庫布裡克對演員的「霸凌」
    傑克·尼克爾森這張臉成了很多人的噩夢。自打進入庫布裡克的片場,謝莉的噩夢就開始了。庫布裡克是出了名的完美主義者,為了拍出讓他滿意的畫面,一個場景反覆拍攝幾十甚至上百遍是家常便飯。更要命的是,庫布裡克從來不解釋為何重拍,演員們只能從他口中聽到兩句話——「可以」或者「再來一遍」。僅僅一個在樓梯上揮舞棒球棍的場景,謝莉就拍攝了整整127遍,雙手磨出了血泡。
  • 天外飛仙:庫布裡克電影全集!
    本期分享會的大師系列將為大家帶來這位既另類又主流的一代電影宗師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合集!該片是多線索敘事、時空剪輯、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的創始之作,後來昆汀的《低俗小說》,蓋•裡奇的《兩桿大煙槍》,寧浩的《瘋狂的石頭》都是這種風格的效仿和延續。
  • 再看庫布裡克:就算只拍了16部,庫神依舊是你庫神
    大導演、大藝術家、大變態!史匹柏和諾蘭奉之若神,崇拜他的導演更是加起來足夠成立一個加強排,更別提無數的影迷粉絲。可是縱觀庫布裡克的一生,他只拍了屈指可數的16部電影。這相比於其他的一些導演,比如伯格曼的70餘部,黑澤明的32部,伍迪艾倫的54部,簡直少得可憐。但是,庫神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庫神,是因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足夠擲地有聲,青史留名,每一部都是對自己以及電影的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