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平凡一生 餘光不盡丨原化處鎮化處村駐村第一書記...

2021-01-08 天眼新聞

那是四月的第一個周末,我帶著些許新奇來到了化處村,興奮得整夜沒睡,不斷勾畫著發展的藍圖,想著在這裡大幹一番。  第一次到化處村走訪,一個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身材消瘦,獨自一人坐在院壩裡看著遠處,眼裡滿是對什麼東西的期許。  後來聽村幹部說,老人是在等兒子回來,老人大兒子外出務工失聯快3年了,據同鄉說,老人的兒子在外瘋了到處流浪,現已無跡可尋,只留下一個患有精神殘疾的女兒給老人撫養。  雖然老人嘴上也認同了別人的說法,但在閒暇之餘還是會望著遠處的鄉村路出神,這是母親對兒子的期待吧。  2013年國家啟動脫貧攻堅工作後,村裡根據條件,把她評為了貧困戶,享受到國家政策的照顧。2017年村裡為幫助老人改善住房條件,對老人的老房子進行了危房改造,但因改造的戶頭是大兒子的,補助款需本人領取,老人一直沒拿到補助款。  第二次見到老人是我還在鎮扶貧站工作那會,我第一眼就認出她來了,那時她因為危房改造補助款的事三天兩頭往鎮裡跑,很難想像一個75歲的老人拖著步履蹣跚的身軀依然精神奕奕。我協調幫助她開了許多證明後,銀行終於把錢轉給了老人,我上門告訴她消息時,她高興得像個孩子拉著我不停感謝。  那一年村裡大力發展韭黃產業,流轉了600多畝土地進行韭黃種植。每次下村遇到老人,她眼神中都帶著些許猶豫,在一次閒談中,她告訴我,自己想到韭黃基地裡務工,但是基地負責人說她年紀大不能參與,想讓我給她幫幫忙。

化處村

說著還比划起了種植技巧,說她每天都來看,什麼都會了。看著老人孩子般的行為我開心的笑了,告訴她你年紀大了,要做的話,每周只能參與務工3天,別因為高強度勞作把身體再搞壞了,她開心的答應了。我知道她這麼拼是為什麼,雖然國家實施義務教育、對貧困學生有資助,但老人還是想留給孩子些什麼吧。  2020年8月,因為工作調整,我不再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了。臨走之前,我去看了老人。告訴她我要走了的消息後,老人沉默了半天便返回家中,她抓了一隻雞,她說這是她最好的東西了,說我每次給她帶這樣那樣東西她都記在心裡。老人的雞我沒帶走,我告訴她等我再回來,你做給我吃。

化處村

在回去的路上,看著遍地的韭菜筒,在一撮綠油油裡面,冒出了兩三線粗的金黃,再過半個月,就該到割韭黃的時候了吧!聞著泥土的芬芳,這個來過無數次的村莊,此刻竟帶給我不一樣的感覺,或許改變村子的不是我們,而是本地淳樸的百姓吧,他們是太陽,照著廣闊的農村大地,平凡一生,餘光不盡。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平凡一生 餘光不盡丨原普定縣化處鎮化處村駐村第...
    那是四月的第一個周末,我帶著些許新奇來到了化處村。已在扶貧站工作一年多的我帶著意氣風發來到這裡,想著大幹一番。或許是要在此處駐村工作了吧,興奮得整夜沒睡,不斷構思著發展的藍圖。第一次到化處村是因為一個老人,那是18年春節前的一次走訪。
  • 「我的扶貧故事」閒不住的白髮書記丨鳳岡縣永安鎮龍山村駐村第一...
    我叫蔡少峰,是鳳岡縣經貿局原辦公室主任兼工業企業行業工會主席,別看我今年59歲了,但我依然像大多數小夥一樣奮戰在脫貧攻堅基層第一線。我的駐村扶貧故事還得從2015年說起。五年前,受到單位委派,我去到鳳岡縣較為偏遠的土溪鎮官壩村,當駐村第一書記,參與了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那一年,因為踏實肯幹,我與村民們結下了深厚友誼。
  • 「我的扶貧故事」鏡頭裡的點滴 是我最珍貴的駐村回憶丨荔波縣甲良...
    我叫蒙炳帆,是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益覺村駐村幹部。翻閱相冊,回憶過往,我到脫貧攻堅戰線上已近一千個日夜。駐村期間,我用鏡頭記錄下了扶貧工作隊和貧困群眾攜手奔小康的精彩瞬間。一個個平凡而感人的瞬間,一張張溫暖如陽的笑臉,見證了當地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效。2018年4月13日,我參與脫貧攻堅的第32天:脫貧攻堅隊與益覺村的群眾同勞動,期間,第一書記蒙建骨的鬥篷歪斜幾次差點掉落,一旁的農婦見狀過來幫第一書記繫緊帽帶,兩人四目相對,信任喜悅之情自然流露。這個圖片解答了我心中長久的疑惑,駐村工作能換來什麼?
  • 「我的扶貧故事」紅巖駐村記憶丨正安縣桴焉鎮紅巖村第一書記李慶
    任期三年的駐村工作經歷,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淺,也為今後能更紮實有效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2018年3月,通過組織選派,我擔任正安縣桴焉鎮紅巖村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工作之初,在前任第一書記馬學倫同志的幫帶下,跑遍了全村的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之地是故鄉丨荔波縣佳榮鎮岜鮮村第一書記潘...
    我叫潘建豪,一個土生土長的黔南州荔波縣佳榮人。2017年2月,單位派我到佳榮鎮岜鮮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雖說自己是個佳榮人,但我這二十多年並未到過岜鮮,就連岜鮮在哪裡都不知道,但是想到脫貧攻堅工作能為岜鮮的老百姓帶來好日子,我毫無怨言地收拾行囊,開啟了我的扶貧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 駐村第一書記|「繡花女」齊素靜的傳奇故事
    2015年10月,村裡來了駐村第一書記齊素靜,把以前多少批蹲隊、駐村幹部沒有幹成的事情都辦好了,鄉親們在她的帶領下脫貧致富了。我今年已是55歲,總覺得自己就像40多歲時那樣年輕、心情好,如今生活幸福了,黨的惠民政策好,又遇到齊書記這樣的好幹部,天天是唱著歌兒過日子!」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一時 收穫一生|興義市威舍鎮阿依村駐村第一...
    我叫劉飛,是貴州省黔西南州委機要保密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2020年3月9日單位選派我到興義市威舍鎮阿依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此時,我的小女兒剛好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家中正是用人之際,可脫貧攻堅戰「軍令」如山,我只好將女兒送到鄉下交給古稀之年的老母親照顧,懷揣著希望和忐忑不安的愧疚之心奔赴阿依村這片陌生的戰場。
  • 「我的扶貧故事」六年駐村,我親歷了三合村的變化丨錦屏縣啟蒙鎮三...
    我叫龍安燈,是錦屏縣啟蒙鎮水利站站長,也是啟蒙鎮三合村網格員、駐村第一書記。2014年10月28日,我一生中刻骨銘心的日子,因為那天是我到三合村駐村報到的第一天。2016年突如其來的特大洪災把新修的通村道路衝毀得面目全非,農田、房屋、電力通訊等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在各村寨的鼎力援助下,我們修建了臨時路橋,搶修好了自來水管道,恢復了供電和通訊設施。災情過後,我與村「兩委」同志積極探討災後重建事宜,同時得到上級的大力支持。2017年受災通村公路得到了全面修繕,塘保寨進寨路得到修復,大歸頓河堤得到漿砌鞏固和移動基站覆蓋建設等項目相繼實施。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永不悔|織金縣阿弓鎮吹聾村駐村第一書記...
    我叫陳虎,今年43歲,是織金縣紀委副科級幹部。2017年12月,因單位一名駐村老同志退休,我被組織安排接替他的工作,正式成為縣紀委派駐阿弓鎮吹聾村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的戰鬥堡壘作用,我帶領駐村工作隊加強辦公陣地建設,搬到新的村辦公樓,向縣紀委爭取辦公桌椅、電腦、印表機、複印機等辦公室設備,落實辦公陣地,保障村級各項業務能正常開展,並且吸納有志青年作為入黨積極分子。
  • 基於角色理論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實踐困境分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國共選派19.5萬名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 (1) , 從中央、省、市陸續印發加強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的專門文件的內容上看, 駐村第一書記選拔要求是「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年輕幹部和後備幹部, 第一書記在鄉鎮黨委的領導和指導下, 依靠村黨組織、帶領村 以2015年發布的《關於做好選派機關優秀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為標誌
  • 「我的扶貧故事」轉輾駐村十餘載|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陳文學
    我的工作在黔西南州人民醫院,但卻十多年沒有好好在醫院待過一天。有幸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來,十多年駐村扶貧,有心酸、有淚水,也有歡樂,過程雖艱辛,但也彌足珍貴。2007年,我就開始了駐村之旅,第一站來到望謨縣麻山鎮,緊接著轉到郊納、復興等鎮。2015年,我又從郊納鎮鐵爐村轉戰到安龍縣龍山鎮坡利村、肖家橋村,一直到2018年6月結束。我去駐村扶貧的地方,大多山高坡陡路難行,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但這一些都沒有難住我前行的腳步。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事 記心間丨息烽縣養龍司鎮江土村駐村第一...
    我是龔光順,在2018年3月被貴陽銀行黨委派駐貴州貴陽市息烽縣石硐鎮中壩村,任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2019年3月按市委組織部安排,調整到息烽縣養龍司鎮江土村駐村幫扶,擔任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
  • ...不負韶華凌雲志 初心點亮扶貧路——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四年...
    初心映照扶貧路,奉獻人生無限愛。人間真情是世上最可貴的一種情感,它因無私奉獻而偉大,它因善良高尚而美好,它超過血緣勝過親情,它是人間大寫的愛。在駐村的扶貧路上,韓成海的「私家車」變成了村民的「免費服務車」,「第一書記」,變成了村民的「服務員」。他時刻心系村民的大事小情。在平日的生活裡,一樁樁,一件件,關乎百姓的點滴,他都看在眼裡,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資中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白帥鋒的扶貧故事
    甜城法院故事|當好「第一書記」,服務基層百姓!資中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白帥鋒的扶貧故事 2021-01-0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張政:駐村經歷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我叫張政,山東人,是國投集團盤江公司的員工,也是平塘縣平舟鎮興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不同的兩個角色,讓我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2018年7月,我像千千萬萬的扶貧幹部一樣,背起裝滿夢想的行囊,伴著激昂的鬥志,來到平塘縣興民村擔任第一書記。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為我的人生添彩|雷山縣永樂鎮大寨村駐村...
    我叫楊承龍,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自然資源局幹部,2017年8月被選派到永樂鎮大寨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我們駐村工作組從建強支部戰鬥堡壘著手,配合鎮黨委幫助大寨村配強兩委班子,使班子煥然一新,形成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結氛圍。 大寨村產業路我們通過深入田間地頭走訪排查,和群眾談家常、聊致富、開院壩會,詳細了解群眾需求和薄弱環節。
  • 「厚臉皮」的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生活能習慣不?轉念一想,怕啥,努力幹唄。」回憶起接任第一書記,高健黝黑的臉上漾著笑容。 剛到村裡的時候,倆眼一抹黑,只能一天五六遍電話與上一任第一書記溝通聯繫、去鄰村虛心取經。為儘快熟悉民情,高健冒著大雪封路的危險,開車上山入戶走訪。就這樣,白天走訪調研,晚上整理資料,還要利用空閒劈柴燒炕、洗衣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