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代皇帝》觀後感
上周在北京故宮參觀的時候,腦海裡不斷回放起電影《末代皇帝》中的經典畫面——年少的溥儀在一眼望不到頭的長廊內飛奔,長廊兩邊則是高達數米的紅牆。他在不停地奔跑,只為了追上被強行送走的阿嬤(奶媽)。最後,他來到了偌大的太和殿廣場上,廣場上空無一人,只剩下斜陽投下的影子,以及幾聲烏鴉的啼叫。
-
電影《末代皇帝》觀感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溥儀這個一生充滿爭議又有傳奇色彩的末代皇帝再次進入我的視野。這部由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拍攝的作品《末代皇帝》在豆瓣評分高達8.9,五星好評10w+值得一看!作為第一部進入紫禁城內拍攝的劇情片,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電影,《末代皇帝》一舉獲得了奧斯卡9項大獎,成就了電影史上的一段傳奇!
-
《末代皇帝》的幕後傳奇
33年過去了,《末代皇帝》仍然是連接中國與世界電影的重要焊點。 它是西方最通行的對中國文化的認知窗口,也是中國影人在西方電影世界尋找自我認知的鏡鑑。
-
《末代皇帝》電影推介
電影《末代皇帝》推介說起《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小編已不知明裡暗裡為多少人多少事推介過它了。他騎著英國老師莊士敦送給他的自行車,戴著與皇宮反差極大的近視眼鏡,妄想衝出紫禁城和現實的牢籠,一次次的打擊卻告訴他,他是皇帝,他一輩子也出不了皇宮,不論清朝或民國。他不由他,不論是北京的宣統皇帝還是滿洲裡的康德皇帝。他想親政或自我斷決而不得,不論是生或是死。
-
豆瓣9.2分 電影《末代皇帝》
文革的風風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傷痕➥➥➥➥➥➥➥➥➥➥➥➥➥➥➥➥➥➥➥➥➥➥➥➥➥➥➥➥➥➥➥➥➥➥熱評我是先鍾情於《末代皇帝》的音樂,多年之後的現在才看的電影。那是還在讀書的時候,十分迷戀樸樺的FLASH動畫,她的作品《貓》則是我最喜歡的,講述了一個小貓歷經千辛萬苦找回媽媽靈魂故事,這個既簡單又幼稚的故事卻打動了很多人,我認為它的成功在於背景音樂。在勢不可擋的命運激流中,渺小無助的靈魂頑強地抗爭著,焦急卻無力。
-
末代皇帝溥儀的悲慘一生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註定會不平凡,他的一生充滿著坎坷,無論是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還是電影《末代皇帝》,我們都可以看出這一代皇帝的艱辛與苦澀,溥儀三歲登基但是卻只當了三年皇帝就被趕下了臺。1912年隆裕皇太后以宣統帝的名義下《退位詔書》,不過這時的溥儀依舊不懂事,按照《滿清優待條例》中記載,他依舊有皇帝的尊號,居住在紫禁城,並且每年會給他400萬兩的白銀作為生活費,可是他似乎被囚禁一般。1917年張勳企圖復闢,將溥儀再次扶上皇位,可是沒過多久迫於形勢,溥儀再次被趕下臺。
-
奧斯卡影片《末代皇帝》香港重映
已故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經典之作《末代皇帝》 32周年數字修復版確認將於9月17日在中國香港重新上映,並發布了定檔海報。《末代皇帝》是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這部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跌宕起伏的一生的故事。本片曾於1987年在全球上映,3D修復版也曾於2015年6月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一播放就引起了觀眾強烈的關注和震撼。
-
《末代皇帝》一部紀錄溥儀生平的電影
沒錯,這部電影就是《末代皇帝》那麼這部動用如此大規模的電影,究竟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呢?和同類型的電影相比,這部電影又勝在哪裡,值得後人重新修繕將其上映呢?下面就來給大家講講《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吧。《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是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執導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在1987年10月23日於義大利上映,後在2015年6月,《末代皇帝》這部電影的修復版在中國正式上映。
-
影薦 《末代皇帝》
- 這屆北京電影節,4K3D修復版的《末代皇帝》成為最搶手的電影,這部影史經典也終於在多年後在距離紫禁城最近的地方重新放映 -
-
他是「末代皇帝」,曾經亞洲最美的男子
小編最近又重溫了一遍《末代皇帝》,不得不說,這部由著名的義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在1987年執導的傳記片《末代皇帝》,該片是歷史上第一部獲準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電影。《末代皇帝》電影劇照地當年小編就是被上面這張劇照萌萌的小胖子吸引看了這部影片,這部影片的確不錯,推薦沒看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喲!
-
為何《花木蘭》口碑撲街,而《末代皇帝》會取得成功?
影片中的歷史背景幾乎和中國上的歷史背景完全不符合,而皇帝也是如此,皇帝的影響還停留在一百多年前,就是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那個時候的皇帝,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屈辱,可是迪斯尼公司在打造這部電影的時候,還特意打造了這種刻板印象的皇帝,中國觀眾怎麼會答應呢,其他人物也就算了。
-
時代的悲劇《末代皇帝》觀後感
隨便翻看了幾頁便開始學習太宰治的那種寫作手法,而我向來是一個對寫作沒有任何天賦的俗人,說不上心血來潮卻絕對算得上是無聊至極,在幾個推薦的電影中,我本打算找一部漫威大片來看看,找點靈感來寫點什麼,最後卻找到了這部《末代皇帝》。
-
兩部《末代皇帝》的審美差異:東方的歷史悲喜與西方的現代幽默
——歌德1988年這一年,出現了兩部《 末代皇帝》,都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一年份上映的影視作品 ,又均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 。沉浮命運VS人的主題兩部《末代皇帝》 均是以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所寫的「反省式」自傳《我的前半生》為參照,重點展現了溥儀從皇帝到公民的經歷 。雖然同樣是以成長變化過程為素材,但是兩部作品呈現出了不同的主體意識 。
-
《末代皇帝》:從天子到囚徒,被囚禁的人生是時代的犧牲
但是毫無疑問,結局最後是相當可觀的,1988年,《末代皇帝》獲得了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殊榮,僅僅就這一點,就足以打敗許多電影作品,而實際上,外國製作團隊的製作班底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輔助。
-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那些事兒(五)
我們在之前的節目中已經對尼古拉二世的一生和所處的時代做了大致的了解,那麼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如何來評價尼古拉二世這樣一位俄國末代皇帝呢?對於這個問題,一百個人心中有或許一百個答案。在歷史的不同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階級人的心裡,尼古拉二世的形象都並不相同。
-
時代背景下的人物——淺析電影《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Acteurs Auteurs Associés (AAA)製作發行的一部電影,由貝納爾多·貝託魯奇導演,尊龍、陳衝等主演,於1987年10月23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講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從當上皇帝開始到最終成為一名普通公民之間橫跨60年的一生。
-
身不由己的人生︱電影《末代皇帝》
Watermelonci- 評論 末代皇帝 影片《末代皇帝》在具有中國古代的宮廷韻味且神秘悠遠的由中國鼓鼓點與打擊樂配以笛聲的音樂下拉開序幕 《末代皇帝》的正片主要採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將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集中在2小時40分鐘的電影中向觀眾展示。且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調度方面處理的恰到好處。比如,當溥儀成為蘇聯紅軍的囚犯被押送回國路上企圖自殺時,鏡頭由浸滿鮮紅血的水池切換至1908年北京的紅色大門小溥儀登基的場景,「紅」與「紅」的轉換,也象徵著故事時間及線索的變化。
-
《末代皇帝》數碼修復版將於香港重映,觀眾的經典記憶回來了
本期話題【《末代皇帝》數碼修復版將於香港重映,觀眾的經典記憶回來了!】在龐大的影視市場中,特別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真是有著很多經典讓人至今都無法忘懷的作品,精彩的劇情,演技精湛的演員,劇組上下的通力合作等等一系列的細節才造就了流傳至今的經典,尊龍,陳衝,鄔君梅等主演的經典影片《末代皇帝
-
貝託魯奇的神作《末代皇帝》,其內核是中國歷史嗎?
也因此,從世俗角度來說,《末代皇帝》的巨大成功,獲得的巨大榮耀,既不是屬於中國電影的,更不屬於好萊塢的,而是屬於義大利電影的,屬於貝託魯奇個人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我們現在看《水滸傳》,如果揪著女權主義的思路不放,這部小說同垃圾必然沒有任何區別,可我們能這麼欣賞一部藝術作品麼? 下面我打算從主題學的角度,從史詩、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的角度切入,與大家探討一下《末代皇帝》的內核到底是什麼,影片的文本邏輯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查一下維基百科,或者說大家現在普遍認同的看法是,《末代皇帝》是一部史詩電影。
-
末代皇帝的《懺悔錄》:作為「新人」的愛新覺羅·溥儀
有一件事物可以近乎完美地滿足這一心態,它既細緻入微地再現了皇帝的生活,又對至高權力本身進行了史詩般的描繪。既有盛大的集體跪拜場面和無條件的服從,也有權力喪失時壓抑、恐懼、無助、自暴自棄和施虐發洩混合在一起的複雜情感。這當然指的就是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指導的那部拿下九項奧斯卡大獎的史詩巨作《末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