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與其他修行法門的不同

2021-02-13 雲的夢

感謝雲的夢親愛的讀者們對本公眾號的持續關注。最近遲遲沒有更新是因為八月份和我的老師以及幾位同修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閉關靜修。這一個月當中止語,靜心,遠離網絡與社交,最大程度的投入到自己的練習當中來。因此許多朋友的信息沒有及時的回覆,在此也說一聲抱歉。

這次自我靜修,收穫蠻大。即便已經可以講話了,但是微信的朋友圈遲遲都未觸碰,頭腦越是安靜,就越對外在的人和事持有更多的出離心,也越發的享受頭腦這樣的清靜和平和。並且,不刷朋友圈之後,每天可以多出幾個小時的時間,練習,閱讀,和陪伴所愛的人。

我還在考慮是否要在此公眾號把自己個人的學習,生活,情感和修行進行部分的分享,以更接地氣的與大家交流。可是這樣赤裸裸的暴露自己,一方面擔心自己的修行不夠,誤導大家,另一方面,也擔心這樣的行為是對小我ego的一種滿足,小我希望得到認可得到讚揚,假如自己的意識和覺知力不夠,會助長自己的傲慢心與執著心;或者,我依然將此公眾號專注於密宗的理論知識分享,不涉及任何個人因素。對此大家也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假如大家百度密宗(tantra)或者譚崔,搜索出來的大部分結果想必都是關於譚崔按摩,譚崔持久的性愛,譚崔修習者如何在欣賞一朵花,一顆星辰的時候都可以獲得狂喜,極樂的高潮狀態,諸如此類的東西。沒錯,密宗或者說譚崔的確包含這些,但這些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密宗(tantra)自古至今都是一種修行方式。

什麼是修行呢?

修行的歷程是一個人內在轉變的過程,是一個從當下,此時此刻的你,轉變成為真正的自己的過程。不同的派系,人們給那個「真正的自己」取了不同的名字,可以說是佛,道,至上,無上正等正覺,永恆的真理,高我,或者上帝等等。不管叫祂什麼名字,各家各派修行目的,都是將當下的自己,轉變成為那個祂的一條道路。

密宗是一種修行方式,但它不是宗教。人們經常會把修行和宗教聯繫在一起。不可否認的是,每一種宗教,都有其以修行為目的某個維度。基督教是一種宗教,但是也有運用基督的教義進行修行的派系;伊斯蘭教是一種宗教,伊斯蘭教中也有專注於修行的那充滿神秘色彩的蘇菲派。

既然密宗既然是一種修行方式,那麼,它和其它修行方式相比,有何不同呢?

理解這些修行方式的不同,就像是選擇旅行套餐一樣。假如你計劃外出旅行,旅行社已經打包製定好了不同的套餐,我們只要選好想要的套餐,裡面就會包含相應的機票,門票,住宿,三餐等等。我們只管交錢,剩下的所有旅行社都包辦。

選擇修行道路也是一樣。假如有這樣的一家公司,我們去到那裡,告訴工作人員,「我想要開悟解脫,這就是我要去的目的地,你有怎樣的產品推薦給我嗎?」

工作人員說,「有的,我們這裡有以下幾個套餐供您選擇,有基督神秘學,假如您選擇這個套餐,早餐您會吃到泡菜,午餐你會吃到烤昆蟲,晚餐是祈禱的時間。假如您對這個套餐不感興趣,您還可以選擇傳統瑜伽這個套餐產品。在這個套餐中,您將去到叢林生活,學習如何與動物交往。假如您可以倖存下來,您將繼續學習如何在泥土中打坐,在嚴寒中生存,如何從陽光中獲取身體所需要的能量。或者您也可以選擇伊斯蘭蘇菲派,您將去到沙漠,住在帳篷裡,在日出前打坐,日落後開始進食。」

聽了工作人員對於開悟解脫的各種套餐介紹之後,你對它們都沒有太多興趣。這時,工作人員說,「好吧,我們還有一款套餐產品,叫做密宗。」於是你問,「那麼密宗這個套餐都包含什麼呢?」

工作人員回答:「密宗這個套餐呢,住宿的話您可以住在賓館,您可以開豪車,也可以有美妙的性愛,可以有許多朋友,可以享受生活,做您想做的任何事情。在密宗中,不限制您做任何事情。」

然後你開始審視對比這幾個套餐,前幾個雖然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都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我們,讓我們遠離世俗,比起來密宗好像更吸引人的眼球,因為我們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不需要拒絕生活中的一切。

那到底是什麼,是密宗與其他修行法門最大的不同呢?

是意識或者說覺知(consciousness)。

意識/覺知是密宗中最秘密的要點。意識/覺知可以將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一次經歷轉變為一次修行。通過意識/覺知,將這次經歷作為一次可以轉化提升自己的工具,引領我們朝著至上的修行目標前進。

你也許會質疑,意識/覺知,太普通了吧,我們每個人都有啊。我們每天都在思考,推理,判斷,篩選信息。如何才能讓意識/覺知變成我們在生活中修行的法寶?生活給予我們的經歷也有的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例如失戀的時候,我們痛苦的時候,憤怒的時候,甚至是享樂的時候,我們怎麼可能把它看作一次修行的經歷?

問題在於,我們的意識/覺知還不夠擴展,因此不足以完全意識和覺知到某次經歷的全部維度,從各個視角去真正的理解到,某次經歷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需要從中學習的功課,汲取的教訓是什麼。不管是一次痛苦的經歷,憤怒的經歷,還是讓人欣喜若狂的經歷都好。

意識/覺知還不夠擴展,就像是一個小嬰兒,他可以聽得到我們講話的聲音,聽得到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聲音,但是卻還不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因此不能夠連起來理解話語的意思,不能將這些聲音轉化成一條有含義的信息一樣。

正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覺知還不夠擴展,因此我們還無法將生活中的每一次經歷都轉化為一次修行提升自己的機會。

那麼,我們要如何來做呢?

密宗有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就是意識/覺知的擴展(詳見密宗修行的主要方法及主要法則概述 以及 密宗的三大法則之--持續轉變/超越)。在密宗中,我們不斷提高我們覺知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種經歷的能力。

這也是密宗或者說譚崔這個詞語的意思。Tantra一詞,tan和extend, expand的詞根相同,意思是擴展,tra和transcendence,transport等的詞根相同,意思是去到一個更遠的地方,因此,tantra一詞,就是轉化擴展提升至更為廣闊。

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密宗之外,幾乎其他所有的修行法門,都是在做減法--拒絕世俗生活,將生活的經歷降到最低,以適應我們現有的意識/覺知能力,如此才可以繼續追尋修行的路。

因此,密宗中我們做的很多事情,在其他修行派系中都被視為是有罪的或者說是嚴令禁止的。因為假如我們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們,它們將成為我們修行路上的絆腳石。所以,對於其他修行派系來說,與其讓這些經歷成為修行路上的絆腳石,不如直接捨棄它們--性愛,金錢,人際關係等等。

這些派系認為,假如你正在專心修行,突然,出現一次很強烈的經歷,比如一次性愛,比如發了大財,比如與人交往上面的起起落落,然後你經不住誘惑或者打擊,就放棄了繼續的修行。特別是那些誘惑,那些讓人享樂的事情。比如說你經歷了一次美妙的性愛,你絕對不忍心只此一次,你希望此生當中每天都能有如此愉悅的性愛。所以自然就會將修行徹底的拋在腦後了。

這也是為什麼其他修行派系都制定有嚴格的戒律的原因。有了這些戒律,可以抑制一切可能讓人遠離修行道路的事情的發生,不讓修行者走偏,如此,修行者才能專心修行。

當然,這些修行方式和密宗相比,沒有是非對錯,只是道路不同而已。密宗主張擴展意識/覺知的能力,這樣一來,不論是一個煩心的經歷,還是一次享受的經歷,都可以在全然的覺知下轉化為一次修行。

當你在吃一個美味的漢堡時,食物在嘴巴裡咀嚼,牙齒與食物間的摩擦,我們深入的感知到麵包與生菜,西紅柿的味道,是如此的強烈,這種美妙的感覺不亞於一次神聖的祈禱儀式。但是前提是,我們具有足夠的,擴展的,深入的覺知力,我們處在那個當下,而不是在吃漢堡的時候,還在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腦海裡還在規劃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性愛也是如此。假如我們具備足夠擴展的覺知力,在性高潮的當下,可以保持足夠的感知,洞察力,那麼,這個愉悅的當下便轉化提升為一次體驗宇宙性極樂狀態的機會。

密宗的關鍵點就在於,通過在這些具有強烈感知的經歷或者說能量中保持足夠的覺知力,到達更高的層次。能量和意識,就是shakti和shiva,我們要讓二者的層次匹配,同時提升上去。假如我們有90分的能量,70分的意識,在密宗中,我們不會壓制自己的能量,使它也降到70分以匹配自己現有的意識,相反,我們將意識也擴展到90分。

通常,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各種經歷,這些經歷都給與了我們各種強烈的能量,而我們的意識和覺知力遠遠不夠。當然,也有可能是意識大於能量。兩種情況皆有可能。

因此,密宗中有提高意識的方法,也有提高能量的方法。比如就密宗的性愛來說,密宗中有如何提高性愛的持久力,如何可以在長達8小時的密宗性愛中不射精,也不睡著,持續提高性高潮等等這些著重於能量提升的方法,同時也有如何提高意識和覺知力的方法,比如冥想等等。從而使能量與意識達到平衡。

從外表上,很難看得出某個人是一個密宗的修習者。因為他們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他們不會穿著特殊的袈裟,長袍,留有特殊的髮型,當然,他們也可以穿著特殊的袈裟,長袍,留有特殊的髮型。他們不遠離塵世隱居山林,當然,他們也可以遠離塵世隱居山林。他們可以和張三李四看起來一樣的普通,但是他們的內在狀態,卻與張三和李四截然不同。

他們處理和對待生活中所有的經歷的方法方式,和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一次對於普通人來說,再尋常不過的經歷,比如刷馬桶,對於密宗修行者來說,都是他們可以通過擴展意識和覺知,從而向開悟解脫邁進的工具。

愛與永恆

Deshna

個人微信帳號:88664190

人人講(視頻課)帳號:89662533

相關焦點

  • 密宗法門與蓮花生大士
    密宗另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與道教一樣,特別強調師承。密法的各種修持法門在根本宗旨和目的上面和大乘教法並無不同之處,只是形式和方式有區別。密宗法門講究氣,脈,明點的修法。氣是內氣,脈是經脈,明點是指脈上一些特定的部位。接近於現代內分泌系統的一些腺體的位置。密宗的修法大都保留在《無上瑜伽部》一書中。
  • 密宗吃肉問題開示
    我們要知道密宗在我們這個宗教法門裡,祖師大德曾經把它說為是最高修行法門 。怎麼最高呢?密宗它是八地以上菩薩進修的法門。密宗歷代祖師都是受持弘揚《妙法蓮華經》。他們除了吃肉,其他方面修行很精進。吃肉也不是大吃,有些眾生供養,他也不限制,這些具體情況我們要具體分析。關於密宗的吃肉呢,它有個緣起。在一千多年以前,由於當年印度國內發生動亂,佛弟子流亡到西藏。當年的西藏跟印度一樣,也是盛行修行的國土, 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有種種宗教信仰。但是大多是邪門外道 ,這個邪門外道可不要害怕,都是行善積德之人,一定不是講地方上的那種邪門外道。
  • 初學佛者的困惑:八萬四千種法門,哪一個法門最好呢?
    凡是學佛的人幾乎都會選擇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好?人都有向善、向好的一面,都想找一個最好的法門。一般人可能沒有理性選擇的眼光,只是自認為哪個法門最好,就學哪個法門。讀書人大都認為禪宗最好,喜歡神通感應的就認為密宗好,念佛的人則覺得念佛好。
  • 什麼是密宗?——我對修學密法的建議
    後來善無畏、不空等弘傳純粹密教,並正式形成宗派,史稱「純密」。這些都是漢地的密宗。公元8世紀,日本的空海法師來唐學法,從惠果法師那裡接受密法後,回國創立真言宗,這叫做「東密」。(這段歷史也有不同說法。)由此可見,密宗並不僅僅存在於藏地。像印度最初興盛的密宗,根本不叫「藏密」;漢地原有的密宗,也不叫「藏密」。所以說,若認為密宗是藏傳佛教獨有的,這是沒有詳細了解所導致。
  • 準提法門修持專輯(二十)金剛準提母法門導修【灌頂法門】
    此外,我們的修行路上,亦依靠許多我們見不到的世間天神和護法來護持。這些護法及天神,是會介意地方清不清潔的。如果地方不整潔,他們便不會來護持。以上說明了第一重意義。  現在略說打掃的第二重意義。我們在打掃時,外在上來說是用掃帚等工具來掃除外塵,但同時內在上是在去除心垢及修行障礙,此為打掃修心法門。
  • 【原創】夢修法門是通往修行證道的大成法門!
    現代社會夢修法門:汽車,火車,飛機。      欣逢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時代在發展,這三種交通工具,都是指的一樣的三種修行境界。      夢修法門是上古人類原始社會以來,一直存在的通靈術,關於有預示未來的夢境,各種古代文學歷史典籍裡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這一點,我在前面的文章多有涉獵指出來,在此我就不想贅言了。
  • 阿旺上師:顯宗的「般若經」,密宗的「二次第」是需要很大福報才能遇到的法門
    這個時候你就遇到了佛,但是沒遇到大乘佛法。有些佛菩薩就成佛了,他講大乘佛法裡面的普通的大乘經文,但是不講般若經。眾生沒有般若經的福報與根基,那這個時候你可以遇到佛,但是沒有遇到般若經啊。那般若經就是顯宗法門裡面的無上甚深微妙法,你聽般若經一定要很大的福報才可能聽得到。 般若經我們一般學習的五部大論,這些是主要學習的內容,十六、七年學習的,這些全部都是學習的般若經。
  • 別把密宗當成滿足獸慾的藉口
    我所在的學習小組加上我一共有8個人,但是我的年紀比其他幾個姑娘大很多,當時我快56歲了,另外幾個姑娘,年紀基本上都30歲、40歲左右。 後來我們經常去拜訪這位上師,上師也為我們作了很多開示,讓我們很生信心。過了一段時間,這位上師說,他觀察到我們的因緣成熟,要給我們傳一個殊勝的密法,就是可以讓我們快速證悟的雙修法門。
  • 沙僧的兵器喻示了什麼修行道理?
    修行命體時「中脈」的顯化。中脈是密宗修行氣脈的重要概念,道家則有「衝脈」概念。命體起修的法門以道家和密宗為最,民間喜歡練氣功與這也是一致的。道家有奇經八脈、大小周天理論,謂「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而元神出竅。從哪裡出呢?從衝脈由頭頂百會穴而出。密宗則以「三脈七輪」理論為指導,以中脈修煉為核心。密宗黃教教主宗嘎巴大師還有「氣不入中脈而言證菩提者無有如是」之論。
  • 咕嚕咕列佛母法門及修行儀軌
    領受此法灌頂並如法修持得成就者,可增長無量福報功德財富,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之資糧無缺,學佛修行順遂,增長人緣、權勢,受部屬、親友愛戴,能圓滿各種世間與出世間之事業。此法門不僅可迅速懷柔六道眾生,更能利益解脫輪迴,諸多功德利益不可勝數。凡一切有情皆能感受此佛母之大悲種性。
  • 如果明白淨土宗修行中的難行道和易行道,你才會懂得如何修行
    完全靠倒阿彌陀佛,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靠阿彌陀佛的一句名號修行淨土就是正定業。平生業成,靠他力不是靠自力修行就易行道。易行道萬修萬人去。善導大師教人專持佛名、不須作觀,一切佛法自力難行,持名念佛他力易行,才真正確立了中國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什麼是難行道?一是靠自力修行,修禪,修密。
  • 佛教: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初入佛門的佛弟子請注意了
    一個在家居士問:師父,我們修行,但是應該選擇修行禪宗還是淨土宗好呢?我不知道我適合哪種方式。此外,我還讀過一些高僧大德的故事,說禪宗念佛往生,淨土也有坐禪打坐的。兩個都想修行,但是要怎麼做到不夾雜呢?受戒與日常工作的關係如何處理?
  • 藥師法門的修行方法(二)—「拜懺」 讓業障消滅,同得清淨!
    藥師法門的修行方法除前述的四種之外,另有拜《藥師懺》的修持法。這是依據《藥師經》而作成的一種懺悔罪障的修行法門,透過修持此懺法,修行者得以懺罪清淨、增福延壽,並發菩提心,精進修行。但大乘佛教時期,「懺悔」已轉變為「佛前懺悔」,後來中國佛教更發展成一種「懺悔」的修行法門。有學者認為中國文化中原本就有懺謝過非的思想,佛教的懺儀在儀式化方面,還融合了道教的潔齋與儒家的祭祀觀,這些都是促成「懺悔」法門在中國佛教盛行的原因。
  • 學佛之人應該知道的修行法門般舟三昧
    般舟三昧,又稱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是淨土修行法門 ,這種修行法門,是快速精進的法門,只需九十天時間便能證得十方諸佛皆在眼前。《般舟三昧經》,由東漢時代月氏國的支婁迦讖大法師翻譯成漢語,分為上、中、下三卷。
  • 善付囑丨淨慧長老:「觀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門
    禪是靠每個人自己去修行,去體驗的。每個人反觀自心就會知道,說出來的都不是禪;自己哪怕有那麼一點點體會、受用,那一點點受用就是禪。從古到今,禪宗提倡不立文字,不以語言文字取勝,但是從來沒有完全摒棄語言文字。所以,以語言文字作為入道的方便,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使用。今天,我們更不能不藉助於這種方便來共同地學習、體會、修行。
  • 【道家】靈官道法是方便法門
    南北朝時期,神光大師跪在雪地,向達摩禪師斷臂求法,可見求法有多重要和艱難。如果道緣淺薄,可能終其一生的苦苦追求,也遇不到真師傳法。尤其是道門修真之法,實踐性很強,講究的是現世福報,今生成仙,不像佛法注重修來世,除了密宗外,其他佛教宗派的法在操作性,實踐性方面都不強,所以道法從技術層面來說極其之高,這也就導致了明師難尋,真法難求,況且道家法脈多為隱傳,很難尋覓得到。
  • 準提法門修持專輯(十一)完整準提本尊修法儀軌及種子字安身法
    無際後註:插圖法本錄入,凡是修持完整準提法門的同修,應該好好看看,準提法門之宏大,遠遠超越一切密宗的修持儀軌,準提法門是最早最古老的密宗法門,是一切密宗法門之祖  準提法門是最完整和最被一切眾生認可的密宗法門,也是千百年來在漢地最先認可和盛行的密宗法門,也是人人知道的法門,貫穿佛道以及民間宗教信仰。  準提法門也是歷代很靈驗的法門,對於生育、養生、護身、饒益、降伏、敬愛等方面,與不可思議之奇效。
  • 別把密宗當成滿足獸慾的藉口(附:南懷瑾說「雙修」)
    當修行人到了一定境界,我們也不排除會有一些特殊的修法,就連慧可也會前往妓院修行,但這絕不是一個普遍的適應於大眾的修法,更不是對初學居士能夠傳授的法門。如果你的上師在你加行還沒有修完,對空性沒有一點證悟,沒有長期修持圓滿次第氣脈明點的情況下,陡然地讓你修雙修,那麼,他一定是騙子。
  •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 | 法語
    修行一定要慈心下氣。「慈心」:對誰都有慈悲心。「下氣」:沒有貢高我慢,沒有四相的執著,把這一切執著都破了,才能行菩薩道。132. 念不生氣的經,念不罵人的經,念不發脾氣的經,有這三種經,很快就成佛了。133. 真正修道人,「舉動行為管自己,行住坐臥不離家。」不要做鏡子,專照人家,不照自己。134.
  • 淨土修行中對「一心不亂」、「清淨心」的兩種不同的釋義
    在佛法修行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淨土宗 修行中,由於修行宗旨的不同,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兩種修持方法。因此對淨土修行中的「一心不亂」及「清淨心」解釋有兩種不同的釋義。《阿彌陀經》的「一心不亂」,這一句經文,困擾了不少修行淨土的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