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強人媽媽沒時間陪兒子,卻把孩子培養成醫學博士,傳授兩條經驗

2020-12-27 豆媽逗娃

最近在西安旅行,朋友介紹了一位孫姐陪著我們到處轉,孫姐為人爽朗又細心,一切行程都給我們安排得妥妥的。讓我這帶著兩個孩子的媽,在旅遊旺季的西安之行,少操了很多心。

聊天當中,我了解到孫姐是一個女人管著一個車隊,那身上透著一股紮實能幹的氣質。讓我心生敬佩!

但更讓我羨慕她的是,她的獨子是西安交大的臨床醫學博士,1米83的個子,長得像韓國明星。是那種明明可以靠顏值,卻要靠才華的人。

而且,孫姐兒子情商很高,一點都不是書呆子。比如說,他本科期間沒有買過一雙新鞋。原因是宿舍裡的一位同學家庭條件特別差,半年連個肉都不買著吃,他覺得自己買新鞋會刺激別人。倒是在學習上,他與這位同學比拼著誰更努力。

孫姐兒子已經有多篇文章在國際刊物發表,而且,碩士導師和博士導師都非常喜歡他,研討會碰到時,對這一個共同的弟子讚不絕口。

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本就讓人羨慕。讓我更不可思議的是,因為孫姐工作很忙,她幾乎沒有時間陪自己的兒子,她說兒子從小到大,幾乎沒讓自己操什麼心。

舉一個例子。她說兒子考上了西安最好的初中,當時她就在學校附近租了個房子。她兒子說,旁邊就是西安工業大學,希望多感受一下大學的氛圍,就讓媽媽辦了一張西工大的餐卡。從初中到高中6年時間,孫姐幾乎沒有在家裡給孩子做過一頓飯,她兒子是吃著西工大的學生餐度過的中學。

這可不得了,我一定要向孫姐請教育兒經驗。

她就跟我說了兩條。

第一,她說男孩子從小就要放手。她和老公都不給孩子做決定,從小就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自己拿主意。所以,她兒子考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都是自己決定的。他們兩口子,就沒操過啥心。當時考碩士時,那位導師全國只招一個研究生,孫姐覺得希望不大,但是他兒子堅定地報考了,而且還就考上了。

第二,孫姐說自己工作忙,從孩子小時候,她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每晚給孩子講一個故事,一直堅持到兒子小學低年級。她覺得自己想給孩子講的道理,在故事裡都講到了。而且因為從小給他講故事,也培養了孩子愛看書的習慣 。

孩子愛學習的程度,曾經一度讓姥爺擔心,害怕孩子變成書呆子。後來,還是學校老師講孩子在學校裡還挺調皮,這才打消了姥爺的顧慮。

聯想起我家大寶小的時候,我也堅持了幾年時間,晚上給她講故事。她未來能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我還不知道。但我感覺確實給她講故事,提高了她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在寫作文時,她的想像力和語言的豐富性更好,尤其擅長寫一些童話。

聽了孫姐的經驗,也堅定了我要給二寶早早開始親子共讀的決心。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幼兒情商與性格培養繪本》 ,適合2~8歲的孩子,一套10本。其中主要分為十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

這套書運用遊戲、問答、兒歌和講故事等形式,一方面將道理和各項能力融入故事,另一方面,鍛鍊孩子的語言邏輯能力,培養寶寶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彩圖雙語版的形式,讓這套圖書非常容易上手,適合親子閱讀,有輔助認字和學習英語的效果。優良的紙張,不容易損壞。

另外,我特別喜歡這種小分冊的形式,就之前自己給大寶講故事的經驗而言,我發現,有的時候孩子會要求我們一個又一個地講故事,因為他們常常覺得這個故事還沒有完,還沒有聽夠。你看,一本厚厚的書後面還有那麼多頁呢,為什麼就不講了?

而這種小分冊的形式,有利於我們跟孩子做約定。每天睡前就講一個故事,一冊一個小主題,講完我們就要按照約定睡覺了。孩子習慣了,每天講完故事就有一種成感和滿足感。也不容易纏著爸爸媽媽不放。

這套書,一共10本,原價150元,現在活動價59.9元,適合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度親子閱讀的時光。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評論、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一個樂於分享育兒乾貨的心理諮詢師媽媽,兩個女寶,嗅著煙火氣,快樂逗娃。

相關焦點

  • 清華博士媽媽裸辭陪娃「小升初」,中產培養精英只能死磕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前幾天跟一位清華博士媽媽聊天,她兒子是去年被六小強點招錄取的。 她說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提早規劃,導致最後兩年手忙腳亂。
  • 韋唯離婚後把3個兒子培養成了學霸:學霸的養成關鍵在於小學階段
    可是這個堅強的女人依然堅持要回了三個兒子的撫養權,為了照顧孩子,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出現在自己心愛的舞臺上。然而,付出終有回報,如今她的三個兒子都成為了學霸,大兒子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二兒子選擇了拳擊行業,三兒子選擇了學醫。男孩天生比較調皮叛逆難管,然而一個單親媽媽培養出了三個學霸兒子,著實讓人佩服。
  • 韋唯離婚後把3個兒子培養成學霸:想要孩子有出息,小學就得重視
    韋唯離婚後,把3個兒子培養成學霸:想要孩子有出息,小學就得重視說到韋唯,現在90後、00後應該都很陌生,但在早些年代,她可是八九十年代的「樂壇一姐」,無人不知,內地歌壇天后級的人物。後來,韋唯憑藉自己出色的育兒理念,成功把三個兒子培養成「學霸」:兩個考入北大,一個成拳擊冠軍,她用愛成就了孩子。
  • 我年入千萬,忙得沒時間陪孩子:事業和家庭兩全,才是最大的謊言
    沒想到兒子突然將手裡的積木扔到地上:「你走吧,我不想要你這個媽媽。你說好了回家陪我,可你每天都忙得沒時間和我說話,你就是這麼陪我的嗎?」說實話,我沒想到兒子會說出這麼一段話。聯想到之前我對他的忽視,我忍不住紅了眼睛,抱著他連聲說對不起。
  • 陳妍希送兒子上學,明星再忙也會抽出時間陪孩子,親子陪伴重要性
    9月14日,陳妍希在社交網站曬出一段送兒子上幼兒園的小視頻,3歲的兒子小星星出鏡,兩條胖乎乎的肉腿十分可愛。陳妍希還配文「第一天到學校上學」、「穿著制服好可愛」等字樣。陳妍希送兒子上學,明星再忙也會抽出時間陪孩子,親子陪伴重要性
  • 在閩臺籍醫學博士:滴水成河 齊心抗「疫」
    在福建泉州國宇醫院工作的臺籍醫學博士張峻斌。(受訪者供圖) 鍾欣 攝(抗擊新型肺炎)在閩臺籍醫學博士:滴水成河 齊心抗「疫」中新網泉州2月6日電 (孫虹 林凌嵐)「我相信大家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儘快戰勝疫情。」當中新網記者6日致電在福建泉州工作的臺籍醫學博士張峻斌時,他還在位於安溪縣的住所自我隔離。
  • 王芳 女強人媽媽的另類育女經
    身為女強人媽媽,如果你不能像全職媽媽一樣付出所有時間,至少你可以像王芳一樣用心。
  • 人生贏家陳美齡,將3個兒子送入名校,學霸媽媽的教育從小學開始
    從當紅歌星,到教育學博士,再到「傳奇媽媽」,陳美齡的每一次轉型,堪稱完美,不愧是人生贏家。通過在史丹福大學求學的學習,加上自己撫養三個兒子成才的實踐,她形成了非常有啟發的教育心得,而這些心得,可以說是充滿了智慧與格局,對於我們培養孩子,有很多的啟發和感悟。
  • 巴圖,一個強勢媽媽培養的不知所措的孩子
    宋丹丹和英達結婚後,有了他們的兒子巴圖,但是由於感情問題,他們離婚了,離婚後宋丹丹要回了對兒子巴圖的撫養權。按說雖然撫養權歸宋丹丹所有,英達作為父親應該也有探視權,偶爾看看自己的兒子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英達自從和宋丹丹離婚後一次也沒看過巴圖,就連兒子想見見父親都被他拒絕了。
  • 他們的媽媽究竟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好想知道千璽媽媽的育兒經。著名主持人兼寶媽的李艾還說:想看千璽媽媽出育兒書,除了基因還有什麼秘訣可以把孩子都培養的這麼好?,在打工的時候認識了千璽爸爸,有了孩子之後不想讓孩子重複自己的生活,所以想要把孩子培養的和別人不一樣!
  • 馬斯克的媽媽為什麼能培養三個優秀的孩子?其中一個把火箭送上天
    1.不主動給孩子建議梅耶培養的孩子非常有主見,在埃隆十八歲的時候,他想去加拿大發展,就自己一個人去,那時候小女兒託斯卡十五歲,她也想去加拿大,但那個時候梅耶在南非讀博士學位,她說過兩年等我把學位拿到了再去吧!小女兒建議媽媽先去加拿大找機會看看,於是梅耶去加拿大呆了三周,回來後,驚呆了!已經無家可歸了。房子車子家具全被託斯卡賣了,那時候託斯卡才十五歲啊!那媽媽還能怎樣呢?
  • 一個女強人媽媽寫給兒子的一封信,感動哭了……
    因為每一個媽媽都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在危險時衝在前面,她們更會像迪莫守護洛克那樣守護自己的孩子,哪怕面對是高山一樣的困難,巨石一樣的敵人,從她們成為媽媽的那一刻起,她們柔軟溫暖的心為了孩子而被堅實的殼包裹住,可以成為披荊斬棘的勇者,也可以化成臨睡前獻上溫柔一吻的媽媽。媽媽為了你,有時會豎起隱藏的刺,更甚時會瞬間變身切換戰鬥模式。
  • 親友經驗談 | 陪孩子快樂成長
    今天為我們帶來分享的是清華大學2020級新生程茁驍的媽媽,一起來看看吧~隨著孩子走進夢寐以求的清華校園,開啟了她的新的人生歷程。周圍的朋友見面聊天,或多或少會聊到孩子的成長經驗,我回頭想想,其實也沒啥特別的經驗,就是要捨得花時間花心思在孩子身上,從懷胎開始到孩子走進大學校園,關鍵的十九年,要捨得花時間付出精力在孩子身上,陪著孩子把基礎打好。
  • 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你成功個屁啊
    我採訪過不少名人,牛逼藝術家、牛逼攝影師、牛逼藝人,問及什麼時候陪小孩呢,其中一些人給出的答案是:沒空陪小孩,孩子還小,懂什麼,我現在努力打拼,多賺點錢,給孩子打基礎,也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好——但他們知道孩子們怎麼說嗎,我們做過幾次調查,孩子們的心聲是: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不那麼成功,我不要昂貴玩具和高價培訓班
  • 從「沒天賦」到「英語學霸」,3個理由讓我7年如一日陪兒子學英文
    3個月的時間,他基本熟悉了美國小學裡的日常語言交流,參加州考測試獲得了全班第二的成績。我的英文表達並不算很強,兒子也沒啥天賦,因此很多人都很驚訝我對英文閱讀這件事情的堅持。那我就專門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我為什麼要堅持陪伴兒子做英文閱讀。
  • 不陪孩子的父親,為什麼大多晚景悽涼?
    不陪孩子的父親,老了孩子不親曾在網上見過一個案例:一個70多的老人,看到某寶媽跟孩子在公車上溫馨地互動,老人不由自主地羨慕:"孩子還是跟媽媽親,我的孩子也是這樣"我年輕的時候沒管過他們,所以他們幹什麼,都站他們媽那邊"年輕的時候不陪孩子,老了,卻要求孩子和自己親近,這是不可能的事。
  • 寶兒,媽媽沒時間陪你,但有方法愛你丨還在職媽媽自由之身
    無巧不成書,今年春節,我四歲的女兒,竟然也給我上演了這惹人淚奔的一出。而擁有十八般武器的我,後來卻可以峰迴路轉。不僅工作沒減少,還讓四歲的女兒還更為獨立,她自己說:媽媽,我很幸福! 到底掌柜的我用了什麼妙計,不僅讓續保持「自由身」,並且女兒還能夠感受到滿滿的愛呢?(持續關注訂閱號,持續放送育兒乾貨
  • 農村一家6個娃5個博士,1個碩士,父親談心得:要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
    有一位名叫蔡笑晚的鄉村醫生,家境貧寒,卻將6個孩子培養成才,1個碩士,5個博士。 崔永元向他求教家教的「寶典」、主持人魯豫在節目中叫他「博士老爹」、哈佛教授也向他學習教育經驗!!
  • 兒子哈佛,女兒哥大,父親劉墉:小學到初中,我堅持陪伴孩子
    劉墉的兩個孩子相差17歲。老大兒子劉軒,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畢業,還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當過音樂製作人,主持人,還在綜藝節目《我是演說家》第二季拿了總冠軍,和父親一樣,是個才子。陪兒子,劉墉是典型的「中國式父親」,說一不二,但在女兒面前就成「女兒奴」了,溫柔又民主。他會給女兒化妝,和女兒一起玩過家家,給娃娃吹頭髮;女兒練小提琴,他就當樂譜架舉著樂譜;培養女兒學習的興趣,就帶女兒一起做科學實驗。女兒從小成績就好。
  • 「博士老爹」蔡笑晚:家中5名博士1名碩士,我是這麼培養孩子的
    老五蔡天君,則是這個博士之家唯一的碩士,畢業於中科大,目前就職於中國建設銀行;么兒蔡天西,是孩子裡最有出息的一位,18歲就考上了麻省理工的博士,後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現已被聘為終身教授,比大哥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