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誘騙去自殺」:一名原日本神風特攻隊員的自述

2021-02-08 觀心悟語

大館和夫在自己的東京家中。他把在日本海軍當飛行員的經歷寫成了《神風特攻隊回憶錄》一書。

60多年來,大館和夫(Kazuo Odachi)一直保守著一個秘密:他17歲時當上了神風飛行員,成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的最後掙扎中,被派去執行自殺式任務的成千上萬名日本年輕人之一。

隨著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開始了在東京的警察職業生涯,他幾乎從未向任何人透露過這個秘密,就連他的妻子也不例外,只知道他曾是一名日本海軍飛行員。他覺得,很難向社會解釋那段經歷,因為社會上大多數人將神風特攻隊員視為自願做出一種不可思議犧牲的粗暴狂熱分子。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日本與「二戰」的複雜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大館和夫漸漸開始把他的故事講給一小群朋友聽。2016年,他出版了一本回憶錄,講述了他怎樣在每晚入睡時都在想,明天是否會輪到他去為一件沒有希望的事情送死。這本回憶錄的英文版在二戰結束75周年的時候,於今年9月出版。

現年93歲的大館和夫是從未打算活下來的一群人中的最後倖存者之一。他說,他希望紀念那些年輕的飛行員,他們的英勇和愛國精神被利用了。「我不想讓人們忘記,日本今天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國家,是建立在他們死亡的基礎之上的,」他最近在家中接受採訪時說。

神風特攻隊是「二戰」中的日本最強有力的象徵,是狂熱民族主義和軍事狂熱主義危險的生動例子。但隨著經歷過「二戰」的那代人逐漸消逝,日本政治的對立各方正在如何向一個仍對這場戰爭的遺產存在分歧的公眾重新解釋「神風特攻隊」方面展開激烈競爭。

在右翼眼裡,神風特攻隊是傳統美德和自我犧牲精神的象徵,他們認為現代日本可悲地缺乏這種精神。在左翼眼裡,神風特攻隊是被日本軍國主義毀掉的那代人的一部分,是對維持日本戰後和平主義重要性的有力提醒。

「神風特攻隊作為一個歷史事實,作為一個象徵,有非常大的潛力被爭論的雙方利用,」靜岡大學(ShizuokaUniversity)教授M·G·謝夫塔奧(M.G. Sheftall)說,他著有《風中的花朵》(Blossom in theWind)一書,該書收集了對神風飛行員的採訪。

大館和夫本人對政治不感興趣。這些日子裡,他在自己位於東京郊區的家中歡迎訪客時,喜歡生動地再現舊時的戰鬥場景,用力地踩著想像中的飛機油門,使勁地拉著假裝的飛行操縱杆。

他的故事無法用日本保守派和自由派經常使用的簡單刻板印象來解釋。

他自願報名參加了一場他認為他的國家不會贏的戰爭。他準備好了為保護他所愛之人而死,但並不想白白放棄自己的生命。

如今,他堅定地反對戰爭,認為維持日本的和平憲法是最好的選擇,但他依然堅定地倡導日本的自衛權利。他對自己的入伍決定一點兒也不後悔,並為安慰死於「二戰」朋友的亡靈,每年幾次去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參拜,那裡供奉著日本世世代代的陣亡將士,以及一些最臭名昭著的戰犯。

大館和夫在一個空軍基地附近的村子裡長大,一直對飛機著迷,他在「二戰」開始時做出決定,有朝一日要當飛機員。1943年,他報名參加了日本軍隊,並加入了「予科練」,這是一個將一群精英青少年訓練成海軍飛行員的項目。

穿著飛行員制服的18歲的大館和夫。

大館和夫指出,予科練與其他神風特攻隊不同,後者由那些從學校徵來的、幾乎沒有準備或經過訓練就被派去送死的學生組成。儘管如此,大館和夫及其所在項目的年輕人,在日本絕望地轉向自殺式行動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在空戰中犧牲的準備。

學員們被贊為櫻花,櫻花的短暫飽綻更讓其生動美麗顯得突出。櫻花的圖案甚至印在他們制服的鈕扣上,作為對他們時刻可能在戰場上死亡的提醒。

「我們都知道,『從此過上幸福生活』是一個不太可能的結局,」大館和夫在他的《神風特攻隊員回憶錄》(Memoirsof a Kamikaze)中寫道。「我們本來註定活不長。」

1944年8月,他被派往日本佔領下的臺灣時,「二戰」已進入尾聲。

日本軍隊已被美國的技術優勢和美國戰爭機器壓倒性的生產能力快壓垮了。盟軍的勝利似乎越來越不可避免,而日本的戰術則開始要求更多人做出犧牲。

飛行員在空戰中接到的指令是「以用自己的螺旋槳打掉敵人為目標」,大館和夫寫道。「當然,如果這樣做,那會必死無疑,但至少我們能拉上敵人做墊背。」

這種戰術基於一個信念,即日本飛行員比敵人更願意去送死。

這個信念的力量在1944年10月受到了檢驗。當時,日本海軍決定,在後來被稱為雷伊泰灣戰役(Battle of Leyte Gulf)的行動中,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美國對日本駐菲律賓部隊發起的攻擊。

日本軍官向大館和夫及其同伴們解釋了使用自殺行動的計劃,並讓他們自願報名。軍官們得到的是震驚的沉默。

大館和夫寫道,只是在軍官開始對他們大聲訓話時,才有了幾名默默地自告奮勇的首批飛行員。「我們實際上是被誘騙去自殺的,」他回憶道。

10月25日,大館和夫親眼看著成功執行出擊任務的首批自殺式戰機從菲律賓被炸毀的跑道上起飛。而他和戰友們很快就發現,他們被困在了這個島國,因為美國的轟炸機摧毀了他所在中隊剩餘的多架戰機。

大館和夫在「二戰」中執行任務時戴的絲巾。它是用降落傘布做的,上面繡著他所在部隊的象徵:櫻花和藍貓。

幾個月後,他和其他人一起從菲律賓逃到了臺灣。1945年4月4日,他接到命令,去執行他當上自殺式飛行員10個月以來的首次任務。

大館和夫駕駛的零式戰鬥機是曾在「二戰」初期主宰太平洋空域的行動靈活的日本飛機,但在這次任務中裝載了一枚500公斤的炸彈,機身變得重到讓他不可能靈活地應對敵機。當他的飛機被美國戰機發現後,他把炸彈丟棄到海裡,才得以脫身。

下次出擊時,他的機組沒有找到目標。接下來的六次任務也都以失敗告終。

每次任務之後,他會等上好幾周才接到新的命令。每個夜晚,軍官會宣布誰將在第二天執行戰鬥任務。「感覺像是被判處了死刑,讓人胃裡有一種翻騰的感覺,」他寫道。

但後來,他說,「我們變得對生死漠不關心。我們唯一關心的是在最後的時刻成功。」

但是,那個時刻始終沒有到來。在去執行他的最後一次任務的飛機正準備起飛時,一名地勤人員跑上跑道,大喊著揮手讓飛行隊停下來。大館和夫得知,天皇剛剛宣布了日本投降。他要回家了。

在回家途中,他乘坐的火車從廣島被炸毀的廢墟中穿過,讓他真正感受到戰爭已經結束。回到東京的家中後,他把作為神風特攻隊身份紀念的禮儀短配劍扔進了爐火裡,熔化成了一個鋼塊。

他從「二戰」帶回來的為數不多的紀念品包括幾張照片,以及他在臺灣遇到的一名年輕女子送給他的禮物:一條用降落傘布做成的絲巾,上面繡著予科練的象徵:櫻花和藍錨。

大館和夫從未把這名女子的身份告訴過任何人。這是他仍拒絕談論的為數不多的有關「二戰」的事情之一。

他說,人們經常談論神風特攻隊「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他希望他的回憶錄不僅提醒人們那場衝突的代價,也提醒人們那些為衝突犧牲了生命的年輕人的人性。

「我們當時就和今天的高中生和大學一年級新生差不多年紀,」他說。「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會自己決定去死。」

相關焦點

  • 聲名狼藉的神風特攻隊:隊員平均不足二十歲,被軍方強迫為國犧牲
    在日本各種官方文件中,都記錄著關行男接受任務時的回答:「請讓我去帶領他們。」在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記憶錄中,這種行為是為日本獻身的高尚舉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當時有一個日本同盟社的報導員就在現場,他叫小野田政。在戰爭結束後,小野田政寫了一本書,叫做《神風特攻隊誕生秘話》。
  • 「神風」自殺式襲擊
    自菜特灣戰役之後,「神風」特攻成為日軍截擊盟軍的核心戰術,在後來的硫磺島戰役以及衝繩戰役中得到更加瘋狂的應用。 「神風」特攻初露鋒芒,為了擴大作戰規模,日本國內匆忙組建了一批「神風」特攻訓練基地,那些被召來的年輕學員大多是還未畢業的軍校學生,他們不過學習了一些簡單的飛行、著陸技巧,以及如何使用機上的通訊裝置。在「神風」隊員執行自殺攻擊之前,要舉行一種特殊的儀式。
  • 神風特攻隊隊員:很狂熱 但很多人並不想死
    等到他完成訓練的時候,日本正陷入飛行員、飛機和武器的極度短缺,以至於他所在的飛行中隊被解散,而他奉命加入了神風特攻隊。他不敢拒絕。1945年5月4日,桑原駕駛飛機從串良基地起飛前往衝繩,去襲擊正在攻打這個位於日本主島以南400英裡的前哨基地的軍艦。但他駕駛的飛機發生引擎故障,導致他不得不迫降。一周之後,機械故障又迫使他第二次放棄了自殺式任務。
  • 瘋狂的日軍:神風特攻隊員死亡,新娘抱遺像結婚
    藤田進入戰場,正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一敗塗地,被逼用「神風特攻」垂死掙扎之時,而絕大多數炮灰就是藤田這樣的新入伍學生兵。第二年,也就是日本投降的1945年,藤田自願報名加入了神風特攻隊。
  • 自殺軍隊日本神風特攻隊:用生命擊沉美國航母,為何無法扭轉戰局
    在元朝時期,忽必烈曾經多次進攻日本,但是最終卻因為颱風而導致功虧一簣,日本人就將這兩次颱風稱為神風,他們希望,神風特攻隊能夠再次如那場神風一樣, 扭轉日本戰局。10月25日,神風特攻隊發起了第一次進攻,5架攜帶著炸彈的零式飛機直接衝向了美國航空母艦,美軍的高射炮沒有阻止俯衝而下的飛機,最終一架飛機衝到了航母上,最終將其擊沉。這是神風特攻隊第一次取得巨大戰果。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日本神風特攻隊:孩子當炮灰,家長真的願意嗎?
    大貫美惠子,一個生於1934年日本,戰後移居美國,最後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美籍日本女學者,用大量當年出陣學徒的日記、神風特攻隊隊員的遺書,從人類學和哲學角度重新審視、解讀這段歷史,告訴了我們一個與日本官方不太一樣的神風特攻隊。
  • 「神風」特攻隊也有逃兵?說好的「玉碎」呢
    「不死的特攻兵」佐佐木友次(圖源:twitter) 從二次大戰以來,「神風」特攻幾乎成為了自殺式襲擊的代名詞。「神風(Kamikaze)」一詞甚至作為一個「舶來詞」,被美國人廣泛使用。可見這種喪心病狂的作戰形式在美國人心中留下了多麼大的心理陰影。而對於這些特攻隊員們,日本右翼分子自然是讚譽有加,作為死敵的美國人也對其抱以敬意。 在對外宣傳中,特攻隊員們被渲染成「為日本的未來而自願獻身」的英雄和勇士。因此在特攻部隊中,出現佐佐木友次這種「異類」,著實令人難以相信。
  • 日就法媒稱自爆襲擊為「神風」表不滿:褻瀆父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旗下zakzak網站11月22日報導,近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法國巴黎製造了多起恐怖襲擊,當地媒體不約而同使用「神風」來形容自殺式襲擊者。法新社在官方推特帳號上形容稱「巴黎發生的恐怖襲擊是神風攻擊」。法國《解放報》也報導稱,「此次三個『神風』中就有一人是法國人」。同時,《費加羅報》則報導稱:「神風闖入了體育場。」
  • 神風特攻隊:日本法西斯泯滅人性的最後一搏,軍國主義的最後瘋狂
    這些神風特攻隊員們大部分都是剛剛從飛行學校畢業的新手飛行員,他們中的很多甚至沒有學習如何降落飛機,就在法西斯分子的裹挾之下帶著飛機和炸藥撲向美軍的軍艦,成為軍國主義的犧牲品。日本人會進行如此瘋狂的舉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傳統的空戰在太平洋戰爭的末期已經完全無法與美軍進行正面對決。
  • 記錄 神風特攻隊倖存者講述瘋狂往事:出發 然後完蛋
    手冢當時是名校東京大學的一名學生,有6個兄弟和1個妹妹,而且並非長子。所以他是個不錯的選擇,手冢苦笑著說。他被放了5天假回家探望父母。他沒有勇氣告訴父母,自己被選為敢死隊員。他說,成為神風特攻隊隊員只有一件事是可以絕對確定的,「出發,然後就完蛋了」。他之所以倖免於難,是因為就在他乘火車去執行神風特攻隊行動時,裕仁天皇在廣播裡宣布日本投降。
  • 死神之風——美國海軍艦艇與日本神風特攻隊的戰鬥①
    本系列我們就通過各種角度,系統地重溫一下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水面防空戰鬥——美國海軍與日本神風特攻隊之間的戰鬥。■電影《決戰中途島》對俯衝攻擊時飛行員面對的兇猛防空火力進行了著重刻畫,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與之相對,神風特攻隊員需要在更嚴峻的條件下撞向敵艦,可以說一般人是難以想像的。
  • 他發明了神風特攻隊隊戰術,因殘暴被稱為修羅外道,後切腹自殺
    ,用心去聆聽來自過去的聲音,感受古人傳達的智慧,關注我,跟著我們一起去追尋先祖的腳步,挖掘出那些塵封在泥土中的歷史!正文在二戰快結束的時候,日本的軍事物資接近枯竭,於是他們就想出了一種喪心病狂的戰術,那就是以「神風特攻隊」為主力的自殺式襲擊,無數不知情的日本青年被騙上戰場白白送死。而這一戰術的創建者,名叫大西瀧治郎。
  • 步兵也搞神風特攻?二戰日本專造「自殺式」反坦克武器
    謝爾曼馱著一輛繳獲的日軍輕戰車,這恐怕是對「豆」坦克的最大羞辱吧而日本由於長期不重視反坦克作戰,武器庫中的反坦克武器可謂寥寥無幾,導致戰爭後期不得已緊急搞出一些五花八門的「自殺式」反坦克武器這種武器頗具「神風」風格,一根長長的竹竿盡頭有一個三角圓錐形戰鬥部,底部有三根長刺。至於為什麼設計成這個形狀,還要從破甲的原理說起。
  • 日軍「自願」加入自殺式特攻隊的真實原因:因為錢,因為愛情
    比如二戰日本神風特攻隊。 他們是日本窮途末路的情況下,組建的自殺式襲擊。招募的隊員之所以自願,也是有很多考量的。美籍日本女學者大貫美惠子根據大量一手材料研究,發現他們選擇自願赴死,大多出自下幾種考量:
  • 二戰日本神風敢死隊的瘋狂行徑
    中途島失敗後,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大勢已去,面對比自己強大數倍的美國海軍,日本航空艦隊指揮官西龍治郎炮製出了臭名昭著的「神風特別攻擊隊」。他提議讓特攻機撞美國軍艦「一機換一艦」,於是許多十六七歲青少年組成的自殺性質的敢死隊,成為了日本法西斯的炮灰。圖為一群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少年,臨死前面帶微笑。
  • 用血肉融成的戰爭籌碼——日本人鏡頭中的特攻作戰
    影片以一個飯店老闆娘的回憶為主線,來講述當年那批去執行特攻作戰的特攻隊員的故事;影片最後還弄了一個很煽情的片段來給這些人招魂……因為不知道是石原桑有心還是無意,過濾掉那些給軍國主義犧牲品招魂的「毒鏡頭」後我發現:他策劃的這部片子裡面講了不少關於特攻作戰本質的大實話。下面我們就透過這部片子來看看這些神風特攻隊隊員究竟是不是像以安倍桑為首的日本右翼所描述的那樣「令人感動」…… 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日本帝國已經油盡燈枯;能夠拿來繼續進行戰爭賭博的籌碼也越來越少。
  • 步兵也搞神風特攻?二戰日本專造「自殺式」反坦克武器|輕武專欄
    ,武器庫中的反坦克武器可謂寥寥無幾,導致戰爭後期不得已緊急搞出一些五花八門的「自殺式」反坦克武器。▲日本人可沒少研究怎麼打坦克其中的一種,就是被譽為「反坦克竹竿」的刺雷了。這種武器頗具「神風」風格,一根長長的竹竿盡頭有一個三角圓錐形戰鬥部,底部有三根長刺。
  • 此人是日軍大將,曾因戰敗被譏笑為日本的趙括,積極反對神風特攻
    二戰末期,一大批日本年輕人被軍國主義分子所蠱惑,駕駛著經過特殊改裝的零式戰機,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及固定的集群目標實施自殺式襲擊,雖然成功摧毀了美軍大量的艦船,但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自此也成為了戰爭後期最後的炮灰,這支「日本敢死隊」就是二戰後期臭名昭著的
  • 逃兵、藥物、社會排斥,神風特工隊的背後
    神風特工隊創立於1944年,即二戰結束前一年,號稱「世界第三海軍」的日本聯合艦隊已經走向了窮途末路,剛就任日本海軍艦隊司令的大西瀧治郎宣布成立「神風特工隊」,即「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自殺式攻擊。那麼神風特工隊真是堅定而自發去殺身成仁,為天皇而死嗎?下面將會揭開這個瘋狂軍隊的背後。軍國主義的裹挾在我們大部分人想像中,神風隊員們一定是頭腦簡單,對日本天皇愚忠的炮灰。但是在日本學者大貫惠美子的《神風特工隊、櫻花與民族主義》一書中,對神風特工隊成員做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並非如此。
  • 爆料:蔡英文歌頌「神風特攻隊」,憑弔轟炸重慶的日本中將!
    而前「藍委」邱毅爆料稱,蔡英文近日有「驚人之舉」,歌頌紀念「神風特攻隊」,並憑弔了曾策劃「重慶大轟炸」的日本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但環環(ID:huanqiu-com)14日採訪邱毅得知,他所指的是屏東縣政府8月16日即將舉行的紀念活動,內容是紀念「神風特攻隊」以及大西瀧治郎。蔡英文本人正在「外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