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的地名:省市縣都帶有相同字,你知道有哪些?

2020-12-23 偉遊四方

今天要盤點一種有點趣味的地名現象,那就是省市縣三級的地名都帶有相同的字,如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你知道還有哪些例子嗎?

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

南召縣位於南陽市北部,和平頂山、洛陽交界,素有「北扼汝洛、南控荊襄」之稱。南召縣是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最佳休閒度假旅遊名縣、中國最美縣域。

南召縣旅遊資源豐富,有五朵山風景區、真武頂風景區、南召寶天曼、白河第一漂、猿人大峽谷、丹霞寺、鴨河口水庫、蓮花溫泉水城等景區景點。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

(蘇州古城)

姑蘇區是蘇州市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口將近一百萬,是蘇州行政、教育、文化、旅遊中心,是蘇州歷史最為悠久、人文積澱最為深厚的中心城區。

姑蘇是江蘇的古稱,為了延續這個名字,在2012年將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合併為姑蘇區。唐代詩人張籍的《楓橋夜泊》,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更是耳熟能詳。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

福清市是一個縣級市,位於福州市東南部。作為福建省會的一個縣級市,福清市綜合實力較強,是全國百強縣之一,也是福建十強縣市。

(龍江橋)

福清的名勝古蹟眾多,天寶陂、龍江橋、彌勒石佛、瑞雲塔、東關寨、南少林寺、石竹山等各具特色。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

東營區是東營市中心所在地,東營區和東營市「同名」,這也是一種獨特的人文地理現象。

東營區境內的旅遊景點有天鵝湖公園、清風湖公園、勝利電視塔、勝利油田科技展覽中心、華8井紀念碑等。

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例子嗎?(圖源網絡,文中數據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我國含「樂」字的縣市分布及地名的多種讀法
    地名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詞彙,在書面語中都具有音、形、義三方面的內容,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也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開中國地圖,很多地名會讓人語塞。地名經常出現多音字,如河北樂亭、浙江會稽、安徽六安等,誤讀的情況比較多。
  • 無錫地名的由來是什麼?
    無錫,一個謎一般的地名,總在「無錫」與「有錫」之間徘徊。無錫的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據有關史料記載,無錫地名最早來源於楚國春申君黃歇所說「立無錫塘,治無錫湖」。而作為西漢會稽郡26個縣中之一的無錫縣,正式出現是在東漢班固、班昭所著《漢書·地理志》。後世關於無錫建縣歷史。
  • 這個地名全國獨一無二,只要和它重名!一個字——改
    在前段時間看到頭條上的一片文章,大意是說馬鞍山是全國重名最多的城市,全國叫馬鞍山的地方有好幾個,有安徽的馬鞍山市,有甘肅的馬鞍山,有湖南的馬鞍山,有廣西的馬鞍山,甚至香港也有個馬鞍山……可是今天我說的這個地方全國沒有和它同名的,因為那些曾經和它同名的城市都因它而改了名。
  • 趣味猜謎|萬點風帆過大江 湖北地名
    先有謎語後有詩,猜起謎語美滋滋~忙碌的生活中, 和親朋好友一起抽個時間猜謎語,放鬆身心,趣味一刻!話不多說,來看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怎樣的趣味謎面呢?
  • 歙縣洪水高漲,地名卻不知道怎麼讀,安徽還有3個地名容易錯!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以這兩天全國上下都在密切關注著高考的一舉一動。這其中要說關於高考動靜最大的,肯定就是安徽的歙縣了。因為歙縣遇上了50年一遇的降雨量,這樣的降水量使得歙縣城區全部被淹,因此就連高考也未能如期舉行。歙縣的高考未能如期舉行此後自然是有補考的,這裡暫且不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歙縣這個地名的問題。
  • 郭沫若的一篇文章,陝西14個縣地名被改,有必要嗎?
    如此一番改革,陝西省共有14個縣分別被更改名字,方便了當地群眾,也更利於它的推廣和傳播,對當地的經濟、旅遊、商業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晦澀、難寫的漢字,其實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在訴說著一段最古老的歷史。
  • 這些地名冷知識,你都了解嗎?
    文章來源:中國國家地理+越南的重慶、太原美國的北京、廣州……這些源自中國的地名如何在異國落地生根?你還知道哪些聽起來像中國地名的外國地名?關於地名,你知道哪些冷知識?「陽」字的地名古人同樣極為挑剔和講究陝西的地級市鹹陽位於八百裡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zōng)山亙北山水俱陽鹹的字意為「全」,故稱鹹陽這個名字取得極好,也取得極早在秦國還未問鼎天下時,就將其佔用了這使得很多同樣處於山水俱陽之地的城市只得另覓別名洛陽是塊風水寶地
  • 中國最難讀的地名,你讀對了幾個?
    中國地名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以至總是難以避免念錯地名。就問你一句,你有沒有鬧出過這種笑話?在這個靠導航走天下的年代,可能你會覺得念錯就念錯唄,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只是尷尬,付之一笑或調侃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念錯地名不只尷尬那麼簡單。截止至2018年末,我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72個,建制鎮數量從2176個增加到21297個。
  • 邯鄲這些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
    悠久的歷史,更是孕育了深厚的文化,但這對大多數還是很陌生的,大部分人對邯鄲的印象都停留在金戈鐵馬的戰國時代,殊不知,自魏晉之後邯鄲已然淪為了縣城,而東部的大名和南部的鄴城相繼崛起。真正的邯鄲能保留至今的,也就是戰國的殘垣與魏晉的烽火還有隋唐之際的煙雲,殘唐五代至宋遼金元的紛爭。
  • 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這161個中肯定有你讀錯的!
    (yī)縣的黟字標錯音。 茌平的茌:讀chí,不讀shì,地名專用字音。公元前221年建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也即建縣歷史超過2200年。 臨沂的沂:讀yí。江蘇新沂,沂蒙山、沂水的沂,都是相同的讀音。
  • 中文的魅力有多大?世界上最長的首都地名,被漢語翻譯卻是2個字
    導語:中文的魅力有多大?世界上最長的首都地名,被漢語翻譯卻是2個字眾所周知,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這些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漢字得到不斷的發展,逐漸濃縮成了進化,一直傳承下來。但是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中文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呢?即便是世界上最長的首都地名,在被漢語進行翻譯的時候,卻僅僅只是2個字而。這個國家叫做泰國,相信很多人對於泰國是不會陌生的,作為東南亞旅遊最為火爆的國家之一,泰國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其中中國人的數量佔到了一大部分。
  • 藏在南京地名裡的春天 「春」字地名有幾十個
    黃寶榮/攝「春」字地名有幾十個帶一個「春」字的地名,南京有多少?南京地名研究者高小民告訴記者,至少有四五十個之多。據南京地名大全等資料記載,1988年,莫愁新寓建成時,下屬的幾個居民區都以花卉來命名,迎春裡的「迎春」指的就是迎春花。南京老城區街巷眾多,「春」也出現在很多老街名字裡。秣陵路東段南側曾有一條小街「富春裡」;棲霞石埠橋有一條建於明代的老街,為了祈求富榮昌盛,取名「長春巷」。「文革」期間,新街口的老街慈悲巷,改名為春風巷,旁邊的支巷則叫做春風一巷。
  • 楊建勳:府谷縣哪些地名有錯別字?
    我們從府政發〔2017〕129號《府谷縣人民政府關於全縣村委撤併工作情況的通知》(以下簡稱「129號」文件)中搜集了部分地名用詞,但是覺得不倫不類,非常難理解,沒有實在意義。例如「莊則村、王家焉」,「則」和「焉」本來都是助詞,和前面的字無法組詞,不能形成有意義的語素。這就說明我們在寫這些村名時用錯了字,寫成了別字。
  • 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諸位朋友都知道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  地方實在太多  免不了要撞名  一些搞笑的地名紛紛湧上地圖  那麼,中國有哪些地名最容讀錯呢?  1、六安市  六(lù)安,位於安徽省西部。大名鼎鼎的「六安瓜片」想必愛茶的人都知道,但地名就未必能讀對了,六(lù)安往往讀成六(liu)安。六安人自己方言讀音也還是:liu an (an 讀第三聲)。央視主播郭志堅就在電視上把六安讀成了六(liu)安,引發當地人和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質疑。
  • 中國上古八大姓為什麼都帶有女字旁?
    心細的你有沒有發現,這些中國最古老的姓氏都有女字旁,而且就連「姓」字也有女字旁。古代人的生活圈子非常小,交際圈也局限於部落內部。為了族群的繁衍,各部落之間經常組織大規模相親活動。在特定的日子裡,來自不同部落的男女,載歌載舞大聯歡。期間,看對眼的就隨意的不可描述。而這樣的大規模相親互活動常常會持續好幾天,事後如果女方懷孕,往往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
  • 日本地名比中國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大錯特錯
    在豆瓣、知乎和微博上都有一種論調:日本的地名比中國的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他們的第一項論據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比中國的更有歷史厚重感。日本的一級行政區用的概念是都、道、府和縣,一下就讓人想起了李唐王朝的盛世場景,武則天的神都洛陽、李世民設立的「大唐十道」、唐玄宗設立的「京兆府」、張小敬「萬年縣不良帥」。多麼講究多麼有文化呀!而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用的概念是省、市(直轄市)、區(民族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省」是元朝才出現的區劃概念,論資歷比「道」晚了600多年。
  • 臨沂最容易讀錯的15個地名,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中國的地名在讀音上一不小心就字失一毫,地差千裡了。為什麼地名難讀?因為中國的語音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國很多文化和城市的歷史密碼,往往都固化在地名裡。這裡收集到15個容易讀錯的地名,有些對咱臨沂人來說肯定不會讀錯,但外來人員就不一定了哦,還有一些臨沂人也未必能讀的對!
  • 日本地名問題隨筆
    於是,政府不得不在明治八年(1875年)頒布強制性的《苗字必稱令》,規定「凡國民,必須起姓」。由於這項政策推廣倉促,限期未上報者要接受處罰,因而很多沒有準備的日本國民便不得不「就地取材」,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橋邊的就姓大橋,家門口長棵松樹的就叫松下,門前有一座山的,就姓山口。於是田中、三木、山田、上野、河內、上原、市原、陸前、近江屋、吉岡屋、三河屋、肥厚屋等取自地名的姓氏便紛紛湧現。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軌道交通2號線 鄒樂 攝重慶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結合《百家姓》來看,你能數出多少來?四川外國語大學地名研究中心資料顯示,在重慶地名文化中,姓氏地名是一大特色,很多地名都可追溯到明清時代乃至更早。
  • 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這161個中肯定有你讀錯的!|中國自駕地理
    中國地名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以至總是難以避免念錯地名。老司機,就問你一句,自駕出行時,你有沒有鬧出過這種笑話?在這個靠導航走天下的年代,可能你會覺得念錯就念錯唄,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只是尷尬,付之一笑或調侃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念錯地名不只尷尬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