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封建歷史朝代裡,大部分帝君、將領和皇室親屬不但過著豪華奢侈和吃著山珍海味的生活,而且還各種鑲金戴鑽。甚至在他們去世後,他們還帶著一些稀世珍寶作為陪葬品,以此來展示地位高貴。就是由於這個緣由,後代的人們想發一筆橫財而不怕艱辛地成為「地下工作者」,然而,雖說大部分皇陵有被找到挖掘,一部分的寶藏又被重新發現。然而,在我國眾多的帝陵中,共有三座聖墓非常稀奇。一座至今還不知道方位,一座知道在哪裡但是居然挖不動,另一個也是知道方位但是不敢下手挖。
方位未定:成吉思汗的陵墓
成吉思汗是眾所周知的實力強勁的軍事戰略家。在還在使用冷兵器作戰的古代,成吉思汗率著手下的騎兵把歐亞大陸給徵服了,直接就創建了歷史上領土最遼闊的朝代,可以說是稱雄一世的「天之驕子」。他的人生除了可以被形容為一部豪傑史詩,更被喻為一段暴虐冷酷的掠奪史。在創建他的大蒙古帝國的進程中,他搜颳了非常多的寶藏。
隨著他歸天,他搜刮來的寶藏也埋葬在他的墳墓中,但始終無人知曉成吉思汗最後的陵墓在何方。許許多多的考古學家、探險隊,甚至民間盜墓賊,長期以來都堅持不懈地搜尋他的陵墓,但都以失敗為下場。更有甚者,非常奇異的事情是,搜找成吉思汗陵墓之人都非常怪異而痛苦地逝去。
挖不動:武則天之墓
武則天,眾所周知的我國封建朝代中僅有的女性帝君,她的能力超群。終歸,在以前封建時代,一直是以男性至上的男權統治思想,所以武則天可以用女性的身份當上帝君,是一般人不可能做得到的。在武則天統領的時代,舉國上下的實力也越來越強大,她的成就甚至超過了許多男性帝君。
在武則天逝世後,她的墓葬在乾陵。陵園是袁天罡、李淳風一起操辦和策劃的。然而,從他倆的作品中我們能體會到他倆實在是非常智慧過人,他倆最為出名的《推背圖》預測了唐代之後千年的民族命運,然後居然預測的和現實發展非常符合。我國有很多皇陵被偷偷挖掘盜去寶藏,但乾陵過了如此之久還是完好無損的,因為一直都沒有人找到乾陵的入口。
不敢挖:秦始皇之墓
秦始皇我們知道是首位創建封建制度的人,也是史上首位帝君。他摧毀了六個國家,促進了整個國家的真正統一。很多人一定知道,兵馬俑是全球八大奇蹟之一,而兵馬俑也只是秦始皇墳墓的九牛一毛,而不是主墓。因此,可以看出,他的墓葬規模非常寬闊,自被人發覺至今已有40多年,但還沒下令發掘。
不挖有兩個原因。一是陵墓自身的規劃相當繁瑣,陷阱非常多,極其危險。此外,根據當局的說法,墓裡裝滿了水銀。如果在沒有完美計劃的情況下輕率挖掘,將造成巨大的虧損。第二是,文物保護是重中之重。因為目前的開挖技術水平還沒有那麼高,現在出土的兵馬俑,僅僅是個外圍,對於裡頭寶藏的數量,你可以想像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