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高齡的「寶藏奶奶」——中村恆子70年的職場智慧

2021-01-10 張嘉玟

文|嘉玟

日本櫻花

最近讀恆子奶奶的書《人間值得》,來自日本的90歲奶奶中村恆子,從事心理醫生將近70年了,至今還在醫院朝九晚五地工作著。2017年8月以前,恆子奶奶每周工作6天,在那之後才縮減為每周4天。

也許我們很難想像90歲的奶奶還可以往返於家和醫院,每天不辭辛勞的工作著,耐心地接待她的病人。恆子奶奶是有著驚人的毅力還是由衷地熱愛工作捨不得退休?畢竟按現在的退休年齡,恆子奶奶都可以退休幾十年啦。

恆子奶奶家裡孩子眾多,她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父親是普通的小學老師,微薄的薪水養活一家七口人實屬艱難,父母希望她中學畢業後要麼嫁人要麼當老師,總之儘快自食其力。

出身農村又孩子眾多的家庭,不可能有太多選擇,正當她發愁之際,在大阪開診所的叔叔提出家裡有誰想學醫,他願資助全部學費。1945年6月,16歲的恆子奶奶便從廣島尾道前往大阪學醫。正是叔叔的慷慨資助,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也才有了她後來近70年的醫生職業生涯。

恆子奶奶年輕的時候

關於工作,她都有什麼樣的感悟,又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呢?

01 工作的意義,可以簡單到僅僅是為了賺錢

叔叔願意資助學醫的費用,因此恆子奶奶覺得做醫生也不錯,至少她還能在學校繼續學習,總比年紀輕輕就要在工廠打工強的多。她決定成為一名醫生,這個決定對她而言沒有快樂和不快樂之分,因為她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

在她從事心理醫生的過程中,接待了很多覺得自己工作沒有意義、工作得不開心的人。恆子奶奶總會用自己的經歷去引導他們。她覺得不要把事情想的太複雜,工作首先是為了獲得收入,以養活自己和家人。至於人生價值、自我成長之類的問題,待你到安穩了、有閒暇時間了再去考慮。

當我們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開始,不管是給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工作都會伴隨我們幾十年。找到一份個人興趣、價值、報酬相匹配的工作,不是誰都能做到的,有時也有運氣的成份。大多數人工作僅僅是為了能有一份養家餬口的收入。

恆子奶奶覺得,工作可以僅僅是為了賺錢,這當然沒問題。當人們迷茫於工作的意義時,乾脆就告訴自己別想太多,工作為了賺錢, 這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相反,工作能養活自己,再能有餘力照顧家人,便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了。

恆子奶奶從20歲一直工作到現在的90歲,在書裡《人間值得》她也坦言自己並非特別熱愛工作,也沒有什麼野心。年輕時她沒有不工作的選擇,因為必須要先養活自己,而當醫生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了。

結婚後,奶奶才發現她同是醫生的老公(耳鼻科)愛喝酒,總是將收入用於喝酒、和朋友吃吃喝喝。她不得不努力工作,用當醫生的收入養活自己和兩個孩子,撐起一個家。

如果經常糾結於工作的意義,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枯燥又無趣而煩惱,那大可不必。一份看起來很有意思的新工作,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也常會感覺厭倦;和自己最喜歡的人結了婚,時間長了之後也會吵架。所以工作無非就是一個能掙錢的差事,這樣想的話,能讓自己輕鬆許多。

02 不喜歡工作,也許是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很多人會覺得工作得不開心,有時不是不喜歡工作本身,很有可能是人際關係出現了問題。同事相處不融洽、不喜歡你的上司、覺得公司忽略了你等等,這些種種的感受,可以好好反思復盤一下,是不是在與人相處這個環節出了麻煩?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一直是困擾著許多人的大難題。在公司和領導同事相處得好了,工作開展起來會很順利,而且升職加薪得也快。如果相處的不好,自然會每天都覺得困難重重,長此以往便會由衷的討厭工作。

很多人都有的一種感慨便是工作本身是不累的,平衡情緒才累。在職場,我們要面對各種各樣不同性格、愛好的人,能處的好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儘量保護好自己,和處不來的同事保持距離。

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恆子奶奶自認為和同事們相處的還不錯。同事有困難需要她幫忙她當然非常樂意施予援手,她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能很坦然的開口。她直言和同事的關係融洽,至今沒出現什麼大問題。

在職場,尤其要注意的是要謹言慎行,不該說的不說,不該打聽的也不打聽。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今天還是有說有笑的同事,可能明天就給你絆一腳。因此最好不要和同事做朋友,更不要對上司知無不言。同事就是工作上的共事關係,下了班就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朋友。釐清工作和生活的邊界,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03 工作的去留自己決定

一份工作如果讓自己身心俱疲,那就要考慮是否要改變,無論如何身體都是第一位的。認真努力的工作是必要的,但如果無休止地加班、耗費大量時間精力體力的工作,都不能稱得上是好工作。

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絕不是生活的全部。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很多人都會有的感受是通勤時間長、時常要加班,一天忙下來,屬於自己的時間少的可憐。如果是為人父母,更是忙完工作忙家裡,好好睡個覺都覺得是奢侈的事。

工作壓力過大、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那也沒必要想著要堅持而捨不得離開。不適合的工作就換,就像不適合的愛人也可以分手一樣。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只要不給別人留麻煩就可以了。

恆子奶奶在心理醫生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了近70年,她自己也坦言對工作的態度很坦然,無非就是認真做好份內的事,對人對事沒有執念。在她從醫的過程中,對患者認真負責,也很好地傾聽他們的心聲,開導和影響了許多人。

恆子奶奶一米48,體重才40公斤,小小的身體裡蘊藏的是人生的大智慧。

--END--

我是嘉玟,熱愛閱讀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期待和你共同成長。歡迎關注和我互動交流。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7歲恆子奶奶嫁給大5歲中村,婚後,中村露出原形,恆子:草率了
    90歲恆子奶奶回憶往事:27歲時嫁給了大5歲的中村三雄,婚前,中村對她非常體貼。但婚後不久,中村就露出了原形。恆子奶奶:草率了。恆子奶奶全名叫中村恆子,她從事精神科醫生工作已經近70多年了,今年90歲了,但仍然沒有退休。在88歲前,她一直都是每周工作6天,直到上一年8月,她才減為每周工作4天。
  • 《人間值得》如何活出自己,看看90歲奶奶中村恆子的人生智慧
    如果說39歲的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讓你感到生活的悲劇,人生的無奈。那麼90歲恆子奶奶筆下的《人間值得》,會讓你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樂觀與灑脫。恆子奶奶用一生的經歷為我們道出了生活的真諦,告訴我們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然地接受每一天。恆子奶奶是誰?也許你不知道中村恆子是誰?
  • 中村恆子奶奶的《人間值得》:人生不用太用力,坦率過好每一天
    這本書就是中村恆子和奧田弘美聯合著作的《人間值得》。《人間值得》書裡的主人公,中村恆子,是一位90歲的心理醫生,她已經從醫有70年了。恆子奶奶將自己一生的寶貴人生哲學和處世智慧,以文字的方式給我們徐徐道來。在這本書裡,恆子奶奶在面對工作、愛、人際關係、幸福和死亡等人生的難題時,是如何去解決這些人生難題的,告訴我們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
  • 90歲中村恆子為你解答
    面對人生終極問題,90歲的心理醫生,恆子奶奶在《人間值得》這本書中給了我們答案,她說人生的滿足感並非由別人決定,絕不應該追求他人的生活,請務必意識到「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出人頭地的人生、沒有成功的人生,有孩子的人生、沒有孩子的人生,如果只去和別人比較,那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 感動日本的90歲心理醫生恆子奶奶:只要好好地工作生活,人生就會...
    在奈良一家醫院,有一位工作70年的心理醫生,身高1米48,體重40千克的她,今年已經90歲了,每周有4天,她在諮詢室陪伴心靈疲憊的人們。 工作不快樂的年輕人、婚姻不和諧的中年人、人人仰慕的企業家,都願意向她敞開心扉。
  • 中村恆子的《人間值得》,不強求的人生最值得
    《人間值得》是中村恆子和奧田弘美共同撰寫的一本書,書中記載了中村恆子平凡而又傳奇的一生。中村恆子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也是從醫時間最長的醫生,從醫70年,在80多歲的高齡還在工作。說她傳奇是她這一輩子做了70年的精神科醫生,一直兢兢業業,每周工作6天,直到她90歲。能夠把一件事情堅持一輩子並且一直做好,這不是傳奇是什麼呢?中村恆子是一名精神科醫生,見識過很多患者,知道很多人煩惱所在,但是她的性格很寡淡,不追求功名,也不追求物質,不與人過多交往,也不拒人於千裡之外。
  • 李誕說人間不值得,中村恆子奶奶說人間值得
    正如如今已年過九旬的中村恆子奶奶說的那樣人間還是值得的。中村恆子是日本最年長的心理醫生,當了將近70年的心理醫生,如今還未退休。恆子奶奶用了她90年的人生感悟寫了一本書,叫《人間值得》,這本書裡是恆子奶奶一生的智慧凝練,是講她如何生活和工作的,如何過好人生每一天。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恆子奶奶是如何過的一生才覺得人生值得的吧。
  • 閱讀的溫度,中村恆子《人間值得》讀書筆記摘抄語錄
    今讀完中村恆子《人間值得》,像是聽了一個平易近人的奶奶給你講了一些工作生活感想,嘮家常,告訴你要過得簡單,對自己要好。恆子奶奶算不上成功,但是她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強求,好好地享受生活,不埋怨。中村恆子,一個身高僅有1.48米的老太太,工作了70年近90歲的老人,以她科醫幾十年做心理諮詢積累下的經驗,總結出了她的一套人生哲理。讀書筆記摘抄語錄1.人生,只要能照亮某個角落就夠了。2.飲食足以溫飽,有工作需要自己,其實這樣的生活剛剛好。3.面對生活,我們就要說服自己,必須照顧好自己,守護好家人。
  • 《人間值得》90歲心理醫生中村恆子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
    這本書講的是中村恆子90年來的思想感悟。中村恆子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年長的心理醫生,到今年91歲,工作了71年。>> 不喜歡工作的大多數是人際關係出了問題。對有些人而言,不管他們做什麼工作,他們都討厭工作,這也許是與人交往上出現了問題。
  • 如果你感到「生活很累」就看看這本書,中村恆子《人間值得》
    這本《人間值得》乍一看像是一本打上了90歲心理醫生的心靈雞湯,從「人間不值得」講述人間值得,我開始豎起了批判的汗毛,逐頁逐句閱讀,才發現這並不是一本心理書。就像是和老一輩的人聊天,告訴你一些生活的方式;就像是當你遇到困難時,父母對你說「如果過得不開心,就回來吧」那麼地親切。
  • 90歲心理醫生中村恆子:生性「涼薄」的人,請與他們深交一輩子
    不過事實上,在與植物學家交流的過程中,卡耐基從頭到尾都沒怎麼說話,他所做的只是耐心聆聽對方講話,卻以此博得了這位植物學家的好感。這是因為,在人際交往中,相比那些口若懸河、只顧著自己說的人,善於傾聽的人會受到更多的認可和歡迎。傾聽,是了解別人的重要途徑,也是獲得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方法。恆子奶奶作為一名心理學家,特別受患者的歡迎。
  • 93歲寶藏奶奶的「花樣生活」!
    (點擊視頻,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在相城北橋有這樣一位寶藏奶奶她的名字叫查珊珊已經93歲高齡了70多歲還在做保姆80歲還堅持自己縫紉衣服92歲籤署遺體捐贈協議如今的她依然耳聰目明命運露出爪牙在那個時代本是女性知識分子的查珊珊沒有憑藉自己的知識才華繼續再接受教育而是選擇相夫教子把自己的聰慧融入瑣碎的家庭生活中說起家庭主婦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經濟上依賴丈夫可查珊珊不一樣她沒有變成「保姆式的主婦」而是憑自己的才識和智慧將家庭主婦活出了另一番氣象
  • 90歲奶奶的人生哲思錄:人這一生該怎麼活,才算通透?
    本書作者中村恆子,是位90歲高齡還堅守在心理醫生崗位上的老奶奶,將其90年的人生智慧,化為誠摯箴言,陪同數不清的人走過人生泥濘的時期,讓他們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然有熱愛生活的勇氣。下面我們就走進這本書,看中村奶奶如何治癒我們的心靈。
  • 蘇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 93歲寶藏奶奶的「花樣生活」!
    她的名字叫查珊珊  已經93歲高齡了  70多歲還在做保姆  80歲還堅持自己縫紉衣服  92歲籤署遺體捐贈協議  如今的她依然耳聰目明  查奶奶說,母親很堅強,她是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幫傭,即使生活再難,她堅持讓孩子讀書識字。  在那個時代  本是女性知識分子的查珊珊  沒有憑藉自己的知識才華  繼續再接受教育  而是選擇相夫教子  把自己的聰慧融入瑣碎的家庭生活中
  • 中村恆子《人間值得》:3句經典語錄,句句發人深省
    筆者中村恆子是一名從事專業心理醫生工作70年的90歲老婆婆,她將自己一輩子的從業經歷與人生感悟寫在這本書,治癒了許多人的心靈。接下來,奕心將與你分享《人間值得》中最經典的3句語錄,句句發人深省,引人深思,值得收藏細品。《人間值得》: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接受每一天。
  • 人物丨笹本恆子——102歲傳奇「女孩」
    2016年9月1日,整整102歲了,仍熱愛生活26歲正式拿起相機,如今,她是仍活躍在日本攝影界的傳奇!三次邂逅愛情,兩次踏入婚姻。經歷過離婚,失業,戰爭;痛失過親人、愛人,闖過鬼門關,見多了餓殍遍野,浮屍遍地…100歲時,日本官方親自為她舉辦浩大的攝影展(《笹本恆子百年影展》)。不止這些,100歲這年,恆子還獲得了最佳著裝特別獎,一輩子小女孩一樣熱愛生活的她成了最時髦的奶奶,得到了舉國上下最好的肯定。
  • 好評 70歲高齡的《實習生》,重返職場為了什麼?
    這樣的人物設置,我覺得挺新鮮。70歲的退休老人Ben,年輕時也曾事業有成,退休後不甘寂寞,重返職場,以高齡實習生身份加入了一家時尚購物網站,而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安妮海瑟薇而老羅為了填補喪妻和退休生活的空虛,變身為初入職場的實習生,年過半百的他,總是洋溢著歲月沉澱下來的睿智和醇厚,溫暖而有愛。
  • 人物 | 日本女攝影師笹本恆子,102歲的好奇心女孩
    今年102歲的笹本恆子,1914年9月1日出生,是日本最初的女性報導攝影師,現在仍作為一名攝影師活躍在這個領域。看她拿起相機拍攝的樣子,是那麼的嫻熟,從容,優雅。沒有公布年齡的她,一直在堅持工作。在96歲的時候,她第一次公布了自己的年齡,周圍的人都露出了無比吃驚的表情:他們一直看到的她,是一個大量的採訪取材、大量的寫作,忙得不可開交的一個人。她的整個精神狀態完全不是一個96歲高齡的人該擁有的。100歲時,她獲得最佳著裝獎,是史上最高年齡獲得者。「時尚不是錢,而是得用頭腦。
  • 90歲日本心理醫生的忠告:好的人際關係,在於「距離感」
    人際關係的好壞其實非常重要,不管是對個人的職場發展,還是對個人的生活趣味都息息相關,甚至和自己的親人相處時,都需要一定的相處學問。在日本,有這樣的一位老奶奶中村恆子,她已經90歲,依然從事著自己最愛的心理諮詢工作,她一生接待過無數的心理諮詢者,聽過無數種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煩惱和困惑,而她本人呢,在這種日復一日的傾聽和溝通中,總結了人際交往的一些哲學,並結合她自己的經歷,整理成書,名字叫《人間值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