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紀錄片顯現跨界思維與融合創新

2020-11-21 新華網客戶端

  近年來,中國紀錄片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事業產業蓬勃發展,精品力作不時湧現。據「中國視聽大數據」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有23部紀錄片的單集收視率超過1%,諸如《記住鄉愁(第6季)》《航拍中國(第3季)》《蔚藍之境》《人生第一次》《風味人間(第2季)》《古墓派》等均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紀錄片已躋身於劇集、綜藝等媒介內容之列。

  在政策、產業、社會的合力驅動下,國產紀錄片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受眾結構持續優化,消費需求日益升級,創新動能也在不斷釋放,塑造出中國當代紀錄片發展的新版圖、新格局、新生態。當前,國內紀錄片創作生產表現出系列化、特色化、多元化的基本特徵。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跨界」「融合」成為全行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共同選擇,從不同維度踐行著紀錄片的跨界理念。

  目前,協同電視頻道、電影院線、視頻網站進行多平臺、多版本的「跨媒介」聯動,已成為紀錄片傳播的常態策略。一批紀錄片圍繞既有產品、延續品牌熱度、深耕內容價值開展「跨內容」創作,出現了很多「IP紀錄片」和「N代紀錄片」。一些紀錄片與其他類型的內容產品嫁接重組,探索出紀錄短視頻、豎屏紀錄片、互動紀錄片、VR紀錄片、動畫紀錄片等諸多「跨形態」式樣;有的紀錄片嘗試打破行業壁壘、延伸產業鏈條,與電商、眾籌、在線教育等領域「跨產業」互動,推出「邊看邊買」「邊看邊吃」等新穎的紀錄片消費模式;更有不少以西方視角講述中國故事或用中國話語進行世界表達的「跨文化」紀錄片,致力於用「紀實影像」這一人類共通的話語方式跨越藩籬、消解分歧。此外,人人記錄、人人分享的直播、短視頻、Vlog等自媒體形式,也幫助人們跨越了個人表達與公開展示的障礙,展現出一個真實立體、充滿活力的中國。

  跨界融合之所以成為中國紀錄片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國內文化消費市場的擴容提質。一方面,用戶基數的擴大必然導致用戶需求的多元,從而要求市場提供更多的紀錄片題材、體裁、風格和類型,推動了紀錄片的「跨界出圈」。另一方面,隨著民眾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文化議題、娛樂方式、審美旨趣都發生了較大變化。這時,相對位於更高層次、擁有更高品質的紀錄片便成為百姓文化消費升級的優先選擇之一。今天的紀錄片已從一門小眾的、高冷嚴肅的藝術體裁,發展成為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產生出巨大的跨界影響力。

  對於紀錄片來說,跨界無疑是一種創新的途徑。但同時我們需要意識到,跨界絕不是為了模糊界限,創新也絕不應當摒棄傳統。無論形式如何多樣,紀錄片之「真」——真實故事、真實世界、真實情感,是任何時候都不能跨越的邊界。(作者:朱傳欣)

相關焦點

  • 聚焦|守正創新,跨界融合,乘風破浪
    ,開思維之窗!運用科技連接融合,建立快速的信任關係,實現突破成長。,「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未來發展強者恆強。 03 跨界融合 開拓創新 搭建深度交流的平臺,聚焦當下藝術教育的發展趨勢,爐邊藝話,與多位藝術領域專家共同探討跨界融合之道,本次論壇緊跟《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堅持創新的精神
  • 2019紀錄片回顧:回望·現實·融合
    在深度融合中創新形式 媒介融合研究學者亨利·詹金斯認為,融合代表著一種範式的轉換,這種轉換表現在,以前是媒體獨有的內容,現在是內容橫跨多媒體渠道流動,各種傳播體系的互相依賴日益加深,自上而下的公司媒體和自下而上的參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也更為複雜。
  • 品牌全渠道跨界融合新思考 商業創新難題迎刃而解
    品牌進行跨界融合主要是基於市場競爭的壓力和需求,在跨界融合過程中,選擇合作夥伴應該看其發展歷史,看是否有積澱和傳承,具備這樣條件的品牌哪怕有一點點變革,也是一種創新。
  • 全媒體時代,紀錄片的思維空間和路徑選擇
    2019年,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紀錄片產業研究報告》認為,新媒體將成為紀錄片第一力量,紀錄片的認知價值正被挖掘。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全媒體傳播具有規模大、速度快、互動強、個性化等特點,這就要求紀錄片從創意到生產到傳播,都要掌握媒體融合規律,及時跟進受眾需求心理,掌握好文化生態的引導能力。
  • 【圖書推薦】基於跨界融合視角的鋼鐵企業商業模式創新
    冶金工業出版社 於勇,李新創 著 《基於跨界融合視角的鋼鐵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對河鋼集團近年來以跨界融合發展視角推行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做法
  • 專家觀點|鄭敏慶: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與跨世代營銷
    針對鄉村振興大背景,亞太休閒創意智庫執行長鄭敏慶以《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和跨時代營銷》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他從一片紫色仙草花海引入話題,各地在打造花海景觀時,不要局限於用純觀賞類的花,可以選擇有產值的花做花海,例如仙草花、蝶豆花等等,這些花一能用於花海觀賞,二能用於加工製造成涼粉、飲料、精油等,多維度增加鄉村營收來源,鄉村振興僅僅憑藉傳統的農作物很難發展,
  • 2018北京春晚獲數據奪冠 用跨界思維進行創新表達
    1、用跨界思維進行創新表達  跨界,是北京電視臺近年來綜藝節目的一大主題。從《跨界歌王》、《跨界喜劇王》到《跨界冰雪王》,贏得了良好口碑。2018北京臺春晚中,依舊深耕跨界理念,由始至終貫穿跨界元素,給觀眾帶來巨大的驚喜,可謂跨出了新意、跨出了溫暖、跨出了看點。
  • 跨界思考&6D思維的知識盛宴
    跨界思考,是在無關中發現有關,在沒有為什麼的地方找到為什麼。6D思維,是師法宇宙的時間與空間,延伸思考的寬高深,提升思維的高度。陳博士首先從自己過馬路的故事引入:每次遇到10秒以內的綠燈,他都會停下來,等待下一次全新的綠燈。停下、等待、緩步、優雅,享受等待的樂趣。
  • 貼近時代生活 推動融合創新 深化豐富內涵
    就是街舞》等節目成功出海,國產綜藝節目自主創新受到各界關注。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產綜藝節目不斷探索適合觀眾的有意思、有意義的節目形式。在新媒介、新技術帶來的環境變化以及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下,國產綜藝節目積極應對,強化節目內涵、探求模式創新、推動跨域合作、實現價值創造,產生一批涵蓋不同類型的優秀綜藝節目。國產綜藝節目在節目形態、制播模式、內容形式、價值創造和精神引領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中國影視金融論壇召開 大咖跨界融合未來
    國產電影票房前十中有八部的出品方來自浙商總會影視文化娛樂委員會。  伍人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鵬  中國電影新學院派的領軍人物之一、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俞劍紅指出,當前影視行業的大趨勢,其實是一種跨界融合與協同發展,包括網際網路、金融以及
  • 綜藝節目:貼近時代生活 推動融合創新 深化豐富內涵
    就是街舞》等節目成功出海,國產綜藝節目自主創新受到各界關注。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產綜藝節目不斷探索適合觀眾的有意思、有意義的節目形式。在新媒介、新技術帶來的環境變化以及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下,國產綜藝節目積極應對,強化節目內涵、探求模式創新、推動跨域合作、實現價值創造,產生一批涵蓋不同類型的優秀綜藝節目。國產綜藝節目在節目形態、制播模式、內容形式、價值創造和精神引領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教科書式跨界創新,還看瀘州老窖
    環顧白酒行業,當前在跨界創新上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產品跨界,通過聯名等形式推出產品鎖定一批精準用戶群體;二是營銷跨界,將自身品牌與其他異業品牌、大型IP或場景相融合,提升品牌影響力。除了對白酒與奶茶融合抱有獵奇心理,不少消費者表示口感也非常好,奶的濃鬱、茶的清香和酒的微醺完美結合,很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與追求。不止是奶茶。近年來,瀘州老窖在聯名跨界上還做過多種努力。最為讓人意外的,是推出了定製香水「頑味」,白酒跨界化妝品,並且是自身推出的產品,可謂賺足了噱頭,在大眾的討論之中也不免讓人好奇想要體驗一番,瀘州老窖的香水到底醉不醉人?
  • 超前布局、跨界融合……超算全面國產化指日可待!_國內新聞_新聞...
    ◎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段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多次提到了「創新」,把「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列入了2035年遠景目標,並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2020峰火文創大會:文旅跨界融合
    下午以「文旅跨界融合」為主題,特邀北京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郭萬超,中國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曹瑩,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張立波,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大連博濤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OO齊徵,北京大學教授、峰火文創學院院長陳少峰,重慶渠源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易鴻,進行智慧分享。
  • 跨界融合,方快照相館與道克圖文合作中的突破和創新
    原標題:跨界融合,方快照相館與道克圖文合作中的突破和創新道克深耕圖文行業24餘年,是山東地區圖文行業的中流砥柱,有60餘家道克圖文遍布山東地區,其中已經與方快建立合作關係的就有一半,31家。相館行業與圖文行業的融合成為兩個行業傳統發展模式的引領模範,這種跨界融合更是給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消費體驗。一、技術與產品的融合市場需求萎縮是在各個行業常見的現象,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道克圖文四五年以來,一直潛心於衝印設備的更新,圖文印刷技術的提升,但電子標書的出現讓他們原來的主要服務對象:企事業單位,房地產,建築行業等印刷業務大量減少。
  • 《古墓派 互動季》:傳統紀錄片的網際網路傳播創新
    2020年4月28日,由優酷獨家出品,中央新影集團發現紀實傳媒與芒果娛樂聯合製作的國內首部互動紀錄片《古墓派 互動季:地下驚情》在優酷上線。該片將網際網路交互技術應用於傳統探墓題材紀錄片,讓觀眾在沉浸式的參與體驗中,親自揭開墓葬之謎。「古墓派」作為優酷紀錄片頻道考古探墓類題材的超級IP,始於2019年6月18日首播的《古墓派 第一季》。歷經一年左右時間,該系列已有六季。
  • 國產紀錄片題材類似模式雷同 創作跟風可休矣
    近年,隨著一批優秀國產紀錄片的集中發力,以及人們對真實質感的審美趣味回擺,紀錄片的商業前景被普遍看好。除了傳統電視臺外,各大網絡平臺也在積極布局自己的紀錄片產品矩陣。從小眾到主流的晉級,提高了國產紀錄片的總體產量與質量,卻也出現一批同題撞車、模式克隆的跟風之作。「近十年來我國紀錄片數量大漲,但形成品牌的精品很少。
  • 中國漫畫家大會在穗召開:跨界融合,用動漫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漫畫家大會為國內唯一的漫畫行業峰會,因應近年來國產動漫頻頻破圈跨界合作、動漫的內涵與應用場不斷拓寬的趨勢,本屆大會以 " 動漫裡的中國故事 " 為主題,廣邀來自動漫、影視、娛樂、遊戲、投資等行業大咖,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談、觀眾互動等環節,深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與動漫多形式的結合與創新,對國內外動漫產業現狀進行剖析,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 國產音樂類綜藝節目:從簡單模仿到改良創新
    原標題:從簡單模仿到改良創新 然而,隨著網絡綜藝崛起,電視綜藝類型日趨多元,國產綜藝創作進入「百家爭鳴」階段。音樂類節目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連曾以燎原之勢點燃全民音樂熱情的大IP《中國好聲音》也顯現出「泯然眾人」的狀態。   近期,隨著政府監管力、市場調節力、百姓審美力不斷提高,音樂類節目的創新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好奇心、創造性思維與科技創新
    創造性思維不僅是知識和能力問題,也是價值觀問題,創新的動機與個體的價值取向緊密相關。創新動機可分為兩種不同類型:好奇心與功利心。好奇心源於內在價值,追求的是情感上的滿足;功利心來自外部評價,論文發表、專利申請、科研獎勵確實能夠成為科學研究的強大動力,但功利心難以驅動真正的創新,尤其是顛覆性創新、革命性創新,因為這些創新的源頭在於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