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蘇州河南岸老石庫門裡弄,感受城市記憶

2021-01-10 澎湃新聞
探訪蘇州河南岸老石庫門裡弄,感受城市記憶

澎湃新聞

2020-12-28 12:55 來源:澎湃新聞

閱讀蘇河丨《偵探世界》是從蘇州河邊的這片弄堂裡飛出來的【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在蘇州河南岸的康定東路沿線,至今還保存著一整片完整的裡弄住宅區,由幾條很具有代表性的弄堂構成——歸仁裡,泰來裡,世德裡和三餘裡。

泰來裡,上海現存不多的保存完好的聯排式安妮女王風格建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裡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
    > 原創 繆迅 上海老底子「裡弄食堂」不僅僅存活在記憶裡文/繆迅幾年前,虹口區曲陽街道曾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後勤部門合作,為街道居民辦起了一家社區食堂
  • 新天地 最後的石庫門
    石庫門 背負了一生的「屈辱」從石庫門誕生的那一天起,她就背負上伴隨其一生的「歧視」。也是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第二代石庫門裡弄以全新的姿態迎來了人生的巔峰期。但還沒到20年,就被逼著退出了歷史舞臺,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在中國人眼裡,石庫門是進步、文明的展現,滿載著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
  • 即將消失的石庫門(下)
    有資料記載,這是上海規模最大的舊式裡弄之一。西斯文裡始建於民國3年,東斯文裡建於民國7年。上世紀末,這片上海最大的石庫門群落已著手拆遷。如今,「西斯文裡」早已被夷為平地。「東斯文裡」孤獨存在,佔有新閘路568弄、620弄,大田路464弄、492弄、546弄,南蘇州路1463-1475號幾片「領地」。
  • 上海石庫門的未來之路怎麼走?看《靜安石庫門》講述裡弄裡的前世...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9月16日報導:近20年來,在舊區改造中,作為上海文化象徵之一的石庫門裡弄,其存廢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靜安區在城市更新的探索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市前沿,也是上海市較早開展石庫門保護工作的區域。
  • 五月,我想去蘇州的街頭走一走,看看「都挺好」的同德裡
    如果要選一個城市居住,那我一定選蘇州。蘇州既有城市的繁華,也有古鎮般的靜謐,但是我最喜歡它街角的煙火氣。第一次對蘇州的老街充滿好奇,是當時看《都挺好》的時候。劇中蘇大強居住的老宅,取景地是位於蘇州的同德裡,這是蘇州城區中部的一條巷弄,與相鄰的同益裡組成民國建築群。也就是從那天起,我對蘇州的老街充滿了興趣。蘇家老宅位於蘇州的同德裡,這裡是一處民國時期的建築群。
  • 對於上海來說,石庫門是什麼?一種文化圖騰
    石庫門,是上海一種獨有的民居住宅,早期由一片片石庫門組成的弄堂,早已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蘊,而上海的很多故事都發生在上海的弄堂裡。歷史中最早記載的石庫門裡弄,系1852年建造在寶善街(今廣東路)的公順裡。最早期的這類房子是木質結構的,當時在廣東路和福建路一帶有800多幢這種以出租盈利為目的的木板簡屋,因為這種房子多以聯排式布局,所以取名為某某「裡」,這是上海裡弄住宅的雛形。後來這種木板簡屋因為易燃不安全被當局取締,被「石庫門裡弄」代替。
  • 趙露思同款民國裡弄 我喜歡你紅牆洋樓透著濃濃的煙火氣
    IP、翻拍、霸總、瑪麗蘇……好看到完全停不下,除了劇中誘人的特色美食和甜甜的戀愛,女主的家——蘇州承德裡,紅牆小洋樓透著濃濃的煙火氣。讓我們去探訪一下承德裡吧,現實感受一下女主角的家。民國時的裡弄保持著過去的風味。只是在門庭上裝了老式路燈,鑿洞裝了一根根塑料下水道管。
  • 實地探訪了上海這家別墅酒店,為何能夠吸引各路明星來打卡?
    同樣的,身後的背景依舊是那爬滿了綠植的紅磚老窗。不過大家發現沒,其實楊冪兩次大片背後的取景地並非紅瓦紅磚、藤椅老窗那麼簡單,它正是上海唯一的石庫門全別墅酒店——上海建業裡嘉佩樂。湊巧的是,這個月我也正好實地探訪了這座從石庫門裡生長出的豪華酒店。那麼藉此契機,小編將從理念、設計、服務和細節四個緯度,來看看上海建業裡嘉佩樂酒店為何能夠吸引各路明星及酒店控們一去再去。
  • 李嘉欣演技巔峰之作,全程上海話,重現石庫門裡的無邊風月!
    其實原著中是更難的蘇州話,導演體貼地讓步為上海話,劉嘉玲生於蘇州,李嘉欣媽媽是上海人,唯獨苦了梁朝偉,開不了口,直呼此片是他「最悶最悶的演出!」最後只好把他的角色背景改成廣東來的買辦,這樣就可以講粵語。
  • 在「都市之心」,書寫人民城市的美好未來|跨越蘇州河·靜安篇
    老鄰居們碰上聊起來,都感嘆這條河真的是為人民服務的。」  石門二路街道恆豐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徐雋告訴記者,高阿婆的想法,其實是很多居民共同的感受。「蘇州河的貫通提升,真正體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當蘇州河兩岸成了家門口的健身場,露天的氧吧公園,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居民們不但自發參與綠地的治理,還組織各種拍照採風活動。」
  •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電影《八佰》觀後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不經過點波折,可能就不值得等待。20多分鐘,觀眾不僅進入了令人窒息的戰前氛圍,而且黃志忠、張俊一、歐豪、張承、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張宥浩、魏晨、李晨、餘皚磊、俞灝明、鄭愷等二三十位演員,將一群灰頭土臉的性格各異的軍人輪廓就清晰呈現出來了,加上蘇州河南岸的教授、賭場老闆等眾多人物也寥寥幾筆便形神兼備,這種化繁為簡、縱橫捭闔的起勢,基本確立了全片的格局和品質。有了這樣的觀看質感,才會全神貫注地去理解敘事。
  • 蘇州河畔:民國大亨的故事遠比「許文強們」精彩
    1912年,榮宗敬、榮德生兄弟在蘇州河北岸創辦福新麵粉廠;1916年,楊濟川、葉友才、袁宗耀在蘇州河南岸創辦中國第一家能生產電風扇的民族工業企業……1937年,上海總商會前總理虞洽卿鑿船沉江阻隔日軍,會董穆藕初發明「七七棉紡機」,「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升起國旗……在蘇州河畔發生的「實業興國
  • 沿蘇州河而行·循聲|在蘇河灣沉澱對歷史和當下的思考
    慎餘裡是其中較好的石庫門裡弄,豐字型布局,新裡住宅標準,住戶除大部分是商人外,還有律師、醫生。周邊還有玉茗樓書場供他們娛樂。婁承浩說蘇州河畔石庫門和人口遷徙 錄音:沈健文 剪輯:王越洲婁承浩向大家介紹沿蘇州河石庫門的變遷 澎湃新聞記者 周平浪 圖典型的上海石庫門,有中間較寬的主弄和旁邊一條條支弄。
  • 探訪M50:十裡蘇州河,一座藝術園
    探訪M50:十裡蘇州河,一座藝術園 澎湃新聞 2020-12-28 11:19 來源:澎湃新聞
  • 再會,老上海的市井煙火!
    最近很多人會來問這個問題「到底是買老破小還是買新房?」很多人購買市中心老破小大多是奔著學區,然後其次想等拆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城市的更新思路已經從過往的大拆大建逐步轉變為「拆改留」並舉,上海作為城市化發展早的大都市,「拆改留」的思路也正在向「留改拆」大幅轉變。幸運的被划進徵收的範圍裡,其他的便是熬了一生也沒有拆。
  • 隱秘而偉大上海福安弄在哪裡 電視劇取景拍攝地在什麼城市
    據悉,上海影視城有軌電車或黃包車30年代的南京路、老上海傳統街道、石庫門裡弄、蘇州河駁岸、浙江路鋼橋等,坐在有軌電車上,可一路叮叮噹噹經過南京路,仿佛穿過了時光隧道,到了30年代的舊上海,《隱秘而偉大》劇中有電車的街道,其實就是在這個位置拍攝的,應該是石庫門裡弄群。
  • 滬杭研學 | 感受魔都精彩 體驗上海風情
    上海影視城主要的景點有30年代的南京路、南京西路、上海老街、石庫門裡弄、蘇州河駁岸、浙江路鋼橋、天主教堂、中世紀酒莊和集英、法、德、挪威、西班牙等國建築風格於一體的「歐式庭院」等。這些景點完美還原了老上海的風貌,學生們漫步於此,不僅能感受到民國時期上海人民的生活環境,還能通過老上海,了解到中國的歷史變遷。這裡有十裡洋場的繁華,也有石庫門裡弄的市井,置身其中,恍若隔世般穿越時空回到30年代燈紅酒綠的舊上海,黃包車、有軌電車、老爺車穿梭在灰白色的街道中。
  • 與城市共生!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水陸空全景大直播_與城市共生...
    與城市共生!蘇州河42公裡岸線貫通水陸空全景大直播 澎湃新聞 2020-12-28 08:44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