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教導影響著我的一生。他在藝術上是高不可及的大師,但一輩子做人低調、謙和。」—馮鞏
相聲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其發展也是比較坎坷的,相聲起源於清朝,民國時期發展到巔峰,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又開始落寞,最後到德雲社又被帶火了起來。相聲在發展的路上也誕生過很多的大師人物,馬三立就是其中一位,他是第五代相聲演員也是著名的相聲大師。
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馬三立老先生不僅在臺上演繹過很多妙趣橫生的小故事,私底下發生在他身上有趣的事也不少。民國時期馬三立先生回家和妻子說起了江湖話,卻被四歲的女兒給破譯了,馬三立究竟說了什麼呢?
馬三立出生在一個相聲世家,父親馬德祿是當時著名相聲演員,所以從小馬三立在耳濡目染下對相聲也產生了強烈的愛好,後來在父親大哥的教育下有了深厚的相聲功底,9歲就能和父親一起上臺演出,站在臺上絲毫不怯場反而妙語連珠逗得臺下觀眾哈哈一樂。
對於馬三立一家,相聲就是吃飯的手藝,但是日常的文化學習還是必不可少的,馬德祿儘管知道馬三立有著極強的相聲天賦也不急著讓他登臺表演,反而送馬三立去上學。可惜後來馬家收入越來越低,馬三立讀完初中後家裡實在沒辦法再讓他繼續讀書,只好讓馬三立自己選擇要不要繼續說相聲學這一門手藝。
馬三立覺得自己還是能吃「這碗飯」的,於是同父親說自己願意說相聲。馬德祿把馬三立送到各個相聲大師那裡學習,叮囑他:「相聲可不好說,你得要有自己的東西,在你後面的人多了去了,你要是差一點就會被後面的人給淘汰掉。」馬三立深刻地將父親的話記在心裡,經過漫長的學習,馬三立於1930年正式登臺演出,後來中國解放後馬三立和多位相聲大家一起登臺演出。
建國後馬三立意識到如今時代不同,相聲如果一直靠過去的東西恐怕難以跟上時代潮流,於是馬三立開始積極編繹新相聲,多年的沉澱讓馬三立創建出了屬於自己風格的馬家相聲。後來他被政府看重任為市曲藝團的副團長,成了一名真正的文藝工作者。
如果大家對相聲很了解的話其實會發現,在建國初期相聲慢慢的走進各個階層的人面前,各個階層對相聲的看法也不同,比較眾口難調。所以相聲在建國後慢慢的變「俗」了,因為它要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但是這越來越「俗」讓大家對相聲開始有了曲解,覺得又低俗又下流,很多人都看不起說相聲的。對於這種情況馬三立也是感慨萬分。
而且建國後馬三立每場演出都是由上面領導安排,不能接私活必須按安排走,而國家安排的演出也大都不收老百姓的錢,所以馬三立在建國後多地的演出都是義務表演,沒有多少錢可以拿,只有一些花瓶、鋼筆架等小物件禮品。
在馬三立看來相聲的收入越來越低,而且還被大家看不起,這門手藝以後學的人怕是越來少了。不過好在喜歡馬三立的觀眾沒有忘記這個給自己說了一輩子相聲的老人,後來天津市要推選出10位地方名人,要為他們立下雕像,其中馬三立位列其中。
2000年馬三立覺得自己腹部劇痛,經過醫院檢查後發現自己得了膀胱癌,於是他在2001年12月在天津舉辦了自己最後一場演出,馬三立從那時到剛出道已經從藝80年,現場的觀眾無一不感動落淚,為這位人民藝術家獻出自己最真摯的掌聲。
其實不僅是建國初期相聲難說,在民國那會相聲藝人也是十分的艱難,因為太多人去說了,沒名氣沒實力誰會去看呢?所以為了生活為了吃飯,哪怕小有名氣的馬三立和大多數藝人一樣不得不在街頭表演,哪怕颳風下雨演出也不能停,十分的辛苦。
不過說相聲不僅是觀眾自己高興,馬三立自己也很開心,所以再累再苦的生活都沒有打倒他。有一次馬三立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演出,回到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一天沒咋吃東西的馬三立一回來就癱倒在椅子上動也不想動。這時候馬三立的妻子連忙端出一杯水遞給馬三立,馬三立並沒有急著喝水,對妻子豎起了兩個手指,嘴裡說著一句話:「瓤了,滾子夯。」
這話擱我們咋一聽,摸不著頭腦,又不像英語也不像日語的,方言也不像。其實普通人聽不懂很正常,因為馬三立說的是一種「江湖話」,是很早就流傳於江湖藝人們的一種特定語言,而且這種語言還有自己的名字,叫「春典」,也有的叫「春點」。
「春典」起源何時又是何人所造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它卻是廣泛流傳於江湖藝人之間。以前的藝人們之所以喜歡「春典」,主要有這幾種原因,第一是在以前作為江湖藝人,有很多的忌諱,比如不能說「蛇」、「鬼」等,可是有時候這些字的意思還是會用到,於是就用其他的詞代替。第二就是以前的藝人們閒暇時會說一些敏感的話題,但是又不能讓他人聽見明白,於是就說些行內話隱藏真實意思。
馬三立剛剛演出回來,正累得筋疲力盡,所以才會不經意間說了「春典」,馬三立這句「瓤了,滾子夯。」意思是我餓了,要吃雞蛋。瓤了就是我餓了,雞蛋圓滾滾的,滾子就是指雞蛋,而夯在某些方言裡就是吃的意思,馬三立伸出兩根手指意思就是兩個雞蛋。
不過這種行話我們是聽不懂的,但是馬三立的妻子和馬三立生活多年,就算不是藝人也對「春典」比較熟悉,馬三立這邊一說完就會心一笑走到廚房煮了兩個雞蛋。結果馬三立還沒開吃呢,四歲的女兒躺在炕上說到:「我也要夯滾子。」
馬三立一下愣住了,與妻子對視一眼後扭頭對女兒說:「寶貝你在說啥夢話呢?」女兒躺在炕上搖搖頭:「我醒了,不是說夢話,我也要夯滾子。」馬三立呵呵一樂問道:「啥叫夯滾子啊?」結果四歲的女兒坐起了身,對著馬三立哼道:「別以為我不懂,滾子是雞蛋,我也想吃雞蛋。」
馬三立和妻子哈哈一笑,妻子走進廚房趕緊給女兒也煮了兩個雞蛋,然後等她吃完了趕緊哄著睡覺。馬三立看著妻子和女兒也十分的開心,家人的和睦與幸福也正是他奮鬥的目標。現如今相聲也在德雲社的努力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如果馬三立老先生泉下有知我想他也會十分的高興和欣慰的。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