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古詩之《曹操·蒿裡行》賞析

2021-02-23 古詩文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蒿裡行

朝代:兩漢

作者:曹操

原文: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關東的仗義之士都起兵討伐那些兇殘的人。
最初約會各路將領訂盟,同心討伐長安董卓。
討伐董卓的各路軍隊匯合以後,因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齊一,互相觀望,誰也不肯率先前進。
勢利二字引起了諸路軍的爭奪,隨後各路軍隊之間就自相殘殺起來。
袁紹的堂弟袁術在淮南稱帝號,袁紹謀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璽。
由於戰爭連續不斷,士兵長期脫不下戰衣,鎧甲上生滿了蟣蝨,眾多的百姓也因連年戰亂而大批死亡。
屍骨曝露於野地裡無人收埋,千裡之間沒有人煙,聽不到雞鳴。
一百個老百姓當中只不過剩下一個還活著,想到這裡令人極度哀傷。

注釋
⑴關東: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以東。義士:指起兵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
⑵討群兇:指討伐董卓及其黨羽。
⑶初期:本來期望。盟津:即孟津(今河南孟縣南)。相傳周武王伐紂時曾在此大會八百諸侯,此處借指本來期望關東諸將也能像武王伐紂會合的八百諸侯那樣同心協力。
⑷乃心:其心,指上文「義士」之心。鹹陽:秦時的都城,此借指長安,當時獻帝被挾持到長安。
⑸力不齊:指討伐董卓的諸州郡將領各有打算,力量不集中。齊:一致。
⑹躊躇:猶豫不前。雁行(háng):飛雁的行列,形容諸軍列陣後觀望不前的樣子。此句倒裝,正常語序當為「雁行而躊躇」。
⑺嗣:後來。還:同「旋」,不久。自相戕(qiāng):自相殘殺。當時盟軍中的袁紹、公孫瓚等發生了內部的攻殺。
⑻淮南句:指袁紹的異母弟袁術於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自立為帝。
⑼刻璽句:指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紹謀廢獻帝,想立幽州牧劉虞為皇帝,並刻制印璽。璽,印,秦以後專指皇帝用的印章。
⑽鎧甲句:由於長年戰爭,戰士們不脫戰服,鎧甲上都生了蝨子。鎧甲,古代的護身戰服。鎧,就是甲。蟣,蝨卵。
⑾萬姓:百姓。以:因此。
⑿生民:百姓。遺:剩下。


創作背景

公元189年(東漢中平六年),漢靈帝死,少帝劉辯即位,何進等謀誅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殺;袁紹袁術攻殺宦官,朝廷大亂;董卓帶兵進京,驅逐袁紹、袁術,廢除劉辯,另立劉協為帝(獻帝),自己把持了政權。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袁術、韓馥、孔伷等東方各路軍閥同時起兵,推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奮威將軍,聯兵西向討董卓。然而這支聯軍中的眾將各懷私心,都想藉機擴充自己的力量,故不能齊心合力,一致對付董卓。當董卓領兵留守洛陽以拒關東之師時,各路人馬都逡巡不前,惟恐損失了自己的軍事力量。據史載,當時無人敢於率先與董卓交鋒,曹操對聯軍的駐兵不動十分不滿,於是獨自引領三千人馬在滎陽迎戰了董卓部將徐榮,雖然戰事失利,但體現了曹操的膽識與在這歷史動蕩中的正義立場。不久,討伐董卓的聯軍由於各自的爭勢奪利,四分五裂,互相殘殺起來,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紹、韓馥、公孫瓚等部,從此開始了漢末的軍閥混戰,造成人民大量死亡和社會經濟極大破壞。此詩即是對這一歷史事件的反映。


賞析

  這首《蒿裡行》可以說是《薤露行》的姐妹篇,清人方東樹的《昭昧詹言》中說:「此用樂府題,敘漢末時事。所以然者,以所詠喪亡之哀,足當哀歌也。《薤露》哀君,《蒿裡》哀臣,亦有次第。」就說明了此詩與《薤露行》既有聯繫,又各有側重不同。《蒿裡》也屬樂府《相和歌·相和曲》,崔豹《古今注》中就說過:「《薤露》送王公貴人,《蒿裡》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輓歌。」因此,如果說《薤露行》主要是寫漢朝王室的傾覆,那麼,《蒿裡行》則主要是寫諸軍閥之間的爭權奪利,釀成喪亂的歷史事實。

  此詩前十句勾勒了這樣的歷史畫卷:關東各郡的將領,公推勢大兵強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準備興兵討伐焚宮、毀廟、挾持獻帝、遷都長安、荒淫兀恥、禍國殃民的董卓。當時各郡雖然大軍雲集,但卻互相觀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懷鬼胎,為了爭奪霸權,圖謀私利,竟至互相殘殺起來。誡之不成便加之筆伐,詩人對袁紹兄弟陰謀稱帝、鑄印刻璽、借討董卓匡扶漢室之名,行爭霸天下稱孤道寡之實給予了無情的揭露,並對因此造成的戰亂感到悲憤。詩中用極凝練的語言將關東之師從聚合到離散的過程原原本本地說出來,成為歷史的真實記錄。然而,曹操此詩的成功與價值還不僅在此,自「鎧甲生蟣蝨」以下,詩人將筆墨從記錄軍閥紛爭的事實轉向描寫戰爭帶給人民的災難,在揭露軍閥禍國殃民的同時,表現出對人民的無限同情和對國事的關注和擔憂,這就令詩意超越了一般的記事,而反映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心。

  連年的徵戰,使得將士長期不得解甲,身上長滿了蟣子、蝨子,而無辜的百姓卻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滿山遍野堆滿了白骨,千裡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了,正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悽慘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最後詩人感嘆道:在戰亂中倖存的人百不餘一,自己想到這些慘痛的事實,簡直肝腸欲裂,悲痛萬分。詩人的感情達到高潮,全詩便在悲愴憤懣的情調中戛然而止。


  此詩比《薤露行》更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社會災難的原因,更坦率地表現了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人民的同情。曹操本人真正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還是從他隨袁紹討伐董卓始,故此詩中所寫的事實都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較之《薤露行》中所述諸事,詩人更多直接感性的認識,故詩中反映的現實更為真切,感情更為強烈。如最後兩句完全是詩人目睹兵連禍結之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真實情境而產生的感時憫世之嘆。劉勰評曹氏父子的詩曾說:「志不出於滔蕩,辭不離於哀思。」(《文心雕龍·樂府》)鍾嶸評曹操的詩也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下》)都指出了曹操的詩歌感情沉鬱悲愴的特點。惟其有情,故曹操的詩讀來有感人的力量;惟其悲愴,故造成了其詩沉鬱頓挫、格高調響的悲壯氣勢。這首《蒿裡行》即是極為典型的例子。故陳祚明說:「孟德所傳諸篇,雖並屬擬古,然皆以寫己懷來,始而憂貧,繼而憫亂,慨地勢之須擇,思解脫而未能,亹亹之詞,數者而已。」(《採菽堂古詩選》)可見曹操詩歌抒憂寫憤的特徵已為前人所注重。

  正因為此詩實錄當時事實並由詩人直抒胸臆,故全詩用了簡潔明了的白描手法,無意於詞句的雕鑿粉飾,而以明快有力的語言出之,如「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初期會孟津,乃心在鹹陽」四句,明白如話,一氣直下,將關東之師初起時的聲勢與正義刻畫殆盡,自己的愛憎也於此鮮明地表現出來。又如「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等語描寫聯軍將領的各懷私心,逡巡不前,可謂入木三分。對於袁紹等軍閥的譏刺與抨擊是隨著事態的發展而逐步表現的,起先稱之為「義士」,並指出「乃心在鹹陽」,意在恢復漢祚,然自「躊躇而雁行」已逗出其軍心不齊和怯懦畏戰的弊端。然後寫其各為勢利而爭、發展到自相殘殺,最後點明其稱帝野心,可謂如層層剝筍,步步深入。但都以直接明白的語言寫來,令人感到詩人抑捺不住的真實感情,而軍閥懦弱而醜惡的嘴臉已躍然紙上。至於詩人感情的強烈,也完全由明暢的語言衝口而出,如寫白骨蔽野,千裡無人,都以直陳其事的方式說出,最後說「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直出胸臆,無一絲造作之意,可視為詩人心聲的自然表露。


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

你的一次轉發、有可能會幫助無數人……

謝謝您的轉發!!!


內容均源自網際網路,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歡迎關注以下微信公眾號:

1.微信號:古詩文賞析IDgushiwenshangxi
介紹:詩經離騷,樂府古詩,唐詩宋詞元曲,古文經典賞析。讓我們一起徜徉在中華古典文學的海洋中,一起聆聽先賢們的內心,一起感受那美如畫的意境。
2.微信號:散文詩歌詩詞悅讀IDshiciyuedu
介紹: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好心情。讀讀散文,品品詩歌,雅致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放鬆心情,閱讀精品,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3.微信號:經典散文精選美文IDsanwen365
介紹:經典散文精選美文,精選經典散文美文。一杯茶,一部手機,一份心情,在閱讀中放鬆自己享受生活感悟人生。

----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更多精彩請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文賞析之古詩《短歌行》曹操
    第一節中有兩處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晉時期,多受到魏晉詩人的喜好。無論心情愉悅,或是悲傷,感慨時都不難找到酒的影子。本詩中,第一句話就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最後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傳發明釀酒的人,這裡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們如何去理解詩人這種人生苦短的憂嘆呢?
  • 兩漢詩歌之《曹操·苦寒行》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賞析
    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
  • 短歌行·曹操
    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
  • 【中華詩史】曹操《短歌行》
    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
  • 古代文學考研——魏晉風骨
    魏晉風骨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建安詩歌:操古直悲涼,丕便娟婉約,植文採氣骨兼備,曹氏父子創作,完成樂府民歌向文人徒詩的轉變;正始時政治險惡,作家苦悶,阮籍《詠懷》組詩,用比興手法隱晦曲折地抒發感慨、批判現實。
  •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魏晉詩歌之《陶淵明·讀山海經·其十》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 [酒的歷史]曹操與酒
    和關、李相比,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不僅具備二人的特點,而且還精通釀酒技術。青年時的曹操放蕩不羈,在家鄉整日飲酒賦詩,飛鷹走馬,無度遊浪。從這時起,他就對酒產生了濃厚興趣,對家鄉名酒九醞春、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露等就有了研究,並逐個記下釀造方法。酒對曹操的一生有著很大影響。曹操終日暢飲,美酒下肚,不但使他精研了歷代軍事思想,還撩起他創作的激情。
  • 國學堂│曹操《短歌行》賞析
    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裡為「求賢」而發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於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裡渴求人才,於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 「對酒當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
  • 短歌行--翻譯及賞析
    第一節中有兩處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晉時期,多受到魏晉詩人的喜好。無論心情愉悅,或是悲傷,感慨時都不難找到酒的影子。本詩中,第一句話就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最後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傳發明釀酒的人,這裡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們如去何理解詩人這種人生苦短的憂嘆呢?
  • 【清泉 · 欣賞】曹操《短歌行》原文 / 譯文 / 鑑賞
    第一節中有兩處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晉時期,多受到魏晉詩人的喜好。無論心情愉悅,或是悲傷,感慨時都不難找到酒的影子。本詩中,第一句話就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最後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傳發明釀酒的人,這裡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們如去何理解詩人這種人生苦短的憂嘆呢?
  • 《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冰雪芹賞析講稿
    《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冰雪芹賞析講稿                    ——與讀後之古詩作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其實毛主席在這首詞的注釋裡說「「上下兩韻,不可改,只得仍之」,也就是毛主席知道這詞的韻律不符合前人的規矩,只是不想為了遷就而扭曲自己的感情。  一代曠世偉人奇人,詩人詞人,對詩詞意境都有如此深切之感,可見詩詞意境何其重要,就說當今習主席曾寫的《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用了新韻,詩詞意境情感與格律之間,他仍選擇了前者。
  • 「一代梟雄」最經典的八首詩,原來他是這樣的曹操!漲知識!
    曹操善詩歌,詩歌裡有他的政治抱負,有對漢末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憫世之情。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而詩歌是最接近靈魂的,今天小依選了曹操最經典的八首詩,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青青子衿」及曹操《短歌行》賞析
    ▲賞析  《國風·鄭風·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寫單相思,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於是她登上城門樓,就是想看見心上人的蹤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見,她便覺得如隔三月。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高中古詩詞,曹操《短歌行》
    第一節中有兩處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晉時期,多受到魏晉詩人的喜好。無論心情愉悅,或是悲傷,感慨時都不難找到酒的影子。本詩中,第一句話就用酒來作開頭引出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第一節最後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傳發明釀酒的人,這裡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們如何去理解詩人這種人生苦短的憂嘆呢?
  • 【賞析】《短歌行》曹操
    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裡為「求賢」而發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於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裡渴求人才,於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對酒當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
  • 「一代梟雄」曹操最經典的八首詩
    曹操善詩歌,詩歌裡有他的政治抱負,有對漢末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憫世之情。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而詩歌是最接近靈魂的,今天小編選了曹操最經典的八首詩,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 建安文學代表,欣賞曹操這6首氣韻沉雄的詩,感受鐵骨錚錚的霸氣
    在中國戲曲臉譜裡,紅色代表忠義,黑色表示正直,白色代表奸詐……,在民間,關公代表著紅臉,張飛代表著黑臉,而白臉則是曹操的代表。在1800年前的今日,也就是220年3月15日,曹操逝世,走完65歲的一生。
  •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古詩文注釋、譯文、賞析,值得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要學習的古詩共有7首,它們分別是王安石的《梅花》、胡令能的《小兒垂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夜宿山寺》和北朝民歌《敕勒歌》。學習古詩要求學生掌握古詩注釋和譯文,還要多了解古詩賞析,詩人作詩的背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