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一回:「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而己亥年【豬年】 庚午月庚子日(2019-7-01),分久必合的南北船終於傳出了要正式合併的消息!
Seaway海事新聞7月2日訊,中國船舶(600150)於7月1日晚間突發公告稱,2019 年7月1日,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接控股股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集團」)通知:中船集團正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籌劃戰略性重組,有關方案尚未確定,方案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批准。
為保證及時、公平地披露信息,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現予以公告。後續,公司將嚴格按照分階段信息披露要求,持續關注有關進展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本次控股股東戰略性重組事項正處於籌劃階段,有關事項具有不確定性,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特此公告。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2019年7月2日
據Seaway了解,今年4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也表示,關於南北船的合併,由於涉及上市公司,因此「按照有關規則,能公布的時候,企業一定會按照有關規則和要求公布」。
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俗稱「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業總公司拆分而成。在2014年以來的新一輪中央企業重組浪潮中,南北船合併的消息屢屢傳出。
但始終未有官方消息對外披露,本次中國船舶(600150)作為南船集團的上市公司,首次以上市公司公告的形式明確了南北船集團重組合併的消息,可見這次的合併計劃已經進展到了實質性的階段。
據中船集團官網的介紹,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門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在世界500強中名列第364位。
1963年9月,國務院決定將船舶工業從三機部分出來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1982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六機部135個企事業單位和交通部15個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成立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基礎上組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2017年底,公司正式改制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截至2017年底,中船集團擁有40餘家二級單位,分布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江西、安徽、廣西、香港等地,擁有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與防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上市公司。中船集團在中國香港及美國、俄羅斯、泰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駐外機構。
中船集團旗下聚集了一批實力雄厚的造修船企業和船舶配套企業,包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海江南長興造船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等,還擁有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廣州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設計機構,以及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工程諮詢、設計、總包單位。
而北船集團即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重組成立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主要從事海洋裝備產業、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的研發生產,2018年已連續7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245位,位居全球船舶企業首位。擁有上市平臺公司5家,境外機構18家,二級成員單位95家,其中二級企業66家,科研院所29家,總資產5002億元,員工17萬人。
據Seaway了解南北船源於1950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歷經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第三機械工業部第九工業管理局、第六機械工業部、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199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組建成立。
一、船舶工業(管理)局時期(1950.10~1953.1)
1950年10月1日,重工業部船舶工業局成立,1953年1月,船舶工業局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船舶工業管理局,程望、鄧存倫先後任局長。
二、第九工業管理局時期(1958.2~1963.8)
1958年2月,第一、二機械工業部合為第一機械工業部,船舶工業管理局改名為第九工業管理局。1960年9月13日,第一機械工業部分為第一、三機械工業部,九局歸第三機械工業部領導,12月,第九工業管理局改名為第九工業管理總局。鄧存倫、趙啟民、邊疆先後任局(總局)長。
三、第六機械工業部時期(1963.9~1982.5)
1963年9月17日,第九工業總局從第三工業機械部分出,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方強、邊疆、柴樹藩、安志文先後任部長。
四、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時期(1982.5~1999.6)
1982年5月4日,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成立,第六機械工業部建制同時撤銷,柴樹藩任董事長,馮直、胡傳治、張壽、王榮生、徐鵬航先後任總經理
五、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1999.7~)
1999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陳小津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2008年7月,譚作鈞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宏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2010年7月,胡問鳴任黨組書記、副總經理。2012年5月29日,經中央領導同意,胡問鳴主持集團公司全面工作。2012年7月,胡問鳴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2015年3月,董強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吳強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2017年底,正式改制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3月,雷凡培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2018年6月,楊金成任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而中船重工集團的歷任領導根據維基百科的顯示為:
在李長印之後,胡問鳴由南船集團調任北船集團任董事長、黨組書記一職至今。但其間出了一起船舶圈都知道的大事件,後來南船集團的吳永傑算是完成了和北船集團的楊金成的互換!
目前對於圈內而言,幾個重點問題還有待後續合併之後確認!
一、領導班子成員會如何組成?
目前南船集團這邊的情況是:
雷凡培 黨組書記、董事長
楊金成 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錢建平 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南大慶 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孫偉 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郭衛國 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
陳琪 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賈海英 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北船集團的情況是:
胡問鳴 董事長、黨組書記
吳永傑 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馮永強 董事、黨組副書記
姜仁鋒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杜剛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何紀武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李佳穎 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吳曉光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Seaway特別注意到,其中,雷凡培、楊金成、吳曉光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二、是否會有大型船廠進行合併?
目前來看,南北船的船廠因當年的歷史原因以長江為界,在地理位置上進行了劃分,從區域化角度來看,比較難以再次進行整合,但是從資產的角度來看,未來可以操作的空間還很多,這方面可以參考今年江南造船作為優質軍民船廠整體納入中船的上市公司。
三、南北船合併之後,中遠海運重工和招商工業三家會如何三分央企造船天下?
未來或許還有更多謎團有待官方揭開,馬伯庸在《長安十二時辰》裡有過這樣一句話,江湖雖然是少數人的,但是江湖要多數人都看見。或許,我們雖然身在造船這個江湖,但大多數人都是吃瓜群眾,上面再如何變化,我們都只能去接受,如今寫詩的,大多辭藻昳麗,浮誇靡綺,動輒詩在遠方,卻不肯正視眼前的苟且。造船的我們不能只有詩和遠方,還應該有應對眼前苟且的賺錢能力。希望不論南北船如何合併,大家都可以禱以恆切, 盼以喜樂,苦以堅忍,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