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入門:你要練篆書,先別急,把這件事先做完

2021-01-18 談藝錄

因為陸續講篆刻課程有近兩年的時間了,最近又陸續寫了一部分《說文解字》課程,身邊團聚了很多對篆刻和古文字感興趣的朋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初學篆書的朋友,可以肯定,他們是下了大決心準備把篆刻系統學習一下的,想盡辦法私信找我,向我詢問有什麼速成的竅門沒有,我答覆說,學篆刻,最好先從學篆書開始,不用急著買刻刀、石頭、字典、印譜,先把精力放到篆書的練習上去,篆書練好了,再接著說「書印同參」的事兒……

一、一份課程錶帶來的問題

於是又被朋友要求列了一套書法學習(包括篆書)課程表,這套課程很長,主要是臨帖,如果真一絲不苟地練習下來,篆書能過關是沒有問題的。課程篆書部分(完整課表請私信我)如下:

(王福庵先生)

基礎部分:1、《說文部首》王福庵版,540字,四日寫一遍,寫50遍;掌握基本筆畫的寫法和用筆方法;一年為限,務必完成;2、《說文解字》9353字,日寫300字,一月一遍,寫6遍;主要是認字。半年為限;

(王福庵先生書《說文部首》部分)

小篆部分:《泰山》九字 日寫10遍,寫三個月;《琅琊》十三行,86字,日寫一遍,寫三個月(如覺得不清楚,可以《嶧山碑》代替);

(《嶧山碑》局部)

大篆部分:《石鼓文》兩日寫一遍,寫半年;《毛公鼎》《散氏盤》《盂鼎》《頌鼎》結合自己的喜好四選一,日寫一遍,寫半年……(後面還有楷、行、草的課程,與本文無關,略去)

(石鼓文實物)

最近,因為介紹漢印,又推著朋友們加緊練一段時間鄧石如,每天放上來鄧石如《白氏草堂記》的四個字……

(鄧石如)

前幾天一個朋友留言說:「真想好好練練篆書,但苦於沒有老師,不知從何下手……」另外有幾位群裡的朋友說:「寫王福庵《說文部首》快半年了,沒啥效果啊」……

忽然覺得有個問題,臨帖當然是好的,但某些基本功不到位,盲目悶著頭臨帖是事倍功半的。因此,先介紹這些基本功的練習方法,很重要!

(鄧石如《白氏草堂記》前兩個字橫排)

二、書法的實質

書法跟繪畫一樣,其實質是精準徒手線的藝術,在不藉助額外工具的輔助之下,徒手用毛筆寫出自己需要表達的粗細精準、長短精準、線質精準的線條是目標,最終這些線條又組成精準的漢字,寫準了,符合審美的,就是書法,寫不準,不符合長期歷史積累公認審美的,就是寫字。

幾乎人人會寫字,但不是人人懂書法,中間就差一個「訓練有素」。就如唱歌,幾乎人人都會唱歌,但只有經過訓練,經過長期練習的唱歌,才能達到歌唱藝術的水平。練字,就是一個訓練的過程,下的功夫深,方法對頭,就容易出成績。

而篆書書法練習所謂的基本功裡,頂頂重要的一條,是練出一手熟練的中鋒線。這個基本功的練習沒有做完之前,就想著去寫好結構,寫好比例,寫出勻齊,寫出黃金分割比,寫出各種各樣的藝術風格……簡直是緣木求魚啊。

寫出熟練的中鋒線,相當於唱歌掌握髮聲原理,所以很重要。什麼是中鋒線,已經在前面的文章裡著重提過了,因為太過重要,就強調一句:即筆桿垂直,筆鋒在筆畫中行,其線條兩邊齊平。前面說過,理解了中鋒概念,基本等於書法學習中「筆法」這一塊,入門了。姜白石在《續書譜》裡不是說:「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也「,因此學會中鋒很重要。

三、中鋒行筆之下篆書兩個關鍵入門練習方法

我們這裡不再說中鋒的概念和它的重要性,而是額外強調篆書學習中的兩個關鍵入門方法:

1、養成藏鋒習慣,並且不論如何處理藏鋒回鋒,一定要中鋒行筆

小篆的筆畫線條,一般要藏鋒起筆,又要回鋒收筆,並且它的藏鋒又與楷書、隸書的藏鋒有差別。如圖:

(篆、楷、隸不同藏鋒效果)

篆書有自己特有的筆畫特徵,但中鋒行筆是其最主要的特徵。它的每一根線條,都要求儘量是標準的中鋒線。關於藏鋒的寫字習慣,有朋友會說,這可能會影響以後行、草書的練習,並且舉例說鄧石如的行、草就不如他的篆、隸。我覺得,先放下多方面發展的念頭,把篆書寫好了再說。

前面我們說了,篆書的線條相對簡單,就只有直和曲兩種,其他線條不過是直曲的變種,如圖:

(篆書的基本線條)

那麼,這兩種線條就是最基礎的練習,要求拿起筆來,能寫出精準的藏鋒、回鋒的中鋒線來,這是頂頂要緊的,別急著寫整字。

2、向八個方向運動的中鋒熟練運用

我們要求所謂熟練的中鋒線,是指八個方向的中鋒線,這跟米芾說的「八面出鋒」略有差別。米芾的八面出鋒涉及的有調鋒的概念,我們這裡要求的是向八個方向熟練寫出中鋒線,是初級入門版的「八面鋒」。如圖:

(練習八面中鋒)

在這個階段,先不要考慮曲線,先學會筆鋒在5位著紙後向八個方向寫出純正的起筆藏鋒,收筆回鋒的中鋒線,注意不要忽略向1、2、3、4三個方向的練習,因為篆書的書寫中,偶爾會出現這樣方向線條的應用,並非全部都是6、7、8、9方向的書寫方向。

四、如何練習。

關於八面中鋒的練習,我們認可網上流傳的暴力線條訓練方法,即單純地、機械性地練習橫、豎、斜線的中鋒線,所不同的是,我們要求練習的是八個行筆方向的中鋒線。相信大家一定在網上無數次地見過這張練習圖:

(網上流傳的暴力線條練習方法)

當然,後現還有畫蚊香等曲線的練習,先不管,就是把上面說的八個方向的中鋒線練習好。一個方向練好,再練另一個方向,直到八個方向的直線全部練習好,再說後面的曲線和轉折(牽涉捻管或運腕,稍複雜)課程,注意,在練習這些線條時,儘量站著練習,練習腕力且保持腕部靈活。

以上是熟悉毛筆、準備動手練習篆書的第一部分學習內容,學篆書,請先把「八面中鋒」這件事情做完,再考慮後面的曲線以及臨帖的事情,相信朋友們學習書法必然能夠事半功倍了。

(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如何練好篆書
    篆書是一種非常美觀的書體,形體修長,結構對稱,線條圓轉流暢且有韻律,婉麗瀟灑,氣魄宏大,是書法藝術的瑰寶。這麼漂亮的書體,我們又如何練好呢? 要想練好篆書,必須學會筆筆中鋒,筆畫粗細均勻。篆書筆畫以圓畫為主,多圓轉而無方折,圓勁細挺是篆書筆畫的基本審美特徵。
  • 零基礎初學書法筆畫入門教程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訂閱關注《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我們先來看一下宮字,一般楷書入門常見的是歐陽詢的歐體或者顏真卿的顏體
  • 這才是真正的書法大家,為清代篆書開啟了清代篆書的新格局!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鄧石如吸收了秦漢以來諸多碑額、瓦當、璽印文字加以融匯變通,獨具慧心的首先將具有強烈書寫意味的隸書筆法引入篆書,昭顯其對漢碑額篆書的深刻體會,以及對藝術的敏感。鄧氏運筆果敢生動富有節奏感,方圓變化一任自然。這就突破了前人一貫的「玉著」的單一筆法,使篆書線條端莊秀美而又不失厚重,蒼樸挺拔且不失圓潤。
  • 初學書法,不宜從楷書入手,給你一張效率倍增的書法入門路線圖
    中書匯書法學苑一圖在手心不慌——效率倍增的書法入門路線圖,請你查收!圖中三個紅點,就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消化中國書法基本技法和建立中國書法基本審美範式的三大坐標。清代鄧石如,吳昌碩等的篆書亦是盛極一時。以二王為代表的晉人行草就不用多說了,米芾,蔡襄,董其昌,白蕉等大家,都在其中獲得巨大養分。
  • 彭于晏開始練書法,「男神」成為書法愛好者!
    彭于晏開始練書法,「男神」成為書法愛好者! 彭于晏經常因為帥氣陽光的形象 和超強的自律被萬千女孩喜愛 而這一次他開始練書法
  • 彭于晏開始練書法,你們的「男神」已變身為書法愛好者!
    彭于晏開始練書法,你們的「男神」已變身為書法愛好者! 彭于晏經常因為帥氣陽光的形象 和超強的自律被萬千女孩喜愛 而這一次他開始練書法
  • 書法入門的四個基本準則,遵守好方法對,練字快又好
    學習書法,大家都希望能練出一手好字。事實上這也並非什麼難事,但初學者常常會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筆更有利於自己水平的提高。我們既然把拿毛筆寫字,這種方法稱之為書法,那麼就不只是純粹的隨心來寫,而是要遵循一定的法度。
  • 小學生練書法,寫出令人羨慕的「列印體」,手寫作業成網紅
    「列印體」作業可以說現代人寫字是最彰顯個性化的,沒有練過書法的兩個人寫出來的同一個字,你大概是找不出任何與書法有關的共性來,因為他們寫字完全脫離了漢字基本的結體和章法,全憑自己想怎麼現在的家長中流行「曬娃」這件事,比起什麼「曬車曬房」這種炫耀來說,「曬娃」大概是炫耀的最高境界了。花了不少錢把自家娃兒送去學書法,學了一段時間字寫得比自己好多了,當然要曬一曬找點自豪感。
  • 「喜劇之王」陳佩斯,寫書法也很喜感,一手篆書惹人笑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附庸風雅的產物,就像是一些明星書法高價拍賣一樣,並不具有書法藝術價值,只是純粹的名人效應而已。陳佩斯的書法,主要是以篆書為主,在明星圈兒中是一種很少見的現象,因為篆書不僅考究一個人的書法功底,還是對其文化修養的考量,而很多明星由於臨帖較少,一般都是以行楷為主。
  • 初學書法,為何多數人從唐楷入手,從顏體入門
    初學書法應從何入手較好?眾說紛紜,有人說應從篆書入手,篆書中鋒行筆,用筆簡單。有人說應從隸書入手,隸書是今文字的開始。有人說應從唐楷入手,唐楷結體規整。其實無所謂對與錯,只要喜歡、合適就好。就目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選擇唐楷入手的較多。
  • 孫儷苦練書法,一月臨寫6遍《心經》
    像孫儷這麼勤奮練習書法尤為可貴。我們很多人知道她曾經練過小楷,接著練習伊秉綬隸書,最近她又開始練習篆書,且愈加勤勉。她為督促自己,一個月在微博上「打卡」臨寫了6遍篆書《心經》,屬實讓人欽佩。並且練習篆書這條路子是正確的,無論是夯實用筆與線條基礎,還是長遠成長,都是具有建設性的。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巧入門的這個「巧」字,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講究方法的巧,不僅要入得快,還要入得好。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
  • 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如何利用書法字典日常練習鋼筆字
    關於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問題,之前已經發布了兩篇文章,分別是《鋼筆書法練字入門的常見問題及應對之道》《鋼筆書法練字入門之古貼臨摹的兩大問題》今天的這篇文章,是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應該也是最後一篇哈。在文章之前,還是跟大家說下,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練習鋼筆字或者鋼筆書法。
  • 孫儷苦練書法,月臨6遍篆書《心經》,一項特質遠超書法家
    童先生是來楚生的弟子,擅長書法篆刻,不僅是上海書法家協會的顧問,還是西泠印社的副社長。從這兩個身份就能看出童先生在書法篆刻界的地位。歷史上天賦如張芝、王羲之、張旭那樣,仍要池水盡墨、廢筆成冢,何況我們沒有先賢的環境與天資。所以,要想寫出點名堂,沒有更多的付出是不可能的。
  • 書法人必練的1000個字,搞懂這些字,在書法上你必能成大器!
    並不是像今天的很多人認識的必須從楷書練起,而是先了解筆法,掌握了基本的用筆方法之後,練什麼書體都無所謂。當代人受到了學校教育規範字的影響,認為書法必須要規規矩矩、整整齊齊,否則就不是書法,有這種想法的人,對於書法沒有最基本的認知。
  • 中書協隸書委員會王增軍:把書法寫成螞蟻爪子,水平是優還是劣?
    但是中書協的其他一些書法家,未必就是在書法專業層面上擁有了讓人服氣的筆墨功力,正是這些「非專業」的書法家進入了中書協,所以從整體上拉低了中書協書法家的筆墨水準,這也是外界對中書協書法家多有抱怨,認為其書法本領不堪配其名的主要原因。如果中書協裡面,個個是書法行家大手筆,恐怕對之產生懷疑的人不會常有不屑的言論吧。
  • 湖南衛視《書法大會》開播,手持筆墨,字戰群英,看完好想練書法
    端午期間芒果TV推出的書法文化類節目——《書法大會》熱播少年們在電視裡手持筆墨,字戰群英網友們看後直呼:「看完書法大會,好想練書法!」欄目以書法比賽形式展開全球華人少年向書法守擂者發起挑戰通過兩個環節比賽
  • 書法必從正書始?全方面探討書法的基礎
    很多人都認為書法的基礎就是楷書,要想學好書法一定要從楷書練起。對於這樣的命題很少人會去思考其合理性,尤其是如今滿大街的書法培訓班常常因為家長所能看懂的僅僅是書法這一點,對小孩灌輸楷書就是書法的基礎,以至於從小就對書法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偏見。那麼肯定也有人會質疑楷書真的是一切書法的基礎嗎?
  • 學篆書必臨的法帖,孟子論時勢的千古名篇,收穫好書法精進大學問
    篆書用筆特點及篆書筆法簡述;現代的筆通常是毫軟而鋒尖,筆毫含於管端。而篆書的筆畫基本上圓轉如一,同於玉筯,筆畫起止皆圓, 「端若引繩,起止無跡」。整個筆畫始終肥瘦一致,不能忽寬忽窄,筆畫轉折處有彎無折,圓渾適中,不 出稜角,這就需要用直管中鋒的執筆法。走筆時掌豎、腕平、肘懸,尤須腕力強健,寫字時需要維持同一 高度,勻速運動,不能忽提忽頓,寫出肥瘦不等的筆畫出來。
  • 女書法家林海珊:書法技能單薄,能在書法圈裡走下去?感覺不容易
    感覺有點兒,存在書法功力童年不足,後天無補的現象。啟功論書法修養,曾經提出書法又不是練武術,不需要童子功,只要想練書法,什麼時候練都行。事實上,依筆者所觀所感,書法如果作為一種愛好,果真是什麼時候想練都行的事,退休之後再練書法,未嘗不可。但是「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兩者之間存在著藝術追求的差位,如果不求書法專技顯成,只為書法愛好而寫,隨時可以練書法,這個不需要書法童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