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眼下,東溪街道
龍溪村的檸檬樹開花了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香味
漫步田坎上
只見滿山遍野鬱鬱蔥蔥
一群群「檸檬雞」飛來跑去、打鬥追逐
近年來,龍溪村按照「合作社+社員+農戶」的發展模式,該村引進三家業主,大力發展檸檬、晚白桃和水產養殖,同時開展林下養殖、苗木間種,致力於發展立體、綠色、生態的現代化農業,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促農增收的新路子。
龍溪村共有土地面積1363畝
共流轉土地1273畝
流轉率高達93.4%
在新技術、新管理模式的帶動下
特色農業產業相繼成型
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01
點擊播放 GIF 0.0M
利用資源發展林下「檸檬雞」產業
2014年,蜀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在龍溪村成立,採用「合作社+社員+農戶」的產業化模式運作,大力種植「尤力克」檸檬樹,目前種植規模已達5萬株。
隨著特色產業發展,龍溪村土地面積1363畝,其中800餘畝檸檬,300餘畝晚白桃。如何充分利用剩餘空間,讓土地發揮最大價值,成為龍溪村實現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於是,龍溪村村「兩委」
和種植專家們一起反覆考察、比較
根據村裡山多田少、當地現有產業等情況
決定發展林下「檸檬雞」立體農業
村民通過土地租金、合作社保底分紅和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
「家裡有幾畝地,只種蔬菜。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地裡忙活,辛辛苦苦一年,收入只夠零花錢。直到村裡開始發展林下養雞,我們一家人生活才有了起色。」村民樊群花以勞務入股的方式參與其中,短短幾個月增收了1萬餘元,她也為自家的兩層樓房天台蓋上了雨棚,告別了冬冷夏熱的日子。
」
據了解
2019年龍溪村利用800畝檸檬樹的天然優勢,採用「引進良種、生態散養、分區輪牧、封閉管理、全進全出」的生態自然循環模式養殖,以蟲、草、糧為食,發展林下檸檬雞立體農業。採取『黨支部+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合作社+貧困戶』方式運營,500隻「檸檬雞」正式開賣一周後便脫銷,且反饋很好。
2
點擊播放 GIF 0.0M
宣傳帶貨探索經濟發展新模式
「還記得曾經一雞難求的龍溪『檸檬雞』嗎?我們回歸原始的養殖方式,在天然氧吧檸檬林散養的500隻土雞,正式開賣不到一周便全部售出,沒有回購到的客戶滿是遺憾和期待!現在第二批『檸檬雞』入場了,歡迎大家預訂!」
以上這段話是
龍溪村第一書記孫瑞娟
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視頻宣傳「檸檬雞」
拓寬銷售渠道
解除養殖戶後顧之憂
「
「養殖戶腳踏實地,我們負責幫助她把雞賣出去,實現勤勞致富。」
」
孫瑞娟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平臺廣泛宣傳貧困戶和村裡的「檸檬雞」,目前通過認購模式,已預售200餘只雞和近10000枚雞蛋,實現收入近3萬餘元。同時,龍溪村採用村集體產業發展資金20萬元,擴大「檸檬雞」規模,引進綠殼蛋雞品種,在綠水青山中生態富民。
下一步,將利用龍溪書院,針對青少年開展一系列活動,以繪畫和剪紙為亮點,通過孩子們的視角在雞蛋上繪出貧困村的發展變化,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再將產品進行義賣或者贈送給幫扶單位以表感恩情懷,探索文創與經濟結合發展的良性循環路子。
此時
一顆顆檸檬樹蒼翠挺拔
夾雜這星星點點的小白花
裝點了春天,也甜蜜了村莊
記者 | 江希周雪
編輯 | 王雯麗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益廣告
點擊再看 會有更多好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