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個故事,國外的,說一對夫婦,有固定的牙醫,幾十年一直由他醫治。有一次老太太不停抱怨說,自己想要換位大夫,老先生不解,老太太說,我每次去他都冷冰冰的,從未見他笑過,天知道他是不是不會笑的,過了不久,夫婦兩在超市巧遇牙醫,牙醫笑著和他們打招呼,老太太終於沒忍住,上前去問,為什麼在醫院是他從來不笑?醫生微笑著回答,因為在治療的過程中他要集中精力,別說和他談笑,就是別的問題他也不會思考,這樣才會避免失誤,老太太恍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是的,醫生的冷漠是在他工作的時候,工作之餘他也是鮮活的。最早看醫者仁心時,鍾立行有句話:「我不想和患者有太多的感情接觸」,看似冷冰冰的,其實很好理解,畢竟醫生也是人,可他也是天天與死亡過招的人,投入過多的感情,就不難影響他冷靜理智的工作,從而造成事故,最要命的是,事故很可能是彌補不了的,所以必須硬起心腸。有人說人生有三個字很重要:信,望,愛。
這三個字最能在醫院裡體現出來,冷美人說,當她知道自己長了腫瘤,她才深刻的知道,她多麼希望這個醫生能救她,幫助她,此刻,她的醫生就是她的上帝,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現在,與其說醫生收紅包,不如說是我們在縱容這種現象的發生,我想一個醫生,當他站在手術臺上,不會因為你沒給他紅包就放棄救治你的生命,醫生畢竟不是上帝,他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失去病人,也會很難過,為生命的消失,也恨自己無能,沒有能力拯救生命,可隨即卻必須忘記,這樣才能更好地繼續,為什麼說仁心,慈悲為懷,慈悲化解一切仇視,敵對,焦躁,不安。
一個好的醫生,不僅要解救病痛,還要進入病人的靈魂,做他們的精神支柱,可見這要擁有怎樣一顆大心臟,才能從容地應對,古人說:勇者不懼,智者不惑。只有仁者,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