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片裡也有cult片?讓《殺人者唐斬》告訴你

2021-02-20 犀利影評

《殺人者唐斬》

導演是來自香港的鐘少雄導演,鍾少雄是個營造電影氛圍的箇中翹楚,這部《殺人者唐斬》的氛圍也被他營造的極其出色,在某種意義上這部《殺人者唐斬》根本就算不上武俠電影,因為電影中根本就沒有「俠」的存在,有的只是血淋淋的殺戮,與其稱之為武俠電影,我更喜歡把它稱為披著古裝皮的cult電影。

《殺人者唐斬》

《殺人者唐斬》改編自溫瑞安的同名小說,金庸筆下的江湖洋溢著一股淳淳儒家風範,古龍筆下的江湖是冰天雪地中的一腔瀟灑熱血,而溫瑞安的筆下的江湖裡卻是一片森然鬼蜮。

《殺人者唐斬》

在溫瑞安的小說裡或多或少都蘊藏著著一絲古龍的味道,這部《殺人者唐斬》同樣如此,充斥著一股典型的溫瑞安式的血腥與殺氣,劇情毫不複雜有的只是簡單粗暴的殺與被殺,人頭胳膊滿天飛,血滿屏飈,很是別致。

《殺人者唐斬》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就在電光火石之間,斬斷生死,斬斷情緣,斬斷過去與未來,就是這部《殺人者唐斬》的核心所在。再說說何謂「殺人者」,倪大紅飾演的魏忠賢,通過類似養蠱的方式挑選出來的殺手就叫「殺人者」,在殺人者中沒有俠骨柔腸也沒有人性可言,有的只有殺與被殺可言,在這個體系中越出色的「殺人者」,人性就越發泯滅。(本文由「犀利影評」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殺人者唐斬》

一刀兩斷的唐斬、一劍送終的宋鍾、成王敗寇的王寇,此三人正是站在殺人者體系中金字塔頂尖的精英人物。可一但妄動情字,就掉入深淵,在這點上一劍送終的宋鍾是做的最好的,可惜他遇到的是帶著主角光環的唐斬,所以最終身死人滅。

《殺人者唐斬》

唐斬在第一次動情時,遇到了曾經的初戀情人關之琳,於是他猶豫沒能下手,導致最後被魏忠賢追殺,直到他殺死宋終後無奈又投回魏忠賢麾下。此時王寇已經成長到足以和唐斬相提並論的高度,在兩人聯手殺死最後的東林黨boss後,魏忠賢終究是沒有放過唐斬,他暗中下令命王寇除掉唐斬,讓二人互相殘殺,最後王寇死於唐斬刀下。

《殺人者唐斬》

但這次動情的卻是王寇,王寇心中唯一的朋友正是唐斬,在得到唐斬將自己當朋友時,王寇的嘴角上揚後顧已無憂,但唐斬心中究竟有沒有把王寇當成朋友,誰又知道呢?但成王敗寇,王寇敗了,敗的也是豪情萬丈。唐斬走到了最後,他眼神裡有一種殺手的殘忍,臉孔卻如情人般的溫柔,他才是真正的殺人者。

《殺人者唐斬》

殺人者為名為利,可最終殺手是寂寞的,無論再強大再冷血,最終所有的得意、失落、囂張、隱忍、狠毒、柔情等各種人性和野獸般的獸性都註定被埋在歷史煙塵的最深處。

相關焦點

  • 《殺人者唐斬》
    《殺人者唐斬》是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似兵器,一寸短一寸險,如一把陰慘慘的匕首,鋒利無比,入肉三分。
  • 《殺人者唐斬》| 另類的武俠
    《殺人者唐斬》是由溫潤安創作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溫潤安被人陷害進了監獄,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結合自己在監獄中的所見所聞,溫潤安創造了這部小說。如果說梁羽生的武俠是儒,金庸的武俠是義,古龍的武俠是奇,那麼溫潤安的就是邪。
  • 【經典】香港邪典電影《殺人者唐斬》——張豐毅老師少數的武俠電影
    《殺人者唐斬》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明末時期,正直少年唐保家(張豐毅 飾)迫於家長壓力和殘酷的現實,與心愛女子路遙(關之琳 飾)私奔,不料失手被抓,並被判極刑。而大太監魏忠賢正在組織自己的錦衣衛隊伍,看上了死牢中的唐保家,唐保家因此被賜名「唐斬」,成為了魏忠賢手下的殺手。
  • 溫瑞安的《殺人者唐斬》是短篇武俠小說中的一顆明珠
    看過溫瑞安長篇系列作品之外,同樣可以再領略一下他的短篇作品,比如今天要說的《殺人者唐斬》。  生存這個終極考驗,對於一個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是屈從於命運的安排,苟且於世,還是扼住命運的咽喉,絕地反擊?  在溫瑞安所寫的《殺人者唐斬》中有了深刻精準的描述。  有的人的人生是極端的人生,比如王寇的人生就是成王敗寇。
  • 古龍寫的唯一一部殺手小說,比溫瑞安《殺人者唐斬》看起來更壓抑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關於殺手的武俠電影,叫《殺人者唐斬》。由張豐毅、關之琳、張光北、倪大紅等人主演,當時就被驚豔到了,電影還可以這麼拍。碉堡了的臺詞,血腥的廝殺,人頭滿天飛,江湖的味道,緊張刺激的氛圍,都讓我對這部電影欲罷不能。
  • 27年前,這部武俠片首映票房慘澹;十年後,刪減大量鏡頭重映
    上世紀90年代,正處於港片的黃金時代,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導演拍不出來的。武俠片也不再拘泥於講行俠仗義的大俠,烏託邦、西部武俠、黑色作品紛至沓來,其中,徐克的《刀》、李惠民的《新龍門客棧》最為經典。
  • 27年前,這部R級武俠片首映票房慘澹;十年後,刪減大量鏡頭重映!
    上世紀90年代,正處於港片的黃金時代,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導演拍不出來的。武俠片也不再拘泥於講行俠仗義的大俠,烏託邦、西部武俠、黑色作品紛至沓來,其中,徐克的《刀》、李惠民的《新龍門客棧》最為經典。
  • 27年前,張豐毅關之琳組CP,合拍了這部溫瑞安的另類武俠片
    所以在看到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裡的快意恩仇,江湖熱血以及俠肝義膽時,我們總會痴迷其中。因為這些現實裡不存在的東西,喚起了我們內心掩埋許久的東西。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武俠片就是如此,它就是《殺人者唐斬》!
  • 1993年,張豐毅、關之琳接拍了一部武俠片,拍出後被內地禁映10年
    成片總體色調灰暗、人物猙獰,大量暴力鏡頭充斥其中,儼然一部大尺度的Cult片。因此,電影1993年於香港上映後,卻最終被內地禁映長達10年。後,唐保家在一場犯人的生死決鬥中勝出,被西廠李公公選中,加入了「殺人者」的團隊。唐保家自此改名為唐斬。
  • 27年前,張豐毅關之琳組CP,合拍了這部溫瑞安的另類武俠片
    所以在看到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裡的快意恩仇,江湖熱血以及俠肝義膽時,我們總會痴迷其中。因為這些現實裡不存在的東西,喚起了我們內心掩埋許久的東西。而武俠小說裡,也不僅僅是俠肝義膽快意恩仇,還有很多現實裡隱藏的人性,背叛與失意。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部武俠片就是如此,它就是《殺人者唐斬》!
  • 你以為你喜歡的cult片99%都不是cult片
    朋友:表姐,我昨天看了個cult片你表姐:啊?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哥最近介紹的《倚天屠龍記》、《英雄豪傑蘇乞兒》、《殺人者唐斬》、《一刀傾城》等電影,都是在1993年上映的武俠片。而這些電影的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付出巨大,卻遭遇票房失利。然而現實很快就打臉,《風雲再起》喊出天雷滾滾的「你有科學,我有神功」口號,終以1125萬賠本;《王者之風》借著上一部《獅王爭霸》裡李連杰的威名,以1119萬收官;《鐵馬騮》製作良心卻時運不佳,僅收681萬;《新仙鶴神針》那句「我會用內力逼出來」也能把人雷得外焦裡嫩,817萬收官;
  • 虹膜 你以為你喜歡的cult片99%都不是cult片
    紀錄片《科曼的世界》(Corman's World: Exploits Of A Hollywood Rebel)六十年代末,審查制度廢除,分級制度實施,電影尺度變大了。一部分B級片走了比較色情、暴力的路線。另外,此時出現了另外一個概念——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這並非好的譯法,目前暫無其他佳譯)。
  • 1993年,狄龍接連「失利」3部武俠片,現如今都成為了經典
    上世紀60年代,胡金銓的《大醉俠》和張徹的《獨臂刀》橫空出世,一掃香港影壇當年的陰柔之氣,用男性陽剛的武俠片取代了女星擔綱的言情文藝片。到了80年代,香港電影百花齊放,各種類型影片大放異彩,洪金寶成龍領銜動作片、林正英扛起殭屍片大旗、吳宇森周潤發打造英雄槍戰片,唯獨武俠片缺少領軍人物。
  • 1993年,狄龍接連「失利」3部武俠片,現如今都成為了經典
    到了80年代,香港電影百花齊放,各種類型影片大放異彩,洪金寶成龍領銜動作片、林正英扛起殭屍片大旗、吳宇森周潤發打造英雄槍戰片,唯獨武俠片缺少領軍人物。1992年,徐克打造《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和《新龍門客棧》;周星馳有《鹿鼎記》系列和《武狀元蘇乞兒》;劉德華也有
  • 42年前的邵氏武俠片,主角都是「殘疾人」,盡顯Cult風範
    1978年,張徹的武俠片《殘缺》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前,張徹在邵氏的支持下前往臺灣發展,組建長弓電影公司,然而表現並沒有預期的好,沒多久就關門大吉。但他帶回來一批弟子,包括郭追、鹿峰、江生等, 也就是張徹的第四代弟子。
  • 93年李連杰的輝煌下,16部武俠片淪為炮灰,票房全都不過千萬
    喜歡看武俠片的人非常多,有很多人都為武俠片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以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武俠片,格調都是由張徹以及胡金銓所奠定的。後來徐克也創立了一種新的武俠風格,《笑傲江湖》就是此時的代表作品。1993年的時候,有很多武俠片被製造出來,有的名氣非常大,但是有的票房卻非常差。
  • 《愛奴》Les虐戀cult武打片告訴我們愛上直女的悲劇
    1972年導演楚原,不僅是這部驚世駭俗的cult電影的導演,也是唯一一位能拍好古龍小說的導演。看了這部電影,我不得不感慨,為什麼現在商業片都那麼無聊……我就是拿著這個主題去寫整部戲,何莉莉後來復仇,全部都用愛,跟老頭子做愛,用女人去弄死老鬼,甚至最後貝蒂殺何莉莉,也是用愛——『你吻我最後一次吧』,這樣她就死了。我曾經跟邵先生談過,說何莉莉在片中其實不應該懂武功的……但當時流行武俠片,又流行脫衣,所以邵先生說什麼也不肯。」雖然這部片子是一部妥妥的三級片,但是片中兩位女主並沒有過多的裸露鏡頭,就連一些強姦戲碼都是通過定格來表現的。
  • 41年前張徹的武俠片,盡顯cult風,四個「殘疾人」是主角
    張徹武俠片的風格前面迷妹已經粗說了一番,其中講到張徹陽剛武俠風格裡有一個慣用的「伎倆」就是喜歡將人物設定成不健全的形象,斷臂、斷腳、瞎眼等等人物屢見不鮮。不要只記得《獨臂刀》裡的方剛,此番「殘缺」影像其實比比皆是,最為甚者當屬1978年張徹執導的《殘缺》當年張徹在邵氏的支持下前往臺灣發展,組建長弓電影公司,本想在臺灣市場大幹一番,沒曾想市場表現並不好,堅持沒多久長弓就倒閉了。不過他帶回了一批新弟子,這其中就包括郭追、鹿峰、江生等,在狄龍、姜大衛也快脫離張徹之際,他們成為了張徹門下第四代弟子,他們在1978年就以《五毒》一片打響了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