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男子給陌生女孩捐獻兩次骨髓,多年後他們終於相見

2020-12-27 大河網

「其實我真沒有想過兩次給我捐骨髓的人,具體是什麼容貌什麼性格,我只知道他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好人!」

今年9月15日,在首都北京,武漢女孩胡磊終於見到了兩次給自己捐獻骨髓的恩人黃偉。那一刻,她熱淚盈眶,滿懷感激地深深鞠了一躬!這是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一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上發生的動人一幕。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胡磊說:「我見到黃偉大哥後很激動,也了解到他除了捐骨髓救我,還長年組織、參與水上救援隊工作,救過好多條人命。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更是一個有愛心的好人。」

一則新聞觸動了他

決心捐獻造血幹細胞

胡磊眼中的好人黃偉來自河南商丘,採訪黃偉時能感受到,他性情直爽、快人快語,是個熱心腸的中原漢子。因為喜歡冬泳,看到一些溺水事故發生在身邊十分不忍,於是2008年黃偉發起並成立了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他擔任隊長。

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念頭源於2013年春節前夕。黃偉在商丘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則女醫生為白血病兒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新聞。其中一個情節深深打動了他:受捐者是一個六歲的小孩,給這位女醫生寫了一個卡片:阿姨,你救了我,你是好人,我長大後也要做好人。

「當時這個情節對我觸動很大,造血幹細胞到底應該怎麼捐獻,對身體有沒有影響,我當時一無所知。但我覺得這麼瘦弱的女醫生能做這事,我肯定也能做。」黃偉說。

救援隊裡有好幾位醫生,黃偉就跟他們諮詢造血幹細胞方面的知識,聽到隊裡已有好幾位隊員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了,就跟這些隊員了解捐獻細節。當時的他已經43歲了,而志願者的年齡限制在18至45歲,這讓黃偉有點著急。終於在2013年的6月,黃偉等救援隊14名符合年齡條件的隊員一起在婦幼保健院集體通過採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黃偉告訴記者,自己是十分幸運的,在加入中華骨髓庫11個月後的2014年6月,就接到商丘紅十字會的電話,問他還願不願意捐獻,「我加入就是為了捐獻,我正等著呢!」黃偉這樣回復紅十字會的人。經過體檢,黃偉各方麵條件都符合要求,成為水上救援隊裡的捐髓第一人。

患病女孩:

三四天找到合適配型很幸運

和黃偉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正是胡磊。

80後女孩胡磊出生於武漢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小時候在廠礦子弟學校就學。此後的胡磊是同齡女生中的佼佼者和幸運兒:名牌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看好網際網路發展前景,先後就職於兩家一線門戶網站,而後應聘到杭州阿里巴巴總部,事業順風順水,令人羨慕。

然而,意外總是不期而至。2014年初,每天堅持跑步爬樓上班的胡磊,在單位體檢中查出異常,父母把她接回老家武漢,3月份通過活檢,確診她患上最嚴重的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唯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面對重病打擊,胡磊說:「爸媽只有我一個女兒,我不能輕言放棄,我要對他們負責任好好活下去。」

她告訴記者:「與病魔鬥爭是艱難的,但幸運的是找到了合適的配型。一開始找骨髓庫沒有抱很大希望,因為機率非常小!但是上天對我實在太好了。大概只有三四天,我就找到了骨髓,而且跟我是全相合。我當時覺得,生命真是太神奇了。」

首次捐髓

三個故事刻骨銘心

2014年9月5日,是正式捐獻的日子。黃偉提前一周去鄭州腫瘤醫院做捐獻準備。第一次捐獻非常順利,這次捐獻過程中碰見的三件事深刻影響了黃偉。

第一件事是在黃偉到達鄭州的第二天,商丘的一名隊員帶著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來看望黃偉,說是代表所有的患者來表示感謝。她跟黃偉講述了自己的故事。2010年,她30歲,孩子還只有半歲,還在哺乳期,她被查出白血病。在親屬中匹配無果後,有幸在骨髓庫找到了非常相似的骨髓。就在她準備進行化療的時候,主治醫生告訴她捐獻者悔捐了,她說當時的心情就是從希望到失望再到最後的絕望,怎麼從醫生的辦公室回到病房的都不知道了,腦子裡面一片空白。幸運的是,她後來通過自移植的辦法成功獲救。

第二件事是遇見了商丘老鄉趙鵬。趙鵬8歲時就查出了障礙性貧血,一直在找配型做移植,找了十幾年了,在2014年的時候找到了,也完成了手術。但是手術的高昂費用讓這個農民家庭入不敷出,術後的藥物費用更是難以負擔。為給家庭減輕壓力,趙鵬把一天吃兩次藥改成一天吃一次,結果三個月之後復發了。知道這件事情後,黃偉去看望了趙鵬,回來後設法提前預支了5000元的捐髓補助,把錢捐給了趙鵬。遺憾的是,9月6日,在黃偉回到商丘的當晚,接到了趙鵬已經離世的消息。

第三件事是收到了胡磊父親手寫的感謝信。黃偉是9月5日上午8點多鐘開始採集血樣,一共186毫升,整個過程4個小時左右,循環了一萬多毫升的血液,大概是身體總血量的兩倍。在即將結束的時候,胡磊所在醫院的志願者來取造血幹細胞,帶來了一個小禮物和一封感謝信。晚上送走了朋友後,黃偉才開始讀這封感謝信。黃偉說自己對這封信的內容印象十分深刻,有一段話更是一直刻在他的腦子裡:無數次夢見自己代替女兒得了這種病,然而笑醒後發現,殘酷的現實不會因父愛母愛而改變。

「所有父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都願意代替孩子生病。我也有女兒,所以特別理解作為父親,孩子生病時那種心情。捐隨表面上挽救的是一條生命,實際上挽救的是一個家庭。」黃偉說。

首次捐髓的黃偉

受捐女孩:

我這一輩子過了兩世

胡磊回憶自己第一次接受捐髓時的情景:「主治醫生來到我的移植倉說,你放心,捐獻的骨髓已經來了,大概晚上十點給你回輸。晚上十點,我就看到那袋骨髓了。供者的骨髓流進身體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力量,我重生了。我感覺這輩子特別幸運,人家一輩子就一世,我這一輩子過了兩世。」

重生的胡磊,踏上了跌跌撞撞的康復之路,她更加深刻理解了生命的意義。她去背包旅行,去做義工,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也盡力給社會帶來價值。

回到商丘後,黃偉仍活躍在水上救援的公益一線,同時呼籲成立一個專門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服務的服務隊,主要工作圍繞三方面,首先是招募更多的志願者;其次提供諮詢,為那些準備捐獻的人做思想工作,減少悔捐;最後是資助那些有困難的捐獻者。至今服務隊運作將近6年了,在商丘招募了3000多名志願者。黃偉的行動也影響了身邊的人。2016年7月,黃偉的女兒主動加入了志願者,採集了血樣。他的兩個姐姐以及外甥都參與了志願活動。

二次捐髓:

60天高強度鍛鍊消除「三高」

2016年,在武漢家中養病的胡磊,病情出現了反覆:醫生告訴胡磊,她的病疑似復發了。

2016年的3月21日,正在組織招募志願者工作的黃偉發了條朋友圈,此時商丘已經有了19名捐獻者,黃偉開玩笑地問,誰會是第20位捐獻者呢?結果下午4點,商丘紅十字會打電話來說他就是第20位。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兩年前受捐的女孩如今病情復發了。但是這種為同一個人捐獻兩次造血幹細胞的案例並不多見,工作人員表示他可以回去考慮考慮自己的情況,再聽聽家裡人的意見,過兩天再給回復。但黃偉當時就給了回覆:「我不需要考慮,救人救到底。」

然而,第二次捐獻並不順利。黃偉的身體體檢沒有達標,血糖、血脂、血壓、膽固醇、尿酸等指標都偏高。黃偉請求給他一點時間鍛鍊,他會達到捐獻標準的。

說到做到!從接到通知那天起,黃偉開啟了鍛鍊模式。首先練暴走:慢慢地從5公裡、6公裡、7公裡……到後來最長的一次是一天暴走了15公裡。然後遊泳,下班後遊,每天堅持不少於兩公裡。飲食方面,黃偉不敢吃麵、豬肉,主要吃素菜,肉類只吃一點牛肉和魚肉。一個月後,各項指數基本都合格了,黃偉又重新向骨髓庫提出了申請。

黃偉直到捐獻前的那一天,都一直都保持著高強度鍛鍊,總共堅持了60多天的時間,一共暴走700多公裡,遊泳120多公裡,體重減掉了9.5公斤。最後所有指標全部合格,2016年5月26日完成了第二次捐獻。黃偉說,也有人建議他用藥物控制住三高等症狀,但他擔心骨髓會殘留藥物,鍛鍊能讓自己用最好的身體狀態完成捐獻,也是對受捐者負責。

黃偉二次捐獻骨髓

康復女孩:

我要好好活下去延續這份愛

儘管已經捐獻過兩次造血幹細胞,但出於醫學倫理學要求,作為非親緣造血幹細胞供患雙方,黃偉和胡磊在移植後兩年內不能見面。黃偉依舊做著自己的水上救援工作和志願者服務隊的工作。胡磊雖然還在恢復期,但只要身體狀況允許,她就去堅持做公益,她也登記了遺體捐獻,希望能為醫學事業做一些貢獻。

胡磊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雖然一直沒有見過捐獻者,但他一直是我的榜樣,他的愛心一直激勵著我好好活下去。」

今年是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一萬例,又是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有關方面決定舉辦一次全國性的宣傳活動,邀請黃偉參加會議,活動方一直囑咐黃偉一定要去參加。直到活動前兩天,工作人員才告訴他說有驚喜。黃偉此時才猜測可能是會和那個女孩見面。他為女孩準備了禮物,一件志願者馬甲和一隻杯子,寓意一輩子從事志願者事業。

現在,歷經重病磨難的胡磊辭職回到武漢父母身邊,邊養病邊探索創業。她說,這次生病最大的收穫是認清了生命的本質是精神的充實。自己現在只做兩件事:一是自己感興趣的,二是能幫助別人的。胡磊想用自己在電商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偏遠地區農民解決綠色農產品銷售難題,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記者楊志敏)

相關焦點

  • 19歲白血病女孩在病房彈唱歌曲,感謝骨髓捐獻志願者
    19歲女孩為骨髓捐獻者創作歌曲《她說》並彈唱。 視頻由醫院提供(02:32)「會覺得神奇嗎 / 世界上有一個她 / 因為你做的一切才能留下 / 以後無論去哪我都不會害怕 / 因為我知道有你在遠方陪著我分享同一輪月亮啊……」在網上,很多人被這首吉他彈唱的原創視頻所感動。
  •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前些日子,火了一部動畫叫《工作細胞》豆瓣9.1的逆天高分,圈粉無數講的是體內各種細胞為我們浴血奮戰的日常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些每次出現在化驗單上冷冰冰的字眼被擬人化後有趣得不行鋪墊了那麼多,終於要講到骨髓了造血幹細胞是由骨髓這個工廠生產的(骨髓就是筒骨煲裡,你最愛吸的那個)
  • 儀徵小夥為捐獻骨髓,狂瘦20多斤,連婚禮也......
    △張晨雨在捐獻造血幹細胞。2020年7月30日,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後,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7月份安徽紅十字會突然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捐骨髓,有人和我配型成功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比較驚訝,因為捐骨髓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第二個感覺就是比較欣喜。因為覺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骨髓終於有用處了,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感覺很高興。」得知配對成功後,張晨雨第一時間找到了家人商量這件事情。
  • 捐獻骨髓,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3年前,16歲的成都女孩鄧俊秀持續一周反覆高燒不退後,被診斷出急性淋巴細胞B型白血病,突如其來的噩耗讓這個平凡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幸運的是,她與父親的骨髓配型成功,並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成功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
  • 95後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白血病女孩送去生命的種子
    「一般捐獻了造血幹細胞之後,多少會感覺有點不舒服,我可能是身體太弱了,反應才這般明顯。」出生於1997年的譚超1米82的個子,體重才124斤,但說起捐獻造血幹細胞後自己所承受的不適,卻顯得輕描淡寫。
  • 幸運女孩兩次獲捐造血幹細胞,恩人是同一個人
    時隔6年,這對「血脈相連」的「親人」終於相見。這是在15日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上發生的一幕。胡磊來自湖北,是一名80後。2014年3月,她在一次B超檢查中發現肺部有積水,心包有積液。很快,她被確診為T母淋巴細胞淋巴瘤晚期,病情危重。醫生告訴她:惟一的希望就是做造血幹細胞移植。
  • 16歲女孩遭生母「逼迫」捐獻骨髓:你理所當然的樣子,真噁心!
    在他心裡,他覺得親戚反正是要回來的,自己只是搭了一個順風車,並沒有增加他很多成本,所以親戚不應該收他這個錢,200塊錢終於看清這個見錢眼開的小人!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的視頻發布到網上之後,評論區清一色的網友都在罵他。更讓人無語的是,他還聲稱自己寧願給陌生人八百,都不願意給親戚這兩百。
  • 河南3位90後「暖男」同一天捐獻「生命種子」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數九寒天,天寒地凍,河南3位90後「暖男」因愛在鄭州相遇。1月11上午,王坤、李正陽、楊霄——三位來自商丘、南陽、許昌的90後分別在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3名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 英國被關在最高級別監獄裡的殺人犯,寫信要求活體捐獻肝腎和骨髓
    6月25日格雷厄姆·庫茨寫信給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說他想在活著的時候捐獻自己的腎臟、部分肝臟和骨髓給需要移植的人。但監獄長告訴格雷厄姆·庫茨,從囚犯身上提取器官是不道德的。但是我不能理解,寧願讓一個人死去,也不讓他接受一個囚犯捐獻的救命器官,難道這就道德嗎?不管怎麼說,幾周前我在早間新聞上看到衛生部長馬特·漢考克在哀嘆器官捐贈者非常缺乏。這再次點燃了我的興趣,我直接寫了一封信給他,把我的一個腎、一個肝和一些骨髓捐贈給他,我其實聽說這種器官捐贈非常痛苦。」
  • 安醫大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無錫十七歲洛麗塔女孩被陌生男子當街割喉:驚心動魄的救援!
    洛麗塔女孩被挾持 小燕今年17歲,一家來自安徽阜陽,租住在無錫某小區。走著走著突然聽到女兒的叫喊聲,她趕緊跑過去,發現女兒被一名陌生男子挾持,她趕緊過去,男子叫她不要靠近。
  • 大二時就成為骨髓捐贈志願者 這個85後女子真不簡單
    大二時就成為骨髓捐贈志願者這個85後女子真不簡單▲肖吟收到的登記卡和感謝信。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恐怕很難將這個已是兩個孩子媽媽的女子與遺體捐獻志願者聯繫起來。熱心公益大二時成為骨髓捐獻志願者生於1989年的肖吟老家在張掖,2013年大學畢業後來到了中國電信甘肅分公司從事黨群工作。上學期間,肖吟擔任過班長、生活委員等。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讓愛延續生命 湖北「90後」中醫科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只希望我的一點付出,能為陌生的你帶來生的希望,願君一切安好。」近日,湖北省27歲中醫科周醫生在自己的朋友圈裡寫下這樣的祝福。作為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使命與責任,然而這一次,他救助的對象卻有點特別。「我只知道患者是個75公斤的男性,其他的一切信息都不清楚。」周醫生說。
  • 女孩乘電梯突然被陌生男子掐脖22秒,男子居然年僅14歲!
    在被掐20多秒後女孩最終掙脫逃離視頻來源:微博@濟南凡事事情發生在7月31日下午4點11分左右,一名女孩和另一名男子同乘一部電梯。記者注意到男子的手一直按著電梯按鍵時不時瞥一眼對面的女孩隨後男子站到女孩一側和女孩挨著 女孩沒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僅10多秒後男子突然伸出雙手掐住了女孩的脖子事發監控截圖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男子非常用力,女孩迅速反抗試圖撥開男子的手
  • 傾訴|那個生了5胎的女人,12年後求著送走的女兒,去救兒子
    果然,孫威說讓我幫忙打聽一下,誰想收養女孩,實在沒有的話,他們只能不要了。 就這樣,孩子出生後,由我牽線送給了老鄉秦嵐。孫威夫婦向我表態,只要女兒過得好,他們發誓永不相認。 秦嵐和老公沒有孩子,條件比孫威好多了,孩子跟著他們肯定會過的更好。 不久,秦嵐夫婦帶著孩子回了老家。
  • 夏邑縣這家人精神值得傳頌,捐獻了器官,延續了生命!
    經過商議,家人們一致同意無償捐獻兒子器官的想法,劉長領撥通了浙江省紅十字會的電話表達捐獻意願。雙腎、肝臟、心臟捐獻給了5名患者。劉向陽過世後,留下妻子和4個孩子,孩子大的不到10歲,小的才兩歲,而他的父母也沒有經濟能力了,往後的日子如何維持,成了這一家人要面臨的最大難題。在歌頌這種精神的同時也呼籲愛心人士在夏邑縣桑堌鄉蔣樓村這家人未來生活的道路上能給予幫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愛心傳遞下去。
  • 身患糖尿病、兩次自發性腎臟出血的她,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她是一名醫護人員;她在自己身體不好的情況下,仍毫不猶豫地捐獻了造血幹細胞。她是「美麗天使」杜飛她一直把治病救人、緩解患者病痛作為自己的職責杜飛是河北省第31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同時也是秦皇島市直衛生系統的第一例捐獻者。2003年,中華骨髓庫河北省分庫剛剛建立,杜飛就把抽取的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夜晚,女孩被陌生男人尾隨,為了自救,她突然衝到了他們中間……
    這兩天網絡上流傳著一個「一女孩被人尾隨機智脫身」的舊視頻引起廣泛關注大家在讚嘆當事女孩機智的同時也在慶幸社會上好人多更有人呼籲「提高女性安全意識」↓↓↓視頻中一位身穿黑帽衫的女生在街上被一名陌生男子尾隨這個時候她巧遇了一群正在直播的博主於是走上去
  • 盤點過去一年溫暖商丘的好人故事
    商丘,是一片英雄輩出的熱土,剛剛過去的一年,這裡湧現出了一個又一個讓人銘記的名字:捐獻器官挽救6人生命的退伍戰士姜冰池、勇救落水者壯烈犧牲的「90後」青年張志賢、在青海遇到路面塌陷積極救人的退役武警孫萬紅……面對危險,挺身而出,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