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滄縣實驗學校2019年新入職教師第三期研訓課程暨匯報課如期舉行

2021-01-15 滄縣實驗學校


為助力我校新教師快速成長,提升專業技能,近日,新入職教師研訓第三期暨匯報課如期進行。此次活動有十位新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各學科老師參加聽評課活動。

劉瑋老師因故錯過導師示範期,但她堅持在本活動前,執教示範課。她利用導學案,課前布置學生自學說明文的概念、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內容;課上,組織學生採用小組對抗賽的形式,研讀《迷霧探蹤》一文,交流學習。

精選的學習材料,恰當的學習方法,準確的課堂評價,都有助於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為新入職教師呈現了一堂精彩的示範課。她盡職盡責、敬業擔當的精神也為大家樹立了榜樣。


新老師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學案,反覆磨課修改,在導師們的幫助下,他們靚麗地站在首秀講臺。


孫老師帶領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檯燈可調的現象導入新知,介紹變阻器的概念、了解滑動變阻器的結構、歸納滑動變阻器的原理,探究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張老師充分利用導學案,幫助學生回顧滑動變阻器的結構及原理,通過探究滑動變阻器串並聯在電路中的連接方式,歸納其正確使用方法,並結合生活應用電位器來分析油量表的原理。

鄧老師通過預習展示,幫助學生了解作者背景和題目,播放視頻朗讀,以讀代學,師生共同討論文章內涵,組織學生搶答,考查對文章的理解。


高老師帶領學生邊讀邊體驗文中的四季之美,對比朗讀的內容,體會作者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和四季之美的獨特之處。

閆老師出示狼的圖片,讓學生們說狼的成語與特點,看小說封面猜情節發展,通過目錄了解小說內容。賞析段落內容,體會角色性格,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王老師讓學生們通過讀課文體會天都峰的「高、陡」,點出文中的重點詞彙及作用;師生一起領會爬天都峰的心裡路程。


及老師由「東方朔上書」的故事拋出問題,帶領學生分析材料,導入新課;採用動畫視頻直觀立體地介紹《蔡倫造紙術》和華佗的醫學貢獻;又由學生代表講述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分析司馬遷的《史記》;最後,及老師又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概括兩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師生通過思維導圖一起回顧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抽籤領取各自問題,分別探究歸納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又採用搶答和必答的測試形式來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根據實際生活的案例理解氣候對人類的影響,同時帶領學生換位思考人類對氣候的影響。

房老師帶領學生分析題目,幫助學生發現:從哪裡可以看出老虎更加厲害?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觀察圖片中的狐狸和老虎的神態和動作;通過課後檢測,小結故事的寓意。



金老師由「霧」的謎語導入新課,讓學生自由表述對霧的認識,觀看視頻了解霧的形成,通過導學案檢查學生課文掌握情況,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板書霧的「淘氣」,結合生活實際練習口頭表達。

課堂上,老師們巧妙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充滿激情的教學語言深深吸引著學生,每一位教師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創造性教學,與學生共同營造了輕鬆愉悅、富有啟發性的課堂氛圍;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匯報課得到領導的極大關注和支持,與會的老師們都進行細緻、詳實地評課,在肯定新教師教學亮點的同時,也提出了進一步提升的建議:課堂中應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提高自身課堂教學的管理能力;注重拓展延伸,不拘泥於教材等。新教師對大家給出的點評和指導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和總結。






「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通過這樣的磨練,會讓新教師更快地提升教學技能,迅速成長為我校的骨幹力量,助推我校各項工作再創新輝煌。


相關焦點

  • 古詩兩首|小荷才露尖尖角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易懂,他的很多詩被人們普遍傳送,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小池—宋楊萬裡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展實習之風採 茂育人之華實——城區三小舉行實習生匯報課展示活動
    本網訊(通訊員 譚娟 陳倩)為了進一步提高實習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夯實師範生駕馭課堂的基本功,促進預備役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12月15日至17日,城區三小成功開展了實習教師匯報課展示活動。來自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王樂等18位實習教師走上講臺,亮相課堂,展示風採。
  • 即便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肌肉,也能讓這個型男魅力大增
    新時代的年輕人,在鏡頭面前拋頭露面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這一點已經真的不足為奇了,畢竟我們這個時代也算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了,自拍都已經是習慣了呢!他的每一幀照片都給人一種展現男生雄性荷爾蒙的既視感,即便他的肌肉還算不上大神級別的,頂多也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卻也能讓他魅力大增。
  • 你只知道「小荷才露尖尖角」,卻不知上一句更有情趣,風趣詼諧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南宋詩人楊萬裡的一首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小荷才露尖尖角」,當然很多版本的小學課本也有收錄此詩,但是時過境遷,大家或許已經忘記「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上一句才更有情趣,風趣詼諧。《小池》-(南宋-楊萬裡)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廣西首個全國新樣態實驗區啟動儀式暨新樣態學校研訓活動在良慶區成功舉辦
    11月22日,全國新樣態實驗區——廣西南寧市良慶區新樣態實驗區啟動儀式暨新樣態學校研訓活動在南寧市五象湖教育集團那黃小學成功舉行。陳如平結合實際案例,主張學校要通過全面育人、文化內生、課程再造、整體建構的方式,緊緊圍繞課程體系,抓實課堂教學模式的要素,努力達成「學校要有學校樣、一所學校一個樣、校校都有自己樣」的核心理念。講座結束後舉行了南寧市良慶區名師領航工程工作室授牌儀式。
  • 王老虎|炸荷尖:小荷才露尖尖角,便炸美味下酒餚.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太有畫面感的一首詩了。 詩裡的「小荷」說的卻並不是荷花,而是未舒展開來的嬌嫩荷葉,縮捲成尖的葉角,剛剛伸出水面,便被一隻蜻蜓輕盈地駐足。 濟南有一樣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嫩荷尖油炸的美味,叫炸荷尖,是老虎下酒的至愛。 濟南人稱泉城,有名者七十二處,泉水匯集,注入一湖,名曰:大明湖。大明湖是極美的,湖水清且澈,湖中荷紅岸畔柳綠,人稱「四面荷花三面柳」。
  • 「小荷才露尖尖角」這首詩有家長建議刪除,網友:蜻蜓太無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大家在小學時候學過的宋詩。因為後面兩句太出名,以至於很多人都忘記了標題是《小池》。 我們常說唐詩宋詞,其實宋詩也在歷史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比如膾炙人口的《千家詩》,共有詩人122家,226首詩。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無名氏2家,可以說唐、宋詩是勢均力敵。但實際上宋詩是稍遜風騷的。
  • 小荷才露尖尖角,吃貨紛紛來種草
    ► 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季節又快到了,如果作為資深吃貨的你想嘗嘗新穎的夏日甜點,不妨來拔草一下讓人耳目一新的星冰粽
  • 2020年蘭州市小學美術教師學科培訓圓滿結束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美術學科課程改革,全面提升全市美術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化發展水平,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由蘭州市教育局主辦,蘭州市小學師資培訓中心承辦的為期五天的蘭州市小學美術學科教師培訓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蘭州分校成功舉辦
  • 有家長建議課本刪除「小荷才露尖尖角」,只因其中這一句,有理嗎
    對於我們這代人而言,「小荷才露尖尖角」必定是小學時期的經典記憶,但是奇怪的是,如今有些家長卻要求刪除課本中的這首詩,到底是為何呢?這句話出自楊萬裡的《小池》一詩之中,是一首七言絕句。楊萬裡字廷秀,號誠齋,江右人,出生于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為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尤袤(mào)、範成大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也被後人稱之為「誠齋先生」。
  • 海寧市教育系統舉行第十期校長論壇
    海寧市教育系統舉行第十期校長論壇 發布日期:2018-12-17 08:56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瀏覽次數: 近日,海寧市教育系統第十期校長論壇在教育園區會議室如期舉行。本次論壇8位校(園)長圍繞「教育教學管理」主題,結合本校特色作了精彩論述。
  • 綻放青春風採,展現青年力量——2020年青年教師匯報展示課
    ——王長春校長寄語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時總結和推廣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經驗,切實提升我校教育教學水平,12月18日,第一中學開展青年教師匯報展示課活動。
  • 雲南曲靖會澤茚旺高中致遠中學舉行2020級青年教師匯報課競賽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青年教師專業素養,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助力學校和諧發展,10月26日至11月6日,會澤縣茚旺高中致遠中學舉行2020級「青藍工程」青年教師匯報課競賽活動。本次匯報課競賽活動涵蓋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九個學科,秉持公平公正原則,運用「4+1」高效課堂模式,並通過「同組同課異構」的形式進行,旨在以賽促教、以賽促研,促進學校青年教師的進步成長。
  • 海安市鄉村小學音樂骨幹教師培育站暨吳麗娟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推動海安市城鄉音樂教育均衡發展,落實「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2020年12月24日25日,海安市鄉村小學音樂骨幹教師培育站暨吳麗娟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在海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舉行。
  • 那個寫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人,不只是個詩人
    哪怕時隔多年,也能隨口吟出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詩句,這也是我們對作者楊萬裡最初的認識。但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他們對楊萬裡的認知也僅此而已。在他們眼裡,楊萬裡只是山水田園詩人。但私下以為,楊萬裡是稱得上一句「國士無雙」的,他的一生或許不像韓信和辛棄疾那麼跌宕起伏,名聲也不如他們響亮。
  • 博興縣樂安實驗學校召開新入職教師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通訊員 王軍濤 濱州報導  10月15日下午,樂安實驗學校召開了新入職教師座談會,學校小學和附屬幼兒園,今年新入職及鄉鎮跟崗近30名教師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 聚焦丨建鄴小學教學管理改革現場會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專場舉行
    1月4日上午,南京市建鄴區小學教學管理改革現場會蓮花實驗學校小學部專場順利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創新:兒童的學習生活」,建鄴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肖大明、建鄴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季慧敏、建鄴區教育督學李樹華、朱倩倩、蓮花實驗學校初中部校長黃文廣、蓮花北苑幼兒園園長徐寧芳以及建鄴區各小學校長、教學副校長
  • 彭碧蓮小語工作坊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送教活動走進華鑫學校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彭碧蓮湘西小語工作坊(A444)第二次線下研修活動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學語文送教送研活動在花垣縣華鑫學校隆重舉行2020年11月22日—23日,彭碧蓮湘西小語工作坊(A444)第二次線下研修活動暨花垣縣教科所2020年小學語文送教送研活動在花垣縣華鑫學校隆重舉行
  • 才子嘉人自風流(九)小荷才「萌」尖尖角
    後來上官老師勸我說,不為別的,只是藉助這個平臺總結一下你這些年來的教學與成長,我靜下心來細細一想,成為27中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的一員,已經有七年的時間了。記得自己初為人師時的拘謹與慌亂,現在的我與那時的自己相比,顯得從容了許多。回望幾年來的每一個日子,雖緊張忙碌,卻無不充滿著幸福與快樂。
  • 「跨學科融合」成主角 線上研訓「玩」出新花樣
    提及教學質量,課程與教研無疑是最關鍵的兩架「馬車」。特殊時期,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以下簡稱花家地實驗小學)勇於探索新教研方式,將跨學科融合變成課堂主角,線上研訓「玩」出了新花樣。教研專家變主播教師同伴共論道本學期開學前,花家地實驗小學早已邀請好專家現場為老師們進行學科培訓,但疫情的暴發影響了正常的研訓。然而,學校並未放棄,與專家協商用錄屏軟體製作講座視頻,並找到適合的平臺予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