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祥《種樹》 民謠就該是這個樣子

2021-02-10 EastmanGuitars


林生祥,客家語音樂人,前交工樂隊靈魂級人物。1971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美濃鎮。1998年,在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合辦《過莊尋柳》、《遊蕩美麗島》演唱會後,決定組成「交工樂隊」用音樂參與反水庫運動。1999年4月,美濃反水庫運動音樂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出版,在各式抗爭場合與民眾一起唱著憤怒與希望,專輯獲得當年臺灣金曲獎非流行類最佳作曲人與製作人。


2001年「交工樂隊」第一次前往歐洲參加世界音樂節,並在年底發表第二張專輯《菊花夜行軍》。2004年完成《臨暗》專輯,2006年完成《種樹》專輯。榮獲2000、2002、2005、2007年臺灣金曲獎。


投入客家新音樂創作十餘年,林生祥順著自己的理念,一步一腳印地持續推出專輯,每一個專輯都有鮮明的本土文化意識,在器樂呈現的結構中則都有著不同的著眼點。避開喧囂激昂,煽動力十足的西方模式,林生祥以民族樂器來鋪陳搖滾的背景,以另類的思考模式將客語音樂搖滾化,這份成果,不僅在他多次入圍臺灣金曲獎各類獎項的提名與入圍中獲得肯定,他的音樂因具備「世界音樂」的特質,意外的在國際「世界音樂」活動中受到青睞,其迴響與榮耀亦彌足珍貴。

歌詞:
種給離鄉的人
種給太寬的路面
種給歸不得的心情
種給留鄉的人
種給落難的童年
種給出不去的心情
種給蟲兒逃命
種給鳥兒歇夜
種給太陽長影子跳舞
種給河流乘涼
種給雨水歇腳
種給南風吹來唱山歌
種給離鄉的人
種給太寬的路面
種給歸不得的心情
種給留鄉的人
種給落難的童年
種給出不去的心情
種給蟲兒逃命
種給鳥兒歇夜
種給太陽長影子跳舞
種給河流乘涼
種給雨水歇腳
種給南風吹來唱山歌

更多精彩請關注Eastman微信公眾平臺↓

微博官方平臺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Eastman

新浪微博:EastmanGuitars

QQ:3193700249

郵箱:eastmanguitars@163.com

豆瓣:eastmanguitars

相關焦點

  • 民謠,林生祥《我莊》唱的臺灣生態
    林生祥,臺灣客家人,成立了一支「交工樂隊」,用客家方言創作演唱民謠,那些反映臺灣農村的底層的民生點點滴滴,為民眾發聲。聽得懂的,聽不懂的,大有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味道。梁文道評價他是,雖然他唱的聽不懂的方言,可是是土地的文化。
  • 臺灣民謠歌手林生祥:為反水庫製造「文化原子彈」
    舞臺上製造這一幻覺的,其實只有三個人:四度獲金曲獎的臺灣民謠歌手林生祥,以及他的日本樂手大竹研、早川徹。《大地書房》,是這首歌的名字,也是2011年4月16日開始,林生祥為期九天大陸巡演的主題。去年11月,林生祥推出的這張同名新專輯,以「臺灣鄉土文學奠基人」鍾理和的作品為基礎進行再創作,日漸弱勢的文學,被歌者奮力訴諸喉嚨,向更年輕的世代傳播。為什麼要唱鍾理和?
  • 林生祥:我選擇安靜地歌唱_今日頭條_經濟觀察網_2008-04-27_和小宇
    每日·種樹 當晚的活動是「每日·種樹」系列演出的第四場。此前,林生祥和羅思容已經在廣東南嶺和廣州分別做了三場表演。北京是他們應邀加演的一站。羅思容的首張唱片名叫《每日》,而林生祥去年發表的專輯是《種樹》,兩者串起來也正好契合了此次巡演的主題:關注環保,支援公益。他們在南嶺的第一場演出也是一次為森林公園募捐的義演(公園在冬季遭受了罕見的冰凍災害)。
  • 林生祥:音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的音樂裡有爵士與民謠混搭出來的氣氛,書寫的卻是如莫言一樣的魔幻寫實主義,他將村莊的故事、臺灣小農經濟被摧毀的歷程永遠地記錄進音樂中,形成別具風情的臺灣當代鄉村即景。自1999年返回美濃,43歲的林生祥已經在家鄉生活了15年,「我一直住在美濃,創作也在那裡。平時陪女兒玩,有演出再出來。」他生活在農村,每天看到、聽到的是農村故事,音樂所寫的自然也是農村。
  • 【方所·刊】林生祥、鍾永豐:我莊在南方
    交工樂隊執筆者,2000年以音樂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與林生祥、陳冠宇同獲第11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05年以客語歌詞《臨暗》得第16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作詞人獎。2007年,以客語歌詞《種樹》再度獲得第18屆金曲獎演唱類最佳作詞人獎。林生祥高雄美濃人,被臺灣樂評人馬世芳譽為「臺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
  • 客家歌手林生祥:我在鄉下做音樂養小孩
    為了讓音樂回到傳統、回到社會,他們開辦「客家八音研習班」,不僅學習研究客家八音的音樂特性和社會文化意涵,還特意去恆春拜訪最早將民歌引入臺語歌的樂手陳達,了解他所代表的民謠傳統。林生祥反覆將陳達的專輯聽了上百遍,以揣摩傳統樂器月琴的彈奏技巧。
  • 林生祥在納什維爾|《野蓮出莊》初聽隨感
    3.以「臺灣鮑勃·迪倫」作比,若《種樹》約等於《放任自流的鮑勃迪倫》,《圍莊》是《金髮佳人》/《61號高速公路》,那麼,《野蓮出莊》則是生祥的《納什維爾天際線》/《新的早晨》。如果你是迪倫歌迷,看到這種說法,那自然明白我是啥意思,再說都是廢話了。
  • 林生祥在納什維爾 |《野蓮出莊》初聽隨感
    在我的評價體系中,一輩子做專輯絕無失手,唯有寥寥數人,而林生祥赫然在列。考慮到生祥橫跨交工樂隊、瓦窯坑到現在生祥樂隊時期,其生活境遇多有變遷,至暗時刻窮到拆東牆補西牆,但依然保持如此高度,更顯難得。因此,他的《野蓮出莊》,按照慣性,定當是一張未聽就能有品質保證的作品,這是音樂人可貴的徵信體系。當然,像周杰倫這種,早就上徵信黑名單的,或是陳奕迅這樣好一張崩三張的,新專輯出了就出了唄,有啥好期待的。
  • 林生祥:我的音樂想像力從社運開始
    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慢悠悠地把新專輯巡演唱到了上海。8月10日,「仙人繞境」林生祥樂隊巡演上海站將來到Mao Livehouse。從小生長在有山有水的高雄美濃鎮,林生祥的父母都務農,常常寒假作業就是一包泥一袋種子。在水稻田、香蕉園、檸檬樹中的童年蒼翠而馥鬱,「我們家割下來的香蕉,一堆一堆,疊得像人那麼高。」
  • 林生祥在美濃|短章
    我第一次去臺灣,最後一站是去臺南美濃鎮拜訪歌手林生祥。在美濃的一日三餐,都是健康清淡;因文化生態豐富,美濃也有外來藝術家定居,但沿路所遇,大多穿著樸素,藝術家和農民的區別並不明顯,如北上廣大城市的時尚打扮更加少有。美濃的生活,不能說是富裕的,農業的衰落仍在延續,出於貧窮絕望而染上毒癮的問題這裡也有。
  • 閱讀 東方早報專訪林生祥: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
    /dfzb/html/2014-07/28/content_911042.htm我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方式對臺灣樂評人馬世芳口中「臺灣最好的音樂創作人」林生祥來說,無論是當年轟轟烈烈的「反水庫運動」,由此而生的「交工樂隊」,還是此後一張張與土地有關的專輯,都是「當生活變得不自然的時候盡力恢復原貌」的努力。
  • 為《陽光普照》增色的林生祥
    這個畫面第一次出現在林生祥的眼前,是2018年的初春,導演鍾孟宏在林生祥家講起自己的新電影計劃,鍾孟宏告訴林生祥,這個電影叫做「陽光普照」,他用說故事的方式,在林生祥眼前演了一場戲:「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兩個年輕人穿著雨衣,騎著一輛打檔摩託車,用報紙藏著兩把鋒利的刀去尋仇
  • 林生祥出道20周年演唱會
    林生祥出道二十 唱南方演唱會,演出分不插電和插電兩種形式。門票 2/24 (年初九) 12:00 開賣林生祥出道二十 唱南方演唱會 (一) ~ 生祥與老師不插電演唱會演出: 林生祥 x 平安隆 x 黃中嶽 x 大竹研 x 早川徹 x 吳政君 x 鍾永豐主辦:山下民謠 雲門基金會
  • 從大佛普拉斯聊到林生祥
    大佛普拉斯電影海報林生祥,1971年出生於臺灣高雄美濃鎮,客家語音樂人,前交工樂隊靈魂級人物。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看九連真人樂隊的視頻採訪。採訪中,九連樂隊吉他手阿龍說到「我從來不避諱,很喜歡林生祥老師」,在我腦海裡面激起一個疑惑,這個林生祥是怎樣一個音樂人呢?於是隨著視頻的繼續,我的問題開始被解答。
  • 從原創專輯到電影配樂,「金曲獎專業戶」林生祥重新生長
    01//// 《大佛普拉斯》:一個月只剩下電影配樂一件事 《大佛普拉斯》是林生祥第一次接下整部電影配樂工作。這個初次嘗試非同尋常,讓他拿下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原創配樂和最佳原創歌曲。
  • 林生祥與閃靈樂團各奪3獎 成金音獎大贏家(圖)
    林生祥在拿下最大獎「最佳專輯獎」時,在臺上力挺大埔事件受災戶:「對於像我媽媽這樣的農家人來說,怪手開進田裡,把作物挖掉,是有違天理的!」林生祥以《我莊》獲得最佳專輯獎、最佳樂手獎、評審團獎等3項大獎,整晚他身上及手上都貼著「核電歸零」的貼紙。林生祥在感言中強調廢核理念,不希望臺灣成下一個福島。此外,得到最佳現場演出獎的88顆芭樂籽則感性稱:「這個獎獻給地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