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經上的長壽穴

2020-12-22 張其成國學

「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經脈是能用來決斷生死、治療百病、調理虛實的,不可以不通曉。

經脈有三大作用,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不可不通曉,另一種是不可不通暢,也就是經絡的氣血一定要通暢。這個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如果「經絡」不通了,那人就會得病了,嚴重者病就治不好了,死了。那如果通了之後呢,它就能治好病,人也就有活力了。

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痺,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大腸經發生異常變動、感受外邪所發生的病症有牙齒疼痛,頸部腫……眼睛發黃,口乾,鼻塞或流鼻血,咽喉部腫痛,肩前和上臂痛,食指疼痛不靈活

如果大腸經氣盛有餘,經脈經過的地方就會發熱、腫大

如果大腸經氣虛,便會惡寒戰慄,不能回暖。

大腸經有一個穴位叫合谷穴,在虎口的位置。《四總穴歌》中說「面口合谷收」,意思是臉口的病症都可以通過合谷穴來取穴扎針,比如牙齒疼、面癱、面部痙攣等等。平時經常按摩它也是有好處的。

足陽明胃經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免,下入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足陽明胃經,起始於鼻旁,交會於鼻梁。這條經脈的運行路線非常複雜,簡單地說,從鼻梁兩側往上行進入眼睛內,再向下經過嘴唇兩側,繼續往下到人迎穴(我們前面說過的人迎脈的位置,也就是喉嚨兩旁),繼續往下到了缺盆,深入到體腔內,下行經過膈肌連接到胃,所以就叫胃經。另外還有一個分支從缺盆出來,到體表,沿著乳房中間往下行,往下繞肚臍的兩旁,在肚臍的兩邊往下行到了腹股溝。再沿著大腿的外側前緣繼續往下行,到小腿外側前緣,一直到腳中指的外側端。它的分支很多,線路非常複雜。

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伸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堝唇胗,頸仲喉痺,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胃經發生異常變動而發生的病症有怕冷發抖,頻繁伸腰呵欠,額部發黑,病發時,討厭人和火,聽到木頭的聲音便擔驚受怕,心跳不安,喜歡獨自關上門窗待著,病情嚴重時會登上高處唱歌,扔掉衣服奔跑,腸鳴腹脹……

足陽明胃經裡面有一個著名的穴位,足三裡穴,沿著膝蓋下方,在膝蓋窩處往下三寸的地方,也就是四指橫放,脛骨的側方就是。足三裡穴是一個長壽穴,要經常按摩、敲擊。《四總穴歌》說:「肚腹三裡留」,只要是腹部的所有疾病比如肚子疼還有胃痛、胃寒,西醫講的胃下垂、胃痙攣都可以用足三裡來針刺治療,我們自己也可以用大拇指按摩。平常養生可以用兩手握拳敲打兩腿上的足三裡穴。

來源丨喜馬拉雅 FM 張其成講《黃帝內經》153

相關焦點

  • 手臂:手陽明經的楊琦在這裡相遇
    陽明手絡相會。穴位的意義手陽明經的陽氣在這裡相遇。臂指的是穴位的位置。2、胳膊上有嫩白肉腋下是一對腋窩,肩部內側,腋下冒出的白肉。上臂和下臂以及肘部稱為手臂。指經穴中的氣血物質,為了天上的陽。這個點在手臂上,經絡氣血,從大腸經穴的昇陽氣來看,聚集在一起。
  • 陽明病
    一、臨床表現  簡介  《傷寒論》說:「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總結  凡出現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等證,就叫陽明病。陽明病分經證和腑證二類;陽明經證是邪在胃中的病變;陽明腑證是邪在大腸的病變。二、病理機制  1.陽明經證:外邪入裡化熱,熱與燥相合於胃中,以致消爍津液,出現身熱、汗出、口渴引飲、脈洪大等。
  • 陽明脈解篇第三十——陽明脈解(1240)
    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 陽明故裡:紹興文旅新地標
    一年前,總投資80億元的陽明故裡綜合保護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由三部分組成:以文化為主的陽明故居及紀念館、呂府、陽明論壇永久會址;以文商旅深度融合為主的西小路、上大路片區;以綜合保護利用為主的越城坊片區。建成以後,這裡將成為一條陽明「心學之路」和一個多層次的核心文化地標。
  • 陽明病寒證(一)
    那我就說,這個進來我們身體的邪氣是寒邪這件事情呢,不能說它不對,但是臨床上不太會這樣。怎麼講呢?就是如果你剛感冒的時候,是脈浮緊的麻黃湯證,然後呢接下來過了幾天它傳到陽明了,變成陽明病了。那結果那個陽明病你會發現,體質本來就是熱的人,他還是發熱的陽明病,還是吃得下飯,那體質寒的人就發寒的陽明病,這個跟外邪的是不是寒氣這個事情是沒有正相關的。
  • 餘姚史詩片《陽明醫院》開拍了!
    父親宋世槐年經時經商於福建建寧,1872年宋漢章出生於建寧。     1881年宋父攜眷返鄉,在餘姚縣城老西門置房「積慶堂」。準備在此安度餘生,頤養天年,九歲的宋漢章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餘姚。     1957年餘秋雨離開餘姚,那時的他「吃過了楊梅,拜別上林湖畔的祖墳,便來到了餘姚縣城,也來不及去瞻仰一下心儀已久的『養命醫院』,立即就上了去上海的火車」一個偶然機會,餘秋雨向人提及故鄉餘姚
  • 今天是陽明醫院建院七十周年,電視傳記片《陽明醫院》正式開播、上線了!
    今天是陽明醫院建院七十周年紀念日,電視傳記片《陽明醫院》開播了!電視傳記片《陽明醫院》網絡壓縮版     陽明醫院創辦人宋漢章,中國近代銀行業奠基人之一、中國金融業翹楚、中國近代保險業之父,餘姚旅滬邑人。1947年元月,宋漢章親臨餘姚,為住院樓舉行奠基典禮,並題詞「陽明醫院奠基紀念」石碑。
  •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伴手】
    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
  • 傷寒論:陽明之胃家為什麼會「實」?
    它既包括陽明經證的無形熱邪亢盛,也包括了陽明腑證有形燥實積滯。以「胃家實」作為陽明病提綱,這在陽明病的辨證論治上是有指導意義的。陽明在生理上為多氣多血之經,陽氣盛,病邪一旦傳入陽明,容易化熱化燥,成為正盛邪實的病變。雖然因患者的內在因素和病邪侵犯的部位不同,陽明病可有經證、腑證之分,但整個證候是以胃腸的燥熱實為特點。
  • 陽明故裡丨《寧波日報》整版解讀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原來對城市的...
    他在批判繼承前人知行觀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自己的知行觀,最終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張,豐富了「知」與「行」的內涵,為有關「知」「行」問題的哲學理論發展作出了貢獻。「知行合一」思想所體現的從「知」到「行」、再從「行」到「知」的內在規律,在王陽明本意上,是著眼於道德修煉的角度,但在實際意義上,王陽明的知行觀不僅對個人道德修養,而且對政治實踐和社會實踐,也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 黃帝內經|陽明脈解篇(三十)
    【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
  • 陽明海運謝志堅退休,繼任者非航運背景
    航運界網消息,陽明海運(2609TW)董事長謝志堅到齡退休,據臺灣媒體報導,繼任者是陽明海運董事、臺當局政界經濟學家鄭貞茂,預計將於10月正式出任陽明海運董事長一職。
  • 黃帝內經 | 素問·陽明脈解篇第三十
    【原文】    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    岐伯曰: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    帝曰:其惡人何也?    岐伯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 中醫經典自虐 | 足陽明胃經歌訣
    有參考價值足陽明胃經【歌訣】胃足陽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齒,還出挾口繞承漿,頤後大迎頰車裡,耳前髮際至額顱。白話解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迎香,上至鼻根在睛明與手足太陽交會後,沿鼻外下行入上齒中(上牙痛取胃經),左右兩支挾口環唇交於承漿,反折至頰部大迎、頰車,向上經過耳前髮際至額部頭維,並與督脈相交於神庭。【歌訣】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絡脾官。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祭奠陽明先生
    嘉靖六年(1527年),陽明先生被派往廣西總督軍務、兼兩廣巡撫。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青龍章江碼頭舟中。遺體歸葬於書法聖地紹興蘭亭仙蝦山。陽明園由墓道、平臺、墓穴、墓碑、祭桌等組成。
  • 陽明故裡的文化盛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舉辦
    10月31日上午,在王陽明故居廣場舉辦的禮賢儀典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學者、當地的鄉賢代表以及文化工作者通過敬獻花籃、行鞠躬禮、頌讀詩歌等一系列活動共同表達了對陽明先生的敬意。在隨後的開幕式上,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長李松殿,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新華,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朱國賢先後發表了致辭和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宣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正式開幕。紀錄片《王陽明》和「姚江書院」重建方案在開幕式上舉行了發布儀式。
  • 陽明文化滋潤寧波
    金秋時節,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在王陽明的出生地——浙江寧波餘姚如期啟幕。每年在王陽明的誕辰紀念日期間舉辦的陽明文化周活動,已經成為寧波餘姚的一項文化盛事。 「舉辦陽明文化周,大力實施『陽明故裡 心學聖地』建設工程,深入開展陽明文化的傳承弘揚活動,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充分展現了陽明思想的現代意義,對推進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也具有獨特的作用。」
  • 「陽明心學」為何在日本獨樹一幟,甚至反過來影響起源地的中國
    陽明先生的學說一經面世便迅速在國內傳播開來,甚至在陽明先生生前已經傳播至朝鮮、韓國、日本等地,並且在異域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陽明學在日本,歷經近五百年歷史,經無數豪傑志士的發揚光大,獨樹一幟,將陽明心學與日本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發展出極具日本民族色彩的「日本陽明學」一脈,可謂蔚為壯觀!
  • 走近陽明精舍| 範必萱
    是陽明先生四百多年前的「龍場悟道」,才使世界知道了貴州的修文, 知道了修文的龍場鎮。但是我也知道,這些年修文縣弘揚陽明文化取得的成效,確實與蔣先生的努力分不開。近百年來中國文化花果飄零,陽明文化也隨著儒家文化的衰微而衰微。蔣先生為國際陽明文化研究及龍場陽明銅像的落成,都付出了極大的熱情與心血。
  • 《傷寒懸解》陽明壞病,梔子鼓湯、豬苓湯,白虎加人參湯
    傷寒表閉,經迫腑鬱,不能容受,是以作嘔,嘔緣土虛胃逆,但表閉之嘔,雖有嘔證,不可攻嘔。此傷寒嘔多,太陽表閉,表解則嘔止,不可以吳茱萸湯,治其嘔也。2 太陽十九,太陽病,惡寒體疼,嘔逆,脈陰陽俱緊,名曰傷寒。嘔逆是陽明胃逆之證,但本條之嘔逆,是寒閉皮毛,經迫其腑,表解裡松,則嘔吐自止。故嘔雖為陽明證,不可攻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