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資溪,麵包之鄉,為什麼卻吸引靈隱寺的大覺禪師在這裡修行?

2020-12-24 覺非行記

唐貞觀年間,杭州靈隱寺的大覺禪師為避世離塵,雲遊至江西,被武夷山脈西麓的一座大山吸引,於是,停下腳步,隱於山間,弘法修行。自此,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便被賦予了濃鬱的禪意;這座山,也有了一個更具神韻的名字,大覺山。

大覺山,就這樣,以「覺者」的超然的姿態,在世間佇立了千年,任外界風雲變幻,自巋然不動,波瀾不興。這一次,跟隨由中國綠色時報社主辦的「中國森林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江西,第一站,便來到了資溪大覺山,走進傳說中的「神山聖水,覺者天堂」。

原始森林,神山聖水

大覺山分為東西兩區,東區是浩瀚的30萬畝原始森林馬頭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裡面匯集了1400多種珍貴動植物,其中有40多種國家級保護動植物,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生態王國,被國家林業局定為華南虎野化放生基地。

此行,沒有深入原始森林,只是,在雨後,乘著纜車登上大覺山。大覺山索道以雙「V」型地貌建造,總長1368米,落差389米,單行一趟23分鐘。23分鐘的時間,纜車搭乘著我在天地之間,在雲霧之中,在懸崖之上,或上或下,翻過一山又一山,沒有玻璃阻隔,可以在空中盡情的呼吸最純淨的空氣,俯瞰這片神山聖水,人間淨土,感受王安石的「石澗迤邐聲漕漕,碧峭崒嵂雲巔高」。

乘著纜車,慢慢越過大覺湖,越過「扇子石」。扇子石插於巨石之上,高約十米,恍若天外飛來之物,相傳因覺者仙師讀經入迷,不慎墜扇於此。

在山水之間,向著蓮花峰頂徐徐攀升,如今,因著纜車,上山之路已經變得很愜意。然而,在纜車上,望著偶爾露出地面險峻的山路,不得不感慨,曾經的「覺者」,曾經的信眾,是怎樣的執著,怎樣的信仰支撐著他們一步步,翻過一座座山,最終抵達蓮花峰。

大覺巖寺,覺者天堂

山水雖好,雲霧雖美,然而,我最感興趣的,依舊是大覺山的「覺者天堂」。

覺者文化是儒釋道文化在贛東大地上的一枝獨秀。在資溪的文化裡,觀音菩薩是一位大覺者,她騎著神獅而來,拯救著蒼生;八仙之一呂洞賓也是一位大覺者,他騎著祥龍而來,溫暖著大地;甚至方師公,也是覺者,為救民於水火以命相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資溪數以百計的獅山龍潭,圍繞著這些奇山秀水,資溪民間流傳著一系列覺者仙師的故事。

大覺山蓮花峰封頂,便有一座獅子張口般的獅子巖。在中國古代,許多巖洞石室都因僧侶為尋求僻靜之所修行,而在其中修建了寺廟,蓮花峰這座天然形成的石室也不例外。得天獨厚的石室內部地面平整,前部分較高,往內則高度漸降,深約30米,寬約60米,高約9米,可容納2000多人。因巖山如獅子,洞中仿若獅口大開,有九獅作亂、兩獅相鬥、公獅外逃、母獅喘氣的傳說。有人虎口拔牙,也有人獅口建廟,據《資溪縣誌》記載,早在東晉鹹和元年,就有人在獅子巖石室中修建寺廟。

大覺巖寺始於東晉,興於唐,盛於宋,發展至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相傳唐朝杭州靈隱寺方丈大覺禪師來此坐禪,發現難得一見的天然菩提石樹,感念佛祖,於是改寺名為大覺,大覺寺由此得名,佛教禪寺由此興起。

北宋時,福建漳州懷鏈大師來大覺寺住持,更使大覺寺名聲鵲起。懷鏈與王安石、李覯交好,去廬山前,途徑南城,受李覯邀請,遊歷福山、麻姑山、大覺山,並創辦圓通寺,被仁宗皇帝封為大覺仙師。與此同時,龍虎山道教不斷向周邊滲入,儒釋道三教文化便在昔日的南城縣東北長山一帶蔓延開來,成為共存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專家把它叫做覺者文化。

大覺寺是佛、道、儒三教合一宗教朝拜勝地,地處重重深山之中,山高路滑,千溝萬壑,但千百年來,仍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執著地走在這條通往「覺者天堂」的崎嶇山路之中,他們之中不僅有本縣和鄰縣福建光澤的民眾,還有來自閩浙贛的民眾。暴雨初歇,沿著石階,踩著山水緩緩攀爬,最終抵達大覺巖寺。如今,因為有纜車的輔助,上山的路並沒有多艱難,望著腳下的路,卻依舊能夠回望曾經不斷的腳步。

一千多年間,大覺巖寺幾經毀損,又幾經重建。如今的大覺巖寺依著巖洞修建,有大雄寶殿、地藏殿、伽藍殿等七部分組成。正中為大雄寶殿,供奉著主尊橫三世佛;大雄寶殿左邊為地藏殿、僧房,右邊是伽藍殿和地方神殿。伽藍殿供奉著伽藍神關公像,地方神殿供奉著寺內原有的地方神像。寺廟雖是後世重建,但佇立在古老的大覺巖內部,承載著大覺巖寺的歷史,繼承著覺者仙師的遺風。

大覺巖寺是觀音菩薩的主道場,山內,一座觀音菩薩像巍然聳立,俯視眾生。每逢觀音菩薩的三個節日,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出生日、六月十月出家日、以及九月十九成道日,前來朝拜的信眾絡繹不絕。

作者簡介:覺非行記,自由攝影師,旅遊自媒體。

新浪微博:@覺非行記

相關焦點

  • 暢行中國 | 麵包之鄉 「好吃」資溪
    麵包之鄉 「好吃」資溪 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暢行中國——全國交通廣播記者走進江西大型融媒體主題採訪活動進行了兩天可以說這兩天的參觀採訪給記者的感觸非常不同總結起來就是:在南昌,真好看在資溪,真香!為啥?因為資溪是遠近聞名的中國「麵包之鄉」!資溪江西撫州市的一個山區小縣人口只有12.6萬卻走出了4萬多人的「資溪麵包大軍」分布在全國許多城市每年麵包業為資溪帶來40多億元產值那資溪縣是怎樣發展起來麵包業的呢?
  • 「中國麵包之鄉」居然在江西?「麵包+旅遊」的玩法讓你難以忘懷
    「中國麵包之鄉」在江西?你沒聽錯,就在撫州市資溪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東,撫州市東部的資溪縣,是江西東大門,也是江西進入福建的重要通道。走在資溪縣城,街上麵包店眾多,當地優良的山水資源,讓在當地烤制的麵包更為美味。來資溪一定要嘗嘗資溪老麵包,那味道絕對讓人難以忘懷!以麵包產業為核心,帶動旅遊文化發展,也成為資溪縣最近幾年的發展之道,「旅遊+麵包」的融合營銷戰略,也讓資溪縣的旅遊開始發展壯大。
  • 「中國麵包之鄉」資溪文旅招商推介走進福州
    福州新聞網5月24日訊(記者 邱陵)24日,由資溪縣委、縣政府主辦的2019年資溪縣文化旅遊招商推介會在福州舉行。據了解,資溪地處江西省東部、武夷山脈西麓、長江經濟帶與海西經濟區交匯處。資溪縣與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接壤,境內有316國道、鷹廈鐵路、資光高速將江西與福建串聯,是江西的「東大門」、重要入閩通道。推介會上,資溪縣副縣長張明春將資溪概括為三句話,即「因生態而珍貴,因麵包而聞名,因旅遊而興旺」。
  • 網媒記者走進「中國麵包之鄉」資溪「拜師學藝」(圖)
    網媒記者體驗麵包製作網媒記者體驗麵包製作網媒記者體驗麵包製作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王樊、焦俊傑報導:結束了在資溪九龍湖景區的參訪後,8月21日下午,全國網媒江西行採訪團來到資溪麵包文化產業園。眾網記們不僅觀摩了製作麵包的整個過程,還向資深麵包師傅現場學習,並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專屬作品,體驗了一把DIY的樂趣。  資溪,贛東邊陲的一個山區小縣,不產小麥,也不是麵包消費的最前沿,卻成了「中國麵包之鄉」。然而,在這裡,卻走出了數萬「麵包大軍」,分布在全國上千個大中城市,甚至涉足俄羅斯、越南、緬甸等國,書寫了一段縣域經濟發展的神話。
  • 江西一個小縣城市,人口13萬,是遠近聞名的「中國麵包之鄉」!
    資溪建縣於明朝萬曆六年(1578年),時名瀘溪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避湖南省瀘溪縣同名,奉命改為資溪縣。資溪是中國麵包之鄉,資溪麵包7000多家麵包店遍布全國,還分布在俄羅斯,越南,香港等地。資溪縣擁有江西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龍湖國家溼地公園、華南虎野化放歸基地等國家級名片。
  • 「靠麵包打天下」?記者探秘中國麵包之鄉
    本臺記者:佳藝贛東邊陲的山區隱藏著一個「中國麵包之鄉」——資溪。這裡走出的數萬「麵包大軍」在全國各地開有5萬多家麵包店,足跡還涉足俄羅斯、法國、越南、緬甸等國,每年為資溪帶來40多億元產值,書寫著一段縣域經濟發展的神話。
  • 綠水青山間竟然深藏著「中國麵包之鄉」
    資溪縣隸屬於江西省撫州市,是由贛入閩的重要通道之一,素有「江西東大門」之稱。全縣八成以上的面積被山林覆蓋,一條名叫瀘溪的小河穿城而過,有著絕佳的生態與風光。小城的麵包物語記得在南昌的時候,總能在街頭看到「資源麵包」店,我一直以為它是一個麵包品牌,直到來了資溪我才明白,原來它指的是資溪人開的麵包店,原來大山深處的這個小城竟然還是享譽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中國麵包之鄉」。
  • 不產小麥,無麵粉廠,這個山區小縣成「中國麵包之鄉」
    不產小麥,沒有麵粉廠,也不是麵包生產、消費的最前沿,資溪,贛東邊陲的一個山區小縣,卻成了「中國麵包之鄉」。資溪地處江西省東部、武夷山脈西麓,在兩大世界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全縣的自然環境保護完好,群山連綿,河溪遍布,國土面積1251平方公裡,境內多為山地、丘陵,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
  • 尋味江西,這個被幾大菜系包圍的省份,深在閨中真好吃
    【四】資溪的城市名片——麵包來到 江西 ,我才知道,這裡和麵包有這麼大淵源。江西 的 資溪 縣擁有著「 中國 麵包之鄉」的美稱, 資溪 麵包的產業規模非常的大,如今已經有1萬多家的 資溪 人開的麵包店已經傳遍全國,還有的已經走出了國門, 比如 說 俄羅斯 , 緬甸 等國家, 資溪 麵包的推動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推動著 中國 的麵包變得好吃而不貴的理念。而且 資溪 麵包展業是帶動的群眾。產值和空間最大的產業。
  • 【舌尖朱湖】江西老俵在朱湖開了十年店,啤酒也能做蛋糕,吃一口就無法拒絕
    看這裡,看這裡~你們,是不是已經吃厭了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千篇一律的蛋糕?你們,是不是想知道朋友圈那些可愛漂亮的蛋糕是在哪裡訂的?你們,是不是希望能有一個專屬於你的私人訂製的蛋糕?在朱湖,就有這麼一家蛋糕店。各類蛋糕、麵包,尤其是各類歐包、軟歐包,以其少油、少糖的特點,越來越受到朱湖人的追捧。
  • 鮑師傅爆紅背後:中國烘焙業的「江西商幫」
    消費者瘋狂排隊將鮑師傅推上「網紅」之位。通常,在鮑師傅店面買糕點,排隊要在三小時左右。一時間,「金典鮑師傅」、「至尊鮑師傅」、「鮑大師傅」、「鮑老師糕點」等一系列高仿門店也遍地開花。鮑師傅的躥紅,也一路伴隨著各種口水:有分析爆品成因的,有質疑找託排隊的……孰是孰非暫且不論,一個事實是,在鮑師傅身後,站著中國麵包之鄉及其4萬多「烘焙軍團」。比如,你是否注意到,為什麼大街上一陣風似的賣桃酥,又一陣風似的賣起了紅棗糕?
  • 人無欲則剛,人無欲則明,學佛修行必讀的八句智慧經
    人無欲則剛,人無欲則明宋朝的雪竇禪師喜歡雲遊四方,有一天,禪師在淮水旁遇到了曾會學士。曾會就問道:「禪師,您要往哪裡去?」雪竇禪師回答說:「說不準,也許去往錢塘,也許會去天台。」曾會禪師建議道:「靈隱寺的住持珊禪師和我交情甚篤,我給您寫封信帶給他,您一定會受到他的款待。」
  • 藏匿在江西的一個避暑勝地,是天然氧吧,還全國的「麵包之鄉」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藏匿在江西的一個避暑勝地
  • 以資溪麵包故事為題材的電視劇《麵包先生》,男女主演是王雷、秦海璐!
    請點擊上面資溪愛在人間黃輝關注,支持一下吧(資溪人都在關注喲)由藝海納川國際文化發展公司擔任製作的《麵包先生》(又名《像我們這樣奮鬥》)
  • 濟公-靈隱寺,洞天福地遊記
    很多人也反應這個事情,據負責人介紹,只因為靈隱寺坐落在飛來峰景區內,公園只有一個門,進靈隱寺必須經過飛來峰,不可能單獨開一條直通靈隱寺的路。該負責人無奈表示,中國的很多寺院都在山間或景區裡,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從成立西湖園文局那天便存在了。一部《活佛濟公》讓靈隱寺家喻戶曉。
  • 杭州靈隱寺招人又火爆熱搜!不用出家、KPI隨緣、帶薪修行
    工作地點在寺內、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在專業上沒有具體要求……這讓不少網友心生衝動:世界太浮躁,每天與佛為伍,讀讀佛經寫寫公眾號,帶薪修行也很棒了但其實這並非靈隱寺第一次因為招人火上熱搜。東南有佛國,名曰靈隱寺。說起這靈隱寺,人們大多想到的是杭州西湖以西,面朝飛來峰,背靠北高峰,雲煙繚繞,隱於深山,樹木蔥鬱的幽靜虔誠之地。
  • 靈隱寺祈福,飛來峰頂迎新
    一直到2020年的4月份,疫情已經控制,政府為了鼓勵杭州旅遊,補貼開放部分景點,才讓自己的飛來峰靈隱寺之旅成行。我們抽了一個空閒時間便開車前往靈隱寺。一路行來,我們發現沿路街景十分熟悉。原來這條路我們走過了好幾遍,以前不論是去西湖還是去滿覺隴都要走這條路。怪不得呢,怪不得沿路街道這麼熟悉,呵呵。
  • 電視劇《麵包先生》,12月31日在資溪正式開機!招募群演啦!
    請點擊上面資溪愛在人間黃輝關注,支持一下吧(資溪人都在關注喲)
  •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上)
    淨因大覺璉禪師。嘗入舜室。聞舜還俗。遣人取歸淨因。讓正寢居之。自處偏室。仁宗數召璉。入內問道。竟不言舜事。偶一日。嘉王取旨出淨因飯僧。見大覺侍舜之旁甚恭。歸奏仁宗。召對便殿。見之嘆曰。道韻奇偉。真山林達士。於扇上書雲。賜曉舜依舊為僧。特旨再住棲賢。仍賜紫衣銀缽盂。舜罷棲賢日。以二莊力舁轎。至羅漢寺前。二力相謂曰。既不是我院長老。不能遠去。棄轎而歸。暨舜再來。令人先慰諭二力曰。爾當時做得是。
  • 大慧宗杲禪師悟道因緣
    枉費精神,蹉跎歲月,不若弘一經一論、把本修行,庶他生後世,不失為佛法中人。」遂贖《清涼疏鈔》一部,齎之天寧。(注11)  大慧禪師17 歲出家,學禪17 年參訪許多名師,聰慧天生多受諸方讚賞;也讀過大量的經論語錄,聞思成熟,頗具抉擇力;只是時節因緣未至,自我要求又很嚴謹,不輕易印可而自高,所以36 歲仍未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