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畫 | 米友仁《雲山墨戲圖》卷

2021-03-01 中國書法網

《雲山墨戲圖》卷,(傳)南宋米友仁繪,紙本,墨筆,縱21.4釐米,橫195.8釐米。
  本幅題識:「餘墨戲氣韻頗不凡,他日未易量也。元暉書。」又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看山愁步山巑岏,看水愛聽水潺湲。山水情似未浹洽,與浹洽之雲漫漫。元氣回合絕模擬,妙境恍惚思躋攀。真有子矣米海嶽,那能混之高房山。乾隆御題。」鈐「幾暇怡情」白文方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另鈐有吳希元、朱輝、梁清標、安岐鑑藏印及清內府藏印計22方。尾紙有董其昌題跋:「米元暉山水卷皆為元高尚書所混。即餘收《瀟湘白雲》長圖,宋元名公題詠甚富,沈石田以晚年始覯為恨,餘猶疑題詠雖真,似珠櫝耳。神物或已飛去。不若此卷之元氣淋漓,布境特妙也。丙子(崇禎九年,1636年)六月三日,其昌題。」之後有馮銓、龔心釗二跋。鈐有吳國遜、劉珍、朱輝、馮銓、梁清標、安岐等鑑藏印15方。


  此圖描繪沿江景色,近處岸邊一條細徑曲曲彎彎,間有板橋相連,遠方峰巒起伏,雲煙密布,溪流緩緩,林木森鬱,屋舍隱現。此圖採用「米家山水」的典型畫法,山巒坡渚先用淡墨染就,繼以大小各異的橫向墨點反覆在山頭、山脊等部位再次圖寫,從而達到表現江南風光潤澤華滋、霧氣迷濛的獨特效果。明代董其昌曾攜此圖往遊洞庭湖,驚嘆米友仁的寫生本領,云:「舟次斜陽,篷底一望空闊,長天雲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戲也。」


  本幅曾經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畫卷十三、《墨緣匯觀》卷三《名畫上》、《石渠寶笈續編》卷十七著錄。
  《雲山墨戲圖》原題為米友仁所繪,但徐邦達先生根據其畫法、題款的用筆及書寫部位等因素認為並非米友仁原作。不過,此圖畫法全從「米家山水」而來,董其昌稱其「元氣淋漓,布境特妙」毫不誇張,對研究此派山水的重要價值顯而易見。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為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導

相關焦點

  • 聊一聊米芾的「墨戲」
    米芾並未正式提出「墨戲」之說,但據趙希鵠《洞天清祿集》中「米南宮多遊江湖,每卜居必擇山水明秀,松柏茂鬱處。其初不能作畫,以目所見,日漸模仿之,遂得天趣。其作墨戲,不專用筆,或以紙筋、或以蔗滓、或以蓮房梗,皆可為畫」的記載,仍可想像當年米芾「墨戲」的風採。
  • 陳金章畫《雲山初曉》
    《雲山初曉》 紙本設色 陳金章陳金章擅畫河山大川、參天古木,是繼關山月、黎雄才之後嶺南畫派的新高度。而陳金章更是把嶺南畫派的山水題材畫出了一大豐碑。陳金章汲取了兩位老師的優良傳統——就是寫生,誠實勤奮的實踐者在長年累月默默付出艱苦探索,卻又從中發現新的美感和靈感。
  • 弗利爾美術館藏卷收藏的元代吳鎮《漁父圖》
    於是,「漁隱」 就更頻繁地出現在繪畫作品中,其中以吳鎮的《漁父圖》最為典型。 元代畫家吳鎮善作 「漁隱」 題材的山水畫,傳世《漁父圖》就有多幅。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仿荊浩漁父圖》紙本墨筆卷(畫漁舟十五隻,漁夫十六人)、上海博物館藏《漁父圖》紙本墨筆卷(畫漁舟十五隻,漁夫十四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漁父圖》(絹本墨筆)軸。
  • 這些從未公開的陸小曼丹青與風華,「曼廬墨戲」今起展出
    陸小曼《墨筆山水》陸小曼《松泉圖》據邱權介紹,除吳湖帆的畫作和徐志摩詩稿全部處理外,其餘的分藏多處,歷經艱難,最終悉數保存下來。這使今人能比較完整地讀到其藝術面貌,也給收藏史留下了驚喜。《曼廬墨戲》圖冊中陸小曼照片集陸小曼舊影在此次的展覽開幕暨新書發布,陸小曼家屬還向靜安區圖書館捐贈了《曼廬墨戲——陸小曼的藝術世界》100冊,以及《曼廬印存》原拓印譜2部和陸小曼冊頁《唐人詩意圖》複製件一套。展覽入口處,上海靜安區圖書館海關樓前身是民國時期海關圖書館,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
  • 日本戲畫這樣賣萌!
    他在當時是一位得道高僧,不僅精通佛教繪畫,還擅長創作具有諷刺意味的戲畫。鳥羽僧正(傳)《鳥獸人物戲畫》(甲卷局部),紙本墨畫,30.4×1148.4cm,平安-鎌倉時代如今藏於高山寺的日本國寶級捲軸畫《鳥獸人物戲畫》就傳為鳥羽僧正的作品。該部作品分為甲乙丙丁四卷,其中又以甲卷最為著名。甲卷描繪了秋天的動物世界:兔子、猴子和青蛙在沐浴、相撲、戲水、打鬧、舉辦法事和準備宴會。
  • 賞名家荷花圖
    《晚荷郭索圖》 五代 黃居寀此畫原載《煙雲集繪冊》。《枯荷鴛鴦圖》 元 張中(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枯荷鴛鴦圖》用淺淡筆墨畫敗荷,水邊坡石,石上鴛鴦雙棲,構圖取勢簡潔疏朗,水墨點染與沒骨法並用,筆墨粗簡,略帶寫意,色調淡雅,表現了張中花鳥畫的典型面貌。
  • 姜建忠:油畫家的墨戲▸畫說人生◂
    姜建忠:油畫家的墨戲▸畫說人生◂ 2020-12-24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筆|說戲畫戲,看墨線、墨點與墨面之間的相互組合
    隨筆|說戲畫戲,看墨線、墨點與墨面之間的相互組合 周根寶 2017-12-20 08:57 來源:澎湃新聞
  • 看畫|馮娜 · 秋庭嬰戲圖
    唐宋時期嬰戲圖的技巧臻於成熟,不僅能看到孩童們在戶外玩耍的情形,還將社會風俗融於畫卷之中。宋朝可以說是嬰戲圖的「黃金時期」。北宋末年的劉宗道與杜孩兒因擅嬰戲圖而名噪一時,只可惜沒有作品流傳於後世。不過另一位畫仕女、兒童皆有成就的畫家蘇漢臣卻給我們留下了難得的宋時孩童玩樂的範本。 《秋庭嬰戲圖》是蘇漢臣嬰戲圖中極有價值的一幅。
  • 觀米芾的書畫作品,品味米芾是如何「以書入畫」的
    所畫之物界限泯滅,達到寧靜淡泊、曠達無礙的超然境界。這是墨法的一人進步,也是筆法的一人進步「米點」融「筆法」與「墨法」為一體之妙。以濃淡墨色點染描繪出山川、雲、樹,用墨韻變化,創南方山水的空靈變幻。米芾的「米點」筆觸有別於中國傳統繪畫的「點」皴。其獨創的「米氏雲山」中以積墨形成的筆觸既是對傳統的發展,也是對傳統的疏離。
  • 三位名家畫柳,美極啦
    鄭午昌 柳隱圖卷 局部鄭午昌畫柳長條細葉,阿娜多姿,先行幹後出枝,柳絲從最上端畫起,由上而下,密密層層,前後左右,各盡其態,春夏秋冬,風晴雨雪,無不傳神,大家戲以「鄭楊柳」呼之。鄭午昌 柳隱圖卷 局部鄭午昌 柳隱圖卷 局部
  • 郭熙的《早春圖》& 溫柔的米家山水,你更喜歡哪一個?
    米 芾 就像「李郭範米」的稱呼,在書法界,北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也有一個四人一組的封號──「蘇黃米蔡」,其中的米,即為米芾是也,但書法我們在此先按下不提。《瀟湘奇觀圖》卷局部,圖片來自於網絡就像我們前幾期,談到五代時期荊關董巨的山水描繪方式,因為地理條件也有明顯不同。
  • 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
    譬如,韋無忝列為妙品上,就是因為「以畫鞍馬、異獸獨擅其名,時人稱號『韋畫四足無不妙』也。開元、天寶中,外國曾獻獅子。既畫畢,酷似其狀。後獅子放歸本國,惟畫者在焉。凡展圖觀覽,百獸見之皆驚懼。」[7] 朱審、王維、韋偃等的山水也是有「曲盡其妙,宛然如真」的氣象。妙品儘管在神品之下,但是,依然有極高的藝術品賞的價值。
  • 吉州墨紋石——驚豔全國
    中國龍 吉州墨紋石 產自革命老區吉安市安福縣的墨紋石,正式揭開了自己神秘的面紗,優雅地走進奇石觀賞的舞臺,給予廣大石友「一親芳澤」的機會。笑 吉州墨紋石二是色彩對比驚豔豐富,黃、黑、為常見,還有藍、綠,紅、等顏色,非常符合人們天然的審美情趣,這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其它石種無法比擬的。
  • 徐渭:畫在紙上的戲劇
    本文來源:藝術夜聽作者:朱良志兩宋以來,中國畫出現了一種被稱為「墨戲」的創作方式,北宋二米的「雲山墨戲」是最早的稱名者,南宋法常、玉澗以及畫院畫家梁楷等都善為墨戲。墨戲畫不求形式工細,注重瞬間的揮灑效果,深為中國畫家所重。 而說到「墨戲」,總和一個名字聯繫到一起,這就是明代天才畫家徐渭。徐渭一生主要以水墨來作畫,很少看到他的設色之作,而且從總體上看,都帶有逸筆草草、墨色淋漓的特徵,都可以說是墨戲之作。徐渭自己也屢有言及,如他說:「老夫遊戲墨淋漓」、「墨中遊戲老婆禪」。但他並不認為這樣的作品是閒來無事的隨意塗抹。
  • 彩墨山水畫,養心奪目!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我們是熱愛畫畫的一群人,快來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