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感染兒科重症監護室病區的走廊裡,驚現一幅幅正能量滿滿抗疫勵志漫畫。
冰冷的白牆上頓時變得很溫暖:
幾個漫畫版的投身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旁邊配以一句句話語: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武漢加油!」
雷神山醫院感染二科是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接管的病區。
這條走廊是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工作人員每天通向重症病房的一條道路。
昨天一早,所有醫生、護士在「上班」路上看到這一組組漫畫時,心裡都亮了。
仁濟援鄂的醫生們紛紛拍下了這組漫畫分享在朋友圈裡,:「雖然武漢的工作很辛苦,雖然在重症監護室對病毒也有過擔憂,但是因為彼此的鼓舞,抗疫必勝的信心更加堅定了。」
溫暖治癒系的幾組抗議勵志漫畫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血液科90後護士莊佳影畫的。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泌尿外科90後護士程菲配寫文字。
誰能想到,這組出現在一線病區裡的漫畫是兩位護士在辛苦護理重症病人後,連夜趕畫出來的。
從晚上九點半到深夜十二點半,
沒有畫筆,她們就用醫用記號筆。
沒有鉛筆打底稿、畫框架,所有的漫畫都是一次成圖。
93年的莊佳影今年27歲,
我想讓簡單的牆板富有情感,我們來了,便把這裡當成了『家』,在這裡勇敢面對病毒,也必將戰勝病毒。
程菲說,
我們來了,便把這裡當成了『家』,這時的我們像極了小時候出黑板報的樣子。
這樣一個「以『藝』抗疫之舉是來自一次偶然的念頭。」莊佳影告訴記者,在網上看到一些鼓舞士氣的抗疫小視頻,深受啟發。於是,90後的護士們就一起策劃了一次走廊暖心之作。
三組漫畫中的兩組來自莊佳影在網上看到的喜歡的抗疫漫畫形象,還有一組漫畫是仁濟醫院腫瘤科韓晶原創的,作為送給武漢共同抗疫的仁濟醫院戰地情侶的結婚禮物。
用醫用記號筆將漫畫畫到白牆上,莊佳影說這是第一次,「小時候,我就喜歡自己在家畫水彩畫,平時有空了就隨便在紙上畫畫。」
雖然這組漫畫受到了很多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生護士們的點讚,不過莊佳影覺得應該可以畫得更好些,「畫了三個小時,有點累,手酸,還冷,感覺比例有點失調,畫得不太好。不過,我的心意滿滿的。」
莊佳影到武漢工作一線將近10天了,和同事們一同籌建了雷神山醫院重症病區以後,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就投入了緊張的工作。從上海的血液科護士到雷神山醫院的重症病區護士,莊佳影每天穿著防護服,連續工作幾小時護理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白班、晚班,輪著轉,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是難以想像的辛苦。
不過工作才3年的她卻很樂觀,「來之前就想好來吃苦的。一開始到武漢會緊張、擔心,現在一點也不怕。進出重症病房穿脫防護服有感控老師全程看著,很安心。雖然我一直在血液科做護理工作,但是以前輪轉時去過重症監護室,到武漢以後並不感到陌生。」
在重症病房裡,莊佳影也會有很多感動,「比較感動的是我的同事,看到重症病人氣管插管,會有口水留出來,一直幫他去擦口水,收拾乾淨,我們都在努力著,儘量讓重症病人也能舒適,保持高水平的護理質量。」
疫情散去,90後的莊佳影最想做什麼事?莊佳影脫口而出,「希望早點吃上火鍋!」
無論是畫上一組勵志抗疫漫畫,還是堅守在重症監護室幫助病人戰勝新冠病毒,莊佳影每天的心願都沒有變:「快點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經濟復甦,都太太平平,該吃吃該喝喝,國家繁榮昌盛,經濟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