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提要
9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會同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共同組織舉辦的「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報告會上,仁濟醫院90後護士、第八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隊員戴倩,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代表之一,作了題為《讓青春在抗疫中綻放絢麗之花》的報告。
很榮幸代表上海458位援鄂的90後護士,代表火線入黨的55名90後的醫務工作者,匯報我們在疫情和考驗面前,用青春的力量展現青春的擔當。有人說「90」後是「來不及斷奶的媽寶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其實我們眼裡有光、心中有愛,胸膛裡有著一份家國情懷。
2月18日上海第八批醫療隊集結,我有幸作為仁濟人加入這個集體。從號角吹響到踏上徵程,只用了24個小時,這也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天。
我瞞著父親,剪短了長發,悄悄收拾行囊。出發前,聽說我要去武漢,我的爸爸,那個平日裡跟誰都樂呵呵的爸爸,哭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那麼傷心。臨走前,爸爸給我做了最愛吃的菜,我們就那樣默默地吃著飯,誰都不說話。可是捧著碗的他,卻淚流滿面……
來到武漢雷神山,等待我們的是空空蕩蕩的板房。兩天時間,我們在總領隊張繼東副院長的指揮下,迅速築起一座堅實的抗疫堡壘,我們不僅可以做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還成了優秀的設計師,幹練的搬運工。
2月24日ICU病區投入使用倒計時,第一個班次的人員組建非常關鍵,我們這支護理團隊集結了上海六家醫院的精銳幹將,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戰出上海護理的實力和「腔調」!當時自己還不是黨員,但在一再要求下,我光榮地加入到第一個危重患者戰疫小分隊!
還來不及體驗這一刻的小確幸就穿上厚厚的防護裝備,還沒開始工作就因為悶熱而體感不適。氣道護理、靜脈穿刺、臥位護理……這些平日裡習以為常的操作,在這裡卻無比的艱難。厚重防護服下笨拙的身型、雙層手套下木訥的雙手、防護眼鏡下霧氣朦朧的視線,讓我每做一步護理操作都喘得慌。
我努力適應這樣的工作狀態。進艙前,我先拉伸四肢,在鼻梁上粘貼減壓敷料,在護目鏡上塗抹防霧液體,給戴上手套的十指做做手指操。最大的困難還是體力不濟,雖然每班進艙工作4小時,但沒有一個班次會準時下班,沒有一個飯點能按時吃飯。不停輪班加上護理重症患者的壓力,我們的睡眠大都出現了問題。為了緩解疲乏,咖啡提神,安眠藥助眠。只有先克服自己身體上的不舒服,才能有信心和病毒決戰。
在雷神山ICU,生死決戰常常突發在幾分鐘內。
記得我護理的第一個患者是位阿婆。那天,她的生命體徵還算平穩,正高濃度吸氧。可就在我們交接班的10來分鐘裡,監護儀突然發出急促報警聲,氧飽和度極速下降,出現呼吸窘迫。我立刻放平她的床頭,拿起床邊的呼吸球囊緊扣口鼻。三分鐘,床位醫生進艙搶救;十分鐘,插管小分隊進來了,立刻插管、調呼吸機參數、用藥……我們用盡了全力,可還是沒能挽救她的生命。
為她做遺體護理時,觸摸著尚有一絲絲餘溫的肌膚,我在心中反覆念叨:剛剛還好好的,怎麼就這樣在我眼前漸漸變冷。她的苦難,也是國家的傷痛啊!
15床患者是我護理過最複雜的病例。在他住院的40多天裡,幾經生死考驗,最後用上ECMO治療後轉危為安。護理他時,翻身吸痰成了最頻繁卻也最艱難的操作。治療組決定為他做俯臥位通氣治療。給滿身導管的他翻身時,要同步好五個人的動作,既要使得上力氣也要像繡花一樣小心輕放。我個子小人瘦,也不知道哪來的力氣,一遍遍翻身也不覺得累。因為我知道,只要我們多盡一份力,他就多一份安全。
做氣道護理是我最緊張的,這是門「走鋼絲」的活兒,口插管一旦脫出,患者會面臨窒息的危險,衝洗時一不小心,會加重肺部感染。為了幫助他儘早康復,我們決定予以淺鎮靜。那天操作時,還沒開始吸痰,痰液已經流出他的嘴角。即便做了三級防護,我依舊感到緊張害怕,但想到無數青年黨員和前輩們鎮定操作的樣子,我一下子深受鼓舞,深吸一口氣,穩住心神完成了操作。儘管淺鎮靜會增加操作難度和風險,但這只要利於患者的康復,再大的困難我也願意克服。4月5日,15床順利轉至社區醫院進行後續治療,我們歡欣鼓舞,努力沒有白費。
在這些日日夜夜的戰鬥中,總有人激勵著你前進。
團隊最年長的感控專家傅小芳老師,59歲的她猶如定海神針,每日充滿鬥志與幹勁,為我們檢查入艙前的防護服一絲不苟,她說「我是黨員,我經歷過非典,關鍵時刻就得挺身而出。」
超聲專家杜晶老師就像「臨床醫生的眼睛」,每日進艙六七個小時,只為輔助醫生更準確的診斷患者,提高救治率。
無論是不辭艱辛的老黨員,亦或是勇挑高風險的青年黨員,他們堅持把疫情當成集結號,用鐵肩扛起了黨員的責任。同時間賽跑,與生死相搏。
信仰共產主義,加入黨組織,是我人生最崇高的追求。秉持這個信仰,2月26日深夜,我在駐地寫下了入黨申請書,這是我第三次遞交,也是最鄭重的一次。我知道越到關鍵時刻越考驗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和勇氣,處事不驚的靜氣,踐行使命的決心。
3月8日,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當站在鮮豔的黨旗下鄭重宣誓時,我心潮澎湃,我知道從此多了層身份,更多了份責任,但以後我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的回信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90後的我願與所有黨員一樣以吾輩的初心,用信仰書寫人生的答卷,用青春的名義守護盛世中華。
也許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我想對父親說:
爸爸,我長大了!我和千千萬萬個「90後」一樣,昨天還是你們眼中的孩子,今天我們正在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成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和希望!
抗擊疫情是我們最好的成長禮!經過抗疫戰火洗禮與淬鍊的青春,一定會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
——————
原標題:《仁濟醫院90後護士戴倩:讓青春在抗疫中綻放絢麗之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