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登基「大嘗祭」貢品不再全埋入土 將提供身障者復健中心
專為日皇登基舉行「大嘗祭」儀式的大嘗宮11月21日至12月8日將公開讓民眾參觀。(宮內廳在官網上公布的參觀路線圖)
日本為慶祝日本天皇德仁登基,18日在皇宮宮殿舉行第2次的「大嘗宮之儀」以及天皇、皇后與列席者共進酒食的「大饗之儀」。每一代天皇僅舉行一次的皇室傳統大型神道儀式「大嘗祭」自14日舉行至今圓滿結束。依慣例「大嘗祭」上的食物必須掩埋入土,但令和時代則以不浪費食物為前提,決定好好地活用。
日本天皇德仁的登基儀式,依慣例於11月14日傍晚至隔日凌晨,在皇居東御苑按古禮舉行從奈良時代延續至今的皇室祭典「大嘗祭」,由新天皇將向諸神供奉新米,祈求國泰民安和五穀豐登。
平成時的「大嘗祭」依慣例在儀式結束後,將供品埋入土裡,又稱為「埋納」,但隨著社會局勢的改變,這次決定要有效利用,不再全埋入土裡。
宮內廳的西村泰彥次長18日在記者會表示,「大嘗祭」在神前供奉的各都道府縣特產品和貢品的一部分,將提供給埼玉縣內的日本國立身障者復健中心食用。
宮內廳與厚生勞動省協商後決定,被判斷為安全可食用的米、大豆、香菇等29項食物將在本周之內提供給該中心,其餘如生鮮食品等可能損傷的食品才依慣例「埋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