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登基「大嘗祭」貢品不再全埋入土 將提供身障者復健中心

2021-12-29 張穩好

日本天皇登基「大嘗祭」貢品不再全埋入土 將提供身障者復健中心

專為日皇登基舉行「大嘗祭」儀式的大嘗宮11月21日至12月8日將公開讓民眾參觀。(宮內廳在官網上公布的參觀路線圖)

日本為慶祝日本天皇德仁登基,18日在皇宮宮殿舉行第2次的「大嘗宮之儀」以及天皇、皇后與列席者共進酒食的「大饗之儀」。每一代天皇僅舉行一次的皇室傳統大型神道儀式「大嘗祭」自14日舉行至今圓滿結束。依慣例「大嘗祭」上的食物必須掩埋入土,但令和時代則以不浪費食物為前提,決定好好地活用。

日本天皇德仁的登基儀式,依慣例於11月14日傍晚至隔日凌晨,在皇居東御苑按古禮舉行從奈良時代延續至今的皇室祭典「大嘗祭」,由新天皇將向諸神供奉新米,祈求國泰民安和五穀豐登。

平成時的「大嘗祭」依慣例在儀式結束後,將供品埋入土裡,又稱為「埋納」,但隨著社會局勢的改變,這次決定要有效利用,不再全埋入土裡。

宮內廳的西村泰彥次長18日在記者會表示,「大嘗祭」在神前供奉的各都道府縣特產品和貢品的一部分,將提供給埼玉縣內的日本國立身障者復健中心食用。

宮內廳與厚生勞動省協商後決定,被判斷為安全可食用的米、大豆、香菇等29項食物將在本周之內提供給該中心,其餘如生鮮食品等可能損傷的食品才依慣例「埋納」。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一生只舉辦一次的神秘儀式——大嘗祭
    ——大嘗祭,將在皇居東御苑古式舉行。新天皇向眾神供奉新谷,感謝並祈禱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這是從奈良時代以前延續至今的神秘皇室儀式。大嘗祭的相關活動始於半年前。第一次活動是今年5月13日在皇居宮中三殿舉行的「齋田點定之儀」。這是在大嘗祭上決定新米收穫地(齋田)的儀式。通過「火燒龜殼」佔卜的非公開神秘儀式「龜卜」決定齋田。
  • 日本大嘗祭的不和諧音:歷史學界為何抵制新天皇即位禮?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4日,為日本新天皇即位而舉行的皇室活動「大嘗祭」的核心儀式——「大嘗宮之儀」在皇宮東御苑特設的「大嘗宮」舉行,直至15日凌晨結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會議員等500多人出席活動。
  • 天皇即位登基那些事兒
    換年號惹官司  日本將於5月1日零時正式啟用新年號,平成謝幕,進入令和時代。 新天皇登基,給日本人民附送一個史上最長的黃金周:10天連休! 天朝還在996疲於奔命的同學對比之後,紛紛表示日本這個國家太沒上進心了。
  • 日本天皇登基儀式將如何進行?
    登基儀式於10月22日在日本皇宮舉行。大約六個月前,德仁從85歲的父親明仁天皇手中繼承了皇位。明仁天皇因身體欠佳為由退位,是兩個世紀以來首位退位的日本天皇。登基儀式結束後,德仁天皇和德仁皇后雅子將舉辦一系列禮宴。1. 德仁是誰?
  • 我與日本平成天皇明仁邂逅的往事
    日本結束了62年的昭和時代,進入平成時代至今已31年。明仁即位為平成天皇后,當年並沒有正式舉行登基大典,而是在平成二年(1990年)才舉行象徵天皇登基的「即位之儀」。1990年天皇登基大典自10月到12月,持續兩個多月。其中最重要的是「即位禮正殿之儀」和「大嘗祭」。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儀式中出現的「三神器」是啥?
    明仁天皇表示,明天開始,日本將進入「令和」時代,「希望這是個和平且成果豐碩的時代。」幾乎所有日本電視臺都是全天直播「日本平成年最後一天」的相關新聞。預計10月22日到時候已身為新天皇的德仁將在東京皇居松之間舉行登基大典(名為即位禮正殿之儀),德仁將身穿天皇傳統裝束「黃櫨染袍」登基。圖為1990年11月12日日本天皇明仁的登基大典。
  • 日本天皇現今的即位儀式,與以往相比有何變化? | 短史記
    為示慶祝,日本全國將連續放假10天。日本天皇現今的即位儀式,與以往相比,有什麼不同?三件神器須世代相傳在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將八坂瓊曲玉、八咫鏡和草薙劍三件神器傳給子孫,作為他們世代統治日本的象徵。因此,新天皇即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繼承這三件神器。日本天皇即位,原先和中國一樣,被稱為「踐祚」。
  • 好色日本天皇:在登基大典上與女侍行雲雨
    且說前一代花山天皇繼位時也不過才十七歲而已,此君素與在原業平並稱,都是世所罕見的好色之徒,據說他在登基大典上,都迫不及待地把女侍扯到御座後去行那雲雨之事。不過從來權臣當道的時候,君主尤其是被廢黜或被逼退位的君主,其種種失德之處恐怕都是權臣擅政的藉口,未必確實,不可輕信。
  • 日本學界為何抵制新天皇即位禮
    然而就在這一片歡慶氣氛之中,日本學界卻發出了顯得有些刺耳的批判聲。學界究竟在批判些什麼、又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批評,本文將簡單介紹相關的歷史背景。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4日,為日本新天皇即位而舉行的皇室活動「大嘗祭」的核心儀式——「大嘗宮之儀」在皇宮東御苑特設的「大嘗宮」舉行,直至15日凌晨結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會議員等500多人出席活動。
  • 日本天皇的貓侍衛:保衛稻米就是保護天皇,保護日本的統治核心
    可能世界上少有比日本更愛貓的國家了吧。日本人對貓有著特殊的情結,人們不光在各種藝術作品中添加貓的元素,還將每年的2月22日定為日本的「貓日」。若說貓咪有什麼實際作用?怕是除捕鼠外想不出更多。中國和日本都是小農社會,農耕文化發達,貓能捕鼠自然受到農人的歡迎。
  • 日本新鮮事!新天皇舉辦「大嘗祭」、二宮和也宣布結婚、紅白歌會名單出爐...
    1、日本新天皇舉辦「大嘗祭」,預算超24億日元,遭民眾抗議!2、因考卷數量不足,大阪1624名外國考生沒能參加日本留學生考試3、日本國民天團「嵐」成員二宮和也宣布結婚,粉絲:我失戀了!日本橋三越總店將出租一整層供Bic Camer開店日本新天皇舉辦「大嘗祭」,預算超24億日元,遭民眾抗議!11月14日,為日本新天皇即位而舉行的皇室活動「大嘗祭」的核心儀式——「大嘗宮之儀」在皇宮東御苑特設的「大嘗宮」舉行,直至15日凌晨結束。
  • 日本天皇登基大典:中式即位儀式為何被廢?
    對於,普通的日本國民而言,他們將因此享受一個為期十天的超長的黃金周,對於那些在監獄中服刑的罪犯們而言,他們盼望這自己能夠得到幾十年難遇的「恩赦」的眷顧,而對於整個日本社會而言,新的年號「令和」將從這一天開始正式被啟用,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新紀元亦將由此拉開帷幕。
  • 今日日本新天皇即位,都有哪些看點?
    其宗教意義上的內涵雖然多有爭議,但按照日本政府的官方解釋,如今的大嘗祭是一個代表新皇向皇祖皇宗和天地神祇祈求國家安寧和五穀豐登的祭祀儀式。今年的令和大嘗祭將在11月的14日深夜到15日凌晨舉行。大嘗祭是一個由天皇家為主體舉行的,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的祭祀活動。
  • 天皇一詞源於唐高宗嗎?天皇、日本兩個詞為何同時誕生?|文史宴
    但是,吉田孝指出,通常而言, 國號「日本」就如同「日出處」的表述一般,它是一種在唐朝中心論視角下,為解釋日本是位於日出方向的國家而創生出的概念 。而吉田孝是不贊同這一說法的。他認為如果國號 「日本」原本就帶有「由太陽神的子孫統治的國家」這樣的神話觀念,那麼基於唐朝視角來解釋「日本」由來的說法,將無法與原有的神話觀念保持統一。
  • [特別篇]「第一任天皇」——天武天皇
    大海人皇子經歷過大化改新的鍛鍊,在政治、軍事上聲望頗高,入主東宮後更如虎添翼,惹得天智天皇不滿。為遏制大海人皇子,天智天皇年任命其子大友皇子為太政大臣,這直接預示著大海人皇子的太子之位不保。同時為了維護年輕的的大友皇子的地位,更不惜吸收大批守舊貴族勢力進入政權。同年天智天皇在病危時召見大海人,有意將皇位傳於他。
  • 日本新天皇登基,雅子穿十二單和服太高貴
    從這個角度看,在東京上演的這場「即位外交」,也為中日雙方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機會。10月22日,日本政府將這天定為「國民祝日」,即法定休假,假名為「即位禮正殿之儀」。這天,日本政府舉辦了德仁天皇即位慶典,約180個國家的元首、王室成員以及日本各界賓客2000餘人見證了這一盛大時刻。
  • 爭奪「天皇」:光格天皇如何「奪回」天皇稱號
    《禁中並公家諸法度》身處現代,我們會很自然地把以天皇為中心的公家政權稱為「京都朝廷」,而把以將軍為中心的武家政權稱為「江戶幕府」,會認為兩者截然不同,日本是一種二元政治形態。隨後天皇又召見武家傳奏,得到了一個更好的建議:「本代(天皇)可以不採用忌月,改用忌日。」而後桃園天皇的忌日是十一月九日,這就錯開了十一月一日的慶典。萬事開頭難,第一件成功了,後面也就容易了,兼仁隨即將目光對準了「新嘗祭」。新嘗祭是每年宮中祭祀中最重要的節日,但從1463年之後就因戰亂而中斷,直到18世紀初期才斷斷續續地舉辦。
  • 2019年日本將改年號、新天皇將即位?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事件的後續
    去年的這次講話並非明仁天皇首次在公眾面前表達退意,在2011年的日本關東大地震後的第五天,明仁天皇也曾流露退位的想法。那麼民眾的反應如何?據日本媒體所作民調,日本民眾在驚訝之餘還是能夠理解天皇作為一位83歲的老人萌生退意想要退位的想法的。新年伊始,日媒報導2018年平成三十年將成為「平成」年代的謝幕之年,2019年皇太子德仁登基改元。
  • 我在日本親歷天皇登基
    平成初日,日本人民是在沉痛悲哀的氣氛中度過的。平成這個年號用了31年後,平成天皇主動要求生前退位,日本政府同意並定在2019年5月1日新皇即位,改年號為「令和」,據說是百年不遇的盛舉。                               作為在日三朝不老的我,對於日本社會是如何慶祝這盛典, 比照我經歷過的平成初日的悲傷,當然「趣味津津」,期望這天早日到來。
  • 「日本自由行」昔日天皇住處京都御所:幕末風暴的颱風眼
    自2016年起,參觀京都御所從原本的網絡申請改為免申請手續,對於想一覽昔日天皇住處的旅人來說行程變得更加彈性而便利了,可以說是一大福音。下面將帶您先睹為快,一覽皇居的究竟,以及它經歷的動蕩歷史。京都御所歷史從西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開始,到1869年明治天皇將政權移往東京為止,一千多年來京都御所一直都是日本天皇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