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現今的即位儀式,與以往相比有何變化? | 短史記

2021-02-13 短史記-騰訊新聞

圖:明仁、德仁父子

文 | 楊津濤

按照日本方面公布的計劃,現任天皇明仁4月30日舉行退位儀式後,皇太子德仁緊接著於5月1日即位為新天皇。為示慶祝,日本全國將連續放假10天。

日本天皇現今的即位儀式,與以往相比,有什麼不同?

三件神器須世代相傳

在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將八坂瓊曲玉、八咫鏡和草薙劍三件神器傳給子孫,作為他們世代統治日本的象徵。因此,新天皇即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繼承這三件神器。

日本天皇即位,原先和中國一樣,被稱為「踐祚」。天皇即位時,先要祭祀天神、神器,然後發布即位詔書,接受群臣拜賀。從日本典籍來看,這時的即位儀式上,天皇繼承的神器只有鏡和劍,不包括玉。有學者推測,玉是一件後來才被追加的神器。①

圖:日本皇室的三件神器(示意圖)

這個儀式至697年發生改變,當時的文武天皇在踐祚十幾天後,才發布即位詔書,導致踐祚和即位從此分離為兩個儀式。其中,踐祚儀式是事實上的繼承皇位,保證「萬世一系」的皇統不斷絕;即位儀式則是在法律上確認天皇身份。

踐祚儀式通常在老天皇駕崩、退位的當日或次日舉行,由近臣向新天皇呈上草薙劍和玉璽,故又稱「劍璽繼承儀式」。八咫鏡此時已被供奉起來,不再輕易示人。

除特殊情況外,天皇的即位儀式在踐祚後當年或次年舉行。相比於踐祚,即位儀式要盛大很多。首先,使者要到伊勢神宮、神武天皇陵等處,奉告新天皇即位;然後,新天皇身穿袞服,在太極殿舉行儀式,由近臣宣讀即位詔書,接受百官朝拜。

儀式後,新天皇在太極殿或紫宸殿前搭建「大嘗宮」,秘密舉行「大嘗祭」——除侍女外,連王公大臣都不能參與。祭禮中,新天皇向祖先天照大神進獻新谷製作的食物和酒,感謝神的賜予,然後品嘗這些食物和酒,表示與神「共食」。當晚,新天皇就寢於「大嘗宮」內的「真床追衾」,其寓意在於:

「包裹於這種神聖的覆衾中,意味著一種生命的斷絕。在此狀態中,祖宗靈即永久靈附體,天皇得以新生。」②

意即第二天醒來,新天皇獲得「新生」,實現「神人合一」,成為「現人神」。

圖:供奉八咫鏡的伊勢神宮

在日本文化中,大嘗祭至關重要,仲恭天皇因「承久之亂」的幹擾,沒能在即位後舉行大嘗祭,以至其被人視為「半帝」,而非真正的天皇。 ③

不可重現的盛大儀式

明治天皇即位後,將首都從京都遷往東京(原名江戶),但是大正天皇、昭和天皇即位時,還是從東京前往京都,遵循舊有禮節。

明治二十二年,即1889年,日本頒布憲法及《皇室典範》,使有關天皇繼承的問題實現法制化。《皇室典範》中有關「踐祚即位」的內容有三條:

第十條  天皇崩,皇嗣即踐祚,承祖宗之神器。

第十一條  即位之禮及大嘗祭於京都行之。

第十二條  踐祚之後,建元號,一世之間不再改,從明治元年之定製。④

1915年,皇太子嘉仁成為第一位按照《皇室典範》即位的天皇,是為大正天皇。他早年因腦部患病,即位後精神失常。從1921年起,皇太子裕仁即奉命攝政。因此,當裕仁在1926年12月25日凌晨踐祚時,他早已有多年的政務經驗。

1928年1月,裕仁開啟「祭祀之旅」,參加了數十場宗教活動。整整一年,有關新天皇登基的報導從未間斷,裕仁被刻意打造為明治天皇的化身。

11月10日,即位儀式在京都舉行。日本為向國內外炫耀國力,將儀式辦的極為隆重,出席儀式的2000多名官員、議員、軍人及他們的夫人,全部身穿傳統貴族服裝。⑤

圖:裕仁即位儀式中的一幕(視頻截圖)

11月14日,裕仁舉行「大嘗祭」,完成「神化」。隨後,裕仁連續多日舉辦慶祝宴會,並參拜伊勢神宮、神武天皇陵等處,於當月30日返回東京。

12月28日,裕仁在東京皇宮舉行「朝見儀式」,自首相以下,共計300多名官員出席。儀式上,裕仁發表登基敕語:

「朕賴皇祖皇宗之威靈,繼承萬世一系之皇位,總攬帝國統治之大權,以行踐祚之式,率由舊章、聿修先德,但求祖宗之遺緒不墜。」⑥

這個彰顯野心的敕語,似乎已在背離「昭和」二字的原意——「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圖:身穿袞服的裕仁

裕仁即位時,日本正處在明治維新後,國力最為強盛的時期,其整個即位儀式,從準備到完成,歷時整整兩年。這樣的即位盛典,未來再難重現。

民主政體下的天皇即位

二戰後,隨著「和平憲法」頒布,《皇室典範》也被修正。有關天皇即位的規定僅有一條:

「第二十四條  皇位繼承之時,舉行即位儀式。」⑦

這意味著,在「象徵天皇制」下,新天皇不必再大費周章地前往京都即位,一切儀式在東京即可完成。不過天皇即位時所用「高御座」,要從京都御所運往東京皇宮。

圖:天皇即位所用的「高御座」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駕崩,皇太子明仁按照新的《皇室典範》,繼承皇位。明仁處理的第一件公務,就是有關即位儀式的:

以國家儀式舉行繼承劍璽等禮儀;

以國家儀式舉行印位後朝見的禮儀;

暫時以現在的東宮御所為新天皇的寢宮,並稱為赤坂御所,等等。⑧

當天,明仁即在皇宮的「松之間」踐祚,在德仁、文仁等部分皇族的見證下,舉行「劍璽繼承儀式」。近侍依次將寶劍、神璽等放在明仁面前的白色臺案上,前後歷時只有4分鐘。

圖:明仁踐祚,繼承神器

明仁的即位儀式在11月12日舉行,參加者除內閣官員、兩院議員外,還有來自158個國家的首腦或代表,共2500多人,其中代表中國的是副總理吳學謙。

時任中國駐日大使的楊振亞,也受邀參加了儀式。他回憶,儀式上,

「明仁天皇首先致辭,表示要遵守日本國憲法,努力完成作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整體象徵的任務,並祝願國民幸福。接著,海部俊樹首相致賀辭,並面向天皇、皇后,舉雙手三呼『萬歲』,日本參加者均起立隨同歡呼,以示祝賀 。」⑨

不同於其父裕仁即位敕語中感激「皇祖皇宗之威靈」,明仁的致辭重申,即使是天皇,地位也在憲法之下,履行著憲法賦予的職責。

隨後,明仁也主持了大嘗祭。只是由於昭和天皇在戰後發表《人間宣言》,承認天皇也是普通人,而非人間的神,大嘗祭原有的象徵意義不復存在,變為一個簡單的祈福活動。

圖:明仁主持大嘗祭

德仁的即位儀式,可能比明仁更為簡略。5月1日當天,舉行「劍璽繼承儀式」,接受八坂瓊曲玉、草薙劍(使用複製品)和天皇玉璽,然後舉行即位儀式,接見首相等政府官員及國民代表。儀式結束後,德仁將首次作為天皇,對全國民眾發表談話。

按照日本傳統,德仁主持的大嘗祭將於11月舉行。目前日本政府已將大嘗祭定位為「官方的皇室活動」,其費用從皇室的公務活動費中扣除。⑩

即位儀式之後,日本的「平成時代」宣布結束,正式進入「令和時代」。

圖:明仁夫婦在退位儀式上

①蔣立峰:《日本天皇列傳》,東方出版社1991年,第195—198頁。

②王秀文:《「大嘗祭」的文化背景及其含義》,《日本學刊》1990年第3期。

③《日本歷史 1》,中央公論社1985年,第94頁,轉引自王秀文《天皇即位儀式及其內涵》,《外國問題研究》1990年第4期。

④黃琴唐點校:《日本六法全書》,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頁。

⑤⑥(日)禰津正志:《天皇裕仁和他的時代》,世界知識出版社1988年,第38頁。

⑦姜建強:《大皇宮:日本天皇家史》,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68頁。

⑧(日)吉田伸彌:《日本新天皇》,春風文藝出版社1992年,第3頁。

⑨楊振亞:《憶明仁天皇即位盛典》,《世界知識》2002年第15期。

⑩王珊寧:《日本皇子不滿政府用國費辦儀式 被懟:你無權幹政》,人民日報海外網2018年11月30日。

關於巴黎聖母院和圓明園,有三件事必須說清楚

張獻忠具體是怎樣「屠蜀」的?

抵制皇權暴政的東林黨,是鮮見的歷史亮光

不要被「中醫是幾千年經驗的積累」所惑

「杯酒釋兵權」不可信,宋太祖也玩殘酷的權力遊戲

劉備與諸葛亮,是如何壓榨蜀國百姓的?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登基大典:中式即位儀式為何被廢?
    不過、與歐洲君主國家的基督教式的加冕即位儀式不同,5月1日的所進行的僅僅是天皇即位儀禮的第一個環節、根據日本宮內廳在3月8日公布的日程,在5月1日的儀式以後,10月22日的「即位禮正點殿之儀」才是即位儀禮中最為重要的典禮。而日本以外的人們所知曉的天皇即位儀禮通常指的就是這個儀式。和世界上所有的君主國一樣,所謂「即位」顧名思義就是皇嗣繼承皇位成為新君意思。
  • 天皇即位,日本拿出的最高級菜單!
    「即位禮正殿之儀」,宣告即位。饗宴之儀是天皇即位禮的其中一環,共舉行4天。在首天的22日晚上,日本天皇夫婦在皇宮內主持國宴,天皇夫婦以及皇族穿著華麗的正裝,招待前來參加即位典禮的國內外賓客,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會餐。
  • 天皇即位登基那些事兒
    川普罕見地在短時間內2次訪日的決定性因素是,日本將在新天皇即位後作為首位國賓而接待他。 毫無疑問,新年號令和中傾注著對未來日本的期待。 安倍晉三表態很有意思:「今年將成為留在歷史上的一年。要期待重大工作」。 「要期待」這個說法有緊張感,別有意味。
  • 日本大嘗祭的不和諧音:歷史學界為何抵制新天皇即位禮?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4日,為日本新天皇即位而舉行的皇室活動「大嘗祭」的核心儀式——「大嘗宮之儀」在皇宮東御苑特設的「大嘗宮」舉行,直至15日凌晨結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會議員等500多人出席活動。
  • 日本天皇明仁:愛李白喜三國 年號來自史記
    當天,日本人因為這個新生的嬰孩出生,感受到極大的喜悅。這個孩子就是明仁,當時日本稱這「給戰爭陰霾前的日本帶來了希望之光」。作為昭和天皇(裕仁)的第5個孩子、第一個男孩,裕仁給他即位前起的宮號為「繼宮」,名字為「明仁」。這兩個稱謂皆出自明仁的曾祖父明治天皇1870年即位時發布的詔書,「立極垂統、列皇相承、繼之述之……宣明治以宣揚為神大道也」,由此可見日本皇室對這個男童的佑護之心。
  • 日本新天皇即位,搶佔全部鏡頭的「三神器」到底是啥?
    如果你看了日本天皇即位儀式,那你會發現,儀式核過程6分多鐘,但這6分鐘每個鏡頭都是以幾個布包袱為中心,我給大家描述一下現場的情況:門開了,布包袱被端進來,大家向布包袱鞠躬,布包袱放好,天皇向布包袱鞠躬,布包袱被端出去,大家向布包袱的方向鞠躬,門關了。
  • 日本新天皇的即位大典,傳統的儀式與服裝仿佛穿越過去
    可能大家還不了解,日本天皇的即位禮包括一些列複雜的儀式:「劍璽繼承之儀」、 「即位後朝見之儀」、 「即位正殿之儀」、「祝賀御列之儀」、「饗宴之儀」等。今年的5月1日,新天皇德仁舉辦的是「劍璽繼承之儀」和 「即位後朝見之儀」,改年號為令和。可能不少人以為新天皇那時就已經即位了。
  • 新天皇即位正殿之儀
    【東瀛視角】2019年10月22日,日本新天皇即位典禮的核心儀式「即位禮正殿之儀」在東京皇居隆重舉行。在儀式過程中,德仁天皇正式宣告即位,同時接受了日本皇族成員、政府官員、日本國內各界代表、外國領導人及使節的祝賀。自古以來,日本歷代天皇的即位典禮都在京都御所的紫宸殿舉行,直到1990年明仁天皇(現任日本天皇的父親)即位時,才將典禮的舉辦地調整為東京皇居。這一次,日本外務省邀請到了包括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內的194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 【初心專欄】一文帶你讀懂天皇退位即位
    昨天和今天,日本新聞的頭條都給了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即位。那麼本期的初心專欄,就來梳理總結一下4月30日和5月1日舉行的天皇退位・即位儀式及相關的活動。本文全文共11714字,預計閱讀需66分鐘。NHKニュース:(以下為新聞原文的一部分,有刪改。
  • 日本天皇·皇后兩陛下即位1年:祈禱疫情早日平息
    天皇、皇后兩陛下接受新型冠狀病毒的侍講=攝於4月10日(宮內廳照片)華輿訊 據中文導報報導 去年5月1日,日本皇室換代,德仁天皇陛下即位,開啟令和時代。「我將始終心繫國民,親近國民,同時遵守憲法,履行作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綜合象徵的責任和義務」。
  • 日本新天皇即位,民眾對令和時代最大的期待是什麼?和平!
    作者:劉丹憶5月1日,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成為首位二戰後出生的日本天皇,日本正式進入令和時代。
  • 日本天皇即位 東京電視臺這次沒播動畫片
    10月22日,日本德仁天皇在東京皇居正殿參加即位儀式,正式宣告即位。來自194個國家及聯合國、歐盟等組織的代表共2000餘人參加了此次即位儀式。如此重大的時刻,日本各大電視臺紛紛拉開架勢直播,其中還包括一向特立獨行的東京電視臺。
  • 今天新天皇即位禮,關西華文時報迎接到出版第400期,出專版祝賀天皇即位典禮
    今天的日本,新天皇即位禮 國民放假,天皇早上8點開始各種儀式,一直到晩餐會 ,要到晚上11點多鐘才結束明天,後天⋯還有各種活動,太忙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從昨天21日開始,會見各國來參列的貴賓,包括我們偉大祖國的王領導。日本首相到周五25日要見50位平均一天見10人,這僅僅是他一天工作的一部分。天皇即位忙壞了日本領導,國民今天都放假在家看電視直播。日本關西華文時報也在這位難忘的歷史時刻,迎來了出版第400期的偉大歷史時刻。
  • 預算超10億的天皇即位有哪些精彩看點?日本人最關注的5張照片會是啥?皇后的服裝大有來頭?
    奧山爾朗表示此前的即位慶典,順應時代潮流遵循國家主權和政教分離等憲法精神淡化宗教色彩,本次即位慶典將繼續加以繼承。三上明輝表示關於新天皇即位的一系列慶典活動,都將遵循兩項基本原則「一是每場儀式的舉行都依據憲法精神和皇室傳統;二是,由於平成時代舉行的皇位繼承儀式是在現行憲法的充分考慮下進行的,因此這一時期儀式的基本理念和內容將被繼續遵循。」
  • 徐福是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嗎?讀了《菊花王朝》才知道正解
    徐福東渡的故事主要來自司馬遷《史記·秦本紀》和劉安《淮南子》,《史記》說秦始皇派遣徐福到海中尋找「蓬萊、方丈、瀛洲」,以求神藥,《淮南子》說徐福出海無功而返,並再次要求秦始皇派遣500童男童女再次陪同徐福尋找仙山神藥,結果徐福到達一個「平原廣澤」之地。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些中國學者根據《史記》和《淮南子》,結合《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推斷徐福就是神武天皇。
  • 日本新天皇即位,泰國新王妃被廢!這都9102年了,怎麼還有這麼多君主?
    59歲的德仁天皇與55歲的皇后雅子在東京皇居舉行了「即位禮正殿之儀」,儀式很隆重,也很繁瑣;共同社稱,出席即位儀式的有194個國家和行業的代表等2000多人,包括外國元首、王族、政府高官,以及日本國內的皇室成員
  • Vol. 266 日本新天皇即位,八一八有哪些皇家宮殿是開放參觀的?
    最近日本最熱鬧的事莫過於10月22日的天皇即位儀式了,全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和王室成員齊聚東京,隆重、傳統而帶有一些神秘元素的儀式讓世界看到日本皇室不為外界所熟悉的一面,同時也勾起了大家對天皇一家強烈的好奇心。
  • 2019年日本將改年號、新天皇將即位?日本天皇生前退位事件的後續
    離新天皇即位還有兩年平成年代就結束了啊。作為平成元年(1989)出生的我,對於「平成」是有份迷戀的。以後不管年號如何變更,時間怎樣流逝,還是喜歡「平成」吶~時代在變化。杞人憂天型 天皇傳位有兩年的時間準備呢。雖然事情在慢慢地交接當中但至少早點減輕天皇的負擔吧。
  • 天皇即位儀式背後,最受日本網友熱議的其實是長得太帥的他?穿錯衣服的她?還有奇蹟般的它?
    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向國內外正式宣告新天皇即位的各項儀式將在10月22日至10月31日期間舉行。
  • 日本天皇與「赤牛」
    同時,日本在民間習俗上仍保留了從中國傳入的幹支紀年,每一年的幹支紀年起始以公曆為準。因此,當時間來到公曆2021年1月1日時,意味著日本已經進入了辛丑牛年,這是赤牛之所以出現在德仁天皇一家照片中的原因之一。另外,德仁天皇的祖父,即昭和天皇生於1901年,其生肖屬牛。日本皇宮內有一個珍藏工藝品的三之丸尚藏館,其中便藏有分別代表昭和天皇與香淳皇后生肖的一對牛和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