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坐朝廷時,酇城裡出了 一位才子,名叫邱生。邱生家裡雖然貧困,人卻 很有志氣。他從小刻苦攻讀詩書,做得一手好文章。
這年,邱生趕考來到長安。考試過後,卷子送到主考大人蕭何丞相手中。蕭何看過卷子暗吃 一驚:「呀,天下竟有這麼好的文章。此人不得了啊!將來必在我蕭何之上。」因此蕭何不吭聲把 卷子壓了下來,還隨手批了「永不用邱」四個大字,邱生便落榜了。
邱生回到家中,悶悶不樂,心想我的文章寫得不壞,為啥沒有考中呢? 一定是有人從中搗 鬼。後來,他風言風語地聽說是蕭何丞相壓下了自己的卷子更加氣惱,嘆道:天下竟有這樣無法無 天的事,都是國家法律不明的緣故呀!邱生決心要造一部完整的律書,以法治國。他把這個想法 給母親、妻子一講,她們也都同意。於是,他就找了 一塊清淨的地方,蓋了一間很特殊的房子。 房子沒有門,只有窗戶。邱生一人在房子裡一心一意讀書造律,吃喝都由母親和妻子做好了送來。
不知不覺,邱生造律已近三年。
這天,邱生妻子又來送飯。
邱生問她:「現在是什麼季節?」
妻子說:「五月端陽。」
「喲, 那不是有鮮桃了嗎?你給我帶幾個桃子來吧。」
「那好辦。」妻子轉身就走了。
邱生他二大爺家種了片桃園,離這裡不遠,邱妻就想去要幾個來給邱生吃。誰知到了桃園, 碰巧二大爺不在。邱生妻子心想,這也不是外人,就順手摘了幾個鮮桃帶回來了。 邱生吃了桃子,覺得蜜甜可口,便問妻子在哪裡買的。妻子笑著說:「哪是買的啊,偷的!」 接著便把剛才去二大爺家桃園的情況吿訴了邱生。不料邱生聽了之後,說聲:「哎呀,不好!你 犯了律條了。」翻開他造的律書,「你看,律條上明文規定:民婦偷桃,當休。」說罷便提筆鋪紙寫 起休書來了。妻子一看丈夫認起真來,想想這多年的恩愛夫妻竟要為幾棵桃子被拆散,不免哭哭 啼啼,苦苦哀求。
可是邱生全然不聽,寫好休書遞給妻子說道:「我邱生三年造律為的是嚴明法 紀,倘若自家人犯律不治,這法律怎麼施於他人?你我雖是恩愛夫妻,你犯了律條也只得如此。 趕快拿上休書,回你娘家去吧。」妻子沒法只得拿上休書去見婆母。她頭頂休書,雙膝跪倒,大放 悲聲。邱母一見兒媳這個模樣,連忙問:「怎啦?這是」邱生妻哭著把邱生要休她的事,從 頭到尾敘說一遍。邱母聽了非常氣憤,連聲責罵邱生:「白讀了那麼多書,屁事不懂,連點人情 都沒有了,這麼賢德的媳婦竟然休了!走,找他算帳去。」
邱母見到兒子,連罵帶數落,要兒子收回休書。邱生執意不肯。最後邱母急了,說:「你休 妻怎不給我當娘的說一聲啊?這又該當何罪」一句話提醒了邱生,翻開律書一看,哎呀,律條 上寫得明白:「背母休妻,該死。」於是,邱生放聲大哭起來,對母親說:「孩兒我背母休妻,犯 了律條,該當死罪,我是不能活了。」邱母一聽,啊!想不到自己一句話倒把兒子的命要了,當下 後悔莫及,說道:「兒啦,你可不能死呀,你背母休妻,為娘不怪也就是了。」邱生說:「不行, 律條是我親手制定,我更應該嚴格執行。我不執行,這部法律誰還肯執行呢?」從此以後,邱生 是米麵不沾牙,茶水不進肚,送啥好飯菜也不吃了。
一連四五天,邱母就守在邱生身邊哭。邱生也不動心,堅持著把律書全部寫好,對母親說: 「媽,孩兒不孝,不能給你養老送終,反而犯律先死。好在這部律書已經寫成,分為上、下兩部。 孩兒死後,這上部您可拿到京城去賣。若有人給一千兩銀子,您便賣給他,銀子可供您後半輩子 花用;不夠千兩銀子,堅決不賣。這下部書您就放在我的枕下,給我陪葬。千萬答應孩兒這些要 求啊!」邱母聽了非常悲痛,點頭應允。邱生見母親點頭,兩眼一閉,便死去了。
按邱生說的安葬完畢,邱母拿了上部律書到京城去賣,一連幾天沒有賣出去。誰能出那麼大 價錢哪!
這一日,邱母來到相府門前,正趕上蕭何丞相下朝回府。邱母連聲高呼:「誰買律書?誰買律書?」蕭何一聽是律書,心想,眼下朝廷正在商議治國大法,正要用到律書,便叫過邱母,要 來律書觀看。哎呀!這本律書寫得好哇!什麼偷牛盜馬、鑽牆挖洞、殺人放火,犯啥罪,怎治 法,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下蕭何可高興啦,忙問多少錢。邱母說一千兩銀子。蕭何丞 相說:「不貴,不貴,我買了。」隨即付了銀子,將律書帶進相府。
上朝的時候,蕭何把律書呈獻給漢高祖劉邦。劉邦一看,果然是好書,便把蕭何誇獎了 一番, 加封為鄭侯。蕭何心中好不得意。劉邦看到最後,說:「噫,這部書不完啊!還有下部呢!」蕭 何說:「我也不知道。」劉邦說:「這半部律書,如何治國?命你速去查訪,三個月內將下部律書 找到,不得有誤。」蕭何只得領旨。
下朝後,蕭何派人到處打聽,知道下半部律書已給邱生陪葬了,便急忙從京城往酇城趕。那 時候路不好走,丞相行動又要擺威風,颱風不走,下雨不走,來到鄭城已過去快兩個月啦。算算 趕回京城時間很緊迫了,蕭何也不見邱母,就下令趕快扒墓。果然在邱生墓中得到了律書的下部。 因為時間很緊了,蕭何看也沒看,就帶上律書打馬直奔京城去見皇上,來到金鑾殿上,蕭何把書 獻給劉邦,並把得書經過細奏一遍。劉邦大喜,翻看律書。誰料律書下部的頭一條,便是「私扒 民墓,定斬不饒」。劉邦將這一條一念,蕭何立時嚇傻啦,當時無言對答,劉邦便把蕭何殺啦。這 是邱生早就算好了的。
究竟蕭何是不是被殺死了,說法不一。因為那時的大官侯爵往往有人「代罪受刑」。也有說殺 死了的,也有說沒殺死,後來老死的。不管怎麼說,反正打那以後,漢高祖便使用邱生所造的律 書來安邦治國。只是邱生無官無銜,是個平頭百姓,.便不說律書是他造的,而說是蕭何丞相造的。 後來又在蕭何的封地酇城高築臺,修建廟宇,稱為「造律臺」。其實,這地方正是邱生的家鄉, 是邱生造律的地方。當地群眾都知道漢家律書實際是邱生造的,民間一直流傳著邱生造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