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去了,看了看自己十年前的馬拉松願望清單,嘆息中一年毫無進展,長長的清單中越來越遙遠和模糊的目的地,耶路撒冷,芝加哥,紐約,赫爾辛基,札幌…….只能翻看一下照片,最近的回憶就是衝繩:2019年早春的衝繩。
2019年2月17日上午八點半, 我站在衝繩縣綜合體育場外的停車場上和一萬多跑者靜靜等待那一聲槍響。頭頂漫天的烏雲,讓人不禁有些擔心會不會突然下起雨來,如果毛毛細雨對跑者來說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像前幾天那樣下到路上有積水就是災難了,溼了水的跑鞋會磨破腳,溼透的快幹衫也會擦傷皮膚。一聲槍響,大家在歡呼聲中緩緩起步,路過體育場門口的時候看到了固定在電線桿上的高音喇叭,頓時想到了自己的高中學校。大概十年沒有在國內見過這個裝備了, 這次竟然在發達國家看到了。
跑出體育場,一路沿著曲曲折折的沿海公裡向北跑去,體育公園位於狹長的衝繩島的蜂腰部分,既沒有北部的原始叢林風情也沒南部熙熙攘攘的商業氣息,周邊的景象就像跑過某個國內的經濟開發區,道路平坦但是周邊只有一些冷清的工廠。耳機裡面熟悉的歌曲,過去的6個月裡面陪著我跑了900公裡,每首歌都帶著情感和回憶。
5公裡之後終於跑出了工業區,道路變得狹窄了同時也出現了起伏,考慮到衝繩島本身就是露出海面的群山,這樣的道路才是衝繩的正常狀態。進入城鎮後,見到了路邊越來越多的居民,衝繩人民看馬拉松滿滿的參與感,小鑼小鼓敲著,糖果飲料端著,跑個馬拉松跑出了解放軍進城的感覺。
飲水、黑糖、可樂、橘子、巧克力、醃梅幹、壽司、冰棍兒.感覺路邊的居民是打開自己家冰箱,把自己家能找到零食(有些是 主食)都搬出來了,路過糕點店就能看到店家端著託盤給跑者發餅乾,路過拉麵店就嘗到裝在紙杯裡面的蕎麥麵。十公裡過了,完全不記得看到過組委會的官方補給點兒,大概被淹沒在路邊熱熱鬧鬧的人群中了吧。
作為全日本最窮的一個縣,衝繩一直是中央政府單向財政支持對象,縣政府沒錢給體育場安裝更新的音響設備,甚至沒有錢給比賽配備更多的補給點兒,但是衝繩的居民還是用自己的方式給了跑者一個個驚喜。
曲曲折折的道路, 上上下下的的攀爬,衝繩馬拉松基本上重現了一年前廈門馬拉松賽道的殘酷。更糟糕的是,脫離海岸線之後,幾次穿越市鎮拐來拐去完全喪失了方向感。一個漫長的大坡之後,過了半程點,停下來上個衛生間,發現很多跑者都在大坡下開始了步行,調整了一下鞋帶感覺自己狀態還不錯,過去半年的跑量體現了效果。陰雲已經漸漸消散,大概能從太陽的位置看判斷一個方向,在向東南跑了。
好在賽道的後半程還有重要節目。跑過三十公裡,一個狹長的街市後突然一轉,前面是大名鼎鼎的普天間美軍基地,沒錯後面的四公裡要從基地中穿越過去。這個神秘基地每年一次允許平民進入,就是衝繩馬拉松。進入基地大門,眼前豁然開朗,在一片平緩的谷地中,道路綿延向前,兩邊是開闊的草坪,草坪上散布著六七層的基地大樓。樓與樓之間步行要走十分鐘吧,相對基地圍牆外面街道的擁擠逼仄,一牆之隔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基地裡面的補給點兒志願者變成了美軍家屬,金髮碧眼的小朋友們還穿著衝繩民族服裝像模像樣地表演著衝繩的太鼓。然而跑過這四公裡卻讓人五味雜陳,衝繩居民一直對美軍基地的存在耿耿於懷,一方面韓戰之後美軍逐漸裁撤日本的軍事基地將土地歸還給日本政府,大部分日本人覺得自己在逐漸遠離那段被佔領的歷史, 我曾經在東京品川昭和和平公園跑步,一度驚訝於寸土寸金的首都地區竟然有如此廣袤空曠的土地,後來發現那是美軍基地裁撤後歸還給日本政府的空地。另外一方面,由於衝繩特殊的地理位置,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美軍基地集中在衝繩島上,美軍超越本地法律的存在讓居民不堪其擾。幾次日本首相當選之前給出的「一勞永逸地解決衝繩美軍基地問題」的承諾,在掌權之後都不了了之,甚至逐漸撕裂了衝繩本地政府與東京的關係。
就在馬拉松比賽前兩周, 衝繩市發起關於反對美軍基地擴建的全民公投。可悲的是,這樣的公投對與美軍基地毫無影響,因為與美軍的協議是東京那邊籤署的,衝繩政府並沒有自己土地用途的管轄權。所謂公投只是向媒體發出一個聲音,表達一個態度而已。
跑過普天間基地一望無際的草坪,看到巡邏車邊三三兩兩的美國大兵,反倒是更讓人覺得壓抑,似乎是看到了這個平和海島的一道傷痕。
最後的十公裡向東北方向返回運動公園,這一段正是衝繩島的蜂腰部分,由於一路的叢巒疊嶂,始終沒有一個開闊的視野,其實自己正在跑過東海和太平洋這個狹窄分界線。在中國的古代衝繩一直是重要的海上貿易城邦,被稱為「萬國津粱」,唐朝的鑑真和尚先後經歷五次東渡失敗,最後一次就是先從揚州出發到達衝繩,然後沿著日本列島一路北上到達日本。
明治維新之後衝繩被日本正式吞併,衝繩的語言文化被毀滅殆盡。二戰末期,日本又在衝繩搞了一次焦土抗戰,以五萬日軍全軍覆沒換取差不多同等數量的美軍傷亡, 被打疼了的美軍放棄了在日本本土登陸戰的打算,直接送了兩顆原子彈過去結束了戰爭。在戰後該不該使用原子彈的爭論中,雙方各自振振有詞。但是誰也沒有考慮,衝繩戰役中平民死亡人數超過了兩邊軍人死亡人數之和,衝繩損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一個世代重商的島嶼,突然被捲入一場血戰,然後是幾代人的傷痛。
到現在日本本土的人提起衝繩, 仍然多多少少覺得那是個慵懶閒散的島嶼,拿著中央政府的補貼還經常鬧騰。有多少人願意深入這個海島的南端,參觀那幾個遠離度假路線的紀念館呢。
最後的五公裡,又迎來了一波民間補給,小紙碗裡面熱氣騰騰的海帶湯美味補鹽,衝繩大姐真是懂跑者的心。樹蔭下面,大哥手裡的衝繩三弦琴沒有酒店大堂樂手的精緻,但對於跑到最後幾公裡的跑者來說要的就是那份嘶吼的氣概。
一個下坡之後終於跑進了綜合體育公園的體育場,快樂衝線。終點又有小驚喜,紀念牌,成績單和飲料一氣呵成。從終點拱門到體育場出口短短兩百米距離,跑者走出來的時候成績單已經列印好等在那裡了。雖然事後會有電子郵件通知, 但是手裡拿到一張厚實的彩色列印成績單,還是挺踏實的,尤其是拍照方便。大賽組織者還是知道錢要花在什麼地方的。
回程的車上,陽光已經灑滿道路,耳機裡是衝繩的島歌《島唄》,音樂中有海風的清爽,歌詞中有淡淡的傷愁。這就是衝繩,走過繁榮,滿身傷痕,仍然負重前行,卻能全心唱出歡快的曲調。
《島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