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有個楊某,在一家金鋪裡當傭人。他為人平庸碌碌,說不出什麼長處或短處,人們也不注意他。
一天、有一位強橫的顧客來到店中、要買好多種金首飾,價值幾千兩銀子。
選定之後,對接待他的楊某說:「我就是鐵獅,住在太湖內的一座山上。幾千兩銀子是區區小數、你如能在中秋之夜前去取錢,我當如數償還,一點都不吝惜。」說完,帶著首飾揚長而去。
「鐵獅」者,是當地一個著名大盜的外號,他能在百裡之外用飛劍斬取人頭。人們只要聽說這個名字、就嚇得渾身發抖,不寒而慄。
店中之人都為楊某擔驚受怕,對他說:「如果不去,則金器的款項就沒有著落;如果前去,遭遇一定會很不幸的。」楊某卻毫不畏懼,泰然處之。
時到八月中秋,楊某如約前往太湖山中。此山峰巒高聳,峭壁陡立,很少有行人走過的痕跡。楊某手攀山藤,身附野葛,往上爬去。
剛剛來到山腰,一位老翁僂著身軀,上前相迎,仔細詢間來意後,堅決邀請楊某去自己的山間寓所稍事休息,楊某便跟著走了。
老翁家有茅舍王間,挨著山崖而建。楊某的腳剛踏上門檻,突然一把飛刀從上落下,楊某迅急跳入門內,才免被刀傷。
他正在為老人的惡作劇而生氣時,轉眼之間,老人已從屋後進入房中,笑著對楊某說:「毛孩子可以一教!實話相告,我也是與鐵獅有仇,只是衡量自己一定不是他的對手,所以在此蓋下房舍,暗設了飛刀機關。希望有人能夠免於飛刀的襲擊,那麼他戰勝大盜必然是綽綽有餘,否則冒險上山,也只是徒然成為盜賊口中的一塊肥肉而已。」
「而且死於大盜鐵獅之手,還不如死在飛刀機關之下。你看那山角水邊,黃土秋墳、埋沒了多少無名無姓的英雄豪傑。他們都是不自量力,貿然上山,白白以生命去殉『復仇』二字的美名,被鐵獅殺死後拋下山來,由老夫為他們一一掩埋安葬,真令人唏噓落淚,悲傷不能自已。如今你儘管上山吧,有此一付身手,勝利的消息很快就會傳來,老夫我可以拭目相待了。」
「只是鐵獅住在此山的絕頂之上,屋外有一片廣場,面積約有一畝多地,養有一百頭兇惡的獵犬,在房屋四周巡邏自衛。你必須事先安排好,設法悄悄殲滅這些野獸,而後才可對其主人下手。不然的話,一犬吠形,百犬吠聲。鐵獅自然能預先作好防備,率其黨徒把你圍困起來。」楊某點頭稱是,感謝老人一番介紹,便告別而去。
到了夜裡、他身背兩個大口袋,一個裡面裝著碎肉,一個裡面裝著竹筷,筷子的一端,被削得尖銳如箭頭。爬上山頂之後,登上盜穴的圍牆,將碎肉傾倒在地上。眾犬紛紛搶食,楊某趴在牆頭,用尖筷一一貫穿它們的頭顱,不到半個時辰,就全部殲滅了。
他悄悄跳下牆去,直接敲響鐵獅的房門。鐵獅聞聲出來開門,看是金鋪楊某,大吃一驚,寒暄客套之後,根本沒有清償欠款或歸還首飾的意思,只是對楊某說他遠道而來實在勞苦,便安排酒:宴,共慶佳節。
酒席間,美女歌喉婉轉,捧酒殷勤相勸,楊某以酒力不勝一一推辭,鐵獅便命令下人帶他到別院休息。誰知剛剛跨入門去,就一落千丈墜入了黑咕隆咚的地坑裡去了。
楊某心裡知道中了敵人的詭計,便奮身往上騰躍,用盡了氣力離頂口還遠。他想盡辦法,也不能跳出此坑,只能坐以待斃了。
過了一會,聽見坑底附近傳來如雷震耳的打鼾之聲,楊某便暗中摸索,碰到了一個人的身體,就把他搖醒過來。此人自言姓武,與鐵獅也有錢款的矛盾糾葛,上山時的情景,與楊某完全一樣,落入深坑中已有兩個多月。幸虧口袋裡藏有很多乾糧,性命才得以無恙。
兩人於是共同籌劃逃出險境的方法,楊某試著站在武某的肩上,再往上跳躍,恰好能用手攀住坑口的木椽;待手抓牢後,又令武某躍起抓自己的腳。就這樣相互借力,兩人一齊登上坑口。
他們一同來到鐵獅的臥室,這個大盜正在綃金帳裡,醉醺醺地摟著美妾,一個在飲酒,一個在唱曲。武某趁他沒有防備,突然上前揮刀斬之,又對楊某說:「看你也是我們俠義道中之人,我願與你訂為兄弟之交。只是江湖上的定例,結拜兄弟崇尚武藝而不看年齡,我倆較量一下武藝高低,可以嗎?」楊某答應下來。
一項項技藝比下來,兩人都不相上下,最後楊某使出猴拳,武某望風披靡,抵擋不住,遂拜楊某為兄,並且說道:「兄長的才能十倍於敝人。如今天下之事,已不可預知。我等都是明代遺民,國破家亡之悲,黍離麥秀之感,心情應當是相同的,你何不與我們一同共圖大業呢?就是鐵獅,原先也是我們的同黨,不料他中途變計,僅僅是嘯聚山林,佔山為王,只知以醇酒美女娛樂自己。這樣的行屍走肉,早就該死了!」說話時,語言慷慨,神情激昂,淚水潸潸而下,兩人很快就分手告別,各奔東西。
又過了數年,楊某在峨帽山遇見了武某。他早已捨棄家人,皈依佛門,成了一個和尚。武某認為生平的同志仁人都已死亡殆盡,而大事至今不成,這都是命中注定的事。
兩人在一起僅過了一天,聽說有位「外山王」在海外雄踞,盤踞一方土地,武某認為依靠此人或能有所作為,於是對楊某說:「我馬上也要朝東方而去,怎能整日憂悶苦惱、長住在此地呢?」後來,便再也不知道他的下落了。
楊某也四處漂泊,無所際遇,遂在太湖之濱搭起茅廬,安度晚年。他所居住的家園叫「楊園」,位於三萬六千頃湖水浩渺之間,圍起湖水,修作池塘,種下鮮荷一畝。開花的時節,紅白相間,掩映於山光水色的美景中。盛夏酷暑,到此遊賞,真令人以為自己是天際仙人。
參考資料《靜庵奇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