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害怕」嬰兒真的能看到我們看不見的東西?科學解釋來了

2021-02-08 騰訊網

"孩子的眼睛是最乾淨的,他們能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相信很多人也聽到過這樣類似的坊間傳言。"孩子到底是否看見了?"

這在古代的時候不容易去考證,因此很多人對孩子這一"特性"深信不疑,便流傳下來了一些關於孩子有靈性的傳說。

那麼,現在這樣的說法是否可信呢?

現在都2020年了,當然還是得用科學依據來解釋。

正好,去年小周女士的孩子身上就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整個經過大概如下:

小周女士去年5月份才生下花花(化名),在今年春節前,外省的二舅和舅媽來家裡拜年,花花一見到二舅就開始哭鬧不止。

剛開始大家都以為是幾個月沒見了,孩子認生,但孩子見到舅媽卻不會這樣,讓她抱著也不哭不鬧的。

由於疫情影響,二舅他們回程受阻,就決定在這邊多住一段時間,可是幾天過去了,花花還是非常"害怕"二舅。

這時候奶奶就和小周說;"他可能在外面工作的時候帶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幾個月的小孩眼睛有靈性,可以看到這些東西,所以花花才哭鬧。按照我說的做,在屋外有紙錢和蠟燭送走這些'不乾淨'的東西就好了。"

小周並不相信這個,她還是決定問問自己的醫生朋友,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發現原因居然是二舅在上次見過花花之後,因為工作原因曬黑了,而花花正處於視力"可塑期",知覺恆常性不夠穩定,把二舅誤認成了陌生人。

科學證明,嬰兒只是看不懂成人看得懂的視覺差異而已,並非如坊間傳言所說的靈異。那麼,嬰兒為什麼看不懂這些視覺差異呢?

心理學家羅伯特·范茨進行了一個稱為"注視小屋"的實驗來研究嬰兒的視覺發展。

通過觀察發現,出生幾天和幾個月大的嬰兒都會對人臉或者有顏色的東西進行10~40秒的注視,時間的長短和屋內亮度以及物體背景有一定聯繫。

這說明嬰兒一出生就有了簡單的視覺以及知覺。

事實上,1周歲的嬰兒看到成人看不見的東西,都是因為他們視覺以及知覺沒有發育完全造成的,

具體原因有以下三個:

1、視覺敏度發育不成熟

視覺敏度其實就是"視力",是指嬰兒對所看到的物體的體積和形狀的差別辨別能力,這種能力主要是靠晶狀體的變化調節的。

美國學者阿斯林等人的研究表明,嬰兒的晶狀體調節能力是隨著年齡成長的,出生1天的嬰兒大約只有視力表0.01~0.02的視力;

到了4個月嬰兒開始建立立體視覺,對物體的形狀差別的辨別能力加強

到了6個月的嬰兒,開始雙眼同時看物體,視覺敏度相當於正常成人的20%,到達嬰兒視力的"可塑期"。

由於嬰兒視力沒有發育成熟,在看到物體時,可能會完全無法辨別,從而出現哭鬧等反應,表達自己對未知事物的"害怕"。

2、顏色視覺發育不完全

嬰兒的顏色視覺體現在顏色差異的辨別與掌控,顯然,剛出生的嬰兒並不能辨別顏色,顏色視覺是逐漸發育成熟的。

根據權威學者研究證明,出生10周左右的嬰兒開始識別顏色,4個月左右的嬰兒顏色知覺接近成人。

但是對於顏色細微差別的掌控卻遠遠不如成人,因此,對混合色還不具備區分能力。

由於嬰兒顏色視覺發育不完全,對物體的顏色辨別能力不夠,在某些時候看到相同顏色的物體會形成辨別差異,從而導致嬰兒看到成人看不見的東西。

3、知覺恆常性不夠穩定

知覺恆常性,是指知覺對象在一定範圍內發生了變化時,知覺形象並不會跟著發生變化。

例如,前文的二舅雖然變黑了,但是小周她們還是能認出他和曬黑前是同一個人,而幾個月大的花花卻認不出二舅了,這正是成人知覺恆常性與嬰兒的差別。

西方學者普萊爾《幼兒的感覺和意志》一書中表明,嬰兒的知覺恆常性還與視覺適應、視覺對比和視覺後效有關。

視覺適應包括"明適應""暗適應",即嬰兒對物體在不同亮度情況下的辨別能力;

視覺對比分為"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即嬰兒同時看到或者先後看到不同物體的辨別反應;

視覺後效是指嬰兒在看到一個物體之後,腦海中這個圖像並不會立刻消失,而是能保留一段短暫的時間,也可分為"正後像"和"負後像"。

大多數嬰兒正是因為上述因素的知覺恆常性不足,才會經常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

其實,這個東西大人也可以看見,這是大人的視覺系統會直接過濾掉這個差別,而嬰兒直接就確認了這個差別,從而產生不良的反應。

相關焦點

  • 「媽媽我害怕」,小孩真的能看到「髒東西」?看到解釋輕鬆了
    當孩子對著空氣說話、見到一個人反覆地哭等現象出現時,家中的長輩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覺得害怕。因為他們總認為,這是由於孩子小身上遭了不乾淨的「髒東西」。可是現在我們要講究科學,千萬不要因為娃的舉動而懷疑自己。
  • 狗真的會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村裡的老人常說,狗在夜晚裡不知原因的狂吠,就是因為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提醒遇到這種情況的人要離得遠一點。那這人類看不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哪?實際上太多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肉眼看見的夜空可能是第一張圖片中的樣子,皎潔的月亮高懸夜空,但是肉眼可見的星星卻在少數。第二張圖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超深空圖,在這張深空圖中有超過10000萬個星系,我們肉眼看到的虛無星空,但是在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視角裡卻光輝燦爛。這說明了什麼?
  • 嬰兒這兩種與生俱來「能力」,讓人又喜又怕,真的是「挑媽媽」嗎
    」這看似簡單的話語中,卻飽含了兒子對母親的愛,一份純粹而且真摯的情感,相信媽媽看到之後,會為之動容,為之落淚。但孩子真的是在「挑媽媽」嗎?或許很多父母認為這只是個比喻,剛出生的嬰兒又沒什麼能力和記憶,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 認為一個多月的兒子是鬼,媽媽深夜將其摔死,嬰兒真的有天眼嗎?
    初看這件事,覺得這位媽媽太殘忍了!一個月多一點的小嬰兒啊,怎麼能夠下得去手置他於死地啊?而且這個嬰兒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這不是她第一次當媽,是第二個孩子!繼續往下看,我發現這分明是一個無知迷信的媽媽犯下的不可饒恕的錯誤。
  • 「午夜十二點,我女兒準時大哭,看到髒東西了?」醫生解釋很科學
    文|秘籍君日常登錄育兒論壇,就在我瀏覽帖子時,一位寶媽的提問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 媒體必須讓我們看到「看不見的東西」
    by.十七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文 | 是枝裕和山下和美的漫畫《天才柳澤教授的生活》中,有一個以蒙古為舞臺的故事《美麗的狼》(第一百二十四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授的學生矢部耕一滿臉愁雲慘霧地來到研究室,宣稱:我要成為蒙古人!
  • 為啥嬰兒都是「哭著出生」?科學解釋引人深思,不哭的娃有大問題
    信奉宗教的朋友可能會說,人的一生就是來受苦的,所以會哭,聽起來很有道理,但那些出身家庭環境不錯的孩子,不也是會哭的嗎?其實先別說為什麼哭,嬰兒出生就得哭。寶寶出生後沒哭聲,一出生就經歷生死考驗,還好醫生手疾眼快有多少寶媽認為,孩子是要生出來了,分娩的危險就都消失了呢?
  • 「奶奶,有人跟著我」,奶奶環顧一周後腿軟,孩子能看到髒東西?
    有一天,爺爺奶奶帶著孫女去公園玩,正玩得好好的呢,孩子突然撲向爺爺奶奶大哭,爺爺奶奶忙問「乖乖,怎麼了呀」,孫女說「有個人老跟著他」,老兩口瞅了一圈也沒見個人影,突然想起老一輩的話「小孩子年歲小,眼神清澈,能看到大人看不見的髒東西」,這可把老兩口嚇得不輕,趕緊帶著孫女回家去了,晚上孩子奶奶特地把這事跟小敏講了講,小敏一個不迷信的人也是吃了一驚,這難道是真的?
  • 關於鬼魂的6個科學解釋
    早前呢也有科學家進行多次調查研究,大致得出了六個關於鬼魂的科學解釋,接下來就由奇事奇物網小編帶大家來瞧瞧吧!關於鬼魂的6個科學解釋一、鬼魂的存在其實是我們潛意識裡想要相信總是會有一部分的人相信鬼魂的存在是有原因的,因為在人類的潛意識裡面期盼在去世後會進入到死後的世界,而害怕死亡就是一切的盡頭。
  • 謎宗靈異案:為什麼我總是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小編又來了,這次準備給大家換換口味,帶來的是謎宗靈異案:為什麼我總是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全都是靈異事件的文章,不過不會很恐怖,口味很家常,適合每個人看。精彩選段:晃千神衝她點點頭:「我就知道你是不會讓她把他帶走的,估計她也知道。」「你們兄妹兩個也太能胡鬧了吧!」寧峙丟下這麼一句話,趕緊衝到白明的病房,果然白明也已經不在了。她知道去前臺問也無濟於事,顯然醫生護士都沒有來看這個狀況已經十分穩定的病人,現在也不是查房時間,不然不會沒人出來尋找。
  • 貓能看到「不乾淨」的東西,黑貓會帶來厄運是真的嗎?
    我們都知道,除了狗狗,就屬貓咪陪伴我們人類最久了。從古至今人們都認為貓咪是十分有靈性的生物,相對於狗狗來說,貓屬陰,再加上因為貓咪的眼睛構造和感官都跟人類不一樣,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貓咪能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貓能看到人類看不見的東西嗎?
  • 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看似玄乎的表現其實是真科學
    看見「髒東西」哭個不停閨蜜最近和我提起一件「怪事」,她家寶寶今年3歲了, 前幾天是孩子姥姥的忌日,閨蜜覺得孩子一直也沒有見過姥姥,現在也大一點了,應該去盡一份孝心,所以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墳地祭拜姥姥。孩子這麼小,根本不知道祭拜是什麼意思,只知道爸爸媽媽帶自己出去玩,自然開開心心的就去了。
  • 出生就會社交:那個摔死滿月嬰兒的媽媽,應該早點知道這些
    當時看完,我以為這位媽媽是不是產後抑鬱了,精神比較緊張,後來我又看了一些媽媽們的評論,才知道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種想法。很多媽媽對新生兒都有一種誤解,認為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很多媽媽認為,孩子剛出生,就是什麼都不懂的一張白紙,他們只會哭和睡。
  • 嬰兒在家人監護下,帶脖圈在家遊泳窒息身亡!我害怕了!
    作者:陪玩媽媽賀小狗我家寶寶也是戴過脖圈遊泳的,還是上海一家知名的公立三甲醫院,本來是遊十分鐘的,但是我的寶寶大概遊了一會就餓了,開始鬧,於是五分鐘不到我就給他抱出來了。中間我拍了照片發了朋友圈。 一個比我早一年做了媽媽的姐姐看到之後,立刻發信息告訴我,不要再給孩子帶脖圈去遊泳。
  • 「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如何跟孩子解釋疫情?巧用繪本
    最近,很多的父母發微信給我說:"外面現在的疫情情況嚴重,可是孩子卻總是爭吵著要出去玩,想要把疫情的嚴重性解釋給孩子聽,一方面受到自己表達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怕孩子理解不了。"在抖音上也看見一個小男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讓我出去玩,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媽媽回答說:"可是有病毒啊!"孩子卻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跟病毒玩。"
  • 分享孕媽媽夢境的心理學和科學解釋
    其實,對於胎夢是否真的跟生男生女以及吉兇有關係,到如今並沒有嚴格的科學證明。恰好相反,很多關於胎夢的說法還一再被發現是不準確的。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講,據我媽說:生我哥時,她夢見了月季花。生我時,夢見的是百合花。如果按照夢見花就是生女孩的說法,那這月季花和百合花都是花,怎麼就有一男一女的差別啊?
  • 嬰兒為啥都那麼可愛?看完科學解釋,感嘆生命的神奇!
    每當看著懷裡可愛的寶寶,媽媽從內心深底升起的愛意,都是希望寶寶可以茁壯成長。這是大自然的一條定律,當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特殊的親切,並且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平安的生存下去。父母會有這樣的心理,除了是對孩子骨肉的愛,還有什麼原因?剛出生時,所有的孩子幾乎一樣,身上裹著羊水,帶著嬰兒的味道。
  • 媽媽永遠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愛往嘴裡塞東西!
    「我已經看到了。聽著,我數一二三,把你嘴巴裡的東西吐出來。」「1,2……」孩子吐出來。「你嘴裡居然有棉花糖、唇膏還有口哨?!「孩子一臉無辜的點頭:「嗯。」媽媽崩潰:「不要把什麼垃圾都往嘴裡塞,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已經!」
  • 科學的解釋來了
    小的時候,黑夜給我們的感覺總是帶有一些神秘的色彩,除此之外,剩下的都是恐懼。對於孩子來說,有光的地方,視線能夠看到的地方,才能帶來安全感。黑暗充滿了各種未知,尤其是那種並非絕對的黑暗情形下,風吹動著樹枝擺動、各種奇怪的聲音等,都能嚇得孩子一驚一乍的。
  • 那些「死而復生」的人,都稱看到「走馬燈」畫面,科學怎麼解釋?
    《拾遺怪談》系列專欄第003篇:走馬燈歷史九點半 | 文我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宇宙的真相是什麼?科學的盡頭又在哪?在這些問題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渺小到連我們自己的身體奧秘都解釋不了,更別提那些玄而又玄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