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藝閣文化丨兩會後文化收藏將繼續升溫

2021-01-12 藏藝閣

傳統文化及文物保護與傳承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文物安全永遠是零起點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回答文物安全責任問題時表示,文物安全永遠是零起點。這個觀念和認識是第一位的。其次我們要緊扣文物安全的責任鏈條。既要明確地方政府的屬地職責,同時主管部門直接單位責任人的責任更加直接。責任不落地,沒有細化,就可能出現安全問題。狗年伊始連續出現的文物安全事故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馮遠徵:國家藝術基金使用存在浪費,規劃應更科學

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著名演員馮遠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他將提交關於國家藝術基金使用的相關提案。馮遠徵認為在國家藝術基金的使用過程中,只注重完成項目,而不關心項目本身所能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也就不能稱之為藝術精品了。從而造成了國家藝術基金的浪費。因此應該正視藝術精品的經濟效益,而後能回籠到藝術基金。合理規劃並且投入其他項目。用以扶持小劇種,或者扶持一些瀕危的傳統藝術,讓那些還堅持小劇種創作,或者是很艱苦的文藝工作者,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去把藝術傳承下去。

人大代表、川博首席專家魏學峰: 建議設立"書法日"。

魏學峰說,世界有2500個民族,各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在世界眾多的文字中,只有漢字的書寫走上了藝術道路,深受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喜愛。它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獨特創造力和哲學意蘊,承載著五千年文明史。書法藝術應納入文化強國的發展戰略。

科技與文化的碰撞

在今年兩會上的科技和網際網路企業家中,除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繼續參會以外,還有王小川、丁磊等一批新面孔。

馬化騰:關於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 打造數字文化中國

馬化騰認為,隨著技術發展以及動漫、文學、影視、音樂等崛起共生,應推進"科技+文化"融合創新,打造中國特色文化IP,促進文化產業內部、產業與社會各領域之間生態化協同化發展,建設產業發達、文化繁榮、價值廣泛的"數字文化中國"。

為此他提出以下建議:(1)鼓勵文化內容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2)支持科技文化應用,推動全社會各領域協同發展。(3)推進數字文化與空間融合,促進城鎮發展與文化普惠。(4)政策法規創新升級,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國家為什麼要大力鼓勵並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

2017年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年,先是年初全國兩會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國策戰略規劃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特別是習近平主席一句「讓文物活起來」的思想號召,只是華夏大地上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學習浪潮。

這些市場動向不僅能透過年末各大藝術拍賣場上烽煙四起的藝術拍賣,同時也能通過國家文化類節目的宣傳推廣看出端倪。2018年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引起巨大反響,之後的《詩書中華》及年末熱檔文化類節目《國家寶藏》等相繼熱播,激發起了全民族的文化傳播熱情。

如今,文化產業已上升到國家政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之後,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期間,藝術金融化無疑會成為推動文化藝術產業發展,推進藝術市場壯大,促進中國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途徑。藉助金融化的手段,促進藝術的影響,只有以強有力的推廣方式,中國文化藝術在世界競爭中才能站得住腳。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

收藏藝術品作為投資行業中的新興產品,任何一個新興產品的出現,必然將伴隨著高昂的利潤,更何況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扶持該項目。國家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呢?因為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非常的廣闊,具體大致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文化產業是國家發展重點

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發布消息,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加大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近日財政部下達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44.2億元,支持項目944個。國家宏觀層面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郵幣卡交易所和收藏藝術品交易中心等文化交易所隸屬文化產業這塊,也能受到國家的扶持。

二、緩解通貨膨脹

從2008年開始中國央行為了刺激經濟開始大量印鈔票,由於過度依賴刺激經濟政策,目前國內通貨膨脹有些嚴重,這也是現在政府比較頭疼的事情。

之前中國依靠房地產來吸收印出來的錢,逐漸房地產已經跟不上國家發展的節奏。第二個地方就是股市,去年股市經歷股災以後萎靡不振,目前容量似乎也不是那麼理想。於是乎文化產權交易登上檯面,文化產品這個沒有底價,也沒有最高價,大眾認為是一百萬就一百萬,認為一千萬就一千萬,逐漸的就被投資者炒上去了。

三、收藏藝術品市場是綠色GDP

之前國家靠房地產作為發展GDP的第一發動機,但是目前國內的剛性需求遠遠追不上蓋樓速度。如果繼續以房地產為主體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城市會連成一片,這樣的GDP會毫無意義,而收藏藝術品市場可謂是發展綠色GDP的有效途徑。

中國一定要發展綠色GDP,珍藏中國的郵票和古錢幣,熱愛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物,這就是最大的愛國行為。

四、提供就業崗位

一個新產品及市場的出現,能有效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降低失業率。收藏藝術品電子盤大力發展起來,市場上將出現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極大的解決了中國的失業人數。

相關焦點

  • 閣瓷博物館霍錦湛:弘揚收藏文化 助力佛山「博物館之城」建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先生早年去日本展覽,一日本藏家看上了王老師的藝術陶瓷作品,於是邀請王老師做一些清酒瓶購藏。回國後,王大師創作好清酒瓶後交給該日本藏家。我曾跟王老師在景德鎮有幾次見面。我收藏了他不少作品,但是這件作品卻不是從他本人手中收藏,而是通過專業藝術陶瓷經銷商,也就是「查戶口者」從東京回流而獲得。
  • 藝閣微明星
    籽鈞是藝閣聰明的孩子,秀外慧中的活潑大男孩,在藝閣學習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了。五年中他不僅收穫了快樂更收穫了成長。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籽鈞小朋友吧!家長寄語:非常感謝藝閣美術學校,讓孩子的觀察力變得敏銳了,空間感和想像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情感更豐富了,甚至是幽默感都增強了。許多事情都能引起他的興趣了,畫畫是他最好的休息和放鬆的方式。畫畫已經成為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他通過畫畫把內心的感受釋放出來。
  • 會安閣欲成閘弄口文化新地標
    老舊建築「二次更新」 重新啟用後受居民青睞 昔日的閘弄口,有著「清涼閘」的典故,但隨著舊城改造,天仙廟、機神廟、女兒橋、永濟橋等歷史建築逐漸消失。 為了留住「閘們」的街巷文化,去年閘弄口街道正式把會安閣的「二次更新」擺上議程。 「針對裡院建築木材老化、漏水等情況,我們翻新了房頂,把腐木更換了,又把牆面重新粉刷了一遍。
  • 少林寺受捐《釋迦牟尼成道圖》,將永久入藏「藏經閣」
    多年來,國內外不少優秀畫家將其作品捐贈給嵩山少林寺,為少林寺的文化建設助力添彩。6月13日,「鄭希林先生向少林寺捐贈《釋迦牟尼成道圖》儀式」在少林寺藏經閣舉行,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出席儀式並代表少林寺接受捐贈。礪金國畫長卷《釋迦牟尼成道圖》,是鄭希林先生歷經三載繪製而成的精品。
  • 【直通甘肅「兩會」】讀者甄紅梅建議:讓甘肅的戲劇文化產業化發展...
    甘肅作為一個文化大省,如何在建設戲劇大省的路上步子再快一些?昨日,讀者甄紅梅女士通過本報「我對兩會有話說」欄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另外,我省將每3年舉辦1次甘肅戲劇節,發現、推出一批優秀作品和優秀人才。同時,加大政府購買力度。根據群眾實際需求,將地方戲曲演出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組織地方戲曲藝術表演團體赴農村、社區、企業、軍營、學校進行演出。  4條通道邀您互動有建議告訴我們  如果您參加「兩會」,您有什麼心願?
  • 文化饕餮盛宴!春「藝」盎然·2020上海春節文藝嘉年華來咯!
    20192020 24小時跨年大直播 餘溫尚在 馬上另一道金山文化大餐 又要開啟啦~~~ 春「藝」盎然·2020上海春節文藝嘉年華
  • 藝象chang新|11月11日,文化廣場·藝象天地驚鴻盛啟,首秀龍城
    11月11日,藝象常新,龍城翹首。牽動無數市民心弦的城市美學地標——常州文化廣場,攜2020「色彩與天籟」惠民藝術季,與備受矚目的藝術商業空間·藝象天地的聯翩而至,首秀龍城!文化廣場,凝聚著一座城市對於藝術與生活的多元表達。
  • 口罩改變生活、「兩會」書單、文化N面思考、9家博物館特展 |人文...
    而且戴了口罩後,她再也不用擔心因為沒認出別人而帶來的尷尬。  微博話題「戴口罩的社交安全感」閱讀量高達1.4億,討論量1.7萬。在自詡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看來,「藏」在口罩裡更為安全,小小的口罩無形中成了他們的一道心理防護牆。但另一些人則認為天氣越來越熱,戴著口罩說話太吃力了,要消耗比平時多一倍的能量。
  • 典藏專輯 公主的雅集:臺北故宮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特展
    雅集活動中,公主將她所藏的書畫作品提供給參與雅集的人欣賞,並請他們為作品題跋。這場雅集被認為是宣示蒙古皇族參與中國書畫藝術鑑賞活動的重要事件,學者根據其收藏印「皇姊圖書」,整理出一批公主收藏的書畫清單,藉此從文化史角度分析蒙古皇室的收藏新品味。公主祥哥剌吉是忽必烈的曾孫女,祖父為真金太子,父親是答剌麻八剌。
  • 「一帶一路」強勢帶動「文化藝術品投資發展」進入井噴時期!
    進入2017年,兩會期間,「一帶一路」成為高頻詞。「一帶一路」這一凝聚著中國智慧和理念的宏偉戰略全面展開,中國企業也在「一帶一路」指引下加速出海,加快在沿線國家的產業布局,與當地政府、企業機構深入開展產能合作,互利共贏。
  • 長江職業學院校園文化景觀「扶搖亭」「雲舒閣」揭牌——長江職業...
    今日湖北網訊(記者/陳思炎  通訊員/熊麗芬  嚴立雄)12月22日上午,長江職業學院在武漢科技新城校區舉行校園文化景觀「扶搖亭」「雲舒閣」揭牌儀式。得知學校這一情況後,武漢昌華電氣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華馬上決定,再捐贈30萬元用於文化景觀建設。
  • 「留學受業,賅涉眾藝」,遣唐使如何學習並影響日本科技文化?
    圖丨抵達唐朝港口的日本遣唐使船(《東徵傳畫冊》第四卷)而日本在很早以前就有與中國的文化交流往來。在隋朝時,日本曾派遣遣隋使,後來,遣隋使將中國的佛教文化和醫學文化傳入日本,日本的社會也因此發生了巨變。日本得到發展後,國內許多有識之士便意圖繼續吸收中國優秀文化,以促進本國強大。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嚮往和熱情,促使唐朝時大量遣唐使被派遣到大陸。
  • 藝薈香港對話藝術藏家 | 從時尚到藝術,陳奕明(Federico Tan)的收藏幕後故事
    擁有時尚和文化超過20年的經歷後,Fed將開啟全新的「商業顧問」工作,服務全球一眾時尚品牌。在藝術行業,Fed也繼續在藝術世界與貝浩登(Perrotin)、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Madsaki、Futura和KAWS等緊密合作。
  • 上海公安再度出手:嚴打「古玩備案」還藏家公道(附:拍賣詐騙公司黑名單)
    這是溫港公司員工到案後的交待。這家今年6月註冊成立的上海溫港文化傳媒公司,在虹口逸仙路某大廈租借了兩個樓面作為辦公地點。公司員工主要從收藏品論壇上了解到藏家信息,然後主動打電話與之取得聯繫。虹口公安經偵支隊探長周巍說,他們以上海有買家想要出高價購買為由,把被害人請到上海。
  • 張明傑:蘇軾《宸奎閣碑》宋拓孤本在日本的流傳
    其得到東福寺流出的《宸奎閣碑》拓本後,愛不釋手,還依據法帖形式,將其製作成碑帖,以《宋本宸奎閣碑拓本》刊出(1865)。目前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機構還藏有淺野氏刊本。在淺野氏收藏這一宋拓孤本期間,還有一位蘇軾愛好者向山榮(1826-1897)對此也十分羨慕,極欲到手。向山榮,號黃村,幕府高級官僚,主要負責對歐美國際事務。
  • 弘揚苗侗原生態飲食文化 天柱商會清江閣食府開業
    12月16日,以貴陽市天柱商會會長楊漢富等為代表的創業團隊成功創辦以「傳承多彩民族精神,弘揚苗侗飲食文化」為己任的貴州清江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清江閣食府」盛大開業,將獻給貴陽市民一場充滿苗侗少數民族風情、清香可口、健康生態的美食盛宴。
  • 文化收藏節目《華山論鑑》走進海口 市民組團來鑑寶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2日電(記者張茜翼)陝西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收藏節目《華山論鑑》2日走進海口,攜手海南鼎臻古玩城舉辦海選鑑寶活動。活動當日,專家團隊為來自海南省內外的近500位藏友進行了藏品鑑定。
  • 月季開遍五月天——全國公安美協副主席陳友創作月季花喜迎兩會-騰訊
    "在中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世界疫情還在蔓延的今天,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體現中華民族的萬眾一心,戰無不勝。 陳友先生再次滿懷豪情和喜悅,在前一段"以藝抗疫"創作五組花鳥作品的基礎上,又精心創作了《月季開遍五月天》,喜迎兩會召開組畫。陳友先生認為,月季花最具有中華民族百折不撓、朝氣蓬勃、勤勞奉獻的精神。也有人給不同顏色的月季賦予不同的花語。
  • 藏家故事丨臺灣賴氏父子的古美術收藏
    儘管年輕一代的賴宏華與父親在收藏理念、藏品喜好上或有不同,能夠講述時間與經歷、蘊含文化與美學的「老的器物」,要「真的喜歡」,卻是他們在收藏上的共同體認。父親:「玩古董就像中毒一樣」與藏家同好賞鑑、交流藏品是賴宏華與父親深入研究的功課、豐富收藏的管道,也是他們的重要日常。2010年,賴宏華在臺灣桃園市中壢區中央西路二段獨闢了一處寓所,用以管理父親的收藏,也供藏家雅士及行家交流。臺灣藏家在古玩、書畫類收藏上名品頗豐。
  • 守文化之重 創時代之新——代表委員熱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兩會光明視角】   初夏,武州山南,雲岡石窟依山靜臥。  全國兩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他仔細察看雕塑、壁畫,不時向工作人員詢問石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