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芒果臺的沈夢辰上了熱搜,起因是她連發了兩條ins,仿佛是要和杜海濤分手的節奏……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吃瓜之際,整件事卻沒了下文。所以估計只是女生的小情緒發作了吧,沈杜CP目前鎖死~
不過,在《浪姐》裡又美又颯的沈夢辰,對於生活的斷舍離常事,但有一樣東西,讓一向灑脫的夢辰妹子極度難以割捨。
那就是那份香辣甜酸,腊味濃香的湘西美食。
身為湘西妹子的沈夢辰,在節目裡不止一次表達出對家鄉美食的熱愛,甚至冰箱裡常備的都是自家的辣椒醬。
看她那愛到骨子裡的小表情,都勝過在杜海濤面前的嬌羞。
不止沈夢辰,之前國民綜藝《嚮往的生活》就一腳踏進了湘西,黃磊老師只用一碗美味的臘肉飯就徵服了在場的所有嘉賓,就連吃遍天下的黃磊自己也說:挺絕的!
湘西到底有多好吃?沒來過的人根本想像不到!
湖南自身就是美食大省,而逛遍神州的瞧妹卻要說:湘西的美食,才是湖南吃貨界的扛把子!
這裡有可以把湖南人都辣到冒煙求饒的剁椒,
有酸到表情扭曲卻忍不住天天打卡的地道泡菜,
還有任何人看見了都要擦擦口水去淘寶查連結的土家臘肉,
更有著舌尖上極致的豪放體驗。
幾片臘肉,一尾酸魚,炒幾碟當地的山裡野菜,溫一壺當地的包穀燒酒,盛一碗農家的社飯。湘西人的一餐簡單又豐盛,更吃出了外地人體味不到的情懷。
入夜了,不如來雲吃喝。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總是憑實力出圈的湘西美食!
邊城湘西,
舌尖上萬千的風物
說到湘西美食,就不得不先提一下湘西這片神秘又美麗的神仙熱土。
大概在90%的人心目中,湘西=鳳凰古鎮;而在地理意義上,湘西則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在文化上,「大湘西」是指雪峰山以西的:湘西州、張家界市、懷化市等。
這裡自古就人傑地靈,良才勇將輩出,卻因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地勢和神秘民風造就了無數離奇的怪談。
然而沈從文的一篇《邊城》,卻又讓一代又一代人種草了這片靈秀綺麗的人間秘境。
這裡是《孤獨星球》評選出的「最物有所值旅行地」。神秘的巫儺文化,柔美的山水古鎮,奇幻的民間傳說,都讓無數人都種草了這片湘地最後的秘境。
都說湖南10分美,湘西佔了9分。但是瞧妹想說,湖南的美食有10分好吃,湘西佔個9分滋味是沒問題的。
借著溪清山秀,風柔日暖,這裡產出的美食風物太多。椿芽、竹筍、金櫻子、艾蒿和山姜子,還有山間的野獼猴桃……每個時令都能收穫來自大山的禮物,豐富著當地人的餐桌。
臘月天涼,又到了農家燻臘肉的時候。此時走進瑤寨,家家戶戶都吊著黑乎乎的豬肉,你要是當場嘗了一口,馬上就會多續了幾天酒店!
雨天時,寨子的清晨遲來了一些,但總會被一碟豆豉叫醒。鮮香濃鹹的味道,下粥配肉都是絕配。
細雨初晴,時光也微微甦醒。湘西人世世代代的餐桌上,放著辣椒泡菜和臘肉,也裝著當地人在自然和鄉野間摸索出的千年風味。
在湘西,
邂逅湖南人都求饒的辣
都說湖南人愛吃辣,但是湘西的辣,能把另一半湖南人都辣到跪地求饒。
這裡辣得毫不手軟,對辣味的渴望寫進了當地人世代的基因裡。火塘邊常備的一壇剁椒,時刻準備著為湘西人的餐桌注入靈魂。
大家都知道,《辣妹子》唱的其實就是湘妹子,而宋祖英本人則是地地道道的湘西人: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歌手本人明顯就在第三層。
湘西的辣也是一種很豐富的辣。各種辣椒的各種形態,搭配食材的各種做法,是每個湘西廚娘都爛熟於心的日常。
一口辣椒碰撞出的,不僅僅舌尖上的刺激,更是湘西的民間智慧。
/血粑鴨/
血粑鴨是湘西必吃的美食,它的組成和名字一樣簡單粗暴:鴨血、糯米和鴨肉,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足量的辣椒,擊穿你的味蕾。
殺一隻鴨子,鴨血放入盆中,順手倒入糯米一起凝固,蒸熟後切片和鴨肉一起炒,再下入幹辣椒和青紅椒,就是一碗地道的湘西血粑鴨。
鴨肉吃起來又鮮又辣,濃香入味,鴨血糕的口感軟糯又吸飽了湯汁,一口下去,遭殃的是米飯,痛快的是舌尖。
/剁椒魚頭/
剁椒魚頭不用說了吧,一隻片開的魚頭,一層厚實的剁椒,一碟麵條,一勺香油,這是湘西最爽辣也最出圈的美食。
湘西的山溪裡常年生存著各種大頭魚。一尾魚最驚豔的時刻,恐怕就是被端到湘西人的餐桌上,喜迎四方來客。
順手跑個題,湘西的剁椒無處不在,可以炒雞蛋,可以醃泡菜,或者簡簡單單蒸一碟剁椒芋頭,也是尋常農家平日裡的下飯菜。
/米粉/
說到吃辣,怎麼能忘記愛嗦粉的湘西。這裡的米粉無辣不歡,加上酸蘿蔔和碼子,拌一拌再入口,馬上辣得你嗷嗷叫卻又捨不得放手。
在《嚮往的生活3》中,黃老師每天都會煮一大鍋米粉,淋上特製的湘西碼子,吃得彭彭恨不得把盤子都吞了。
湘西人的罈子裡,
藏著醞釀千年的酸
先前忘了說,其實剁椒也算泡菜的一種吧。給湘西人一個罈子,他們可以泡下一個宇宙。
在《嚮往的生活》裡,還詳細展示了一下湘西泡菜的種類之豐富,品種之多樣。輕輕地撈出一碟,夾一口抿在嘴裡,那酸酸辣辣的滋味讓人慾罷不能。
泡菜不僅僅可以跑蔬果,還可以泡魚肉,一個罈子裡放上辣椒密封泡幾天,湘西最愛的酸就完成自己了的蛻變。
泡完泡菜的「酸水」也是湘西人的至寶,酸湯魚、酸湯菜、酸肉...統統離不開它!
這些與醋無關的神奇酸味,組成了湘西離不開的人間風味,更讓所有人都愛上了湘西那份開胃的酸爽。
湘西的農家味,
不止是臘肉
如果有人告訴你,湘西人愛吃辣,愛吃酸,還愛吃la,你千萬不要覺得他在鬼打牆。
湘西人愛吃的第二個la,就是香濃鹹鮮的臘肉。
湘西當地人並不愛飼養「良種豬」,而偏愛本土豬的「小樣豬」,雖然個頭小,但是天天在山裡跑,吃起來肉質緊實,油而不膩,做煙燻臘肉最是好。
湘西臘肉連寬度都是有標準的,太窄過幹,太寬醃不透,所以現存的寬度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總結出來的經驗。
而且湘西臘肉必須要經過煙燻,暗火燃著茶殼、橘皮、松果、谷糠、柏葉等,一共要青煙嫋嫋地燻上七八天,再吊在民居裡數個月,臘肉才能真正成型入味。
這樣燻出來的臘肉,不管是單純的猛火爆炒,或者是燜一份金光閃閃的臘肉飯,都是湘西人飯桌上最迷人的一餐,也是無數湘西遊子忘不了的鄉愁。
臘肉的香濃縈繞著湘西的日日夜夜,但這裡的鄉土風味,也遠不止一碟臘肉那麼簡單。
春日裡,農家摘來山裡的嫩蒿和飯一起燜煮,做成一桌香氣四溢的社飯,任誰看了都想一掃而光。
有時走在村裡,遇見寨子婦女在歡快的打餈粑,在一錘一錘的敲打後,軟糯粘香的餈粑就成了湘西另一個主食大佬。
而老街上的一串串燒烤,炭火噼啪,油脂滴落,撒上特色的湘西調味,不止饞著遊客的心,更撫慰著湘西人閒時的胃。
而對於湘西當地人的寨民而言,一口火塘就是一個廚房,取暖,吃飯都在這裡。
火塘上方那一鍋香噴噴的「爐子菜」,有肉有菜有辣椒,溫暖了一個冬天的綿長,更滋養了寨子裡千年不變的胃。
走在湘西,風光和民俗是它動人的名片,但是當你真正走入尋常人家的生活,才發支撐著他們世代生息的,不是山水風光,而是一碟碟落胃下肚,順應四時,又濃香酸辣的湘西美食。
它們伴隨著湘西人的日日夜夜,一切成為了時光的寶藏。
▏ END ▏
本文作者:瞧妹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