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個《姜子牙》還要嘲諷《哪吒》?別忘了你可吃著人家的紅利

2020-10-05 維賽迪


國慶檔裡最爭議的電影,那肯定非《姜子牙》莫屬了。

這部電影一開始被大多數人所期待,群眾普遍認為它會是國慶檔冠軍,而它首日上映的票房就突破了3億大關。

然而,由於觀眾口碑趨向兩極,如今的票房走勢已經緩了下來,日票房也被原本的老二《我和我的家鄉》給奪走。

《姜子牙》的豆瓣評分只有7.1,貓眼評分也只有8.4,這個分數實在非常普通,而給予差評的觀眾一般都是指責其故事、人設存在問題。

也有的觀眾則表示帶著自家孩子去影院看《姜子牙》,但娃兒看不懂,看得不開心,表示被騙了,更有的觀眾指責《姜子牙》蹭《哪吒》熱度。

對此,有些給《姜子牙》好評的粉絲就拿出之前導演的採訪來說,表示《姜子牙》從未想過蹭《哪吒》熱度,還有電影本身就沒打算往合家歡方向製作。

最有意思的是,有部分《姜子牙》的擁躉者們,似乎是站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嘲諷《哪吒》,言語之中都透露著一種:

這《姜子牙》不是拍給小孩子看的,是拍給成年人看的,你們看不懂給差評=你們都是小孩子。

但老賽只能說,這種做法是真的有點難看。

首先,說《姜子牙》沒有蹭《哪吒》熱度,也許一開始在立項的時候,的確沒有這個想法。

但可以很確定的說,當《哪吒》大火,奪得了天朝票房影史NO.2的寶座後,製作方就讓《姜子牙》一直跟《哪吒》捆綁營銷了。

別的不說,這些各種類型的「捆綁式」海報宣傳,簡直是要多少有多少。

當初原定春節檔,《姜子牙》也是打著跟哪吒一起給觀眾們拜年的,各種聯動簡直多不勝數。

其實這種聯動也很正常,畢竟都同屬於彩條屋製作的動畫電影,故事背景又都是《封神演義》,先爆的帶帶後面的,大家都能夠理解。

但既然製作方要捆綁、蹭《哪吒》的熱度,那在享受《哪吒》帶來的紅利時,就肯定要承受風險。

《哪吒》帶來的紅利是什麼?是群眾對《姜子牙》的無比期待,所以《姜子牙》首日票房就高達3.6億。

而看看其他國產動畫電影的首日票房?

《白蛇:緣起》,首日票房1028萬。

《大聖歸來》,首日票房1800萬。

《羅小黑戰記》,首日票房4500多萬。

即使是口碑爆款的《哪吒》自己,首日票房也只有1.44億。

動畫電影先天在受眾上就比不過真人電影,且以《姜子牙》兩極的口碑,以及不高的評分,倘若沒有《哪吒》給它拉熱度,首日票房能這麼高?

而風險是什麼?

就是很多觀眾都是《哪吒》的粉絲,或者是看過《哪吒》的路人,他們來看《姜子牙》,勢必會將兩者進行比較。

倘若《姜子牙》在他們眼裡的質量不如《哪吒》,又或者讓他們看得不開心(很多人都是帶娃兒去看的)那差評肯定會非常多。

而部分粉絲,卻想著吃《哪吒》的紅利,然後連風險都不想背負,出事了就拼命想跟《哪吒》撇清關係,甚至不惜捧一踩一,完全忘了《姜子牙》的票房很大部分就是靠蹭《哪吒》熱度帶來的。

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不少給《姜子牙》打差評的觀眾,就是拿《姜子牙》來跟《哪吒》對比後給的分數。

因此,將《姜子牙》說成比全方位比《哪吒》更優秀,才能「反駁」這些觀眾給的「差評」是不客觀的,因為你們就只懂看小孩子才愛看的《哪吒》,我們《姜子牙》可有深度得多了。

但不得不說這事真有點過河拆橋的味道,你《姜子牙》評分這麼一般,現在能拿來說事的就是票房,但沒有《哪吒》,你連票房都沒有,那就真成了「三無」電影(無評分,無票房,無路人口碑)

不過在上映2天後,《姜子牙》的票房日冠也宣告結束了,原來排第二的《我和我的家鄉》已經比它高出6000萬,不出意外的話,《家鄉》總票房超過它也只是這幾天的事。

嚴格來說,《姜子牙》這部電影質量不差,但沒必要說成它現在的成績好像全是靠自己「掙」回來的一樣,承認蹭《哪吒》熱度沒什麼可恥的,本來就都是自家人。

但一邊評分不高,票房下落,一邊卻又去指責給自己帶來熱度的小哪吒,那只能說吃相很難看了。

相關焦點

  • 站在「哪吒」肩膀上的「姜子牙」,靠營銷聯動吃「紅利」出不了圈
    電影《姜子牙》註定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上映前熱度最高,預售票房也最多,然而上映後口碑迅速兩極分化嚴重,票房領跑到第三天時被反超。《姜子牙》畫面精緻,細節到位,但劇情太過於「拉胯」,整體效果並不好。這期間該片導演出來解釋稱,原片有200分鐘,為了上映才刪減成110分鐘。但大多觀眾並不買帳,「站在『哪吒』肩膀上的『姜子牙』起點那麼高,應該對得起這份期待,不然前期就別搞捆綁營銷。」
  • 你是否為了《哪吒》看了《姜子牙》
    最近很火的姜子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目前豆瓣評分只有7.0,觀看之後是否達到你的預期呢?為重回崑崙,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戰後的廢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發現了當年一切的真相。目前看了電影的朋友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認為電影刻畫的很好,也有人覺得電影沒有達到自己期望。
  • 哪吒和姜子牙相約「年夜飯」!哪吒:不吃餃子,餃子是我爸
    因此品質是絕對毋庸置疑的,而在過去幾個月時間中我們也沒少看到《哪吒》和《姜子牙》的聯動宣發---最早的聯動可以追溯回8月初,彼時因為《哪吒》票房的洶湧,從而使得《姜子牙》發布了如此祝賀的聯動海報。哪吒和敖丙在半空嬉戲玩鬧,互踢毽子。而底下的姜子牙則在心無旁騖地等待著願者上鉤。
  • 《姜子牙》真的在故弄玄虛?看懂這幾個細節,你會發現劇情很不錯
    01吃哪吒紅利之餘讓姜子牙陷入了窘境姜子牙吃了哪吒紅利這波操作兩部電影出自同一公司,放映哪吒的同時為姜子牙打一波廣告絕對是情理之中的事,談不上一些人說的騙情懷。要知道如果是姜子牙先上映,他的片尾也必然會出現哪吒的廣告,更何況哪吒的這波紅利在我看來,對姜子牙來說是弊大於利的。雖然在尚未開播之前,就憑藉哪吒的人氣吸引了一波關注,但也因為這波紅利陷入了哪吒的束縛。
  • 《姜子牙》發布趣味短片,熊孩子哪吒去拜年,強迫症姜大叔太難了
    (本文為晚安動漫獨家首發,請勿抄襲洗稿)可能因為《姜子牙》的播出時間是大年初一,而現在又是年關將至,所以聯動短片講的就是哪吒一家人去姜子牙家裡吃年夜飯的事情,主角當然是叔叔姜子牙和侄子哪吒啦。短片雖然短,但卻趣味十足,叔侄兩人性格鮮明,一個是熊孩子,一個有強迫症。
  • 警告:千萬別帶小孩看《姜子牙》
    哪吒彩蛋那句「姜子牙,你可知罪」,挑起了太多觀眾好奇心。喜歡哪吒的觀眾突然發現,原來哪吒和大聖歸來不同,不是一部獨立存在的國產動畫電影,結束也就結束了,最多票房給力,過兩年再來狗尾續貂撈一筆,而是一個龐大的「封神宇宙」第一彈!
  • 《姜子牙》比《哪吒》差在哪?
    而是去萬達影院看了IMAX版本的《姜子牙》,萬眾期待,暌違半年的國產動畫又一力作。年初的時候就拿它和當時正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起宣傳,資深業餘影迷的我也是翹首以盼。今天去看了,Emmm……怎麼說呢,如果《哪吒》是國產動畫電影的巔峰之作的話,那麼《姜子牙》就只能算是……及格水平。
  • 姜子牙是姜子牙,哪吒是哪吒。
    吐槽姜子牙這部電影都是以劇情來吐槽,再就是不怎麼搞笑,沒有那麼多熱血的場面,沒有哪吒有意思,申公豹在哪吒裡是個壞蛋,在姜子牙裡給強行洗白了。姜子牙和哪吒本身是封神榜裡的人物,而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姜子牙的故事,如果不從劇情看這部動漫的話,我覺得這個人物是一個心懷正義的人了。姜子牙沒有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他只想要一個事實真相,因為一場戰爭,使得生靈塗炭,遍地都是冤魂,他只是想那些冤魂能有一個歸處,能救一個,便救一個。
  • 姜子牙16億不敵哪吒50億,只因製作團隊忘了最重要的這一點
    而且《姜子牙》不止是口碑上的失敗,在商業上也是遇到了票房滑鐵盧,在國慶檔的前兩日還保持著第一名的成績,後面的日子持續下滑,最終只收穫了16億的票房。我們對比同樣是封神系列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無論在口碑還是商業角度都是極為成功的,在哪吒上映的時間段,明星們都在學習扎哪吒頭,並且一舉成為中國票房最高的動漫電影,坐擁高達50億的成績。
  • 《姜子牙》還能堅持多久
    《姜子牙》已經打破了諸多紀錄。目前貓眼想看人數為142.6萬,位列歷史第四的席位,前面三個分別為《唐人街探案3》、《復仇者聯盟4》、《愛情公寓》,這個想看人數在動畫中處於獨佔一檔的位置;在淘票票上想看人數為210萬,位列歷史第九,其他動畫電影連它的尾燈都看不見。
  • 《姜子牙》值得看嗎?比《哪吒》更好看?
    《姜子牙》上映之前,貓眼「想看」人數,排到了國內動畫電影史第一,預售1億幾乎佔國慶首日預售票房的一半。上映首日,《姜子牙》更是以1.4億票房打敗《哪吒》的首日票房紀錄,同時刷新國內動畫市場的首映日票房成績。但《姜子牙》好看嗎?
  • 《姜子牙》不如《哪吒》?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慶檔可算是卯足了勁,接連出了好幾部備受關注的影片,其中《姜子牙》應當是裡面最受矚目的一部。得益於《哪吒》50億票房的影響以及彩蛋給人吊起的胃口,「封神宇宙」一詞也成了觀眾們最期待的一個國產電影系列宇宙。
  • 《姜子牙》:封神宇宙遭受重創
    《姜子牙》已經打破了諸多紀錄。目前貓眼想看人數為142.6萬,位列歷史第四的席位,前面三個分別為《唐人街探案3》、《復仇者聯盟4》、《愛情公寓》,這個想看人數在動畫中處於獨佔一檔的位置;在淘票票上想看人數為210萬,位列歷史第九,其他動畫電影連它的尾燈都看不見。
  • 《姜子牙》講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想多了,人家要的是IP
    閨女看了電影《姜子牙》後問我「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不是說等武王嗎?咋跑到北海去釣了?。。。。。還有一些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只能告訴她,這個《姜子牙》根本就沒打算講中國古代的封神傳說,人家要的只是傳說中的IP!說的直白點就是要的只是傳說中家喻戶曉的情節!例如:「姜子牙封神」中國人都知道,那就起名叫姜子牙!至於怎麼封,就沒必要按傳說走,按需求重新編了!
  • 跟大聖哪吒相比,《姜子牙》到底差在哪?
    所以《姜子牙》劇情的平庸,角色塑造是原罪,他的出廠設置過於完美,沒有缺口,自然就沒有可再塑造的空間了。舉個例子。電影片尾有一個彩蛋,很多人之前也看過,是聯合哪吒發布的一支先行預告片,有很多觀眾在看完《姜子牙》之後,直言不諱這是電影唯一能看的地方。為什麼呢?
  • 姜子牙:只看作品效果爛片無疑,但本身立意絕沒有評分那麼不堪
    《哪吒魔童降世》播出之時就對《姜子牙》進行了一波宣傳,後期《姜子牙》的宣傳片中更是和哪吒直接開啟了聯動,因此很多人覺得《姜子牙》的票房大火有看著哪吒面子的因素。喜歡姜子牙這部電影的朋友對於這個問題是嗤之以鼻的,然而事實的真相是無論姜子牙最終的成績怎樣,他確確實實是吃了哪吒的紅利,非常明顯的聯動宣傳騙不了人。但是如果有人覺得沒有哪吒,姜子牙不會第一天有這麼高的票房可就大錯特錯了。
  • 《姜子牙》預售票房過億,它能複製《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奇蹟嗎?
    不過這裡很多人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姜子牙》能否複製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奇蹟嗎?老少皆宜,家長可以帶著小孩子一起去看。而這樣略微雷同的主題很容易導致《姜子牙》的吸引力不足,特別是對於一些看過《哪吒》的觀眾來說。
  • 比哪吒反叛的《姜子牙》,為何爭議巨大?
    《姜子牙》上映之後票房一路高漲,不光成功刷新動畫電影首周票房記錄榜,還領先於其他同檔影片。能獲得這麼大的票房成功,90%是因為《哪吒:魔童降世》給這個中國神話系列開了個好頭。但票房好,《姜子牙》的口碑卻呈兩極分化,一部分人大罵爛片,又一部分人贊它比《哪吒》還「反叛」。
  • 姜子牙為何「敗」給哪吒?
    「尷尬」的現實: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哪吒》進行比較,但顯而易見的是,《哪吒》更受偏愛。新「哪吒」固然說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豪言壯語,但其精神並沒有與傳統哪吒所代表的那種反強權、反壓迫、反暴虐的文化內涵相違背,本質上是一種順接關係。整體上,《哪吒》的故事是對傳統IP的繼承與發展。《姜子牙》則不同。創作者放棄《封神演義》全書所講故事,後者僅成為前者創作的背景,這就意味著它不得不生造出一個故事來,並且完成一個嶄新的敘事。
  • 《姜子牙》,真慶幸你不是哪吒2
    作者 | 麥田星鬥期待已久的國漫電影《姜子牙》終於在國慶檔上映了,作為與《哪吒之魔童降世》同團隊創作的作品,《姜子牙》在開播前就已經積攢了極高的國民期待值,很多人都期待《姜子牙》能再續《哪吒》去年的輝煌,為這2020充一波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