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北京的百萬名中小學生放暑假啦!
受疫情影響,許多家庭在今年暑假減少出門走走的計劃,但即便是在假期期間居家,其實也能夠做到「遠行」的。從多校的暑假作業中可以看出,校方通過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書籍,在家家中實踐等方式,期望達到「行萬裡路」,開闊眼界的效果。
除了親子閱讀打開眼界,暑期任務中,還有一項逃不過的「大魔王」,就是孩子必須按時按量的完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暑假作業。孩子們天性愛玩、一寫作業就拖沓、沒有自覺性,往往不小心就積累大量作業,在假期結束前挑燈夜戰、奮筆疾書,這令許多家長頭痛不已。
那麼,問題就來了。孩子不喜歡寫作業的千古難題要怎麼解呢?
在孩子眼中,作業意味著什麼?
放暑假了,孩子自然會想要出去玩或者放鬆心情,而寫作業更不是他們想要的放假方式。在孩子眼中,作業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仿佛魔鬼牽制著他們的行動。
當我們回想起自己的幼年,對世界和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和熱情。這種本能性的學習欲望為何在面對作業時就戛然而止了?孩子對作業的懼怕究竟源自於哪些方面?
1 強制帶來反彈:在暑假期間,每天按時寫作業和學習是屬於強制性的行為,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才能完成。加上爸爸媽媽不停的嘮叨和批評,孩子心中產生「被禁錮」的感覺,在假期中面對這樣的「囚禁感」,容易使得他們更加排斥寫作業。
2 那些「更多愛」造成的困擾: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孩子們更害怕的,還有暑假額外的「關愛課程」。不少媽媽會給孩子報上多個輔導班,不僅是學術上的精進,還有跳舞、音樂、馬術、繪畫等,巴不得孩子在兩個月內學習十八般武藝。時間被壓縮後,孩子只能不停地學習,才能完成這些作業。
因此,孩子沒有動力和興趣的情況下,又怎麼會享受寫作業這個過程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讓孩子重新認識學習的目的,讓他們明白寫作業的意義。
寫作業≠學到知識,讓孩子自主愛上學習
寫作業是將伴隨孩子成長十多年的必修課,家長不能每次輔導作業時就大動肝火。
這樣的場景在家庭中常常出現:遇到難題了,孩子略一思考,家長便急不可耐道:「這道題都不會?」;孩子做題慢了些,家長立馬大吼:「快點做,吃晚飯前你給我做好!」孩子加快了速度,又說:「字寫得這麼潦草,老師認得到麼?」
這些居高臨下,極易動怒的口吻和樣子,將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寫作業。那麼,到底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重拾對學習的興趣?
第一,讓孩子主導自己寫作業的時間。以每天學習2-3個小時為例,我們要清楚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和任務量,接下來讓孩子成為「主導」,讓他們來決定每天什麼時間段必須要完成作業,什麼時間段必去戶外玩耍,什麼時間段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第二,讓孩子自己找到學習的目的。學習是探索未知的知識,每天都有一點新的變化和進步。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這些感興趣的課題,當他們提出疑問時,一起陪他去尋找答案,從而感覺到學習的樂趣,感覺到自身價值從而產生幸福感,慢慢的愛上學習和寫作業。寫作業不是交差,也不是給父母而寫。作業只是檢驗這段期間他學習的成果,做錯了也沒人會指責,做對了父母和老師都會誇獎,自身的這種動力,才是解決不愛寫作業的關鍵。
第三,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有的家長會說,第二點讓孩子意識到寫作業的目的和意義太難了。那就應該讓孩子學會自我面對後果。如果孩子不寫作業,無法按時作業,那需要孩子自己去跟老師解釋原因,也需要面對學校針對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相關處罰規定。讓孩子知道學校是一個有秩序有規則的地方,社會亦是如此,從小要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寫或者不寫,自己要能面對結果。
第四,不要賄賂孩子,更別打和罵。不要用你完成作業,爸爸媽媽就給你買玩具買遊戲,或者只要完成就可以去買新衣服的方法來完成作業。更不要說出傷害自尊的言語刺激孩子,長期以往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寫作業。
這幾個原因可能會導致孩子「學習慢,寫得慢」
1 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沒有條理性:作業本攤開在桌子上,孩子看似在做作業,但思緒卻在神遊。又是一會兒做幾道語文題,一會兒又做數學題……5分鐘站起來喝個水,10分鐘又起來去上個廁所;一會兒削削鉛筆,一會兒又咬咬手指,玩玩橡皮,一個上午就這麼過去了!
2 學習基礎差,很難主動完成作業:有的孩子本身很多知識點沒消化,做起作業來自然寫一題卡一題,頓在同個頁面一下午都不奇怪。
3 寫作業效率低,一說都會一寫就錯:有些孩子作業中的問題都能答對,但是下筆寫的時候經常寫錯,而且寫得很慢,有時擦了又寫,效率很低。
4 父母嚴厲的語氣,本能的抗拒寫作業:有些父母經常以命令的口氣讓孩子寫作業:「快去寫作業,不要瞎玩了」、「別開小差,寫不完不許吃飯」……引起孩子本能地抗拒,從而拒絕執行!
巧用六個步驟,讓孩子精心高效寫作業
針對孩子「學習慢、寫得慢」,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就會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責怪孩子。其實,在這種焦慮且沒有自我空間的氛圍中,孩子很難產生學習興趣。
下面我們列舉了這六個步驟,用理性、科學的方法來一同輔導孩子寫作業。
1 做作業之前,先吃完零食、上好廁所,提前把學習用具準備好:這麼做,相當於一種給孩子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能夠告訴自己說,現在要開始進入寫作業的狀態了,給自己預估今天要完成作業的時間,有個時間計劃,自己記錄今天完成作業的時間。
2 讓孩子回憶老師講過的知識點,把重點先寫在紙上。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雜亂的知識點通過孩子自己的力量得到組織,加深學習印象,而且這樣寫作業的時候會更高效。
3 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不打擾不間斷不翻看參考資料。讓孩子了解自己真實學習情況,按照不同學科,分條記錄每天要完成的作業,及時對照,完成的打√,反之記為×,調整每天學習的日程,以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標準,去逐漸提升寫作業的速度。
4 讓孩子自我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我們做事講求計劃與復盤,當寫作業時亦是如此。通過自我檢查,孩子可以在當天的作業完成後預習和計劃明天的作業任務。
5 現在家中的智能音箱和語音助手很多,可以讓孩子設置鬧鐘來督促自己完成作業。這個過程是由孩子自己設定鬧鐘,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作業,也會獲得相當的成就感。
6 家長應多關注孩子是否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其搬張椅子坐在孩子旁邊加深彼此壓力,不如關注孩子的階段性小進度和成果,適時給予鼓勵,讓孩子從學習中體驗到幸福感。
最後,當孩子都完成了自己的暑假作業,可以與孩子交流一下新學期的計劃,總結上一學期取得的成績和不足,還可以問問孩子需要哪些幫助。通過一些日常談話的機會,介入這些話題,也可以達到「收心」的心理暗示效果。
所以,孩子最恨的一定不是「作業」,而是某些錯誤的教育方式,讓他們感覺到自卑、無助和委屈。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欲速則不能達。在以上的步驟中,信任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要素。c不要扼殺了孩子學習的熱情和寫作業的能力,相信孩子,多陪伴孩子一起寫作業。 願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充實的暑假,不為「寫作業」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