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闊的一碗麵之中,吃到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

2021-02-16 西野米蟲

北方的朋友來香港出差,吃了幾天米飯覺得不習慣,說很想吃刀削麵。

雖然在香港,隨便走進一家茶餐廳,都能吃到熱氣騰騰的麵條,但多數都是來自日本的「公仔麵」,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出前一丁」。

打正招牌的麵館,則基本以拉麵和掛麵為主。

想吃正宗的刀削麵,這個難度實在有點大。

不正宗的也行啊。朋友說,只要麵條的闊度、厚度足夠,有嚼勁有彈性就行。

於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帶他一起去吃別具特色的壹碗面。

店名就叫「壹碗面」,門口的招牌是「Mian」。

據說,這是因為店主的目標並不大,只想「一心一意只做一碗麵」。

但其實,菜單上供應的面至少有十多種,也還有其他一些小食。

店前種著鬱鬱蔥蔥的植物,遠遠望去不像麵館,更像是一間古色古香的咖啡屋。

店內面積不大,正常的餐桌已經滿座了。幸好臨窗處還有一排單人位,放置著高腳圓凳,食客可以並肩而坐,雙腳懸空悠閒的晃蕩,就像在吧檯喝酒。

據香港媒體報導,內地導演徐崢,香港藝人葛民輝都是該店的支持者,不過在店裡並沒有看到他們的相片。

店主和徐崢、葛民輝的合影。刊登於香港本地媒體網站

吃麵之前,先點了一份「芝麻牛蒡」爽口。

所謂「牛蒡」,並不是牛身上的部位,而是一種可食用的植物。又名「東洋牛鞭菜」。

一小碗牛蒡,色澤金黃鮮亮,每一根都蘸滿了芝麻。


醬汁是酸甜味的,被牛蒡吸收之後,一口咬下去爽脆清涼,感覺有點像最嫩的竹筍,令人胃口大開。

面,很快也端了上來。

這不是一碗普通的面,先說麵條本身。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寬蛋面」,每根麵條的闊度為2釐米,是全香港之最。

雖然是機器切出來的,但製作這種闊面的機器刀具,反覆測試調整過不下十次。

麵條用的是日本麵粉,混合了雞蛋和鴨蛋。店主說,配方經過不斷嘗試和修改,最終確認以雞蛋與鴨蛋3:7的比例來調配。

夾了一根麵條品嘗,口感的層次相當豐富,和別的面比起來更有嚼頭。

撈麵的醬汁,也是經過不斷摸索,顏色雖深卻又不會過鹹,伴以姜蔥蒜和芝麻,透著甘甜,襯託到蛋味更突出。

不過這些都還不算特別,最特別的,是碗裡的那些肉。

請大家猜一猜,這是什麼肉?

朋友第一眼看到時,覺得應該是豬肉,但又挺像牛腩,無法做出準確判斷。

於是他夾了塊肉放進嘴裡,咀嚼了幾下,起初仍然覺得既像豬肉又像牛腩。再細細咀嚼回味,才很有把握的說這一定是豬肉。

哈哈,沒錯,的確是豬肉。

但不是普通的豬肉,而是豬身上一個叫做「豬肺裙」的部位,又叫橫膈膜。

它是包圍著豬肺的一層薄膜,連著少許肥肉、腩肉和筋。不懂吃的普通人,通常會將它棄如敝履,其實這是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質感似牛腩,易入味,肉香特別濃鬱,耐嚼而又爽口。

在香港被改名為「蝴蝶腩」,據說是因為它未煮熟之前的形狀,就像一隻展翅的蝴蝶。不過米蟲作為遠庖廚者,沒有親眼見過。

每隻豬身上,就只有一小片蝴蝶腩。平時偶爾能吃到一塊,都算是驚喜了。

在「壹碗面」的這碗面之中,滿滿堆放了十幾塊蝴蝶腩,看一眼都覺得過癮。

一整塊放進嘴裡,能感覺到各種味道一層層疊加。肥肉的脂肪香、腩肉的厚實、筋的彈性、膜的鮮美,都在舌尖上綻放,既層次分明,又融合無間。

另外一個值得品嘗的,是這裡的溏心蛋。

其他餐廳的溏心蛋,都是雞蛋。這裡卻是用鴨蛋。

鴨蛋的個頭比雞蛋大,視覺上就有種滿足感。浸在精心秘制的燒酒裡,據說每顆蛋都要浸一整夜。

 

可以直接舀起來吃。蛋味很足,蛋白超嫩滑,蛋黃鮮甜可口,酒味完全滲透到了蛋裡。

如果吃不慣這種半生熟的蛋味,也可以換一種吃法,充分發揮燒酒的作用。

用筷子把蛋夾破,流心蛋黃會猶如爆漿般溢出來,在燒酒中微微蕩漾。

然後像喝甜品一樣喝下去。蛋黃與燒酒完全混合之後,口感跟傳統的「酒釀蛋」有點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仍然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鮮滑。

大口大口的吃麵,輪流佐以牛蒡、蝴蝶腩和鴨蛋,米蟲吃的很滿足。

朋友雖然也喜歡這三種食材,但對面本身略有遺憾,覺得它仍然不是正宗的刀削麵口味。

它當然不是刀削麵,它是具有香港本地特色的一碗麵。

雖然它是七年前創立的,在老字號如雲的香港,只是個剛起步的嬰兒,但從各種細節的設計都可以看出,店主對於製作美食算的上有誠意,也有新意和創意。

希望店主能堅持下去,再過十年二十年,還保持著這樣的熱誠和水準,把它打造成「一蘭拉麵」那樣的品牌。

往期推薦的美食如下:

1,香港最袖珍小店炮製的滷味,前任特首和李嘉誠都超愛吃

2,這道超級鮮美的上海菜,在上海本地近乎絕跡,卻在香港傳承了下來

3,越好吃越罪惡,在真正的「香港食神」打理的餐廳,享受三重疊加的罪惡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今後還會陸續介紹各種地道美食:

相關焦點

  • 它是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可惜每頭豬只有一個,炒一盤都不夠吃!
    豬身上的每個部位,幾乎都可以烹製成菜餚,比如,豬蹄,豬肝,豬心,豬大腸……等等,這些豬內臟器官,不僅可以採用滷煮的方式加工成美味食物,而且也可以搭配其它的配菜
  • 香港中環,尋找最好吃的一碗麵
    一碗麵的意義,在這裡不僅僅是一頓快速午餐,花最少的錢,用最短的時間,品嘗一碗性價比最高的面,除了體現中環人的精明,更多是面家日復一日,做好一件事的堅持。將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大家。  九記牛腩從威靈頓街拾階而上,走過鴨巴甸街,就能看到歌賦街排隊的人龍。
  • 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價格是排骨的一半,營養卻翻倍,不買是傻子
    豬身上哪塊肉好吃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都好吃,要不然這便宜的雜七雜八豈不是浪費了呢。豬肘子好吃,排骨也好吃,但是有一塊兒,集合了這倆的優點,而且價格還比它們便宜不少。這具體的地兒不知道怎麼形容,老家人習慣叫它肘子拐彎兒。
  • 這才是豬身上最好吃的肉
    那麼,買豬肉,挑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就讓飯飯來告訴你!說到五花肉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是我們平常吃的最多,餐桌上最常見的部位。五花肉其實就是豬腹部的那塊肉,肥瘦相間分層的很明顯,且分布均勻,這個部位的肉製作方法非常多樣。
  • 它是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卻被很多人「嫌棄」,只因不知怎麼去腥
    雖說現在的豬肉與一年前的今天相比貴了很多,但它依然是我們食用頻率最高的肉類,最主要的原因便是那句最經典的「諸肉唯有豬肉香」。對我們家而言,如果每天吃豬肉會覺得很膩,但隔兩天沒吃又會覺得飯菜了無生趣。可以說,豬全身都是寶,每個部位都可以做出它獨特的味道和菜餚,但對於我家而言,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便是豬耳朵了。豬耳朵吃起來爽脆可口,不管是下酒下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豬耳朵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有滋補身體、健脾養胃的作用。而且它富含膠質,有助於美容,具有滋潤肌膚,減少皺紋的功效。而且豬耳朵是由軟骨組織所構成的,所以不含膽固醇,適量吃豬耳朵也不用擔心發胖。
  • 這個是豬身上最值錢部位,肉販偷偷留著吃,識貨的搶著買
    豬肉是出現在我們飯桌上最常見的一種肉類,我們最經常吃的是五花肉、排骨、還有各種豬身上的瘦肉肥肉。但是吃了這麼多年大家知道什麼才是豬身上最值錢的東西嗎?這個是豬身上最值錢部位,肉販偷偷留著吃,識貨的搶著買,它就是豬筒骨。
  • 豬身上哪個部位最適合做餡,為什麼?
    豬身上哪個部位最適合做肉餡?答:整頭豬的所有肉都可以做肉餡,關鍵在於如何搭配肥肉和瘦肉的比例,以及調料的合理使用。要說豬身上哪個部位的肉最適合做肉餡,應該說沒有絕對,每個部位的肉都各有特點。肉的部位不同,口感也不一樣。
  • 豬身上「最髒」的一個部位,有大量寄生蟲,許多女性卻一直喜歡吃
    豬身上「最髒」的一個部位,有大量寄生蟲,許多女性卻一直喜歡吃!它就是肥腸了,大家一定都還不知道吧,肥腸是豬身上最髒的部位,這是因為肥腸是豬吃東西經過的部位,裡面含有大量垃圾,日積月累起來就堆滿了寄生蟲,人們很難清洗乾淨,卻一直都有很多人愛吃,雖然有菏澤強勁的韌性和香醇的質感,但還是少吃為好!
  • 豬身上最便宜的部位,8塊錢一斤,營養高味道佳,常吃對眼睛好
    導語:豬身上這部位最便宜,8塊錢一斤,營養高味道佳,常吃對眼睛好豬蹄、豬肉雖說都好吃,但價格相對卻比較高,不符合大眾的消費水平,而豬肝可以說是豬身上最便宜的一個部位了,一斤才8塊錢,豬肝雖說是便宜,但價值卻相當豐富,經常吃對眼睛好,我常會用豬肝滷著吃
  • 廣東人告訴你,豬身上什麼部位都可以吃
    (廣告合作:18819181306)過年在家,或串門探親訪友,總圍繞一個吃吃吃。說到吃,因為今年是農曆豬年,最近微博熱搜上出現了一個#豬身上最好吃的地方#的話題詞。(圖片來源:廣州媽媽網 用戶 大臉貓321)裡脊、五花、梅肉等這幾個豬的部位的共同特點是,肉最多,這也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吃到的。廣東人對這些部位的處理極具特色。
  • 一碗入選米其林食肆&張衛健常常會去吃的面
    後於1948年將羅富記粥面遷往香港粥面繼續發展。承前啟後,時光荏苒,塵囂落定,終有回報。他就是後來在香港赫赫有名的羅富記粥面的創始人。世事風雲變幻,歲月流逝,塵囂落定,一段傳奇就在一碗粥一碗麵裡慢慢鋪陳開來。你看到的是粥是面,他看到的是人生。
  • 它是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肉販子偷偷留著吃,識貨的都搶著買
    它是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肉販子偷偷留著吃,識貨的都搶著買!在平時生活裡豬肉是大家最常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大家知道豬身上哪一個部位最值錢嗎?它就是月牙骨了,很多人一定都不知道吧,它是豬前腿夾心肉與扇面骨相連處的一塊月牙形的脆骨,營養師大喬就曾說過,月牙骨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質和維生素,是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經常食用可以促進骨骼發育和增強免疫力,下次買肉一定不要放過!
  • 豬身上的豬脖子肉不能吃?除了豬脖子肉,還有幾個部位要注意
    豬肉是國人最喜愛的肉類,我國每年的豬肉消費量比其他肉類加起來還要多,大家對於豬身上的肉也是儘可能地開發利用,豬頭肉、豬肘子這些比較「偏僻」的地方都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但是,還有一些肉是豬身上不能吃的地方,可能含有大量病菌和寄生蟲,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豬腰子豬腎俗稱豬腰子,有人會問,豬腰子不僅好吃,還有藥用價值,怎麼會有害呢?
  • 年味兒 初二吃麵,最好吃的20碗麵條在這裡!
    骨湯鮮香有味,吃到最後連湯也不剩絲毫。吃過爆鱔面更是難忘,以"醬汁肉"名揚姑蘇的陸稿薦在蘇州老字號眾都可稱老了,現在一碗紅湯麵與醬肉齊名,量足味好,現炒鱔糊,還能吃出新鮮度,燜肉略散,柔軟入味。,最愛的變是這麼一碗板面了,正點的是吃板面一定要加豆皮、雞蛋、丸子,多要生菜,湯汁的味道浸泡在各種配菜裡,麵條勁道又好吃。
  • 豬有3個部位的肉最好吃,你知道嗎?
    豬:你能告訴我,我哪裡不好吃麼?「豬身上最好的一塊肉是哪裡?」對於這個問題,賣了十幾年豬肉的攤主們難得的異口同聲:「最好的當然是早就賣光的裡脊咯。」唐魯孫曾經就在地安門外的慶和堂吃過一道「桂花皮炸」(「炸」讀作「渣」)。這可不是簡單的炸肉皮,單單要選脊背上三寸寬的一條。拔盡毛,炸到起泡,曬透後密封一年之久。食用前先要泡軟,再浸泡在雞湯或者高湯裡,切絲下鍋,武火一炒,澆上雞蛋,撒上火腿末,鬆軟濃香,還不膩口。
  • 陳奕迅,是我見過最會吃麵的香港藝人!
    每次去香港前除了找住處外,還有件大事就是尋覓香港地道美食。「陳生,你來咗啊」「陳生,唔該曬」Eason逛起香港的美食店就好像去隔壁街坊鄰居家吃碗麵。在這種翻桌率極快的食店,吃得太慢就會被老闆催促,就算是Eason去到店裡嘆牛腩面也要10分鐘解決。九記的排隊程度誇張到排到街尾也不一定能吃到。
  • 一頭牛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是哪裡?
    一頭牛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是哪裡?, 從北到南, 從西到東。 牛筋軟骨交錯在肉裡, 燉煮得酥爛也沒少了嚼頭, 軟骨撞著牙齒的脆響, 聽個沒夠, 捎上脂肪層的奶香氣, 好吃的緊。
  • 這肉是豬身上最美味的一個部位,一頭豬僅有一小塊,一般人搶不到
    2020-04-18 13:58:42 來源: 易可說生活 舉報   這肉是豬身上最美味的一個部位
  • 豬身上哪塊肉最適合做小酥肉?很多人都弄錯了,難怪不好吃
    雖然豬身上的所有類型的肉都可以做成小酥肉,但是要想做出好吃的小酥肉,首先一定得選對肉。很多小夥伴都不喜歡吃肥肉,所以自己家做的時候都全部用的瘦肉,但是卻不知,全用瘦肉做出來的小酥肉,吃起來又柴又幹,因為瘦肉沒有什麼汁水。
  • 你吃過一萬元一碗的牛肉麵嗎?
    ···牛肉麵Beef Noodles「老闆,來碗一萬元的牛肉麵。」嗯,你沒聽錯,一碗麵一萬元!因為價格逆天,它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封為世界上最貴的牛肉麵。由於常年東奔西走,他嘗遍世界各地眾多山珍海味,但只有在加拿大溫哥華吃到的一碗牛肉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